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
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
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
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
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
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
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
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
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
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
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
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
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
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
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
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
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
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
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
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
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
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
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
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
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
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
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
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
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
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
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
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
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
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
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
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
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
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
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
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
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
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
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
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
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
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
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
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
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
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
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
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卧。
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kuàihuóèrshǒu--báichán

chéngzāiyǒngdōuyàozhōutiānhuǒ

shíyuèshèngtāifāngshǐyuánsuījiédāntóuzhōnghàoshī

yàohuǒhòushǐníngjiāndòngjìngcúnwáng

xiōngjìn退tuìguìchōutiānhuǒmiánmiánjiǔzhuǎnhòu

yàoshǐchéngtāixiānshízhōutiān

shíèrshíchénzhǔnniánměiyángjiāogòuhòu

gōngliàndàoliùchúngānjīngshénláiwǎngcháohòu

xuèyíngshìyuèhúncóngláisānshí

miàochùdōuyóuqiánhòuxiánzhuānzhìróuwèizhìrén

zhìxìnróngwèirénzhēnguīwèiwèizhìzhēn

shuǐhuǒjīnhúnquánjīngshuǐshénhuǒ

liàn使shǐhúnguīgēnxiāntiānjīnchángcún

sànzàiwànrénshēnhuāchūnfēngniǎo

zhīzàotiānwèichūnbǎixìngyòngérzhī

zhīdiāocánsōngzhúxīnshòu

língshuāngàoxuězhǎngniánqīngkuàngrényuánshénběn

shìhuángqiānlǎosōngshǎobìngjiàn

sànzhěyánxīnxínghuǒhòu

nèijǐngnèixiàngzhōngtiānzhīchénpénglái

zǒuquánshénzhīshēnggānjiàng

guīshéqiānchángxiāngcháncháoléidiànhànshānchuān

zhīwànyānzhōngyǒujīnfēi

sāngèng广guǎnghánzizisūnsūnqiānbǎi亿

dǐngquǎnjiēdēngtiāndàosānshíyǒuèrchuán

chuándàotiāntáiyǒuzhēnchuánzhìbáichán

yǎnkōnghǎijiērénǒutàipíngxìngguógōng

báidàoshìxìngchénbànshēngzhìxuéqiāngǒng

wànshuǐqiānshānxīncháoxièhòushānxià

bǎishǒuxiàochūrénjiānchéncuìduìchuángfēng

shòudān使shǐháiyuánrénshēngshìbēijiǔ

rénshēngshìzhǎndēngpéngláifāngzhàngzàichù

qīngyúnbáiguīkuàihuókuàihuózhēnkuàihuó

wèijūnshuōhòuhòuqīnfēn

wèitiānxiàxuéxiānzhěxiǎoránzhǐchūpénglái

suīshēnzhōngyǒuzhǎngshēngbǎo

zhùzhàngyòngyántóuténgcǎoxiéyòngtiánzhōnggǎo

huòkuángzǒuhuòzuò

huòduānzuòhuòyǎng

shíréndàndàofēngdiānběndiānshuíshí

shízhǐyǐnhuáchíxuěhánshíxiàngdānzhōnghuǒ

shíàichīhēilónggānshítānqīnglóngnǎo

jiànggōngxīndānhuālíngtáichūshēngcǎo

quèxiàoyánhuíwèiyāoyòudàopéngkēngwèishìlǎo

zhǎnzhōnghuángjiǔgèngtiánqiānpiānnèijǐngshīyóuhǎo

méixiánqínéryòngdànqiāngzirén

cháocháohānchīqiědiǎnxiánfánnǎo

shījiěfēishēngzǒngshìxiánshēngshēng

suíyuánqiěchīrénjiānfànyòngsāocánzhǒngdào

hánshuāngdòngxuěwèiwèiháncháoněijìn饿è

tiānshàngxiǎngyǒuxiānguānmíngrénjiānàizhēnrénhào

kuàjīnwēngshìqiānxiōngchénglóngchàwèigǒngsǎo

wángōngyǒuhuángjiěyīngér怀huáibào

shénguānguānxīnguānsānguāndōu穿chuānguò

liùzéixīnhuǒzhèngfénsānshīdǎnshìtiānlái

dònggànzhǐshàshíchújīngāngsōuluó

xiànghuǒbiānsuìwèiwēichénshuízhǎncuò

érjīnqiěhóngjuédīnggōnghūnlǎoǎo

dāngchūxìncuìwēngdàojīntuōguānsuǒ

miáozhèngnèncǎiguīláiměnghuǒliànzhīchéng

liàngcóngqiánzǎoshìzǎocuìwēngnánxúntǎo

jīnjiànzhāngpíngshū便biànzhēnpiāndào

cóngqiánzhīshèngxīnbēifǎnérsūnhuò

shìrénruòyàoliànjīndānzhǐshēnzhōngqiúyàocǎo

shíyuègōngmànmànxíngzhǐchóuhuǒhòuréndào

dànzhījìn退tuìchōutiānfǎnjiǔháidōuxìngzào

shānniǎonènxiāoyáofēngyuèlínquángōngxiàoào

péngtóugòutiānxiàxíngsānqiāngōngmǎnguīféngdǎo

huòcháoshìhuòshānhuòshíāājuédào

yúnmǎnqiānshānchùxúnzàishìchánshuíshí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1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水声咽,中夜兰桡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水声咽,中夜¹兰桡(ráo)²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³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译文:水声呜咽,我半夜乘着兰舟悄悄出发了。凋残的春色还在,催来暖意,送去晴朗。九十日的春光偏偏去得这样急,垂杨被离人随手折下,送别后就难以再绾结回去了。一叶轻帆乘风去,离亭渐远了,回去的道路也渐迷失了,千里碧波与楚天相接,多么开阔。
注释:兰陵王:此词牌原系唐教坊曲名。始见秦观《淮海长短句》。三段,一百三十字,仄韵。¹中夜:半夜。²兰桡:兰舟,泛指装饰图案的船。桡:船桨,读若“饶”。³韶光:春光。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蜂瘦,空留樯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biān)¹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²蜂瘦,空留樯(qiáng)³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译文:残留的寒意刚刚消散,只剩下重雾锁着花朵的芳魂。寒风刺入诗人的瘦骨,乡上连着云天的茫茫烟草都湿润了。惆怅那绿树上的黄莺已老了,碧栏间的蜂儿都瘦了,空留下栖息在桅杆上的燕子,好像在倾诉着离别之情,都对着人一同陷入极度的忧愁中了。
注释:¹砭:刺。寒风刺骨。²碧阑:碧绿色栅阑。³樯:船桅杆。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发。扁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chá)¹,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zhǔ)²疑镜,乱峰如发。扁(piān)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译文:重重叠叠,浪花翻滚,如雪堆积成坐在飘渺远去的浮槎上,向苍烟外飞度。衔在远山间的,是一寸如蛾眉般弯弯的月亮,照耀着弯曲的小舟,疑似明镜映照着纷乱的山峰,宛如发髻偏舟,独自前行。还记得从前的梦啊,但怎么忍心细说呢?
注释:¹槎:船。²枉渚:“枉”是汪水,汪水在湘中常德,注入沅水的小水湾,故称汪渚。《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兰陵王》词自宋周邦彦“柳阴直”一阕盛传于世以来,后人难乎为继。词分三叠,要善铺叙,不重复,开合动荡,浑化无迹,殊为不易。董士锡此词,可谓迎难而上,就其境界之阔大而言,容或有出蓝之誉。

  首叠所写,也不过是一般的暮春离别之意。“水声咽,中夜兰桡暗發”,半夜兰舟出发,水声呜咽,时在春夏之交,“残春在,催暖送晴”,难免生出节序如流、人生易老的感叹,故云“九十韶光去偏急”。盖春天孟、仲、季三个月,合九十日。一“急”字下得有力。晚唐诗人杜荀鹤有句:“每岁春光九十日,一生年少几多时。”(《出关投孙侍御》)郑谷诗又云:“春风只有九十日。”(《自适》)可知“急”字用意,在于时光匆匆。“垂杨手漫折,难结”,一语双关。一层意,就离别说,谓离别本人生常事,如折柳送别则柳将不胜其折,此是反用熟典;另一层意,就伤春说,春去如此匆匆,则人力何可挽留?所以说“难结”。“轻帆”以下三句,写船行之速,归路渐远,惟见水天一色。首叠境界,在柳永、周邦彦等人离别词作中常见。

  次叠写景传情,就以深细为其特色了。“余寒”句承上伤春意转入,写惜春情绪。“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是极工致、极骚雅之语句。“花魂”谓暮春之物,“诗骨”谓羁旅之人,物、人对举,相互映射,颇有深意。唐人郑元袅有句:“花魂迷春招不归。”(《花蝶谣》)董士锡以“雾锁”形容之,表惜花凋零之意更有韵味。孟郊有句:“诗骨耸东野。”(《戏赠无本》)被东坡以“郊寒岛瘦”相称的诗人,自称“诗骨”,词人借用来称己,俨然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瘦骨嶙峋、但又风骨凛然的寒士自我形象,表人生飘零之感更有高格调。以下连写“草湿”、“莺老”、“蜂瘦”、“燕诉”,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二结用“向人共愁绝”一句总括之,则人之愁绝,伤如之何!

  三叠推开,写江行所见宏观之景,可谓大笔濡染,气魄非凡。“重叠,浪堆雪”,勾勒有力;“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遐想奇特。这是写景吗?诚然,因为所写是眼见之实景,显出江上风高浪急。但是,这不也是因江行实感而催发的、词人急欲超越现实处境这一潜在心理的形象折现吗!是实,也是虚,是景语,也是情语,情景兼写,充满着艺术的张力。下面“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髮”数句,写月之细,水之清,峰之乱,均逼真如画,“乱峰如髮”更是造语生新出奇,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超然出世之想只不过是一刹那的幻觉,词人清醒的意识是“扁舟独自”,回到现实,种种“旧梦”萦脑,难以细说,也不必细说。这就是古人称道的“感慨全在虚处”,有意留出艺术空白,意在言外。

  近人沈曾植最为推崇董士锡《齐物论斋词》,以为“其与白石(姜夔)不同者,晋卿(董士锡)无名句可标,其孤峭在此,不便摹拟亦在此”(《海日楼札丛》)。笔者则认为白石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董晋卿庶几近之,然谓晋卿词无名句可标,就此词而言,则不尽然。

  又词中“照枉渚疑镜”一句,“枉渚”究竟何指?一般认为是泛指水弯之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也有说者引《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陼(同渚)兮夕宿辰阳”,谓此处的“枉渚”当是实指。“枉”即枉水,是湖南常德附近注入沅江的支流。《水经注·沅水》云:“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那么董士锡“江行”的具体地点就在湖南境内的沅江了。但就这首词的意境看,上片结句言“千里沧波楚天阔”,“楚天”一般指吴楚之地,且空间阔大,不像是在水流险急的沅湘之间。再者,考稽现存不多的有关董士锡的传记材料,他一生主要辗转于江、浙、皖等地,并没有履迹沅湘一带的记载,故“枉渚”还是作泛指理解为好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霞帔(pèi)¹云发²,钿(diàn)³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愁(wéi)
译文:散开秀发,好似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注释:女冠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¹霞帔: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类似披肩,以纱罗制成。²云发:像云一样的鬓发。³钿镜:用金、银、玉、贝等贵重物品镶嵌的妆镜。⁴愁眉:古代女子画眉样式的一种,此眉妆细而曲折,色较浓重,眉梢上翘。⁵遮语:以扇子遮着脸说话,言其害羞的情态。⁶羞:王国维辑本《金荃词》作“笑”。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玉楼¹相望久,花洞²恨来迟。早晚乘鸾(luán)³去,莫相遗
译文: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注释:¹玉楼: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处,一说指女道士女伴所居之处。²花洞:百花遍开的仙洞,道教称神仙及道士的居处。此指女道士所居之道观。³乘鸾:指成仙。鸾,仙人所乘坐的鸾凤之类。⁴遗:遗弃。彊村本《金奁集》作“违”。

  这首词是借写女道士的容貌、情态与动作来言情的,表面看起来全是铺陈其外貌妆束,其实词人是用物象的错综排比手法把客观的景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把它们贯穿起来,从而理解人物。

  此词上片写女主人公美丽的容貌和含羞多情之态。“霞帔”三句,写女主人公彩霞般的披肩,云一般的鬓发,镶金的镜子里,出现了她如雪洁净的容貌,她对镜正画着略带愁意的蛾眉。这里以一个“愁”字点出女主人公的心情。“遮语”二句,描写女主人公遮语、含羞、回扇、下帷等神态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心事重重却又欲说还休,情思萦绕却又含羞掩饰的情态。下片写女主人公的相思相念与绵绵情思。“玉楼”二句,写女主人公望情人早日来到。意思是站在玉楼上盼望已久,恨情人来迟,道出其相思之切。“早晚”二句,直道心曲,写女主人公的愿望:自己迟早总要乘鸾而去,希望情人不要遗弃。

  上片用的都是相当于现代电影蒙太奇小景别的手法展现景物,镜头自背后从下而上,先是让人们看到女主人公的服饰“霞帔”,然后是如云的黑发;之后镜头切换到照镜子的场景,也是一个特写,人面与镜像相映衬;之后又是另一个正面近景,女主人公轻转罗扇,遮住因窃窃私语而微微翕动的双唇,好像是怕被人听到,娇羞地走到窗前放下绣帏。下片写女主人公的期望。这里,就不是单纯的景物铺陈,而是人的服饰和外貌的客观呈现,但它也需要读者根据想象,在头脑中把这些画面串联成一个连续的情景,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结尾直道心愿,其依恋之情,一往情深,相思之意,真挚感人。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72-75

guānzi··xiápèiyún--wēntíngyún

xiápèiyúndiànjìngxiānróngshìxuěhuàchóuméizhēhuíqīngshànhánxiūxiàxiùwéi

lóuxiāngwàngjiǔhuādònghènláichízǎowǎnchéngluánxiāng

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suí)¹万邦²,娄(lǚ)³丰年。天命匪(fěi)(xiè),桓(huán)武王。保有厥(jué),于四方,克¹⁰定厥家¹¹。於(wū)¹²¹³于天,皇¹⁴以间(jiàn)¹⁵之。
译文: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注释:¹绥:和。²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³娄:同“屡”。⁴匪解:非懈,不懈怠。⁵桓桓:威武的样子。⁶保:拥有。⁷士:指武士。⁸于:往。⁹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¹⁰克:能。¹¹家:周室,周王宗室。¹²於:叹词。¹³昭:光明,显耀。¹⁴皇:皇天。¹⁵间:通“瞷”,监察。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96页

huán

míng xiānqín 

suíwànbāng fēngnián tiānmìngfěixiè huánhuánwáng bǎoyǒujuéshì fāng dìngjuéjiā zhāotiān huángjiànzhī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¹依然。
译文:花还没有全开,月还没有全圆,寻花待月的心情仍一如往常。
注释:¹思:心情。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译文:但花开便谢,月满则亏,明明知道花月如此无情,却还要苦苦追寻等待,更加怜惜它们。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仙游渡颍(yǐng)¹,访隐同元君²
译文: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注释:¹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²元君:指元丹丘。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忽遗苍生望¹,独与洪崖²群。
译文: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注释:¹苍生望:百姓所望。²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卜地初晦(huì)¹,兴言且成文。
译文: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注释:¹晦迹:隐居匿迹。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却顾北山断,前瞻(zhān)南岭分¹
译文: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注释:¹“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遥通汝海¹月,不隔嵩(sōng)²云。
译文:月光洒在汝水河面,波光粼粼,溪水在远处与汝水河相连;嵩山与其山上的流云烟霞相邻。
注释:¹汝海:指汝水流域。²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qīn)清芬¹
译文: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注释:¹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译文: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益愿狎(xiá)青鸟¹,拂衣²栖江濆(fén)³
译文: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注释:¹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²拂衣,振衣。表示隐居。³江濆:江滨。
本文是李白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天游汝、洛时题写在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一诗,诗前并有一《序》。元丹丘:唐道人,李白与之交厚。李前后写给元氏的诗文有十馀篇;从其内容看,似乎本诗文应写在与元氏初交之时。颍阳:《唐书·地理志》云,河南道洛州有颍阳县,载初元年(武则天,公元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武林县,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钟乳。清人王琦评价此诗说:“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乌相狎而栖息江渍。”是得李白本诗之意。虽说李白本诗《序》中说:“白从之游,故有此作”,诗中也说到“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但他还是要“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溃”,还是要迎接风浪、云游四海,这一直是李白出川以来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闵静.《李白寓居安陆诗文选注》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yuándānqiūyǐngyángshān--bái

xiānyóuyǐngshuǐ访fǎngyǐntóngyuánjūn

cāngshēngwànghóngqún

bochūhuìxìngyánqiěchéngwén

quèběishānduànqiánzhānnánlǐngfēn

yáotōnghǎiyuèsōngqiūyún

zhīziérqīnqīngfēn

sōngshítánxiàocháoxūn

yuànxiáqīngniǎojiāngf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