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不成眠,寒灯听骚屑。天明惊皑皑,梧桐枝上雪。
冬夜不成眠,寒灯听骚屑。天明惊皑皑,梧桐枝上雪。

tíngshǒu--wángào

dōngchéngmiánhándēngtīngsāoxiètiānmíngjīngáiáitóngzhīshàngxuě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7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萧萧¹古塞冷,漠漠²秋云低。
译文:秋风萧萧古塞寒凉,秋云密布低挂天空。
注释:¹萧萧: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²漠漠:广漠而沉寂。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黄鹄(hú)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译文:黄鹄双翅垂雨难以高飞,苍鹰饥饿只得啄泥而食。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jì)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译文:蓟门叛军谁去征讨?吐蕃发难汉将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¹鼓鼙(pí)²
译文:不料我这书生双耳,近暮年却饱听了鼓鼙。
注释:¹厌:足,饱。²鼓鼙:战鼓。鼓,指大鼓;鼙,指小鼓。
曩有狮子王,于深山攫一豺,将食之。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狮子王悦。豺以时而进,己亦攫得狸、兔自存。
(nǎng)¹有狮子王,于深山攫(jué)²一豺,将³食之。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狮子王悦。豺以时而进,己亦攫得狸、兔自存。
译文:从前有一只狮子王,在深山中抓到一只豺,准备吃掉它。豺说:“我请求为大王每月送来两只鹿,以此来赎回我的命。”狮子王很高兴。豺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进献两只鹿,自己也靠捕获狸、兔子来存活下去。
注释:¹曩:以往,从前。²攫:用爪抓取。³将:就要;将要。⁴之:代指豺。⁵以时:按一定的时间。
期年,鹿尽,豺无可送者。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jī)¹,鹿尽,豺无可送者。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²至汝,汝其图³之!”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译文:一以后,鹿都被吃光了,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献给狮子王了。狮子王遇到豺,说:“你杀死的动物也太多了!这回轮到你了,你还是考虑怎么办吧!” 豺无言以对,于是被狮子王吃掉了。
注释:¹期以:一以。期,周以或满一定的时期。²今次:这回。³图:谋划,考虑。⁴遂:于是。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我与先生,夙(sù)¹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²,南山种豆,十一³微利。云霄(xiāo)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译文:我与先生交往已久,人间没有我们这样的深厚的友谊。不学杨恽那样谋求钱财,在南山种豆,以求获得十分之一的微利。也不学衮衮诸公青云直上,而作道路边的酸苦李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让我一生受用不尽,任其自然,因缘自适,哪能受造化的戏弄?
注释:¹夙期:早有交往。²杨郎:指汉代杨恽,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³十一:十分之一。⁴征:征收,求取。⁵诸公衮衮:言官宦众多。⁶五千言:指《老子》(《道德经》)一书。⁷造物:指创造万物的天地宇宙。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东冈¹记得,同来胥(xū)²,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huán)³,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wā)放满,老夫未醉。
译文:还记得我们当年曾一同到山冈间相宅卜邻,欲求结邻定居,哪年哪月已难计算。如今正像桓温对老柳兴悲,犹如阮籍抚高松述怀,岁月蹉跎,卜邻之计未能办成。长干白下,青楼朱阁,无非是南柯梦中的槐树蚁穴。还不如斟满酒杯,放怀一醉,来得潇洒雅洁。
注释:¹东冈:泛指山冈。²胥宇:犹言看房子。³悲桓:桓指桓温。⁴对阮:阮指阮籍。⁵长干白下:长干与白下都是古代金陵(今南京)地名。⁶梦中槐蚁:谓荣华富贵无常。⁷洼尊:即窊(wā)尊,指酒器。

  此词首三句叙友谊。以下入辛先生的志行。“杨郎”句用杨恽《报孙会宗书》语:“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又云:“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这三句说辛克清不逐(征,有求的意思)利。下三句说辛也不求名。

  “诸公衮衮”是主语,“云霄直上”是谓句。杜甫《醉歌行》赠郑广文云:“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用的也正是这句话。“乃作道边苦李”,用王戎幼与群儿嬉,不折道边李,以为必苦李事。见《世说新语·雅量》。东坡《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我愿得全如苦李。”词意正是这样。“五千言”二句是说辛克清有得于道家的哲学。不肯让“造物”(客观的辩证法)戏弄自己。就是说,不求名利,也就无所损辱。

  下片说平生志欲结邻,多少年前曾同到东冈去相宅,准备他年结邻。哪知相宅之处,柳已老,松已高。卜邻的地还是不能到手!这六句一气呵成,气势恢宏。第三句插入一顿,便不伤直致。柳老松高,接上“岁月”无迹。“悲桓”“对阮”连用可谓悲而雅。那么,两人对十丈软红尘中的生活呢?长干白下,俱在金陵,青楼朱阁,美人所居。像这样奢侈豪华、舒适的生活,在他们两人看来,有如水中月,镜中花。结尾说,不如听任窊尊中的酒斟得满满的吧,因为老夫还没喝醉哩。洼(窊)尊,元结为道州刺史时,发见东湖小山上石多洼下,可作无数酒樽。于是建亭其上,作《窊尊铭》。又有《窊尊诗》。结句说:“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这首词的风格在白石词中是独特的。可以说它朴老,也可以说是朴老放逸。朴老是基调。这可以看做是白石的功底。词论家公认白石是先专学山谷(黄庭坚),后来由江西诗派引入晚唐,主要是学陆龟蒙。于是转以这支妙笔写词,词又独具一格,影响词坛近一千年。他的底子只是个朴老,能朴老便可以弃绝纤巧轻奇,便不以达到别人能写的文章自己不写,自己要写的是别人写不了的东西。元遗山(元好问)论江西诗派说:“古雅谁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不作江西社里人。”白石之所以可上接杜陵,只看他的朴老的风致,自是少陵亲血脉。宋翔凤便说过:“词中之有姜白石,犹诗中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寄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乐府馀论》)但白石的性情让他自己的词变为清空超妙一路。他是在朴老放逸的基础上深思积学,自证妙境的。这和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有关系。有人说白石从辛弃疾来,其实转似较远。

  这首词虽不是白石的代表作,但它能表明一点:惟性情深厚的人才可以写出朴老的词。由此积学深思,才可以证入圣境。从浮华新巧入手只能成就小家小派。不能把白石道人说成江湖游士。游士或清客,是绝无这样深厚的性情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768-1770

yǒng··yùnxīnqīngxiānshēng--jiāngkuí

xiānshēngjiǔrénjiānxuéyánglángnánshānzhǒngdòushízhēngwēiyúnxiāozhíshàngzhūgōnggǔngǔnnǎizuòdàobiānqiānyánlǎoláishòuyòngkěnjiàozàoér

dōnggāngtóngláisuìyuènánliǔlǎobēihuánsōnggāoduìruǎnwèibànwèilínzhǎnggànbáixiàqīnglóuzhūwǎngwǎngmèngzhōnghuáiquèzūnfàngmǎnlǎowèizuì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姑苏台¹上乌栖(qī)时,吴王²宫里醉西施。
译文: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
注释: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¹姑苏台:在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上,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乌栖时”,乌鸦停宿的时候,指黄昏。²吴王:即吴王夫差。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吴歌楚舞¹欢未毕,青山欲衔(xián)半边日。
译文: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
注释:¹吴歌楚舞:吴楚两国的歌舞。“青山欲衔半边日”,写太阳将落山时的景象。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银箭金壶¹漏水多,起看秋月坠(zhuì)江波²。东方渐高奈乐何³
译文:吴王与西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天色已近黎明。
注释:¹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其制,用铜壶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视水面下降情况确定时履。²秋月坠江波:黎明时的景象。“东方渐高”,东方的太阳渐渐升起。高,同“皜”,白,明,晓色。³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东方渐高奈乐何!
东方渐高奈乐何!

  《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现存南朝梁简文帝、徐陵等人的古题,内容大都比较靡艳,形式则均为七言四句,两句换韵。李白此篇,不但内容从旧题的歌咏艳情转为讽刺宫廷淫靡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创新。

  相传吴王夫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三年时间,筑成横亘五里的姑苏台(旧址在今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上建春宵宫,与宠妃西施在宫中为长夜之饮。诗的开头两句,不去具体描绘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淫靡,而是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乌栖时”,照应题面,又点明时间。诗人将吴宫设置在昏林暮鸦的背景中,无形中使“乌栖时”带上某种象征色彩,使人们隐约感受到包围着吴宫的幽暗气氛,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的意蕴。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但表现得非常隐微含蓄。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对吴宫歌舞,只虚提一笔,着重写宴乐过程中时间的流逝。沉醉在狂欢极乐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轻歌曼舞,朱颜微酡,享乐还正处在高潮之中,却忽然意外地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未”字“欲”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而落日衔山的景象,又和第二句中的“乌栖时”一样,隐约透出时代没落的面影,使得“欢未毕”而时已暮的描写,带上了为乐难久的不祥暗示。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续写吴宫荒淫之夜。宫体诗的作者往往热衷于展览豪华颓靡的生活,李白却巧妙地从侧面淡淡着笔。“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暗示着漫长的秋夜渐次消逝,而这一夜间吴王、西施寻欢作乐的情景便统统隐入幕后。一轮秋月,在时间的默默流逝中越过长空,此刻已经逐渐黯淡,坠入江波,天色已近黎明。这里在景物描写中夹入“起看”二字,不但点醒景物所组成的环境后面有人的活动,暗示静谧皎洁的秋夜中隐藏着淫秽丑恶,而且揭示出享乐者的心理。他们总是感到享乐的时间太短,昼则望长绳系日,夜则盼月驻中天,因此当他“起看秋月坠江波”时,内心不免浮动着难以名状的怅恨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这正是末代统治者所特具的颓废心理。“秋月坠江波”的悲凉寂寥意象,又与上面的日落乌栖景象相应,使渗透在全诗中的悲凉气氛在回环往复中变得越来越浓重了。

  诗人讽刺的笔锋并不就此停住,他有意突破《乌栖曲》旧题偶句收结的格式,变偶为奇,给这首诗安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东方渐高奈乐何!”“高”是“皜”的假借字。东方已经发白,天就要亮了,寻欢作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孤零零的一句,既像是恨长夜之短的吴王所发出的欢乐难继、好梦不长的叹喟,又像是诗人对沉溺不醒的吴王敲响的警钟。诗就在这冷冷的一问中陡然收煞,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即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通篇纯用客观叙写,不下一句贬辞,而讽刺的笔锋却尖锐、冷峻,深深刺入对象的精神与灵魂。《唐宋诗醇》评此诗说:“乐极生悲之意写得微婉,未几而麋鹿游于姑苏矣。全不说破,可谓寄兴深微者。……末缀一单句,有不尽之妙。”这是颇能抓住此篇特点的评论。

  李白的七言古诗和歌行,一般都写得雄奇奔放,恣肆淋漓,这首《乌栖曲》却偏于收敛含蓄,深婉隐微,成为他七古中的别调。前人或以为它是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唐玄宗的沉湎声色,迷恋杨妃,这是可能的。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后期荒淫废政,和夫差先发愤图强,振吴败越,后沉湎声色,反致覆亡有相似之处。据唐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看来贺知章的“泣鬼神”之评,也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着眼的。

bái tángdài 

táishàngshí wánggōngzuì西shī 
chǔhuānwèi qīngshānxiánbànbiān 
yínjiànjīnlòushuǐduō kànqiūyuèzhuìjiāng 
dōngfāngjiàngāonài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遮莫¹临行念我频,竹枝²留涴(wò)³泪痕新。
译文:临行时恋人叨念颇多、新洒的泪痕斑斑。
注释:¹遮莫:莫要;也许。²竹枝:刘禹锡《长相思》词:“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³涴:本指泥著于物,此指竹枝上附着的斑点。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多缘¹刺史²无坚约,岂视萧郎³作路人。
译文:怨自己与所爱女郎无坚约,不然她岂能视自己为路人?
注释:¹多缘:只因。²刺史:指杜牧。《太平广记》卷273“杜牧”条记载杜牧在沈传师幕中时,曾游湖州,见一十余岁的民间美女,遂与女母约定:待我十年、不采然后嫁;并给彩礼。后杜授湖州刺史,与定约之时相隔十四年,女已出嫁三年,杜牧惆怅不已,为《叹花》诗云:“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怒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³萧郎:旧时女子称呼所爱男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望里彩云疑冉冉¹,愁边春水故粼(lín)²
译文:在盼望中看到天空的彩云,疑心是你冉冉而来;忧愁无边像春水那样长久地清澈可见。
注释:¹冉冉:柔美渐进的样子。²粼粼:清澈的样子。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珊瑚百尺珠千斛(hú)¹,难换罗敷²未嫁身。
译文:无论用多少财宝,也无法换得女郎昔日的未嫁之身。
注释:¹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²罗敷:古代美女常用的名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