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wǎnchūnzhāngziróng--mènghàorán

nánchūnjiāngwǎnběichuāngyóubìnglínyuánjiǔyóucǎoshèng

xiájìnghuāzhàngxiántíngzhúsǎojìngcuìlánsháochēnglíndòngbǐng

niànpíngshēnghǎojiāngxiāngyuǎncóngzhèngyúnshānmèngqīnzhěnláoyǒng

yǒngwèitóngxīnhènbiéshìjiēmèiliúguǎxiāngzhī

jiǎcáikōngānrénbìnyáoqíngměidōngzhùbēnguǐ西chí

chángkǒngtiángōuyóuzhènqióngtōngruòyǒumìngxiànglùnzhōngtuī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初,张咏在成都,闻¹准入相,谓²其僚(liáo)属曰:“寇(kòu)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³准出陕,咏适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¹⁰。咏将¹¹¹²,准送之郊¹³,问曰:“何以教准?”咏徐¹⁴曰:“《霍(huò)光传》¹⁵不可不读也。”准¹⁶莫谕(yù)¹⁷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教导我啊!”
注释:¹闻:听说。²谓:对……说。³及:到了......的时候。⁴适:恰好。⁵自:从。⁶还:返回。⁷严:敬重。⁸供帐:举行宴请。⁹具:备办。¹⁰待:接待。¹¹将:将要。¹²去:离开。¹³郊:城外,野外。¹⁴徐:慢慢地。¹⁵《霍光传》:载于《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¹⁶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¹⁷谕:明白。
1、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等品质。
2、寇准宽厚
3、张咏足智多谋,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注意方式,不会正面指出其不妥之处,语气委婉得体。

kòuzhǔnshū

míng sòngdài 

chū zhāngyǒngzàichéng wénzhǔnxiàng wèiliáoshǔyuē  kòugōngcái xuéshùěr  zhǔnchūshàn yǒngshìchénghuán zhǔnyángòngzhàng wéidài yǒngjiāng zhǔnsòngzhījiāo wènyuē  jiāozhǔn  yǒngyuē   huòguāngzhuàn   zhǔn guī zhuànzhī zhì xuéshù  xiàoyuē  zhānggōngwèi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晓路雨萧萧¹,江乡叶正飘。
译文:天刚破晓,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满是随风飘荡的落叶。
注释:吴松:即吴淞,江名。¹萧萧:形容风声。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天寒雁声急,岁晚¹客程遥。
译文:天气寒冷,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一直向南飞去;一年将尽,旅程仍是漫长没有尽头。
注释:¹岁晚:年末。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译文:鸟儿们跟在船只后,有时船身猛一倒退,便急急地避了开去;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四散开去。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¹
译文: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
注释:¹枫桥:桥名,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名“枫桥”。

  这首诗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

  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二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

  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680-681页

sōngdàozhōngèrshǒu ·èr

cháozhī sòngdài 

xiǎoxiāoxiāo jiāngxiāngzhèngpiāo 
tiānhányànshēng suìwǎnchéngyáo 
niǎozhēngfānquè jīngdàngjiǎngtiào 
zhōu宿 shuāngyuèfēngqiáo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译文:中原战乱不堪,已沦为异族统治区。我却稳坐江南,懒得去过问这些国家大事。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译文:整日随意地读着旧日自已渴望恢复中原的诗句,却怀疑这些过去的事好像是在上辈子发生的。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子桑¹自了经时病,原宪(xiàn)长甘一味贫。
译文:我像子桑一样明白生活清苦本就是命运使然,像原宪一样甘于贫穷。
注释:¹子桑:《庄子》中出现的人物,皆富有个性,生活清苦。原宪:孔子弟子,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刺忍雪寒君莫病¹,土牛²花胜³已迎春。
译文:虽然要忍受刺骨的寒冷但也不要沮丧,春耕即将开始,那美好的春花已经绽放,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的首联言国事紧张,而自己只能稳坐江南,表现其报国无门的忧愤。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现状,以感慨前尘影事恍如隔世,抒发一种垂暮之情。颈联借典故抒情,以子桑和原宪两位古代寒士自喻。尾联劝人忍过寒天,春天即将到来,表达出对未来的信心。全诗紧扣题面,层层相生,一气贯注,颇见功力。

  首联即将强烈的情感爆发出来,上句说中原地区战乱不堪,沦为异族统治区,言国事之紧张。“尚”字道出了他深沉的忧国之心,凝聚了期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感情。次句一转,说自己稳坐江南,对中原的沦陷坐视不管,懒于问津,诗人在前后的反差中表达出强烈的爱憎。《论语·微子》载孔子使子路向人打听渡口所在(即问津),受到隐者的讥讽:天下滔滔,不如从避世之士,忘情世事。次句的懒问世事与首句的忧国忧民之间有一个极大的落差。既然心忧国事,自当宵衣旰食,勤于政务,而诗人却颓然自放,大有撒手而去之意。通过这一转折正是要深—层地表现其报国无门的忧愤。他之疏懒实是出于无奈的举动,是投降派排挤的结果,但是这一切都掩盖在超然放达的外表下,需经咀嚼才能品味。

  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现状,以感慨前尘影事恍如隔世,抒发了一种垂暮之情,极言自己被排挤时日之久。此处也不是泛泛的迟暮之慨,是有深意存焉。诗人以诗文名家,在两宋之交卓然自立,但也因此而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坎坷曲折。他在绍圣年间因元祐党事被免官,南渡后又屡因文章得罪。往事如梦似烟,看似超脱,实则是难以忘却的。

  颈联借典故抒情,以两位古代寒士自喻。子桑在霖雨十日后若歌若哭,明白了让他贫困的是命运,自己也如原宪一般甘于贫穷,表达了安贫乐道、自甘淡泊之志。“自”字与“长”字更突出了他的风骨品节。

  尾联在情绪上陡升波澜,虽则天寒雪冷,但劝人一定要忍住这一时,因为春耕将近,春天即将到来,终将能顶过严寒,迎来春天,此联既照应题目立春,又一语双关,一扫前文颓气,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的信心。

参考资料:
1、 杜志建主编.202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卷汇编·语文.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答案11页
2、 徐娥.吕本中诗论及诗歌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42-43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
华灯¹照宴敞²豪门³,娇女严妆侍玉樽(zūn)
译文:深宅大院的豪门权贵,华灯照耀下酒宴大开;侍女也只得装束端整,替阔佬们去递菜传杯。
注释:¹华灯:古代雕刻的有文彩的灯。这里指华贵的灯。²敞:敞开。³豪门:富豪人家的大门,此处代富豪人家的宅第。俗语有“豪门大户”。⁴娇女:这里指娇弱的少女。⁵严妆:端整的装扮。⁶玉樽:玉杯,指豪华的酒席。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忽忆情亲¹焦土²下,佯(yáng)³看罗袜掩啼痕。
译文:侍女想起焦土下的亲人,柔肠寸断啊多少苦悲;低下头佯装整理罗袜,赶忙擦拭去啼哭泪痕。
注释:¹情亲:指亲人。²焦土:被战火焚烧过的土地。³佯:假装。这里是丝袜的意思。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

  这里的“华灯”“玉樽”既是写实,更是用以烘衬“豪门”的穷奢极欲铺排张扬的生活。“娇女”,说明少女处于一种被压迫无力抵抗的地位。两句对衬:一面是奢侈荒淫,一面是生活所迫;一面是酒食喧腾,一面是强为欢乐。两句写了同一场景,而人的苦乐迥异,这正是身份背景对立的表现,也是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真实写照。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这两句全是写“侍玉樽”的“娇女”。面对着这伙酒气熏熏的富豪们,少女忽然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天地”里的亲人。她流下了眼泪,但是这眼泪却不敢也不愿让人看见,一个“掩”字,语重千钧,深刻地反映出这位孤苦无依少女的处境,凝聚着作者鲁迅深厚的同情。“佯看”,见出少女的聪明智慧,更见出少女的不得已;“强颜欢笑”的痛苦,才是最深沉的痛苦。

  这首诗作者在“尺幅”之大的画面上,绘出了当时生动的阶级压迫情景,囊括了彼时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现实”世界。当时的旧中国,一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吃人者”的荒淫与奢侈;一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的“被吃者”的痛苦与呻吟。诗的思想内涵是既广袤而又深刻。

  在艺术上作者采取了“以小见大”“以点代面”的写法,由于作者深知七言绝句的“局限”性,所以他一面选取了豪门盛宴这一场景,一面却以“娇女侍樽”作为中心出现在“画面”上。表面看来,前者是“主”,后者是“宾”,但实际恰恰相反,诗的主题中心在“娇女”(她代表着一个阶级,一个“世界”),而“华灯照宴”那喧腾气氛,不过是用来衬托这一中心人物,反衬她的可亲可敬,以及值得同情。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近现代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98-199页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¹心安²即是家。
译文:无论是身处天涯还是海角,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
注释:¹大抵:大概。²心安:心无挂虑;内心安适坦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路远谁能念乡曲¹,年深²(jiān)欲忘京华³
译文:路途遥远,谁还能唱出家乡的小曲儿?时间久长,我已渐渐忘却京城面貌。
注释:¹乡曲:一说指家乡的小曲;一说指荒远偏僻的家乡。²年深:时间久长。³京华:京城的美称。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nǐ)待花。
译文:忠州的生活清闲幽静,我想以三年为期,种下的杏树桃树等待花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一说是写于白居易被贬谪他乡期间。面对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凄凉,他豁然处之,种花种树还为此吟诗。道:“三年后,桃杏就开花了,我离吃桃子就不远了吧?”“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初读此句,不禁忆起乐天的另一名句“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另,东坡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与此句亦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故乡”自然而然成了文人墨客们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此故乡非彼故乡,他可以是人出生的地方,也可以是心安定的地方。

zhǒngtáoxìng--bái

lùnhǎijiǎotiānxīnānshìjiāyuǎnshuínéngniànxiāng

niánshēnjiānwàngjīnghuázhōngzhōuqiězuòsānniánzhǒngxìngzāitáodài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