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一峰孤,下瞰池亭小。书空兆人文,卓笔青未了。
池上一峰孤,下瞰池亭小。书空兆人文,卓笔青未了。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春风永巷¹²(pīng)³,长使青楼误得名。
译文:由于美女长期闭门不出,长期使得这座深宅高门空有一个美名。
注释:放歌行:古乐府旧题,常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¹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²闭:封锁。一作“闲”。³娉婷:漂亮多姿,美好。指美女。⁴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也指妓院。此处属前意,指显贵人家的闺阁。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不惜卷帘通¹一顾²,怕君著(zhuó)³未分明。
译文:她并非不愿意卷起阁帘,显露容华,表达情意,只怕你没有眼力识别。
注释:¹通:表达。²顾:看。³著眼:即“着眼”,犹举目,入眼。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
当年不嫁惜娉婷¹,抹白施朱²³后生
译文:想当年不肯嫁人是因为自惜容貌,不甘轻易辜负此生,如今朱颜不在,只好学那些年轻女孩梳妆抹粉。
注释:¹娉婷:这里是容貌年华之意。²抹白施朱:指打扮,涂脂抹粉。³作:强作。⁴后生:年轻,指年轻女子。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说与旁人须早计¹,随宜²梳洗莫倾城³
译文:劝人要珍惜春光,早作计划,少女更应随着时宜妆扮,不能自恃美貌而坐失良机。
注释:¹早计:早作盘算。²随宜:跟随时宜。³倾城:形容女子绝色。

  这两首诗都用宫女自诉的口气。第一首前两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以“娉婷”点明宫女的美丽,也代指这位佳人。以“春风”,点出时节是芳春。这样妙丽的佳人,逢着这样美好的季节,原本应该生活得欢欣美满,可是恰恰相反,她被深锁在冷宫里面,长门永闭,一任外面花开花谢,春风吹不到她的身边,春天明媚的光景,对她全没有份儿。诗用一个“闭”,揭示她遭境的凄凉和内心的悲苦。第二句中的“青楼”,指代此女从前所住的处所,正因为当年她以美丽得名,才造成后来为姿容所“误”的后果。“长使”两字,无限辛酸,倘使当年没有如此绝世的芳容,也不致有此时这样冷落的处境。

  第三四两句:“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写这位宫女自矜而又自重的心境,她想到过去也许对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春风之面,因而很希望有个机会,不惜卷起珠帘,让君王亲自一顾,自己是否明艳如花,但转而一想,又只怕君主“着眼”仍未“分明”,还是得不到青睐,更由此引起新的哀怨。这两句中“不惜”和“怕”互相映照,“不惜”示宫女自怜之情,“怕”字点自珍之意,她虽然热盼对方的一顾,但又意识到过去之被弃置,正由于君王未着眼,未分明的缘故,这蓦然的一顾,不一定就能“着眼分明”。兴念及此,适才的炽热的心情,又顿然冰消瓦解了。

  全诗借宫女失意的幽怨,托志士不遇的悲辛,表现才名往往误人,以致怀有绝代才华的有为之士,往往困顿在风尘之中,老死于蓬门之下,和宫女的禁闭深官,徘徊永巷一样,都有难通一顾之感;即便偶有时机,又因“着眼未明”,仍然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诗中寄寓着“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的悲痛,虽有绚丽之情,但在委屈中以矜持自重作结,立言得体。

  第二首托宫女之不遇,表达美人迟暮之感;宫女以自身的遭遇,现身说法,启迪他人,不要自恃倾城的容貌,而要及早为自己作计,那怕是“随宜梳洗”,也要早求归宿,以免蹉跎青春。

  开头两句:“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表明她当年不肯轻易嫁人,是因为“自惜娉婷”,不甘轻易辜负此生。但到了后来,感到芳华渐逝,就只好“抹白施朱”,学作后生模样,却是已经耽误了最美好的岁月。人生的春天是值得珍惜的,然而知己难寻,过于矜持,就会陷于苦恼之境。后两句:“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既是悲辛的话语,又是过来人痛苦的经验。“说与”一句,正是她痛惜自己没有及早作计,因而劝告旁人,要珍惜自己的春光,早为之计。显示了“劝君借取少年时”的意旨。“随宜”一句,更表明年轻女子应当随着时宜妆扮自己,千万不要自恃有倾城的美貌而坐失时机。

  这首诗感叹人们往往以才华自矜,以致遭遇坎坷,反而知音难逢,不如一个普通的人士,就好像具有倾城容貌的宫女,在失去自己的青春以后,只好施朱敷粉,装作少年,纵有姿容,也不如随宜适俗的女子。从而劝诫人们,切莫自恃才华,要随宜一些,早为自己作计,否则,就像误入深宫的淑女一样,自负倾城,一旦不被眷顾,则无法安排此身,徒然有永闭冷宫的哀痛。

  就诗的实质而论,两诗的意旨都在于抒发“国士佳人,一般难遇”的悲愤,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这种弦外之音。

参考资料:
1、 马祖熙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72-674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宣和辛丑¹八月十日到莱²,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³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译文:宣和三年八月十日来到莱州,自己一人独自坐在室内,个人喜欢的书籍史典,这间房内都没有。案头上有本《礼韵》,因此随手翻开,拟以所翻开页上的字为韵来写诗。偶尔翻到“子”字,于是以“子”字为韵,写了一首感怀诗。
注释:¹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²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³几上:案头。《礼韵》⁴: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⁵约:拟定。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¹可怜合至此。
译文: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一无所有。
注释:¹公路:袁术字公路。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青州从事¹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²
译文: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整日闹闹哄哄的无事生非。
注释:¹青州从事:指好酒。²生事:惹出事端。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¹凝香有佳思。
译文:写诗需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会有好的构思。
注释:¹燕寝:指官员住所。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¹子。
译文: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乌有先生、一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¹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上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从写生活环境中反映出诗人心境。而且用典袁术走投无路,身无一物来比喻丈夫所处的环境。虽然明写赵明诚物质上的缺失,但实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

  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在李清照的眼中赵明诚应酬就一个字“俗”,所以李清照说这是喜生事,也就是惹事非。

  后四句绝非赋闲之篇,李清照写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闭门谢客、凝香佳思、偶得佳句、人生知己。李清照把自己的情操、品格、皆融于诗中。在这首诗中她不仅仅是调侃自己的丈夫,也是展现她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

  其实,赵明诚虽处仕宦,其风雅素心不曾稍减。有知淄州时所书《白居易<楞严经>跋》为证、赵明诚不以“州守”为重,而以“有素心之馨”为得;复从其夫妇“相对展玩,狂喜不支”的情景尤可想其为人,实为李清照的要求甚高。

参考资料:
1、 杨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3.
2、 李广堰.李清照的女权意识[A].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7).

gǎnhuái怀

qīngzhào sòngdài 

xuānxīnchǒuyuèshídàolái zuòshì píngshēngsuǒjiàn jiēzàiqián shàngyǒu yùn  yīnxìnshǒukāizhī yuēsuǒkāiwéiyùnzuòshī ǒu   yīnwéiyùn zuògǎnhuái怀shī 

hánchuāngbàishūshǐ gōngliánzhī 
qīngzhōucóngshìkǒngfāngxiōng zhōngfēnfēnshēngshì 
zuòshīxièjuéliáomén yànqǐnníngxiāngyǒujiā 
jìngzhōngnǎizhìjiāo yǒuxiānshēng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梧桐¹相待老²,鸳(yuān)(yāng)³双死。
译文: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注释:¹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²相待老:指梧和桐同长同老。³会:终当。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贞女贵殉(xùn)¹夫,舍生亦如此。
译文: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注释:¹殉:以死相从。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波澜(lán)誓不起¹,妾心古井水²。(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译文: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就像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注释:¹“波澜”两句意谓我的心如同古井之水,永远不会泛起情感波澜。²古井水:枯井水。古:同枯。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梧桐树相依持老,鸳鸯鸟同生共死。旧世贞烈女,夫死而终生不嫁,夫死而以身相殉。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结句“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一片贞心,下语坚决,精警异常。成语“心如古井”源自于此。刘禹锡《竹枝词》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从此翻出。烈女节义肝肠,坚贞不渝,固可针砭浮靡;然苛苦迂执,以一身青春配殉,不由刿目怵心,读之令人生怜。据考,当时对女子贞操并不看重。诗人或许另有寄托,籍烈女之吟,抒志洁行廉、孤高耿介之士人气节。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01页 .

liècāo

mèngjiāo tángdài 

tóngxiāngdàilǎo yuānyānghuìshuāng 
zhēnguìxùn shěshēng 
lánshì qièxīnjǐngshuǐ  (jǐngshuǐzuò jǐngzhōngshuǐ )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fān)(róng)¹不敢过临洮(táo)²
译文: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注释:¹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²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yáo)¹阶三尺高。
译文: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注释:¹尧:帝尧,中国古代的贤君。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不求见面惟通谒(yè)¹,名纸朝来满敝(bì)²庐。
译文: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
注释:&nbsp;¹谒:名帖。²敝: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bàinián

wénzhēngmíng míngdài 

qiújiànmiànwéitōng míngzhǐzhāoláimǎn 
suíréntóushùzhǐ shìqíngxiánjiǎnx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