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绝奇。墨晕浅深行笔意,红光上下吐珠时。
翁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绝奇。墨晕浅深行笔意,红光上下吐珠时。
名高擅世无他手,语硬盘空况此诗。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名高擅世无他手,语硬盘空况此诗。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suǒwēngwèiyǒngzuòxiǎojuǎnwánzhūlóngjīngmiàowánzhūyínshǒuzhuīyǒu--lín

wēngwèiránxiāngxiǎoyóujuǎnjīnxìnjuéyūnqiǎnshēnxínghóngguāngshàngxiàzhūshí

mínggāoshànshìshǒuyìngpánkōngkuàngshīsànzhīchùxiǎngyīnglóngwěixué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 5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tíng)²抹发。白马³凌空,琼鳌(áo)驾水,日夜朝天阙(què)。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译文:潮水来时,远处隐隐青山如美人的一抹黛眉,一条玉色长虹遥挂在天际。潮头到时,像是天风突然将海水吹得竖立成墙,又好似春雷初响。奔涌的江潮犹如白马凌空,又似白色的海龟驾浪而来,日日夜夜向皇宫朝拜。飞溅的浪花盘踞在杭州东南的天龙山、凤凰山,拱卫着宋朝的中心地区吴越。
注释:酹江月:词牌名,即“念奴娇”。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观潮应制:即应皇帝的命令写观潮词。制,指皇帝的命令。¹一眉如抹:比喻隐隐青山如美人的一抹黛眉。²春霆:春雷。³白马:比喻江潮奔腾如白马。⁴琼鳌:玉鳌。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相传天帝命巨鳌承载着海上神山。这里也是比喻江潮汹涌就好似白色的海龟驾浪而来。⁵朝天阙:朝见皇帝。⁶飞龙舞凤:指盘踞在杭州东南的天龙山、凤凰山。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¹,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zhì),蹴(cù)²起一江秋雪。黄屋³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jí)。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译文:天下没有这么雄伟的景色,东南地理形势优越,如此壮观的景色堪称奇绝。好似江中弄潮儿手中彩旗飞翻,踢起了一江秋天的白雪。高耸的观潮台上皇帝的黄伞盖,仰望如在天上。穿着水犀皮盔甲的军士流动如云,看那些戏水的弄潮儿们表演多么精彩。晚上潮退波静,遥远的海口处升起一轮明月。
注释:¹形胜:地理形势优越。²蹴:踢。³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⁴水犀云拥:形容吴越江潮的气势宏伟。水犀,指水军。⁵中流楫:祖逖率兵伐苻秦,渡江于中流,敲打着船桨发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后以此典形容报效国家的壮怀激烈和慷慨志节。⁶海门:县名。在浙江省黄岩县东北、灵江口南岸。

  这首词描绘了钱塘潮的伟观和吴儿弄潮的英姿,意境壮丽宏伟,词笔飞动劲健。词上片描写钱塘涌潮到来时的奇观,甚是奇肆壮丽;下片描述弄潮和观潮的情景,亦有声有色,其中还隐寓恢复中原之志,含蓄得体地迎合了统治阶级的虚幻心理。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三句先写环境气氛。涌潮到来之前,江面开阔平静,远望对岸隐隐的青山,如同一抹眉黛。三句写宁静的气氛,以作烘托。“忽觉”二句,写海潮初起的声势。“天风吹海立”,“初发”二字,写潮声自远而近,如春雷隐隐。“白马凌空,琼鳌驾水”,两句形容潮头波涛汹涌之状。“琼鳌驾水”谓潮水如白马琼鳌,“日夜朝天阕”,当有歌颂天恩圣德之意,虽然如此,亦写出钱塘江潮雄阔的气象,不失为名句。“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上片收句,笔势一转,不再描写江潮,用意更深一层,可见章法之妙。“飞龙”二语,承上启下,引出后段感想,笔法气势,连成一贯。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三句,大笔概括。“此景”,既是江潮之景,也是整个钱塘形胜。把太上皇和孝宗的对话用入词中,有如己出。“应制”如此,可算是得体了。“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由单纯写景转入描写人物活动。“蹴起”句,形象生动。与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蹴踏浪花舞”意同而用语更胜。以“秋雪”喻浪花,亦新警。“黄屋天临,水犀云拥”,写皇帝出行观潮的盛况。“看击中流楫”,暗用祖逖之典。该词用此,也表示恢复中原的远大抱负。末二语以景语作结,余味无穷。怒潮过后,海宴无波,飞上一轮明月。意境壮阔静美,与上文描写恰成对照。首尾呼应,写景中寓有歌颂盛世太平之意,亦可见作者的独具一格。


  词人将其胸中郁勃的爱国激情与壮志,借助于“真奇绝”的壮美景观表现出来,让读者从“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击中流楫”的吴儿的飒爽英姿中感悟民族的精神与伟力,从而受到巨大的激励。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陈忻编著.中国古代豪放词曲评注: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0:第176页
2、 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355-1356页
3、 王筱云 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词曲卷 (1):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771页

lèijiāngyuè--

hóngyáoguàwàngqīngshānyǐnyǐnméijuétiānfēngchuīhǎihǎoshìchūntíngchūbáilíngkōngqióngáojiàshuǐcháotiānquēfēilóngfèngcōnghuángǒngyuèjǐngtiānxiàyīngdōngnánxíngshèngwěiguānzhēnjuéhǎoshìérfēicǎizhìjiāngqiūxuěhuángtiānlínshuǐyúnyōngkànzhōngliúwǎnláijìnghǎiménfēishàngmíngyu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君到姑苏¹见,人家尽枕(zhěn)²
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注释:¹姑苏:苏州的别称。²枕河:临河。枕:临近。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古宫¹闲地少²,水港³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译文: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注释:¹古宫:即古都,此处指代姑苏。²闲地少:指人烟稠密,屋宇相连。³水港:河汊子,指流经城市的小河。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夜市卖菱(líng)(ǒu),春船载绮(qǐ)¹
译文: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注释:¹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遥知未眠(mián)¹,乡思在渔歌。
译文: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注释:¹未眠月:月下未眠。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港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送友游吴越》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此联是诗人所设想的别全诗于后情景。此处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

  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31页

sòngrényóu

xún tángdài 

jūndàojiàn rénjiājìnzhěn 
gōngxiànshǎo shuǐgǎngxiǎoqiáoduō  (shuǐgǎngzuò shuǐxiàng )
shìmàilíngǒu chūnchuánzàiluó 
yáozhīwèimiányuè xiāngzài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译文:农历十月,肃杀之气锋利清寒。武官文告百姓,要征兵集训。用龟甲占卜时吉事相因,元光年间因此显明。蚩尤出行肃清道旁,风雨也消弭停止。登车开始行程,鸾凤鸣叫声声。虎贲卫士众多。称为飞象的武臣插雉尾于冠左右以示武勇。钟鼓之声响亮,萧管之乐喧闹。万名骑士并驾,千驾战车齐驱。夷平山峰,填满沟壑,摧毁林木,涤除野草污秽。张开万里的罗网,将其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捕取。那跳跃着的狡猾兔子,眼睛露白不屑地穿梭着。用青骹来猎取它,行动前猎手先隐藏在长长的竹子上。韩国与宋国的良犬凭着敏锐的嗅觉奔驰追踪。被绳索牢牢束缚,为主人猎取麋鹿。善射者魏氏张开了弓,神射养由基抚弄着弓弦。擅长攀爬的都卢人登上高处,搜索猴猿。猛士庆忌和孟贲,穿越过山谷峰峦。瞪着双眼,怒气上涌使头发直竖刺穿了头冠。踩着熊,扼住老虎。追逐豹子,和貙搏斗。做完这些还有余力,扛着象快步行走。狩猎的搜获十分丰盛,日头落下活动也要结束了。让那些做事的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在离宫大摆筵席。曲子也要结尾,结尾的乐曲这样唱到:圣明的主上来登上轻车,论功赏赐猎手。死去的禽兽堆积好似小山,鲜血流成沟渠,君主英明的诏示犒劳猎手。主管膳食的官员准备宴席,传递军令的斥候运送酒浆。宴席丰盛肉鱼无数,随鼓声举杯,随钟声干杯,众人兴致高昂。割开网子放出幼麒麟,打开罩子放出小凤凰。建立武功,威震边疆。陛下欢乐长久,永远拥有天命。

mèngdōngpiān--cáozhí

mèngdōngshíyuèyīnqīngguānjiètiánjiǎngtǒngbīngyuánguīyuánguāngzhemíngchīyóufēngtíngchéngxíngluánmíngyōubēncǎifēixiàngěrzhōngkēngqiāngxiāoguǎncáowànbiāoqiānchéngděnggàishāntiánpínglínsǒuzhāngluówànjǐnfēizǒujiǎoyángbáitiàohànlièqīngqiāoyǎnxiū竿gānhánsòngquèchéngcáichěngshìjǐnxièqiān鹿wèishìyǎngxiándōuxúngāosōusuǒhóuyuánqìngmèngbēndǎochāoluánzhāngjué穿chuānguāndùnxióngèbàochūyǒushìxiàngérhuòchēyíngzhōngjiěxiǎnggōngluànyuēshènghuánglínfēixuānlùngōngxiàolièqínjīngliúxuèchénggōumíngzhàoláoguāngōngyǒuzǒuxíngjiǔchēròumíngshāngjuézhōngjiàojuégāngzònglínchízhàochūfèngchúshōugōngzàixiàowēilíngzhènguǐxiàzhǎnghuānyǒngshìtiān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杨柳千条送马蹄(tí),北来征雁¹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²
译文: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注释:¹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²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终古¹闲情²归落照³,一春幽(yōu)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译文: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注释:¹终古:往昔,自古以来。²闲情:悠闲、清闲之情。³落照:落日之光。⁴幽梦:隐约的梦境。⁵游丝:飘动着的蛛丝。⁶刚道:只说。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己换春衣。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苦闷之情跃然于纸。词人只好把自己的闲情逸致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梦境中,竟然隐隐约约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当然也流露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结尾一句“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纳兰的心真的就像孩子一样,与爱人的一点点离别都会让他难以承受;欣慰的是,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心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爱人,尽管分别的时间很短暂,他却觉得已经很漫长了。这样的男子,无论是哪个女子都会为之心动,并愿意为他守候。

  全词表达了词人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乡、思念闺中妻子的情怀,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72页

huànshā··yángliǔqiāntiáosòng--lánxìng

yángliǔqiāntiáosòngběiláizhēngyànjiùnánfēizhōngshuíhuànchūn

zhōngxiánqíngguīluòzhàochūnyōumèngzhúyóuxìnhuígāngdàobiéduōshí

宝马天街路,烟篷海浦心。
宝马天街¹路,烟篷²海浦(pǔ)³心。
译文:人骑宝马走在天街大路,心随小舟驶向湖水迷濛。
注释:¹天街:都城的街道。²烟篷:烟中船帆,指船。³海浦:原意为通海之口,此处泛指三江五湖。
非关爱京口,自是忆山阴。
非关爱京口¹,自是忆山阴²
译文:并非不爱京口山川美,家乡时时浮现脑海中。
注释:¹京口:镇江。²山阴:诗人的家乡。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高兴余飞动,孤忠有照临。
高兴¹余飞动,孤忠²有照临³
译文:君情志高远而壮采飞动,自有皇天明察你的孤忠。
注释:¹高兴:形容情志高远。²孤忠:得不到理解的忠诚。³照临:指上天(兼指皇帝)照察。
浮云付舒卷,知子道根深。
浮云¹付舒卷²,知子道根³深。
译文:世事如浮云,任其变幻无穷,你道根深厚,定能应付从容。
注释:¹浮云:喻身外之事,如功名富贵、进退荣辱等。²舒卷:展开卷起,谓变幻无穷。³道根:修道人的根基。
京尘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京尘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译文:京城的官场充满尘俗,淅沥的江雨送人归去。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