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
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yánlíngtān--luóyǐn

zhōngdōujiǔdǐngqínyīngmáodiàoniúsuōqiědùntáo

shìshēngxiáziyuánlíngdiàotáigāo

罗隐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玉楼¹风迕(wǔ)²杏花衫,娇怯(qiè)春寒赚³。酒病十朝九朝嵌(qiàn)。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译文: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单薄消瘦。深深愁怨酒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注释:¹玉楼:华贵的楼阁。²迕:风吹动。³春寒赚:为春寒所侵袭。⁴酒病:饮酒过多而病。⁵嵌:深陷。⁶岩岩:消瘦的样子。⁷眉儿淡:指懒梳妆,没有画眉。

xiǎotáohóng··chūnguīyuàn--qiáo

lóufēngxìnghuāshānjiāoqièchūnhánzhuànjiǔbìngshícháojiǔcháoqiànshòuyányánchóunóngnánméiérdànxiāngxiāocuìjiǎnhūnyānànfāngcǎobiànjiāngnán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东风夜放花千树¹,更吹落、星如雨²。宝马雕(diāo)³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hú)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注释:青玉案(qīng yù wǎn):词牌名。调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诗句。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上下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¹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²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³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⁴凤箫:箫的美称。⁵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⁶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蛾儿¹雪柳²黄金缕³,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mò)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将尽未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¹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²雪柳:原意为一种植物,此处指古代妇女于元宵节插戴的饰物。³黄金缕:头饰上的金丝绦。⁴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⁵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⁶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⁷千百度:千百遍。⁸蓦然:突然,猛然。⁹阑珊:暗淡;零落。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元宵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柳永和晏殊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12-1513

qīngàn ·yuán

xīn sòngdài 

dōngfēngfànghuāqiānshù gèngchuīluò xīng bǎodiāochēxiāngmǎn fèngxiāoshēngdòng guāngzhuǎn lóng 
éérxuěliǔhuángjīn xiàoyíngyíngànxiāng zhòngxúnqiānbǎi ránhuíshǒu rénquèzài dēnghuǒlánshānchù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山中有流水,借问¹不知名。
译文: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注释:¹借问:犹询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映地为天色,飞空¹作雨声。
译文: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注释:¹飞空:飞入空中。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转来深涧(jiàn)¹满,分出小池平。
译文: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
注释:¹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dàn)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译文: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注释:¹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咏山泉》作为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此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殷璠《河岳英灵集》)。

参考资料:
1、 李 淼.禅诗三百首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12

yǒngshānquán

chǔguāng tángdài 

shānzhōngyǒuliúshuǐ jièwènzhīmíng 
yìngwéitiān fēikōngzuòshēng 
zhuǎnláishēnjiànmǎn fēnchūxiǎochípíng 
tiándànrénjiàn niánniánchángqīng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赏花归去¹马如²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译文:赏花回来的时候,马跑起来像在飞一样。骑在飞奔的马上,酒力发作正微醒着。
注释:¹归去:回去。²如:如同。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酒力微醒时已暮¹,醒时已暮赏花归。
译文:当稍微清醒过来的时候,那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赏花也已成为过去。
注释:¹暮:指傍晚、将尽。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chóu)¹。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²,春潮急。
译文:六代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金陵的风景胜迹,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当年王、谢两族,家里的一双燕子,我曾在乌衣巷口见过它们。如今它们怎么样了?夜深了,春潮拍打着金陵城,激荡着寂寞的声音。
注释:¹畴昔:从前。²孤城:一座空城。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¹残秋露冷,胭脂井²坏寒螀(jiāng)³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译文:往事不堪回首,金陵只剩下一点陈迹了。现在无非是荒烟笼罩衷草,儿夕阳里鸟鸦乱飞,秋露冷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已经没有什么人唱了,躲藏过陈后主的胭脂井已近坍塌。寒蝉凄凉地鸣着。瑞还有什么呢?只有钟山还青着,秦淮河还淌碧水罢了。
注释:¹玉树歌: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为嫔妃所制之歌,人称亡国之音。²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在今南京市鸡鸣山边的台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隋兵所擒。³寒螀:寒蝉。

  这首词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空怅望”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可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里的“乌衣巷口”,这里似曾相识的燕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到王谢家族兴盛之时,进一步将寥落与繁华进行了对比。“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也是化用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这既是写眼前之实景,又熔铸了刘禹锡诗歌的意境,情绪惆怅、孤寂,所写之景色调暗淡,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地澎湃。

  下片“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四句,在上片情绪积累的基础上,作者情感迸发,直白的语言,短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作者情感的起伏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接下来,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而“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写景兼咏事。“玉树”指南朝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即陈朝的景阳宫井,隋军攻陷建康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入此井中,被隋军活捉。这里运用陈后主由盛到衰的典故,表现了人事的变化无常,荣华富贵终不能长久。最后三句,“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结合上文,透露出强烈的虚无与悲哀。

  整首词通过山川风物依旧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怀古感慨。全篇从“六代”入笔,但涵盖面又不仅仅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作者意在慨叹繁华易逝、富贵不能常有,包含着作者深沉强烈的人生历史感受,是对人生易逝、贵贱无常的感叹,也是对千古兴亡、古今沧桑巨变的概括。这篇作品,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昔荣今衰的悲情,它又超越了一己之感伤、一时之哀叹,使作品的主题负载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意义。

  艺术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化用后并不显得生搬硬套、游离词外,而能与整首词的意境融合,浑然天成,且糅入了新意。“听夜深”三句也是如此,在化用之中迸发真情,使作品的怀古感慨在积淀的历史中变得更加深沉和悠远。“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运用陈后主一盛一衰的典故,与整首词物是人非、往事已休、抚今追昔的感慨意脉相通,用在作品中,自然贴切、意味深长。

  全篇融情于景,构成深沉苍凉的意境。作者有时直抒胸臆,如“思往事,愁如织”一句,更多的是在写景时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其中,如“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句,写寂寞的金陵古城,在夜空下被长江的春潮拍击着的景象,寓含了作者孤寂惆怅而又焦躁的情绪。在下片里,作者寄托情思于荒凉的意象,这里情与景的融合构成了词作令人低徊的意境,给人以情绪上的强烈的感染。

mǎnjiānghóng··jīnlíng怀huái--dōu

liùdàiháohuáchūngèngxiāokōngchàngwàngshānchuānxíngshèngfēichóuwángxiètángqiánshuāngyànzixiàngkǒucéngxiāngshítīngshēnchéngchūncháo

wǎngshìchóuzhī怀huáiguókōngchéndànhuāngyānshuāicǎoluànxiéshùcánqiūlěngyānzhījǐnghuàihánjiāngdàojīnzhǐyǒujiǎngshānqīngqínhu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