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主人且勿喧,贱子¹歌一言。
译文:大人啊,请不要这么大声的喝斥我呀,小人有话要说。
注释:《东武吟》,本为齐地歌曲名。东武,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市一带。该诗写一老兵自述征战塞外的艰苦经历和回乡后有功不获赏的悲怨心情。语言劲峭,音调响亮。¹贱子:老兵的谦称。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仆本寒¹乡士,出身蒙汉²恩。
译文:我虽出身贫寒,但却被官家征入行伍。
注释:¹寒:贫寒。²汉:汉朝。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始随张校尉¹,召募到河源²
译文:先参加的是本骞将军的队伍,在黄河源头一带征战。
注释:¹张校尉:西汉张骞,曾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击匈奴。《汉书》有传。²河源:黄河源头,代指西北极边远的地方。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后逐李轻车¹,追虏出塞垣(yuán)²
译文:后来又追随李蔡轻车将军,把敌人赶出我们的边塞。
注释:¹李轻车:李蔡。汉飞将军李广从弟,曾为轻车将军,击匈奴右贤王有功。²塞垣:泛指边塞地区。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¹途亘(gèn)²万里,宁岁³犹七奔
译文:最近的路,我们也走了万里;最安静的年头,也多次奔命。
注释:¹密:近。²亘:绵延。³宁岁:安宁的年岁。⁴七奔:指多次为征战奔命。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肌力尽鞍(ān)甲,心思历凉温¹
译文: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鞍甲上面;我们所有的才思都历尽了严寒酷暑。
注释:¹凉温:犹言冷暖。下世:去世。部曲:《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罕:稀少。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译文:但是随着主将的去世,那些旧部即便侥幸没有战死也都如我一样无功而散。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时事一朝异,孤绩¹谁复论。
译文:朝廷上的时事,可谓风云变幻;我们的论功行赏还有谁来关注。
注释:¹孤绩:个人独有的功绩。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译文:年轻力壮的时候离开家乡为国征战,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时才返回家乡,无依无靠。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腰镰(lián)(yì)¹葵藿(huò),倚杖牧鸡豚(tún)²
译文:只能拿着腰镰收割些野菜,;扶着拐杖,放养几只小鸡小猪,勉强填塞饥肠糊口。
注释:¹刈:割。葵、藿:野菜名。²豚:猪。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昔如鞲(gōu)¹上鹰,今似槛(jiàn)²中猿。
译文:想当初我年富力强如鞲上鹰,看现在佝偻虚弱似槛中猿。
注释:¹鞲:革制袖套。²槛:圈兽类的栅栏。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¹²千载恨,空负³百年怨。
译文:我自问平生于国于家无愧,却堪叹落得如此境地。
注释:¹徒:空。²结:生成。³负:背负。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弃席思君幄¹,疲马恋君轩²
译文:弃席思念晋文公的珍惜;疲马留恋田子方的收留。
注释:¹“弃席”句:用晋文公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晋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终于可以返国为君时,要抛弃流亡时用过的笾豆、席蓐,怠慢患难与共的有功随从。大臣咎犯劝谏,文公方止。幄(wò):帐幕。²“疲马”句:用田子方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战国时魏人田子方见老马被弃于路,“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轩,车驾。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¹
译文:那么也希望大人您像晋文公和田子方一样,君王不忘旧臣,垂怜垂怜小人。
注释:¹“愿垂”二句:希望君王不忘旧臣。晋主,指晋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灵。一说“魂”通“云”,指田子方讲的话。

  “东武”,泰山下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武吟”和“泰山吟”、“梁甫吟”同类,是齐地的土风。该篇假托汉朝老军人的自白,来讽谏当时的君主。

  诗歌的前半部写老军人对当年战斗生涯的回忆,他南征北战,在戎马倥惚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后半部表达他老年遭弃置的愤懑和悲伤:“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这位当年立马横刀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屯”。他喟然长叹:“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对比,把主人公心灵深处的痛苦展示出来。

  这首诗还表现了老军人即使身处逆境,仍思报国的精神。在诗的结尾,他以“弃席”、“疲马”自比,向君主表白心迹,希望老有所用,辞恳情切,令人感动。显然,这位心怀报国之念的老军人形象中也有着怀才不遇的诗人自我。

  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诗歌的感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先是慷慨奔放,后是激愤悲怆,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人啊,请不要这么大声的喝斥我呀,小人有话要说。

我虽出身贫寒,但却被官家征入行伍。

先参加的是本骞将军的队伍,在黄河源头一带征战。

后来又追随李蔡轻车将军,把敌人赶出我们的边塞。

最近的路,我们也走了万里;最安静的年头,也多次奔命。

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鞍甲上面;我们所有的才思都历尽了严寒酷暑。

但是随着主将的去世,那些旧部即便侥幸没有战死也都如我一样无功而散。

朝廷上的时事,可谓风云变幻;我们的论功行赏还有谁来关注。

年轻力壮的时候离开家乡为国征战,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时才返回家乡,无依无靠。

只能拿着腰镰收割些野菜,;扶着拐杖,放养几只小鸡小猪,勉强填塞饥肠糊口。

想当初我年富力强如鞲上鹰,看现在佝偻虚弱似槛中猿。

我自问平生于国于家无愧,却堪叹落得如此境地。

弃席思念晋文公的珍惜;疲马留恋田子方的收留。

那么也希望大人您像晋文公和田子方一样,君王不忘旧臣,垂怜垂怜小人。

注释

《东武吟》,本为齐地歌曲名。东武,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市一带。该诗写一老兵自述征战塞外的艰苦经历和回乡后有功不获赏的悲怨心情。语言劲峭,音调响亮。

贱子:老兵的谦称。

寒:贫寒。

汉:汉朝。

张校尉:西汉张骞,曾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击匈奴。《汉书》有传。

河源:黄河源头,代指西北极边远的地方。

李轻车:李蔡。汉飞将军李广从弟,曾为轻车将军,击匈奴右贤王有功。

塞垣:泛指边塞地区。

密:近。

亘:绵延。

宁岁:安宁的年岁。

七奔:指多次为征战奔命。

凉温:犹言冷暖。下世:去世。部曲:《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罕:稀少。

孤绩:个人独有的功绩。

刈:割。葵、藿:野菜名。

豚:猪。

鞲:革制袖套。

槛:圈兽类的栅栏。

徒:空。

结:生成。

负:背负。

“弃席”句:用晋文公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晋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终于可以返国为君时,要抛弃流亡时用过的笾豆、席蓐,怠慢患难与共的有功随从。大臣咎犯劝谏,文公方止。幄(wò):帐幕。

“疲马”句:用田子方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战国时魏人田子方见老马被弃于路,“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轩,车驾。

“愿垂”二句:希望君王不忘旧臣。晋主,指晋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灵。一说“魂”通“云”,指田子方讲的话。

赏析

  “东武”,泰山下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武吟”和“泰山吟”、“梁甫吟”同类,是齐地的土风。该篇假托汉朝老军人的自白,来讽谏当时的君主。

  诗歌的前半部写老军人对当年战斗生涯的回忆,他南征北战,在戎马倥惚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后半部表达他老年遭弃置的愤懑和悲伤:“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这位当年立马横刀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屯”。他喟然长叹:“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对比,把主人公心灵深处的痛苦展示出来。

  这首诗还表现了老军人即使身处逆境,仍思报国的精神。在诗的结尾,他以“弃席”、“疲马”自比,向君主表白心迹,希望老有所用,辞恳情切,令人感动。显然,这位心怀报国之念的老军人形象中也有着怀才不遇的诗人自我。

  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诗歌的感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先是慷慨奔放,后是激愤悲怆,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又称他为鲍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害,年五十余岁。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谢灵运、颜延之同创“元嘉体”,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 2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三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所以诗的首联说:“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北地,指当时的河东道的北面地方,边城指岚州城。这里春天来得迟,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气象。

  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是篇中写景的名句。这联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它以生动的形象确切地描述了岚州的“春光晚”和“气候寒”。“往来”、“新旧”,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往”“来”两个动词连用作时间副词,既点出了诗人往返行程又表现出时空的跨度。“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既再次点明往返的季节又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雪景环境。“花不发”,是芽苞欲萌,还是含苞待放呢?这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雪仍残”也同样耐人寻味,冰雪正在消融,还是尚未消融?任由读者想象。这毕竟是岚州特有的景象,但又不是不可捉摸的,“来往”是写诗人的活动,“花不发”是诗人往来时的观察。其中便暗寓了比较。这比较是与诗人所出发之地及所返回之地隰城的比较,从这联诗可以体会到诗人以少胜多的深厚笔力。

  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的一般。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产生了伯牙弹琴的意境: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怡人心神,荡除烦嚣。这也许就是诗人所感触的美的所在。

  在这高山流水的境界里,诗人似乎忘掉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他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因此尾联说:“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杜审言是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人,凡是他到过的地方无不对之产生美感,无论是北国、南荒、江左、中原,祖国的大地山河在他的笔下都异彩纷呈,各自显现出独特的美来。就是边城岚州,诗人也把它写得美丽动人。诗人通过这些诗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深挚的热爱。

jīngxínglánzhōu--shěnyán

běichūnguāngwǎnbiānchénghòuhán

wǎngláihuāxīnjiùxuěréngcán

shuǐzuòqínzhōngtīngshānhuàkàn

jīngqiānyuǎnjiānxiǎnzhēngān

澹荡春风满眼来,落花飞蝶共裴回。
(dàn)¹春风满眼来,落花飞蝶共裴(péi)²
译文:浩荡春风吹遍了芳郊,落花与飞蝶慢舞轻飘。
注释:¹澹荡:使人和畅。多形容春天的景物。²裴回:来回走动。
偏能飘散同心蒂,无那愁眉吹不开。
偏能飘散同心蒂,无那愁眉吹不开。
译文:春风吹散了一双情侣,却不能吹开她紧锁的眉梢。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十里寒塘¹路,烟花一半醒。
译文:春寒料峭的西湖边,暗淡光线下花色柳色还只能看得不太分明。
注释:¹寒塘:这里指西湖。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晨钟¹催落月,宿火²乱稀星。
译文:晨钟敲响催促着月亮落下,昨夜的灯火与天上的稀星交相辉映。
注释:¹晨钟:清晨的钟声。这里指灵隐寺的钟声。²宿火:隔夜未熄的火。这里指西湖及周边人家的灯火。
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qī)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yǔ)青。
译文:透过晨光看到西湖的水面平静泛着白光,窗外山上的树、草已经一片青翠。
注释:¹欹:通“倚”。斜倚,斜靠。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shēng)¹方一歇,莺啭(zhuàn)²柳洲亭³
译文:夜里不知何处传来的笙歌刚刚止息,湖中亭里的鸟儿就叫起来了。
注释:¹笙歌:指奏乐唱歌。 ²莺啭:鸟的叫声。³柳洲亭:即湖中景对柳浪闻莺。

西chūnxiǎo--wèixiàn

shíhántángyānhuābànxǐng

chénzhōngcuīluòyuè宿huǒluànxīng

zhěnkànbáikāichuāng屿qīng

shēngfāngxiēyīngzhuànliǔzhōutíng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¹,骚人²(gē)³笔费评章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注释:¹降,服输。²骚人:诗人。³阁:同“搁”,放下。⁴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须逊(xùn)¹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¹逊:不及,比不上。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06-507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44-345

xuěméi

yuè sòngdài 

méixuězhēngchūnwèikěnxiáng sāorénfèipíngzhāng 
méixùnxuěsānfēnbái xuěquèshūméiduànxiāng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久抛青简¹束行幐(téng)²,白鸟³苍蝇甚可憎。
译文:总是背着行囊奔波在路上,已经抛开书籍很久了;加上蚊子、苍蝇的侵扰,实在难以静心读书。
注释:¹青简: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泛指书籍。²行幐:行囊。幐,盛物的布袋。³白鸟:蚊子。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身是蠹(dù)¹酬夙(sù)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译文:但我毕竟是一条书虫,读书是前世欠下的债,为了还债,在黄河壮奇雄阔的浪涛间,在小船窗前就着单薄的烛灯读书。
注释:¹蠹鱼:这里指书虫。

  这首诗前三句平平,诗人说自己已经抛开了书籍很久了,腰束干粮袋四处奔波,加上路途上蚊子和苍蝇之扰,其实也无法读书,但他毕竟是一条书蛀虫,读书是他前世欠下的债,为了还这个债,——于是,结句“黄河浪里读书灯”就跳出了!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到过黄河的人们,谁能不被它九曲横空、万浪啸天的气势和力量所震摄?它那狂放无羁的暴烈和雄奇,也似乎只有同样狂放无羁的诗仙李折,才足以挥动如椽巨笔,为之写照传神——“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这就是李白描摹过的那水来“天上”,波颠万里的壮奇黄河。

  而今,正是从这一派震荡天地的黄河浪影里,驶出了一艘傲岸不驯的行船,时令正当秋夜,水天一片迷蒙。但在波涌浪叠的船窗前,却可见到我们的诗人宋琬,正须髯飘飘,就着高烧的烛灯,执卷诵读!

  倘若这是在庐峰月下,对茅窗孤灯,聆松涛千仞,那境界一定将格外清美幽渺吧?倘若这是在西子湖畔,仰修竹千竿,听游鱼唼喋,于执卷吟赏之际,也一定会更添几分韵致吧?但“黄河浪里读书灯”之句,却把这“读书”的背景,转换在了壮奇雄阔的浪涛之间,而且是在烛照浪影的舱间“灯”下,那境界又岂是上述这境所可比拟?

  此刻的舱中当然也是幽清的。幽清得连一只令人憎厌的蚊子苍蝇都没有。然而这幽清,又是以何其惊心动魄的舱外之景为陪衬的啊:浩荡的黄河在夜天下狂暴喧腾;荧荧的船火,还可照见一阵又一阵掀天浊浪崩裂眼前;涛声隆隆,如疾雷碾过船之两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突然推出挑灯抚髯,执卷而诵的诗人近景,那气度和仪态,该带有怎样一种睥睨古今、笑傲万浪的沉静和潇洒!

  如果说“黄河浪”所蕴含的,是极大的动荡之境;那么“读书灯”所显示的,则是迥然相异的静谧之境。这两者本来很难相容,诗人却以身临的浪舟读书之兴,将它们奇妙地组接在了一句诗中。大“动”与大“静”由此相反相成,雄奇的“黄河”夜浪之涌,与潇洒的诗人“读书”身影,由此相叠相钱,辉耀了整首诗行。一个为前人不到的崭新诗境,在行舟黄河的诗人宋琬笔底,就这样兴象峥嵘的创生了!

  这诗境的创生虽说出于偶然,却是宋琬悲苦生涯中哀愤之情的必然触发。倘若不是在顺治七年、康熙元年“两度系狱”,饱尝过宦海沉浮的险恶“风涛”;倘若不是憎恶于“白鸟(蚊子)苍蝇”式谗人的陷害,厌倦于“久抛青简束行幐”的仕途奔波,而向往着一种放浪无羁的自由生活——那么,宋琬又怎么会觉得,黄河的“掀天浊浪”,并不比“人间”的风涛险恶?又怎么会激发在“黄河浪”中化身“蠧鱼”,挑灯诵书而一“酬夙债”的豪兴?

  由此反观此诗之前三句,你便不会因为它们的吐语平平而以为无足轻重了——其实,“久抛青简束行幐”之卑陋,“白鸟苍蝇甚可憎”之烦嚣,恰都是运笔上的一种铺垫和反衬。它们之存在正是为了在结句中造成诗情的巨大逆转,以翻出一个之与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有了这卑陋和烦嚣的反衬,“黄河浪里读书灯”之境,便愈加见得雄奇潇洒,超世脱俗,而令你无限神往了。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3815493/29876746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