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湖边买小舟,水光山色解人愁。
短篱寂寂菊花晚,两岸萧萧杨柳秋。
落日波间收戏鼓,暮烟林外出歌楼。
倚栏长啸西风里,惊起前汀双白鸥。
载酒湖边买小舟,水光山色解人愁。
短篱寂寂菊花晚,两岸萧萧杨柳秋。
落日波间收戏鼓,暮烟林外出歌楼。
倚栏长啸西风里,惊起前汀双白鸥。
胡仲参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译文:当年乃是石卵化生成猴而要立志学习为人之道,立志修行果然道法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万劫无移居胜境¹,一朝²有变散精神。
译文:历尽千难万劫志向无移自然居住胜天福境,只因道行尚浅、定力不够一朝有变散精神。
注释:¹胜境:风景优美的地方。名山胜境。²朝:日,天。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欺天罔(wǎng)¹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译文:由于贪心所致欺天罔上思取高位,侵凌圣域偷吃蟠桃、仙丹乱了大伦。
注释:¹罔上:欺骗君上。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译文:恶贯满盈现世自然有报应,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磨炼,不知何日才能能翻身做个修行人?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烟雨幂(mì)¹横塘²,绀(gàn)³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译文: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横塘水清澈见底。是谁用并州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来了吴淞半江水?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¹幂:覆盖,笼罩。²横塘:泛指池塘。³绀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⁴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隐几(jī)¹²乌巾³,细葛(gé)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译文:倚着几案,只见到露出额头的纶巾,细葛布像风一样柔软。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我的心思和他一样飘渺高远。
注释:¹隐几:即靠着几案。²岸:露出额头的戴头巾法。³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⁴细葛: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⁵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词的上片描写把者所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下片描述志向高远的把者形象,体现出词人不为尘俗功利所缚的恬远心性和通脱怀抱。全词写得空灵隽永,飘逸潇洒。

  上片写景,笔意精准利落。“烟雨幂横塘”历来观点认为语出唐诗人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烟雨封巫峡”之句;接下去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化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句意,心中犹生“他年要补天西北”的快意恩仇。动词“幂”衬托出水色天青,横塘潋滟的吴松江水。雾霭浓厚,气势壮阔,使人心静神远,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下片一、二句,描写的是把者的服饰和神态。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是从杜诗演化来的.下片三、四句,“避俗翁”,指陶渊明,陶为柴桑人,故云.杜甫就明明说过“陶潜避俗翁”(《遣兴五首》其三).“孤云”,出自陶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七首》其一).杜诗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西阁二首》其一).杜诗《幽人》又云:“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孤云,把士之喻也.幽人,亦把士也.陶诗“孤云”喻贫士,贫士亦把者也.常建《宿王昌龄把居》诗说得最清楚:“清溪深不测,把处惟孤云.”“心共孤云远”,“共”字好,“远”字用得更好,物我一体,把把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全词折射出把士寄居山林的悠闲生活。仙境高士,洒脱俊逸,不同于其一贯写作的闺情小令,风格清新,朗朗上口,标致隽永。这首词以化用前人诗句取胜,体现了典型的江西诗派词风。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 彩色版:中华书局,2011.08:第543-544页

bosuànzi--xiè

yānhéngtánggànhánqīngqiǎnshuíbìngzhōukuàijiǎndāojiǎnjiāngbànyǐnànjīnhánfēngruǎnjiàncháisāngwēngxīngòngyúnyuǎn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昔吴起¹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²人求故人,故人来,方³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sì)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你先回去等我。”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¹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²令:派。³方:才。⁴俟:等待。⁵恐:害怕,担心。⁶信:讲诚信。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¹,咸(xián)无所好(hào)²,唯³好畜(xù)(lí)(shēng)。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háo)。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¹⁰孙,以啖(dàn)肉故¹¹,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zhé)¹²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¹³
译文:卫国有一个姓束的人,(他)对全世间东西全都不喜好,只喜爱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他的)家几乎养了一百多只猫,家周围所有的老鼠都几乎被抓捕完了。猫没吃的了,饿得整天大声嗥叫,束氏只好每天买肉来喂猫吃。猫生了儿子继而又生了孙子,因为经常只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这种生物了;(它)只要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猫吃完了,走路慢腾腾,懒懒散散的样子,和悦快乐的样子。
注释:¹举世之物:所有人世间的东西。举,全。²咸无所好:全都不爱好。咸,全,都。好,喜爱。³唯:只。⁴畜:喂养。⁵狸狌:狸猫野猫,这里指猫。⁶家东西:指住宅周围。⁷ 且:将要。⁸嗥:嗥叫,高声大叫。⁹束氏日市肉啖之:束氏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喂。¹⁰若:及,与。¹¹以啖肉故:因为喂养肉的缘故。以......故,因为......的缘故/原因。¹²辄:立即,就。¹³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吃完了以后,走路慢腾腾,懒懒散散的样子,和悦快乐。已,完毕,结束。与与如也,原指走路慢慢腾腾的样子,这里形容懒懒散散的样子。熙熙如也,和悦快乐的样子。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南郭有士病鼠¹,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²狸狌以去。
译文: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老鼠成了祸患,家中的老鼠成群结队的出来乱窜,甚至有的(老鼠)跌落到瓮里去,(他)急忙到束氏家借了猫回去。
注释:¹南郭有士病鼠:城南有家人家闹鼠灾。病,以……为祸患。²假:借。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liè)¹,又磔(zhé)磔然²,意为异物也³,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duó)其无他技,啮(niè)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译文:猫看见老鼠两只耳朵高高竖着,眼睛突露像漆一样亮,有红色的胡须,又唧唧吱吱地乱叫,便以为是什么奇怪的生物,所以只是环绕着瓮沿转圈不敢下去捕捉(老鼠)。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到瓮中。猫害怕极了,只是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好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脚,猫用力纵身从瓮中逃了出来。
注释:¹鬣:这里指老鼠的胡须。²磔磔然:指老鼠吱吱鸣叫的声音。磔磔,形容声音。³意为异物也:认为/以为是什么奇怪的生物。意,认为,以为。为,是。异,反常,奇怪。⁴度:猜测估量。⁵啮:咬,啃。⁶奋掷而出:用力的纵身逃出。掷,腾跃。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¹阳阳²,左执簧(huáng)³,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译文: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注释:¹君子:指舞师。²阳阳:洋洋得意。³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⁴我:舞师(君子)的同事。⁵由房:为一种房中乐。一说由房即游放。⁶只且:语助词。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¹,左执翿(dào)²,右招我由敖³,其乐只且!
译文: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注释:¹陶陶:和乐舒畅貌。²翿: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³由敖:当为舞曲名。

  按余冠英的说法,这是一首描写歌舞晚会场面的小诗,只有欢乐而已,没有多深的政治意义。

  在一个贵族欢宴的场合,有一个身份高贵的青年男子,在中央为大家起舞助兴。只见他一幅少年得志、得意洋洋之态,边舞蹈边吹奏笙竽之类乐器,人们欢呼雷动。他得意之际,便左手执定乐器,右手来招呼诗人与他协奏《由房》之乐。受这种氛感染,人人都能感到无比欢欣快乐。接着写这位男子狂欢之余,放下乐器,开始跳起舞来,其乐陶陶,令人陶醉。他左手执定羽旄,右手招诗人与他共舞《由敖》之曲。场面欢畅淋漓。

  诗共二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由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 《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如果按朱熹的解释,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因为这样做,至少要这样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拥有较多的闲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此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会有此雅兴。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6-137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7-138

jūnyángyáng

míng xiānqín 

jūnyángyáng zuǒzhíhuáng yòuzhāoyóufáng zhǐ 
jūntáotáo zuǒzhídào翿 yòuzhāoyóuáo zhǐ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吴王¹旧国水烟空,香径²无人兰叶红。
译文:吴王旧国,一片空濛。旧日的采香小径,绝无人迹,只有艳红的兰叶,未减当日姿色。
注释:吴城:今江苏省苏州市,春秋时吴国都城。¹吴王:即吴王夫差。²香径:即采香径,故址在苏州西南香山旁,相传夫差曾遣美人采香于此,故名。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译文:春色似乎格外喜爱当年的歌舞之处—馆娃宫, 年年此地的花儿都首先绽放。

chénglǎn--chén

wángjiùguóshuǐyānkōngxiāngjìngrénlánhóngchūnshìliánniánniánxiānguǎng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