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梅水飞洪澜,风制五两争樯竿。
有美人兮彼何官,东阳别驾司马孙。
两摄郡绂私不干,二年解组知岁寒。
五规三戒投天关,经筵赐读帝意欢。
此行定合陪清班,发扬祖德仍追攀。
劝君一杯勿留残,转首咫尺过前滩。
双溪梅水飞洪澜,风制五两争樯竿。
有美人兮彼何官,东阳别驾司马孙。
两摄郡绂私不干,二年解组知岁寒。
五规三戒投天关,经筵赐读帝意欢。
此行定合陪清班,发扬祖德仍追攀。
劝君一杯勿留残,转首咫尺过前滩。
姜特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7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玉壶何用¹好,偏许素冰²居。
译文:玉壶有什么作用,偏许素冰放在里边。
注释: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试题。¹何用:为什么。²素冰:洁白的冰。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未共销丹日¹,还同照绮(qǐ)²
译文:让冰不在日下融化,还同照绮彩窗户。
注释:¹销丹日:指冰在赤日下融化。²绮疏:窗户上雕刻的花纹,也指刻有花纹的窗户。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译文:透明得中间能看清,从外看怀疑是虚无的。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气似庭霜积,光言¹(qì)²月馀。
译文:冰气像庭中霜累积,光胜过台阶边的光亮。
注释:¹言:料,知。²砌:台阶的边沿。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晓凌飞鹊镜¹,宵²映聚萤书。
译文:早晨照凌飞鹊镜,晚上映射聚萤书。
注释:¹飞鹊镜:古镜的一种,传说可以照见妻子之心。²宵:夜晚。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若向夫君¹比,清心尚不如。
译文:如果与您比起来,清心还不如您呢。
注释:¹夫君:以称友朋,此指玉壶冰。

  此诗所写为试律诗共一主要题材,即状物之作。“玉壶冰”最早的出处应是鲍照的《代白头吟》,诗共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分明是气节风骨之象征。后来,玉壶冰便成为了诗词共常见的一个意象,每每为诗人所吟咏。十九岁的王维参加京兆府试,便以“清如玉壶冰”为题写下了一首名篇。

  全诗从不同角度对玉壶之冰作了描摹。首联一破“玉壶”,一破“素冰”,且以设问形式,使诗意更显生动。次联承写玉壶,方法巧妙,上下两句虽未点出“玉壶”二字,但却用素冰免于被赤日所融的命运反衬出玉壶之功用。三联上句紧承二联下句之“照”字,点出素冰之“明”。下句写素冰之“净”,亦紧扣诗题之“清”字。四联上句之“气”字紧承三联之“虚”字而来,描摹玉壶共围绕着素冰的冰雾,此亦衬写素冰。四联下句写素冰之光与台阶边沿之光相比更胜之有余,形容素冰之光亮。五联又紧承上联之“光”字而来,连用两个典故,衬写素冰之亮,其冰光压过可以照见妻子之心的飞鹊镜,如同像车胤聚萤那样用以照书,“玉壶冰”胜于妻、友,真如知己。此联还从早、晚两个对比的时间段来写,可见素冰之光亮昼夜不变。末联用拟人手法写素冰之“清”,显示作者对素冰清高坚贞气节的倾慕。末联之生发,意境深远。

  在这首诗共,诗人寄情的玉壶冰,俨然已成为“世间真情”的意象,是诗人对早已令人绝望的世间真情的急切呼唤。此诗堪称试律诗共的佳作,从诗共可体会出两种意味。

  其一,王维以玉壶盛冰作比,玉和冰,一个高贵,一个纯洁,两者相融,便构成了千古难出其右的高洁品质。王维铺陈多多、比赋连连,而到了结句处,忽然话锋一转,“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一下子从状物而及于写人,从冰之性情转入人之品格。旨在用冰壶自励,推崇磊落澄澈的品格。

  其二,在王昌龄之前之后,唐代诗人都有用玉壶冰表示友情的。骆宾王在跟朋友李峤分别之际,作了《别李峤得胜字》一诗,诗的末二句为“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同样此诗共“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取玉壶与冰两者品性相似,比喻两人情投意合。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8-9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译文: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译文: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译文: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译文: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译文: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译文: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会值得欣赏品读。

shīpǐnèrshí ·diǎn

kōng tángdài 

mǎichūn shǎngmáo 
zuòzhōngjiāshì zuǒyòuxiūzhú 
báiyúnchūqíng yōuniǎoxiāngzhú 
miánqín绿yīn shàngyǒufēi 
luòhuāyán réndàn 
shūzhīsuìhuá yuē 

翠褵千峰合,丹崖一径通。
翠褵(lí)千峰合,丹¹崖一径通。
译文:无数翠绿的山峰簇拥在一起,一条小径从山下一直通向红色的悬崖。
注释:¹丹:红色。
楼台上云气,草木动天风。
楼台上云气,草木动天风¹
译文:山上楼台被云气环绕,花草树木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着身姿。
注释:¹天风:风。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
译文:眺望山外旷野无际行人踟蹰,山下江面开阔平缓鸿雁低飞。
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
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míng)¹
译文:怀着忧伤心情俯瞰山外城郭,烟雨飘摇,一片朦胧凄迷的景象。
注释:¹冥蒙:同“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故人柳子厚¹之谪²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³,为(zhǐ),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nǎng)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shēng),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¹⁰
译文:我的老朋友柳宗元谪居永州,得了一块好地方,在那里建造房屋,种植蔬菜,筑造了池塘小洲,建起了亭台楼榭,命名为愚溪。柳子死后三年,有一个僧人云游零陵,告诉我说:“愚溪再也不像从前的样子了。”一听到僧人这话,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就把听到的情况写成七言诗,以表哀悼。
注释: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谪居永州(治今湖南零陵)时更名为“愚溪”。¹柳子厚:即柳宗元,子厚是柳宗元的字。²谪:指官吏降级,调往边远地方。³结茅树蔬:建造茅屋,种植蔬菜。⁴为:筑造。⁵沼:小池塘。⁶沚:水中的小洲。⁷目曰愚溪:取名叫愚溪。⁸无复曩时:不如过去。曩,从前的,过去的。⁹胜:禁得起。¹⁰恨:憾。这里指伤悼之意。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溪水悠悠¹春自来,草堂无主²燕飞回。
译文: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注释:¹悠悠:悠闲自在。²草堂无主:指柳宗元已去世。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隔帘唯见中庭¹草,一树山榴²依旧开。
译文: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
注释:¹中庭:庭中。²山榴:山石榴,又名杜鹃花、映山红。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草圣¹数行留坏壁,木奴²千树属邻家。
译文:草圣似的几行草书还留在断墙残壁上,当年手植的千株柑树已经属于邻家。
注释:¹草圣:东汉张芝善草书,人称”草圣“。此处指柳宗元的墨迹,柳宗元是书法家,善章草。²木奴:柑橘树的别称。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唯见里门通德榜¹,残阳寂寞出樵(qiáo)²
译文:只看见里门上仍是当年那块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车寂寞地出入在斜阳下。
注释:¹里门通德榜:东汉孔融为北海相,十分敬仰郑玄,命高密县为他专门设郑公乡,并将里巷的大门修得很高,使得较高的车马也能通过,号为通德门。此喻指柳宗元故居里门。²樵车:柴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译文:当年的柴门和竹篱还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却一天天增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¹旧侣(lǚ)更谁过?
译文:现在纵使邻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谁能从这里经过?
注释:¹山阳:汉代县名,在今太行山之南。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即在此地。

  诗前小序,一是概括了柳宗元居愚溪的情况,点出“结第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的特征,与八愚胜景相吻合;二是说明写诗的原因,听说愚溪草堂已不像过去的样子,故“悲不能自胜”,写诗以寄恨。

  第一首诗从愚溪、草堂下笔,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来燕回,主人已去,引起无限伤感。满树鲜艳的山榴花开得正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首诗先写柳宗元的遗书、遗物,睹物思人,使人回想柳宗元的生平。接着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借孔融表彰郑玄立通德门之事,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结尾以夕阳之下寂寞过往的樵车,来反衬草堂的凄凉,不平之气隐含其中。

  第三首写草堂风光,柳树团团,竹林青翠,而草堂的野草青苔因主人离去而日渐增多,显得更为荒凉。后面用典,借西晋正始年间(240~249)向秀与嵇康的交情来抒发心中的怅恨,指出:即使邻人善于吹笛,又有谁能够经过愚溪草堂,像向秀那样感笛声而写出新的《思旧赋》呢?

  这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诗中所咏景物多是与柳宗元有关的旧物,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2-35
2、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3-115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fān)(róng)¹不敢过临洮(táo)²
译文: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注释:¹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²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yáo)¹阶三尺高。
译文: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注释:¹尧:帝尧,中国古代的贤君。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