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儿眉宇大儇好,中但泥沙相合和。造化作人日无数,凭君熟看几争多。
此儿眉宇大儇好,中但泥沙相合和。造化作人日无数,凭君熟看几争多。

sòngérpéngshǎodàijiǎn--wángānzhōng

érméixuānhǎozhōngdànshāxiāngzàohuàzuòrénshùpíngjūnshúkànzhēngduō

王安中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2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译文:以前我在齐国都城临淄游历时,登上了华不注峰。
注释:齐都:隶属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地处临淄区中北部。“昔我游齐都”十句:一本此十句作一首。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译文:此山是何等之峻秀,山色翠绿如同芙蓉。
注释:兹:此。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萧飒(sà)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译文:在山上我见到一个风神潇洒的仙人,他的名字就是赤松。
注释:赤松:仙人名。萧飒:萧洒自然。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译文:他借给我一只白鹿,自己乘着两条青龙。
注释:予:我。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译文:我欣然随他而去,二人含笑升天,一同在空中下瞰地上的倒影。
注释:景:景,日光,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译文:我与亲友互相泣别,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却哽咽着说不出来。
注释:“泣与亲友别”八句:一本此八句作一首。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xù)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译文:互相勉励要以青松为榜样,永保霜雪之操。
注释:勖:勉励。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译文:世路险峨不平,时光如电催人速老。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译文:从此一别,人各千里,几时才能够再见面?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在世复几时,倏(shū)如飘风度。
译文:人生在世能有几时?就像是一阵旋风倏然而逝。
注释:倏:极快地。“在世复几时”十二句:一本此十二句作一首。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译文:我空学了《紫金经》的为仙之道,头白之后始知被其所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译文:我抚己忽而自笑,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译文:都是名利对人的煎熬,使人徒生烦恼,不得安闲。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译文:安期生不为名利所动,终为秦始皇留下了赤玉舄,东归蓬莱去了。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译文:我当随他高飞远举,皇上如若求我,所见的只有东海苍茫的烟雾。
莫苦求,休强揽。莫教邂逅遭坑陷。恐哉笞杖徒流绞,慎矣公侯伯子男。争夸炫,千钟美禄,一品高衔?
莫苦求,休强揽。莫教邂逅¹遭坑陷。恐哉笞(chī)杖徒流绞²,慎(shèn)矣公侯伯子男³。争夸炫,千钟美禄,一品高衔?
译文:万事莫要强行追求,也莫要硬性包揽。别让自己在不经意间陷入危机四伏的陷阱,蒙遭灾难。笞、杖、徒、流、绞,哪一样不令人心惊胆战?就是做到了公、侯、伯、子、男,也还是应当谨慎小心。又何必得意非凡,夸耀什么千钟厚禄、一品高官!
注释:长春宫:在大都(今北京市),为全真教教主丘处机所设立的道观。¹邂逅:不期而遇。²笞杖徒流绞:古代官方制定的五种肉刑。³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⁴争:岂,怎。

  这是从《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数十二支曲中抽出的一支摘调。全套虽是酬赠之作,却几乎句句是劝道的箴言,足见作者对世态人心的惊惧与感慨。

  这首散曲虽是作者酬赠给好友的曲作,但文中句句是劝道好友“万事莫强求”的箴言,体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轻蔑之意。

  这支曲的教旨是“莫苦求,休强揽”,即所谓不忮不求,也含有“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全因强出头”的明哲保身意味。它的语重心长,在于指出了“苦求”、“强揽”的恶果——“邂逅遭坑陷”。“邂逅”是不期而遇的意思,说明一个人即使在无心之中,也会遇上风波,蒙遭灾难,更不用说非分的“求”和“揽”了。

  接着小令进一步说明了“坑陷”的可怕,那就是“恐哉笞杖徒流绞”,五刑中的任何一刑都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对偶的上句,下句更为匪夷所思:“慎矣公侯伯子男。”将五侯之尊一一点名列出,正说明他们是“苦求”、“强揽”的主要行事者,也即是作者箴规的重点对象。以五刑对五侯,反差彰显,正是这首小令的警策之处。

  作品的妙味尚不止此,末三句用了一组愤激的反问,矛头直指“一品高衔”的达官,言下有无限的轻蔑之意。这才使读者明白作者苦口是宾,诛心才是主,借说教的机会,诉喉中之骨鲠,大有“还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的峻严之意。

  元散曲多“警世”的习惯,其中的棒喝固然也常常发人深省,但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那种不遗余力的批判精神。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端坐¹苦愁思,揽衣²起西³游。
译文:安坐之时愁多心里忙,拖着衣裳来把西园逛。
注释:王粲:(177年—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作者友人之一。¹端坐:正坐。²揽衣:披衣。³西:指西园,在邺城城西。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树木发春华¹,清池²激长流。
译文:树木逢春花儿已盛开,池水清澈激起波浪长。
注释:¹华:同“花”。²清池:指邺城玄武池,亦即王粲诗中所言“曲池”。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中有孤鸳鸯¹,哀鸣求匹俦(chóu)²
译文:池中仅有一只鸳鸯鸟,寻找同伴鸣声很哀伤。
注释:¹孤鸳鸯:喻王粲之孤独。²匹俦:配偶,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我愿执¹此鸟,惜哉无轻舟²
译文:我真想去把那鸟捉住,可惜无船难到水中央。
注释:¹执:捉拿,此处意为亲近。²无轻舟:比喻作者没有权势,因而无法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欲归忘故道¹,顾望²³怀愁。
译文:我要回去忘了来时路,不住回头步步结愁肠。
注释:¹故道:旧道,旧路。²顾望:回头看。³但:只。以上两句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之情。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悲风鸣¹我侧,羲(xī)²逝不留。
译文:风儿凄厉在我身边叫,太阳无言滑向正西方。
注释:¹鸣:吹,指风声。²羲和:神话传说中太阳的御者,这里代指时日。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zhòng)¹润万物,何惧泽²不周³
译文:密云垂雨能够润万物,何必担心恩泽会不周到呢?
注释:¹重阴:密云,这里喻曹操。²泽:恩泽,恩惠。³周:普遍。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谁令君多念¹,自使怀百忧²
译文:是谁让你心细想得多,致使百般忧愁涌心上?
注释:¹念:思虑。²百忧:忧愁很多。

  《赠王粲》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的一首赠人之作。作者通过该诗劝勉王粲不要思虑太多并流露出自己虽有心提携却无能为力的遗憾。该诗写得委婉深厚,十分感人。

  该诗的头两句“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就点出游于邺城之西的原因:端坐愁思当然是苦闷的,所以要去找朋友们聊聊,使苦闷得以排遣。“揽衣”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树木”二句写景,“发春华”点明是春天的景色,“清池”句写水景。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幽静景致中,作者发现了“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作者用“孤鸳鸯”喻王粲。用“求匹俦”指寻求同辈间的友谊。不过从后两句诗的意思看,似乎还有潜台词。大约对方希望与曹植既是朝夕相处的好友,又愿在曹植的麾下做事。否则,“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两句就不好理解。曹植对王粲这样的人才和朋友当然是珍惜的,可是愿望终究代替不了现实,“无轻舟”就是比喻作者自己没有权势,无力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这四句是写作者不能“执此鸟”而依恋回顾、不忍离去,“悲风”从身边吹过,久立其地直到太阳落山。这与王粲诗有相似之意:“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只是该诗在表达眷念之情时显得更深厚些、更悲切些。

  最后四句,作者宽慰王粲:“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劝勉对方不必多虑多忧,相信雨露会润泽万物的。这里以“重阴”喻曹操,暗示曹操会给他好处的。可谓用心良苦。有人认为:“多念”和“百忧”是指王粲整个诗歌创作中所表现的感情,例如遭乱伤时,目睹民生疾苦,发悲怆之词等等,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从全诗立意与创作背景来看,主要还是为王粲在《杂诗》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思想而发的。王诗的末四句是这样写的:“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末二句与前面“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呼应,这样,意思就够清楚了。

  作者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以“鸟”比喻对方,从“鸟”对人和人对“鸟”的态度和情意方面着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诚意和自己力不从心的歉意。比兴寄托的手法虽然比较隐微曲折,然而读者一旦明白其中喻义,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用意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客体是“鸟”,这是含蓄的一面,但诗的主体(作者)却是明朗化的,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方面则是真诚坦率的,做到与朋友交心,不掺半点虚假成分。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文采。节奏舒缓,韵味悠长。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金天¹之西,白日所没。
译文:在遥远的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
注释:¹金天:西方之天。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康老胡雏(chú)¹,生彼月窟。
译文:传说中的胡人神仙文康就出生在那里。
注释:¹胡雏:胡人小儿,胡人童仆。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chán)¹容仪,戍(shù)削风骨。
译文:老胡文康仪容奇特,五官就像陡峭的山峰一样古怪,骨骼清瘦,风度不凡。
注释:¹巉岩:本意是指山峰陡峭,这里形容长相奇特。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碧玉炅(jiǒng)炅双目瞳,黄金拳拳¹两鬓(bìn)红。
译文:他的双眼眼瞳碧绿而有光,头发金黄而弯曲,两鬓呈红色。
注释:¹黄金拳拳:金黄色弯曲的头发。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华盖垂下睫,嵩(sōng)¹临上唇。
译文:眼眉下垂着长长的睫毛,高耸的鼻子像山峰一样耸立在嘴唇的上方。
注释:¹嵩岳:嵩山,这里比喻高高的鼻梁。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译文:要不是看到这样离奇古怪的容貌,真不知道天地造物的神奇。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译文:大道应该是文康的严父,元气是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抚顶弄盘古¹,推车转天轮。
译文:老胡文康站起身举手可以像盘古一样摸到天顶,可以像推车一样推动天地转动。
注释:¹盘古: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创世的人。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译文:日月初生时云雾漫天,用它来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¹
译文:三足乌还没有出谷,月中阴精还没有积成兔形,半隐着身子。
注释:¹“阳乌”两句:古代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中阴精积成兔形,这里借指太阳和月亮。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译文:女娲百无聊赖地用黄土捏造了富贵人,把泥浆撒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个个贫贱的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译文:把他们散落到人间,茫茫就像沙尘一样。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¹
译文:文康生命不息,长生不老,谁又能说明他不是神仙呢?
注释:¹仙真:道家称升仙得道之人。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译文:在西海栽上若木,在东海种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译文:过些日子再来看,神树的枝叶已经长了有几万里那么长了。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中国有七圣¹,半路颓(tuí)洪荒。
译文:安禄山叛乱,两京覆没,天下就像上古时期的洪荒之世。
注释:¹七圣: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xí)朋、昆阍(hūn)、滑稽七人。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译文:陛下应运而起,即位于灵武,克复西京,大驾还都。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赤眉立盆子,白水¹兴汉光。
译文:安禄山已死,群贼又拥立他的儿子为首领,但这不足为患,这就像汉代赤眉军叛乱立刘盆子为天子一样,成不了什么气候,陛下您就要像光武帝一样,励精图治,光复汉室。
注释:¹白水:水名,源出湖北枣阳东大阜山,相传汉光武帝旧宅在此。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译文:天下振动,寰宇洗清,边关无事,贸易开通。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译文:举足登蹋紫微,天关为你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译文:西方的老胡文康感激陛下您的恩德,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朝拜。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五色师子¹,九苞(bāo)凤凰。
译文:他带来了五彩狮子、九苞凤凰等。
注释:¹五色师子:即五色狮子,道家传说中元始天尊的坐骑。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是老胡鸡犬¹,鸣舞飞帝乡。
译文:五色的狮子是老胡犬,九苞的凤凰是老胡的鸡,鸡鸣狮舞在帝乡。
注释:¹鸡犬: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译文:表演酣畅淋漓,英姿飒爽,进退有序,纵横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能胡歌,献汉酒。
译文:他们唱胡歌,献上美酒。
跪双膝,立两肘。
跪双膝,立两肘。
译文:朝拜陛下时,都双膝跪地,前臂举起。
散花指天举素手。
散花指天举素手。
译文:素手指天如散花状。
拜龙颜,献圣寿。
拜龙颜,献圣寿。
译文:给陛下祝寿。
北斗戾,南山摧。
北斗戾(lì),南山¹摧。
译文:即使北斗破裂,南山摧毁。
注释:¹南山:指终南山帝乡。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译文:愿陛下寿比南山,万寿无疆!
乐府《神仙二十二曲》中有《上云乐》,又名“洛滨曲”。相传是梁武帝时所制,假想生于上古时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长得青眼高鼻,携弄孔雀、凤凰、白鹿,慕梁朝来游,伏拜祝千岁寿。李白拟作《上云乐》,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写西域胡人携狮子、凤凰来唐朝祝天子寿的盛况。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万历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宝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楚可怜 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¹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²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³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万历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宝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¹⁰之无知¹¹。”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楚可怜 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译文:没有天下的事物,就没有忧患,有了天下的事物就有了忧患。人的忧患,没有什么比有自己的身体更大的了,次一等的是有家庭。如果人没有眼睛,怎么会有对天下色彩的喜爱?没有耳朵,怎么会有对天下声音的喜爱?没有鼻子没有嘴,怎么会有对天下气味和滋味的喜爱?没有思想感情,那么就会任凭天下治与乱、是与非、得与失,我不参与其中,我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一般的人,愚昧不懂得“无”是足以使人快乐的,而认为“有”是宝贵的。有食物了,又希望它更精美;有衣服了,又希望它更华丽;有房屋了,又希望它更壮丽。洁净的童子漂亮的婢女在前面侍奉,吹竽击筑的乐工在后面施展才艺,已经有了这些,可是还不足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家了,又想要有国;有国了,又想要有天下;有天下了,又想要众蛮夷都臣服进贡;众蛮夷都臣服进贡了,又想要长生不死,历经万年而不老。以此推论,人们羡慕富贵、无节制的游乐,想要拥有它们,哪里会有终极穷尽的时候呢?古代的诗人,心里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写了这样的诗歌:“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不明说自己一身的痛苦,而只说苌楚的无知是快乐,诗歌的大意虽然好像令人悲伤,但它的见解却也已经很高明了。
注释:¹瞀然:愚昧不明。²厌:满足。³九夷八蛮:泛指中国四周各民族。《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礼记王制》正义引李巡《尔雅》注,八蛮为“天竺、咳首、僬侥、跛踵、穿胸、儋耳、狗轨、旁春。”⁴万祀:万年,商代称年为“祀”。⁵隰(xí席):低下的湿地。⁶苌(cháng)楚:植物名,又名羊桃、猕猴桃,蔓生,花赤色,果实似家桃。⁷猗傩(ē nuò阿挪):同婀娜。轻盈柔美的样子。⁸夭(yāo):少壮。⁹沃沃:肥美而有光泽。¹⁰子:指苌楚。¹¹知:知觉。以上诗句出于《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译文:我生性愚昧无知,对可使人快乐的外物,我不知道它是可乐的,而上天也就顺从我的愚昧,凡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我都不能拥有。从大处说我不能取得驰骋万里的军功,从小处讲我也不能得到以声色自我享受的快乐,我年龄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还没有后代。我所有的只有我的身体而已。呜呼!我也庆幸所有的仅仅是我的身体,假使我在这身体之外还有其他拥有的东西,那么我的痛苦将哪里会有尽头;我也不幸我还有这身体,假使我连这身体也没有了,那么我的快乐又将哪里会有尽头呢!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¹,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译文:客居于外没有正事,以书为伴,虽凄凉而自足。因饥饿而啼哭的声音我听不到,因寒冷而号哭的样子我看不到,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知觉,因此也就认为一切都值得快乐,于是用“无”字命名自己的书斋。
注释:¹左图右史:《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意为以书为伴。“图”、“史”皆指书。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