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班行近,咨谋出使频。乘轺山水国,把酒浙江春。
侍从班行近,咨谋出使频。乘轺山水国,把酒浙江春。
骢马歌仍在,祥麟德自驯。大书诚有法,妙句不无神。
骢马歌仍在,祥麟德自驯。大书诚有法,妙句不无神。
爱士容疏放,忘年接隐沦。回辕瞻斗极,听履上星辰。
爱士容疏放,忘年接隐沦。回辕瞻斗极,听履上星辰。
此别真堪惜,兹情未易陈。数公如见问,为说混风尘。
此别真堪惜,兹情未易陈。数公如见问,为说混风尘。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4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文轩¹树羽盖,乘马鸣玉珂²
注释:¹文轩:有彩饰的车。²珂:马勒上的装饰。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足下金鑮履¹,手中双莫邪²
注释:¹金鑮履:贴金箔的鞋子。²莫邪:春秋时吴国的宝剑。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¹
注释:¹芬葩:盛多的样子。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笫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甲笫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浮醪随觞转,素蚁¹自跳波。
注释:¹素蚁:酒上的浮沫。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簪珥¹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注释:¹珥:女子耳上饰物。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留连弥信宿¹,此欢难可过。
注释:¹信宿:再宿。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封建贵族穷奢极欲,以一种病态的狂热度过醉生梦死的岁月,当时“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晋书·傅玄传》)。张华的这首《轻薄篇》,以铺叙的笔法酣畅淋漓地描写了骄代王公、末世贵族的淫逸生活。虽然,作品仍不免有“劝百讽一”之嫌,作者也流露出津津咀嚼之意,但对于后人认识那一时代的生活仍是有一定价值的。

  诗的开头四句总提时代特征,这是一个病入膏肓的“末世”,这是一个挥金如土的“骄代”,这是一个患有结核病的社会,越是荒淫越是色红如花,越是负罪越是志意沉溺。这四句诗还点明了以下要展开描写的两个特征:一是“浮华”,二是“放逸”。

  从“被服极纤丽”到“手中双莫邪”共十六句;写饮食服饰之奢华:绫罗丽服,珍馐嘉肴,文轩羽盖,宝车骏马,还有玳瑁簪、象牙鞭、金鑮履、莫邪剑,连僮仆也食不厌精,连婢妾也衣必锦绣,一片珠光宝气,一派纸醉金迷。以上突出“赀财”之“丰奢”。接下来六句,从“宾从焕络绎”到“朱门赫嵯峨”,写气势之不凡:宾客络绎,鱼贯而入;侍御盈门,喧呼而出,何等规模,何等排场。主人结交的都是头面人物:“金张”指金日磾和张安世,都是汉宣帝时的大官;“许史”指许伯与史高,都是汉宣帝时的外戚,诗中用以代指世家大族,皇亲国戚。再看房屋建筑:朱门沉沉,庭院深深,高楼巍峨,飞阁流丹,第宅座落在中心地带、贵族区内,面对着繁华大街、来往行人,更显出主人之地位。

  以上写“财”、“气”。接下来十六句,从“苍梧竹叶青”到“展季犹咨嗟”写“酒”、“色”。“九酝”指久经酝酿,即陈年老窖。“宜城醝”、“竹叶青”都是古代美酒:醇醪在金钟中旋转,带着蛊惑感官的色泽与芳香,浮沫如蚁,溢出杯盘。觥筹交错,可以想见其鲸吞牛饮之态矣。以上写“对酒”“行觞”还只是略略点染,下文述“当歌”“征色”则不惜浓墨重采。献歌献舞的都是天下绝色,人间尤物;“齐赵”指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都是以女乐出名的地方。“西巴”指巴郡,其地之民亦以善舞著称,《后汉书·西南夷传》即有“夷歌巴舞”之说。“北里”之舞出荒淫好色之商纣,《史记·殷本纪》云:“纣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陵”也是女色歌舞、云雨恍惚之代名词,《史记·赵世家》云:“王游大陵,梦见楚女鼓琴而歌。”歌儿舞女,倾城倾国,歌声比古代名曲“激楚”还动听,舞姿比名倡阳阿还轻妙。五陵年少,膏梁子弟,眼花缭乱,一掷千金。这一部份写征歌逐舞的场景,作者洒开笔墨,汪洋姿肆地着意描绘,画面飞动,行文节奏疾速,一幕幕豪华场景旋转而过,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铺排用典又起到了加重笔触、在高潮处延宕往覆、令人回味再三的作用。但写到此,作者意犹未足,最后四句又以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来烘托歌舞“移人性情”的力量:墨子是主张“非乐”的;展季即柳下惠,是坐怀不乱、不为色动的真君子,但在如此“刺激”的歌舞面前,这两位老夫子也忍不住要停车欣赏,感叹咨嗟了。即此可见其“感人”之深。不仅是君子和苦行主义者受到诱惑,连没有情感的游鱼玄鹤也闻声而动了,或敛翅下降,或鼓鳍出水,可见,新声巧调不仅能“感”人,还能“动”物。

  写罢“浮华”之状,再写“放逸”之态。《宋书·五行志》载:“晋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从“淳于前行酒”到“此欢难可过”十六句就是戏剧化、集中化地再现了这一种“放逸”的时代风气。“淳于”即淳于髡,滑稽而善饮;“雍门”指雍门周,善鼓琴而助人饮。有这样的清客与宴,三分酒量者也会十分豪饮。而主人又是十二分热情,好比西汉之陈遵(字孟公),每设宴必将客人之车辖投入井中,客人欲行不得,便只好拼得醉颜作长夜之饮。如此气氛,如此主客,举座便由微醺而沉醉,终于猖狂失态。其始也,酒色上睑,耳热眼花;继而举杯命酒、讨酒、催酒(“三雅”指伯雅、仲雅、季雅,皆酒爵名);其间,喧哗争吵,杯盘狼籍,提耳强灌,出乖露丑,不一而足;最终,男女混杂,放荡不羁,官帽歪戴,首饰堕落,猥亵淫乱之事自不待言。“绝缨”用楚庄王宴群臣事:楚庄王与群臣狎客滥饮,适殿上烛灭,有人乘机拉扯王后衣裳,欲行无礼。王后在黑暗中将那人冠缨扯断,以便追查问罪。谁知楚王唯恐扫兴,反而下令让所有的人都将冠缨拉掉再点灯,以此遮掩那荒唐酒客,染指而不膻。既然“烝上”“犯主”尚不见怪(尤,责怪也),其它荒唐行为就更是“合理”“合法”的了。作者举此一端,其余荒淫之事就尽在不言中了。

  从“人生若浮寄”到“礼防且切磋”,这结尾八句是从“理论”上探讨“浮华”“放逸”这一时代贵族病的成因,揭示了贵族子弟的颓废心理。生命有限,这不能激发起他们抓住时机、建功立业的志向,却成了他们醉生梦死、及时享乐的理由。在露水短促的存在中,他们看不到那曾有过的光彩夺目的片刻,他们唯一的启悟却是人生苦短,他们唯一的感慨是享受得还不够,因而要拼命加大享乐的强度。当然,这种享乐,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欢乐,每当他们想到人生又少了一天,这时内心就更加空虚。空虚袭上心头,又再次以享乐来掩盖,如此恶性循环,终至不可救药。看来,腐败的不仅在于贵族的生活方式,更在于不可疗救的病态心理。假如没有任何限制,他们有可能从废人变为只知享乐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只是对“执法吏”还有所畏惧,他们才偶尔“切磋”起“礼防”问题。这结尾是一种劝戒,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讽刺。

qīngbáopiān--zhānghuá

shìduōqīngbáojiāodàihǎohuá

zhìfàngcáifēngshē

bèixiānyáoshànjǐnróujiā

tóngliángròuqièdǎolíngluó

wénxuānshùgàichéngmíng

héngzāndàimàozhǎngbiāncuòxiàng

xiàjīnshǒuzhōngshuāngxié

bīncónghuànluòshìfēn

cháojīnzhāng宿shǐjiā

jiǎmiànzhǎngjiēzhūméncuóé

cāngzhúqīngchéngjiǔyùncuō

láosuíshāngzhuǎntiào

měixìngzhàoyánchàngchū西

qīngchéngguóqiānjīnduō

běixiànlíngzòumíng

xīnshēngchǔmiàojuéyángā

xuánjiàngyúnxúnyuèzhōng

qiětíngchēzhǎnyóujiē

chúnqiánxíngjiǔyōngménzuòxiāng

mènggōngjiézhòngguānbīncuō

sānláichíěryǎnzhōnghuā

pánànjiāocuòzuòxiánxuānhuā

zāněrhuòduòluòguānmiǎnjiēqīngxié

hānyǐnzhōngmíngdēngcháoxiá

juéyīngshàngyóuānnéng

liúliánxìn宿huānnánguò

rénshēngruòniánshícuōtuó

cháoróng

niànchángzhōngbēixiàpāngtuó

dànwèizhífángqiěqiècuō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际,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选自《太平广记》)
华隆¹²(yì)³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¹⁰矣。犬彷徨¹¹(háo)¹²,往复路间¹³。家人怪¹⁴其如此,因¹⁵随犬往,隆闷绝¹⁶委地¹⁷。载归家,二日乃¹⁸苏。隆未苏¹⁹之际,犬终不食。自此爱惜²⁰,如同于亲戚²¹焉。
译文:华隆喜欢射箭打猎,他养了一只狗,名字叫“的尾”,每次打猎都带着它跟随自己。后来有一次,华隆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全身。于是狗将蛇咬死。但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心神不宁地吼叫,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家人对这只狗的举止感到奇怪,于是就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看见华隆窒息倒地,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在他还没有苏醒之前,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从此他十分爱惜这只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注释:¹华隆:人名。²好:喜欢。³弋:射。⁴畜:养。⁵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将:带,领。⁶后:后来,以后。⁷遂:于是,就。⁸咋:咬。⁹仆:到。¹⁰无所知:一点也没知觉。¹¹彷徨:徘徊。¹²嗥吠:吼叫。¹³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¹⁴怪:感到奇怪。¹⁵因:于是。¹⁶闷绝:窒息。¹⁷委地:倒在地上。委:倒。¹⁸乃:才。¹⁹苏:苏醒。²⁰惜:怜。²¹亲戚:亲人、亲属。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数萼(è)¹初含雪,孤标²画本难。
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注释:¹萼:花萼,萼片的总称。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²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译文: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译文: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shuò)¹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梅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¹朔:北方。

  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齐诗林诗亦然。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崔诗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从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诗无此写人之句。林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诗至上句已毕。

  崔道融四句诗,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律然《落梅》全诗云: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意境与崔诗较近。然此为落梅,正当有叹惋之意。崔道融写初发之梅,清寒远甚于此,可想见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参考资料:
1、 杨冬儿著,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1,第5-6页

méihuā

cuīdàoróng tángdài 

shùèchūhánxuě biāohuàběnnán 
xiāngzhōngbiéyǒuyùn qīngzhīhán 
héngchóutīng xiézhībìngkàn 
shuòfēngjiě róngcuīcán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琼苑¹金池²,青门³紫陌,似雪杨花满路。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注释:金明池:又名《昆明池》。双调一百二十字,仄韵。仲殊词名《夏云峰》,乃误题。¹琼苑:即琼林苑。²金池:即金明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金明)池在顺天门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径七呈许。入池门内。南岸西去百余步,有西北临水殿,车驾临幸,观争标、赐宴于此。”“琼林苑在顺天门大街,面北,与金明池相对。大门牙道,皆古松怪柏;两旁有石榴园、樱桃园之类。各有亭榭,多是酒家所占。”³青门:汉代长安城门,这里借指汴京城门。⁴紫陌:京城郊野的道路。⁵昼永:白天渐长。⁶芳草王孙: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怎得东君长为主¹,把绿鬓(bìn)朱颜²,一时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³,才子倒、玉山休诉。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纵宝马嘶(sī)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注释:¹“怎得”句:意谓希望春天长驻。东君,春神。²绿鬓朱颜:指青春年华。³金衣莫惜:指《金缕衣》曲。唐无名氏《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⁴“才子”句:形容才子们的醉态。玉山,见《满庭芳》(北苑研膏)注。

  金明池,是北宋汴京著名的苑囿,风景美丽。这首词的特点是采用赋体,充分利用长调篇幅大、容量多的优势,尽量铺叙,尽情抒写,结合风景的描绘寄寓身世之慨,笔触细腻,委婉动人。

  整个上阕好像展开一幅画卷,从汴京的顺天门一直铺向金明池,上有轻云淡曰,穹窿一般的天宇;中有似雪杨花,随风飘卷,间杂着三点两点细雨,洒向京城的大道,洒向大道上的游人。轻尘被细雨浥过,空气格外显得清新。而一枝鲜花伸出墙头绿茵似的芳草铺满长堤,风景格外优美。到了近郊,又只见水绕人家,桥当门巷。对对黄莺、双双紫燕,在花丛间飞来飞去。

  词人在描绘这些景物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摹写,而是用多种手法加以衬托点染。第一是赋与自然景物认人的感情,即拟人化。此词所写的“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便带有“闺房之意”。花枝出墙,竟似美人一般,缅怀着惆怅之情,望着远去的王孙公子,是花枝惹人,还是人惹花枝,几乎难以分辩。第二是以动衬静。第三是注意色彩的点染。如青、紫、似雪的杨花,已正面写出三种颜色。至于“好花枝”当为红色,芳草与水,当为绿色,这是暗写。

  下半阕转入抒情。过片以问句形式,紧扣上半阕所写之春景,转折之中,意脉不断。“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一方面是表示对大好春光的一片留恋之情,一方面是抒发人生无常、青春难久的感慨。至此,整个词情便由欢乐转入纵酒听歌,由纵酒听歌再转入悲伤愁苦,结句则宕开一笔,逗“归欤”之叹。

  此词上半阕着重写乐景,下半阕着重写哀情,“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写美人唱情歌,才子饮美酒,乐则乐矣,然其中已有及时行乐的颓放思想。此以表面之乐衬内心之悲,所以下面“况春来”三句把“伤心”“愁苦”倾泄出来。

  此词结尾三句不是通常的以景语作结或情语作结,而是以动态作结。前面说“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感情已十分消沉;至“宝马嘶风,红尘拂面”,系回映前半阕游赏,本该感情一扬;然一“纵”字,则变为决绝语,意为即使游赏金明池再怎么快乐,词人也得回归故乡,感情极为沉痛。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tiáo)霅(zhà)¹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cù)远山,相对盈盈²里。水¹苕霅:苕溪和霅溪的并称。是唐代张志和的隐居之处。²盈盈:形容美好的样子。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溪上有鸳鸯,艇(tǐng)子¹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²底。水¹艇子:小船。²阑干:即栏杆设在楼阁或路边水边。李白《清平调词》:沉香亭北倚阑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