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暂东。
帆开晓风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华盛,至今人物丰。
山川气虽尽,龙虎势犹雄。
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
当令关下吏,洗目认终童。
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暂东。
帆开晓风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华盛,至今人物丰。
山川气虽尽,龙虎势犹雄。
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
当令关下吏,洗目认终童。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13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xī)¹²我久,举世少复真³
译文: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注释:¹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²去:离开。³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汲汲¹鲁中叟(sǒu)²,弥缝³使其淳。
译文: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注释:¹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²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³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译文:汲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洙泗¹(chuò)²微响³,漂流(dài)狂秦
译文: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注释:¹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²辍:中止,停止。³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⁴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⁵逮:至,到。⁶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译文: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区区¹诸老翁²,为事³诚殷勤。
译文: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注释:¹区区:少,为数不多。²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³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如何绝世¹下,六籍²无一亲³
译文: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注释:¹绝世:指汉代灭亡。²六籍:指六经。³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终日驰车走¹,不见所问津²
译文: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注释:¹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²“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若复不快饮¹,空负头上巾²
译文: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注释:¹快饮:痛饮,畅饮。²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多谬(miù)¹,君当恕醉人。
译文: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注释:¹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yǐnjiǔ ·èr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nóngjiǔ shìshǎozhēn 
zhōngsǒu féngshǐ使chún 
fèngniǎosuīzhì yuèzànxīn 
zhūchuòwēixiǎng piāoliúdǎikuángqín 
shīshūzuì zhāochénghuīchén 
zhūlǎowēng wèishìchéngyīnqín 
juéshìxià liùqīn 
zhōngchíchēzǒu jiànsuǒwènjīn 
ruòkuàiyǐn kōngtóushàngjīn 
dànhènduōmiù jūndāngshùzuìrén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lù)(sī)¹。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鹭画师。蓬莱倒影参(cēn)(cī)²。薰(xūn)³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译文:西湖上漂荡着采莲的画船儿,滩头上立着正在捕鱼的白鹭鸶。那烟雨中的古寺阁楼,真可以讥笑王维画师都画不出这种美景。蓬莱仙境在湖中落下参差的倒影。和暖的风吹来,带来阵阵荷花清香。夏天的西湖,真是清洁宁静让人心净的美丽地方!
注释:¹白鹭鸶:即白鹭。²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³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采莲湖上画船儿”一曲写西湖夏景。与第一首春景写法不同,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盛暑已不是游赏的最佳时节,不写游人,正是注意到了景物的季候特点,同时也使这首小令在全组曲中显出自己特殊的艺术风貌。

  第一、二、三、五句都是眼前景物的形象描绘,它是作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形态不同、风趣各异的西湖景物之侧面。这里形成四幅远近高低、结构成立体的空间图景,加上六、七句所写看不见而可触到嗅到的凉爽的熏风和纯净的荷香弥漫其中,给人心醉神迷之感。这四句,描绘的画面是各异其趣的,但它们又统一在一个基调上,那就是优美宁静,与春景的热闹喧腾迥乎不同。画中其实并非无人,然而都隐在自然景物之中了。宁静即生凉爽,虽在盛夏,亦觉不出炎气的熏蒸,有的只是清洁和和谐。因此说西湖是“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而第四句“笑王维作画师”,插在前后都是写景的句子中,似乎不够协调,但正因为前后都是一般的写景,显得有些平板,加进这一句,便使曲中有如异峰突起,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这正是最见作者匠心处。

参考资料:
1、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北京:线装书局,2012:191-192
2、 赵兴勤 赵韡 译注.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161-164
3、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49-251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莫唱阳关¹,风流公子²方终宴。秦山禹甸(diàn)³。缥(piāo)(miǎo)真奇观。
译文:用不到去歌唱离情别绪的《阳关曲》,钱公永英俊杰出,宴会就要结束了。会稽郡会稽山郊外的地方,隐隐约约间真是秀丽的奇观啊。
注释:¹阳关:即琴曲《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²风流公子:指钱公永。谓其英俊杰出,富有才学而不拘礼法。³秦山禹甸:秦山,指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因秦始皇曾登临,故称。禹甸:杭州为古代会稽郡,相传夏禹死于此处,故称。甸:郊外地方。⁴缥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貌。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¹。一送西飞雁。
译文:北面的大平原,在茫茫的天空中,太阳要落山了,但还迟迟不下,好像被远山衔住一半而行步不前一般。再看那辽阔湖面上,正有一只帆船孤孤单单地驶向远方。我默默唱着《阳关三叠》曲,君合着末章乐曲,一句话也没有,只有共同目送着天际的西飞之雁。
注释:¹我歌君乱:(宋)傅斡《注坡词》注云:“言之不足故歌,歌之不足则乱。乱者,理也,重理一篇之意。故古之词赋多著乱词于末章,如楚辞之类是也。”

  上片“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先点出了饯别的题旨。而“莫唱阳关”,以“莫唱”词语渲染出与友人分手时的眷眷难舍,显出二人情谊之深厚;词人歌唱着离情别绪的《阳关曲》,更增浓了胶着难分的心绪。接着,“风流公子”是昵称,表明二人的亲密无间,更表现出东坡对友人钱公永的了解和赞美。“风流”二字在此恰切生动,是说钱公永才学超众,英俊杰出,倜傥不羁而不拘礼法,正与自己的个性意趣相投合。下文“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用笔愈加奇巧,这两句词显然是意外所见,可能是词人在送友的“终宴”之际,由于分别在即,眼睛已经为之潮润了,他不忍心再去看友人的眼睛和面容,而有意把视线转向了窗外;煞时间,却又在隐隐约约间睹见了杭州会稽山名山大川的秀丽奇观,竟是情寓景中,透露出留友莫去的意愿,可谓意在言外。

  下片集中描写景物,在景中深入刻画依依难舍的离别愁绪:“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北面的大平原,也许正是友人离去将要行至的地方。在茫茫的天空中,太阳要落山了,但还迟迟不下,好象被远山衔住一半而行步不前一般。再看那辽阔湖面上,正有一只帆船孤孤单单地驶向远方。一个“远”字,预示出友人启身的茫茫旅程,而且是孤独远去,更加令人难分难舍。“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我默默唱着《阳关三叠》曲,君合着末章乐曲,一句话也没有,只有共同目送着天际的西飞之雁。“君乱”的“乱”宇,原指歌曲之末章,在这里却成了双关语:一是说友人高唱着《阳关曲》的末章,因为宴席已终,人将去;二是说词人唱着《阳关三叠》,已把友人的心绪唱乱了。二人难以道出内心的苦涩,只是凝神地眼望着空中西飞大雁缓缓地消逝在茫茫天际之中。“一送”二字,强调出二人的亲密无间和知己与共,终将难舍难分的送友之情和盘托出。

  全词将离情别意赋于自然景物之中,巧妙自然,不着痕迹,又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46-1048页

diǎnjiàngchún··zàisòngqiángōngyǒng--shì

chàngyángguānfēngliúgōngzifāngzhōngyànqínshāndiānpiāomiǎozhēnguān

běiwàngpíngyuánluòshānxiánbànfānyuǎnjūnluànsòng西fēiyà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¹东望路漫(màn)²,双袖龙钟³泪不干。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注释:¹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²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³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píng)¹君传语²报平安。
译文: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¹凭:托,烦,请。²传语:捎口信。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已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参考资料:
1、 刘逸生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17

féngjīngshǐ使

cénshēn tángdài 

yuándōngwàngmànmàn shuāngxiùlóngzhōnglèigān 
shàngxiāngféngzhǐ píngjūnchuánbàopíngān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骢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¹。骄骢(cōng)²穿柳去,文艗(yì)挟春飞。
译文:水中行船,堤岸曲折,岸上红墙时近时远,远山明丽,近楼碧瓦高低相间。春风吹到二十四番,骏马在绿柳间驰穿,画船追着春色浏览。
注释:¹二十四花期:指花信风。²骄骢:壮健的骢马。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箫鼓晴雷殷(yīn)¹,笑歌香雾霏(fēi)霏,间情不受酒禁持²。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译文:箫鼓声声震天犹如晴天响雷一般,香雾在湖面弥漫,笑声歌声不断。情趣涌现,哪里还受酒的束管?面前美景欢乐一片,我却冷眼旁观,忧愁令肠断,此处无我立脚之点。已经日落要归返,我却仍与伤感凄凉相伴。
注释:¹殷殷:形容吹箫击鼓声音如雷声阵阵。²间情不受酒禁持:指游春的好心情需开怀畅饮。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词,写词人春泛西湖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词分两个部分:上片与过片的前两句为前半部分,咏西湖春泛之全景,气氛欢快;末三句为后半部分,写自己泛舟欲归,情调黯然。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原曲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曲:水流弯曲的地方。两句大意是:春天的西湖周围,山明水秀,风景怡人。在长堤的水流弯曲处,坐落着许多亭台楼榭,红墙碧瓦,远近高低纵横。起二句对仗工整,总写西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色彩鲜明,气韵横生。“好风二十四花期,骄骢穿柳去,文舟益挟春飞。”好风二十四花期: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将春天前后八个节气分属二十四种花,它们是: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荼种、楝花。骢:原指毛色青白相杂的马,也泛指马。文罦:即画舫。罦,刻有罧首的船。三句大意是:在二十四番花信风轻吹的三四个月中,西湖边风景如画,游人如织。骑马的游客在柳树间穿行;湖中画船如云满载春色荡漾往来。“骄”字刻画出游客的盎然意兴,“文”字更为此画面增添了几许绮丽的色彩。“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殷殷:盛大的样子。霏霏:形容云气、雾气很盛的样子。两句大意是:西湖边上箫鼓齐鸣,乐声喧天,仿佛晴空响雷一般。笑声歌声不断,随着花香弥漫于湖上。此二句从听觉和嗅觉方面着笔,进一步刻画出西湖春天的热闹繁盛景象。“闲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禁持:是宋、元方言,摆布、纠缠的意思。三句大意是:心中甚感幽独落寞,即使喝得醉意醺醺也高兴不起来。满腹愁苦无处诉说,唯有在斜阳之下凄凉地归去。这一部分写词人将自己悄然置身于繁盛热闹的场面之外,大有辛弃疾《玉案》词中的主人公“东风夜放花千树”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味。从写作技巧上来说,这是一种对比的章法,临结一转,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余地。

  这首小词情景反衬。词人置身花香弥漫、歌舞喧天的西湖春景中,心中充满凄凉,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