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雷风职,方春振百凋。群生俱有待,万汇各相翘。
鼓动雷风职,方春振百凋。群生俱有待,万汇各相翘。
久客甘濡滞,饥农欲悴憔。自悲仍虑物,心折任飘摇。
久客甘濡滞,饥农欲悴憔。自悲仍虑物,心折任飘摇。

jiāngzhìrěnpíngjiànléifēngzuò--guōzhī

dòngléifēngzhífāngchūnzhènbǎidiāoqúnshēngyǒudàiwànhuìxiāngqiào

jiǔgānzhìnóngcuìqiáobēiréngxīnzhérènpiāoyáo

郭之奇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14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¹有道²而正³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注释:¹就:靠近。²有道:指有道德的人。³正:匡正、端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¹?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何谈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又从何谈礼乐呢?”
注释:¹如…何: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译文: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喻¹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只通晓利益。”
注释:¹喻:通晓,明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见贤思¹²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注释:¹思:希望,想着。²齐:看齐。³ 焉:句末语气词。⁴贤:德才兼备的人。⁵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子曰:“质¹胜文²则野,文胜质则史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注释:¹质:质朴。²文:文饰。³史:虚浮不实。⁴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曰:“士¹不可以不弘毅²,任重而道远。仁³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注释:¹士:有抱负的人。²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毅:刚强,勇毅。³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⁴已:结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譬(pì)¹为山,未成一篑²;止³,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fù)一篑(kuì),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注释:¹譬如:比如。²篑:盛土的筐子。³止:中止,停止。⁴往:前进。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曰:“知(zhì)¹者不惑(huò),仁者不忧²,勇者不惧³。”(《子罕》)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注释:¹知:聪明;智慧。²忧:忧愁。³惧:害怕,恐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¹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²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译文: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注释:¹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²归:称赞。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¹而可以终身行²之者乎?”子曰:“其恕乎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
注释:¹一言:一个字。²行:奉行。³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⁴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⁵施:施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子曰:“小子¹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²,可以群,可以怨³;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注释:¹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指学生们。²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³怨:讽刺。⁴迩:近。

lúnshíèrzhāng

kǒngzàichuándìzǐ xiānqín 

    yuē  jūnshíqiúbǎo qiúān mǐnshìérshènyán jiùyǒudàoérzhèngyān wèihàoxué   ( xuéér  )

    yuē  rénérrén  rénérrén yuè   (   )

    yuē  zhāowéndào    ( rén  )

    yuē  jūn xiǎorén   ( rén  )

    yuē  jiànxiányān jiànxiánérnèixǐng   ( rén  )

    yuē  zhìshèngwén wénshèngzhìshǐ wénzhìbīnbīn ránhòujūn   ( yōng  )

    zēngyuē  shìhóng rènzhòngérdàoyuǎn rénwéirèn zhòng érhòu yuǎn   ( tài  )

    yuē  wéishān wèichéngkuì zhǐ zhǐ píng suīkuì jìn wǎng   ( hǎn  )

    yuē  zhìzhěhuò rénzhěyōu yǒngzhě   ( hǎn  )

    yányuānwènrén yuē  wéirén  tiānxiàguīrényān wéirényóu éryóurénzāi  yányuānyuē  qǐngwèn  yuē  fēishì fēitīng fēiyán fēidòng  yányuānyuē  huísuīmǐn qǐngshì   ( yányuān  )

    gòngwènyuē  yǒuyánérzhōngshēnxíngzhīzhě  yuē   shù  suǒ shīrén   ( wèilínggōng  )

    yuē  xiǎoxué shī   shī xīng guān qún yuàn ěrzhīshì yuǎnzhīshìjūn duōshíniǎoshòucǎozhīmíng   ( yánghuò  )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七子¹论诗谁似公,曹刘²须在指挥中。
译文: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
注释:¹七子:指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²曹刘:曹植、刘桢,二人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¹(héng)²昔日知文举³,乞火无人作蒯(kuǎi)通。
译文: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指”的蒯通。
注释:¹荐:举荐。²衡:祢衡。³文举:孔融字文举。祢衡是汉末辞赋家,性格刚强。孔融爱其才,上书推荐他。⁴乞火:用汉代蒯通典故,详见《汉书·蒯通传》。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北极¹楼台长挂梦²,西江³波浪远吞空。
译文: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您的魂梦,像那西江波涛远远遮蔽天空。
注释:¹北极:指北极星,此处喻朝廷。²挂梦:梦中思念。³西江:从西面来的大江,即长江。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可怜¹故国三千里,虚(xū)唱歌词满六宫²
译文:可惜您“故国三千里"的名句,白白地传唱在皇帝的后宫。
注释:¹可怜:可惜。²六宫:皇帝的后宫。

  此诗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与张祜同是怀才不遇,深有感触而发,故而这首和诗写得很有真情与深度。

  首联盛赞张祜诗才高绝:他的才华高过建安七子,连曹植与刘桢都不在话下。这显然是杜牧对张祜的过誉之词,但由于是古人赠答诗中常见的客套话,也就无足深怪。

  颔联叙述张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荐举,就像当日孔融推荐祢衡一样;但是他却没有遇着蒯通那样的人为之旁敲侧击说好话,却碰到了说坏话的元稹,以至于终身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此处诗人使用正反两个典故,十分含蓄而得当。

  颈联表现张祜对朝廷不改其忠贞,隐居乡野之间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在梦中还一直牵挂朝廷,他的胸怀就像流经住处的长江一样浩大,有并吞万里长空之势。以“北极”比喻朝廷是诗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与上句的“北极”构成对仗,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张祜胸怀抱负的曲喻,在修辞上十分巧妙。

  尾联归结到张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宫词》,在皇帝的后宫中被宫女们广泛传唱着,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这并不能对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变,所以说是“虚唱”;而“故国三千里”,一方面是张祜《宫词》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张祜隐居乡野之间,距离朝廷十分遥远。全诗就在这深沉的慨叹之中戛然终止,给人留下无穷感叹。

  此诗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写得有气势,表现了杜牧对张祜的赞赏。当时的诗人郑谷,故称有诗吟咏此事:“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

参考资料:
1、 杨春俏,吉新宏注析.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04:第156页

chóuzhāngchùshìjiànzhǎngyùn--

zilùnshīshuíshìgōngcáoliúzàizhǐhuīzhōng

jiànhéngzhīwénhuǒrénzuòkuǎitōng

běilóutáizhǎngguàmèng西jiānglàngyuǎntūnkōng

liánguósānqiānchàngmǎnliùgōng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父老争言雨水匀¹,眉头不似去年颦(pín)²。殷勤³(zèng)中尘
译文:村子里的父老们都争先恐后地对我说,今年风调雨顺,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他们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紧锁眉头地发愁了,也不会再愁无米下锅,而让甑子积满着灰尘。
注释:¹匀:这里指雨量适时适度。²颦:皱眉。³殷勤:态度热切。⁴谢:告别。⁵却:语助词,用在动词之后。⁶甑中尘:谓无米下炊,甑中积满尘土。暗示的是去年歉收。甑:瓦制炊具,可以用于蒸饭。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啼去有时能劝客,小桃¹无赖²已撩(líao)³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译文: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啼叫着,像是在劝我多喝几杯,桃树的嫩枝上已经绽出娇艳的花朵,十分逗人喜爱。梨花开满树,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给它新添了一头白发。
注释:¹小桃:即桃树。²无赖:顽皮,淘气。³撩:引逗,挑弄,招惹。⁴白头新:白色的新花。梨花色白,故以“白头”喻之。

  这首词写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变化。

  上片写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村中的父老们争相谈论着今年的雨水是多么均匀,丰收在望,他们的眉头不再像去年那般愁苦不展了。古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今年雨水均匀,风调雨顺,预示着将有一个好的收成,这让村中父老愁眉得展,喜上眉梢,争相告诉做客村中的词人。现在连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们眉头都得以舒展,可以想见去年他们是怎样熬过那样荒歉的年头的。这里“争”字用得极为传神,写出了父老们的喜气洋洋状。因为雨水均匀,所以父老的眉头才“不似去年颦”。次句紧承首句之“争言”二字,进一步刻写父老的欣喜状,涵蕴丰富。它暗示了去年的收成有多么糟糕。而“不似”二字,更让人于欣喜中感觉到了他们心中的一丝隐忧,细腻地刻画出村民们在遭受去年的那个荒歉年头后的心有余悸状。“殷勤谢却甑中尘。”现在人们在满怀深情地清洗着蒸食器具上的灰尘。甑上布满灰尘,是因为没有粮食可蒸煮的缘故。“甑中尘”照应次句之“去年颦”,因为去年收成不好,无食可煮,所以甑上生尘,如今村民殷勤除尘,表明今年光景已有所改观。而村民殷勤清洗甑这种一般不常用的炊具,又寓示着家里来了客人,需要设酒作食,隆重款待,从而引出下文。

  下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清脆的鸟鸣声有时真能把客人劝住不走,园中娇小可爱的满树桃子早已把人撩拔得谗涎欲滴。村中父老殷勤待客,这令词人非常感动,于是便以啼鸟能劝客这种方式将其含蓄地表现出来。此二句一写听觉,一写视觉,声情并茂,通过状写春景来烘托出村中父老待客的热情及其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有时”二字,暗示了这种好年景并非年年都有,因而啼鸟只是有时能劝客,词人当然会为村民们这来之不易的丰收年景感到了格外高兴。小桃无所谓“无赖”与否,更不会撩拔逗引人,称其“无赖已撩人”正是词人快意心情的传神写照。小桃撩人,这是前面雨水均匀所致。小桃犹能如此,收获时节的大桃的诱人景象也就可想而知了。“梨花也作白头新。”这里“白头”既是词人自喻已经衰老,又照应了前之“父老”。词人移情于景,此时的梨花也一同前来助兴,从而使整个画面更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白头新”三字,语意双关,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可以想见出白发苍苍的词人看到村中丰收在望的情景精神为之一振的情状。

  词中流露出山野民风之淳厚及待客之浓情。全篇叙事晓畅,意境清新,承接缜密,环环相扣,情韵悠长,堪称佳作。

参考资料:
1、 宋 辛弃疾 崔铭.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264

huànshā--xīn

lǎozhēngyánshuǐyún

méitóushìniánpín

yīnqínxièquèzèngzhōngchén

niǎoyǒushínéngquàn

xiǎotáolàiliāorén

huāzuòbáitóuxīn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紫梅发初遍,黄鸟¹歌犹涩(sè)²
译文:紫色的早梅刚刚遍地开花,莺儿的歌声还不那么流利。
注释:¹黄鸟:鸟名。有两说。²涩:指声音不流利、圆润。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谁家折杨女,弄春¹如不及。
译文:折取杨柳枝的是谁家女儿,赏玩春光唯恐它匆匆流逝。
注释:¹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爱水¹看妆坐,羞人²映花立
译文:喜爱澄波为临水看妆,见人含羞却倚花相映。
注释:¹爱水:爱惜水。²羞人:害羞,难为情。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译文:香粉气生怕被风吹散,绣衣裳也恐露水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玉闺(guī)¹青门²里,日落香车³入。
译文:侬家住长安的青门之中,黄昏时香车才缓缓归去。
注释:¹玉闺:闺房的美称。²青门:长安城东的霸城门,因东方为青帝,门涂青色,故名。³香车: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游衍(yǎn)¹²相思,含啼³向彩帷
译文:那人游荡在外更添相思,含悲落泪走向独宿彩帷。
注释:¹游衍:尽情游乐,恣意游逛。²益:更加。³含啼:犹含悲。⁴彩帏:彩色的帐子。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译文:怀念你你就总是进入梦中,迟迟不归又令我心生疑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不及红檐燕,双栖¹绿草时。
译文:叹不如红瓦屋檐下的燕子,在铺绿草的巢中日日双栖。
注释:¹双栖: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这首闺怨诗描写贵族女子白天郊外游春、夜间独守空房的复杂心理。

  诗的开头,描绘出早春的美丽景象。“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紫梅刚刚开遍大地,黄莺的歌声才开始歌唱,休憩了一冬的嗓子,尚未划破那缕梗在喉间的生涩。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少妇,在万物复苏的早春中,出游弄春。“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那刚抽出嫩芽的拂柳,被她轻轻地扬起在那纤纤细手之中。春光与少女的青春丽容交相映衬,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她怕是爱那清澈荡漾的春水吧,静静地绕水而坐,望着水中那秀丽颀长的脸颊,婀娜的身姿,嘴角不禁暗自抿出一抹微笑,遂对镜而妆。却又羞于见人,于是,那曼妙的身姿,掩映在绚烂的花丛之中,一时间,尚分不清楚人面桃花,哪个更艳。这两句很细腻地表现出她顾影自怜的心理。“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置身于此番美妙的春色里,只怕那徐徐的春风吹散了她幽幽的清香呵,那花丛里晶莹透亮的露滴,弄湿了她新着的春装。这两句为以下的情绪由喜转悲作了铺垫。“玉闺”二句写主人公回房。一晃,日落了,这春意盎然的日子,时光总是那般易逝,乘着那装饰华美的车子,恋恋不舍地归至皇城东面的青门之中,那是她独身栖居的小天地。“游衍”四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情:本以为那盎然的春景,那外出游玩的乐趣,能驱走心底的那份惦念,谁知这“销愁更愁”的消遣,却更加勾起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春景甚美,然身边少了那个共赏美景的人,纵是再美的景致,在她的心里,都比不上他那一抹含情脉脉的眼神。这次第,怎生勾起了无限伤感之意,却只有暗自垂泪,手里的彩绢,都被那思念的泪珠湿润了。时常在睡梦中梦见那远方的身影,望见他那高大的身姿,闻见他那熟悉的气息,归来时天色已暗,恍惚间,恍若见到了那梦牵萦绕的身影。结句归为女子羡慕同栖双燕之乐。她望着那屋檐前双宿双飞的燕子,猛然慨叹,自己竟不如那檐前双栖的燕子,表现了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丈夫归来的情怀。

  这是一份孤独的美丽,亦是一份美丽的哀怨。在诗人的笔下,活脱脱的一位独居深闺的贵族少妇,承载着满心的思念之心,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更是衬托出她内心的复杂之境,那份哀思,那份幽怨,亦夹杂着几许无奈。怨,却怨不了谁,只是心底那汹涌的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无法排遣消散的。

  简单朴素的语言,却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绘出诗中女子复杂曲折的心理,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的笔法和细腻独到的心思。一字一句,虽是平淡,却都是精雕细琢,勾勒出无尽的意境的;二是诗中反衬手法的妙用,初春乍始的景色,亦引发出女子心底相思之情的萌动,她尽情的游乐,反却徒增相思之苦,末句那双宿双飞的燕子,更是反衬出少女内心的伤感。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8-20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
连唤¹欢复²欢,两誓³不相弃
译文:连声呼唤郎呀郎,我们两人曾发誓不会互相抛弃。
注释:¹连唤:(只是)连声呼唤。²复:又。再。³两誓:两人曾发誓。⁴相弃:互相抛弃。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