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桥外澄江畔,耕凿生涯乐有馀。又说龙洲将过县,寄言乡邑务诗书。
南平桥外澄江畔,耕凿生涯乐有馀。又说龙洲将过县,寄言乡邑务诗书。

lóngzhōuyáolǎorénxiànshānshǔguāhuòshòuēnshǎnglínguīshīzǒushūsānjuésān--yángshì

nánpíngqiáowàichéngjiāngpàngēngzáoshēngyǒuyòushuōlóngzhōujiāngguòxiànyánxiāngshīshū

杨士奇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16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石头城下水微茫,回首乡关驿路长。
石头城下水微茫,回首乡关驿路长。
瓜步烟波连断霭,秦淮云树隔斜阳。
瓜步烟波连断霭,秦淮云树隔斜阳。
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
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
客里愁心已如此,一闻南雁更凄凉。
客里愁心已如此,一闻南雁更凄凉。

  此为旅途思乡之作,最大的特色是寓情于景。诗人以萧瑟的秋景来烘托客里愁心,运用得非常成功。

  首联交待诗人泊舟地点是石头城下,就眼前所见江水微茫的景象,引发“回首乡关驿路长”的感慨,作为笼罩全诗的主导情绪。诗人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从石头城(今江苏省南京市)到闽县,当然是“乡关驿路长”了。

  中间两联写景,一联远眺,一联近看。瓜步洲的烟波与雾霭连成一片,秦淮河两岸的树木高耸入云,把夕阳挡在视线之外。“烟波”、“云树”向来是触发游子思乡的典型景物,当然要引起诗人满腔客愁了。再看近处,秋高气爽,树叶脱落,枝桠疏朗,村舍明晰可见;夜深人静,江涛带着森森寒气,拍打着城墙,使人想起了刘禹锡的名句“潮打空城寂寞回”,这些也是触发乡愁的典型景物。

  尾联更以凄厉的雁声来衬托客里愁心,使人备感凄凉。诗便在这黯然神伤的一片惨澹景象中戛然收住,留下悠然不尽的韵味。

shítóuàn--tēng

shítóuchéngxiàshuǐwēimánghuíshǒuxiāngguān驿zhǎngguāyānliánduànǎiqínhuáiyúnshùxiéyáng

qiūgāoluòcūnshějìngháncháodàoqiángchóuxīnwénnányàngèngliáng

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¹(bìn)丝何。
译文:满眼望去青山依依,只是没有闲情游过。镜中的我已经鬓发苍白,满心无奈又能如何呢?
注释:书怀:书写胸中的感怀。¹无那:无奈,没有办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只言旋¹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译文:少时忙碌,原想着到老了就轻松自在,哪知现在人到中年,才发现尘事更多。
注释:¹旋:很快。

  这首诗抒发了年华易老的感慨,并将人到中年的独特人生体验巧妙地表达出来。

  前两句咏叹韶光易逝。眼前的满眼青山既是实指,更是指人生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美好风景。美景不能饱览贪看,暗示着人生有着许多错过或不得不错过的遗憾,这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以下三句写为何如此怅惘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岁月催人老,一是人生多事。第二句写自己还没有充分领略人生,再看镜中已是鬓角如霜雪。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白头,而是用无奈的语气写对鬓丝变白无可奈何。“无那”、“何”并未实指,也未明言,不出现“白”、“霜”、“雪”等字眼,却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既体现了岁月的不可抗拒,给人以浓厚的岁月沧桑之感,又充分表现了自己年华飞逝而功业未就的怅惘。

  后两句展现复杂情怀。自己只以为很快就会老去,那时就可以清闲下来无事可做了,没想到就要到四十岁了,各种杂事反倒更多了。要知道,人一旦到了中年,人生阅历已经非常丰富,可以说人生大多数滋味都已经尝过了,胸中百味杂陈但又不容易说得清楚。而此时也是事业鼎盛的时候,往往要同时面对各种杂事冗事,穷于应付。这两句就将这种中年人普遍怀有的复杂心情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呼应了开头。

参考资料:
1、 天骄诗词网.书怀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三春怨(yuàn)离泣,九秋¹欣期²歌。
译文: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二人分别的时间这么漫长,织女心中哀怨,禁不住哭泣。每年才能相会一次,两人见面之后,又是多么的欢心啊。
注释:¹三春、九秋:形容时间非常漫长。²期:会面之期。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驾鸾(luán)¹行日时,月明济长河²
译文:假如织女能够驾着鸾车在天空中飞行,每天晚上都能飞过银河,那该多好啊。
注释:¹驾鸾:织女驾鸾在天空中飞行。²长河:银河。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茅舍数椽(chuán)¹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²
译文:几间茅屋盖在山脚,与松竹梅兰为伴真好。穿越山林寻找干柴,没人干扰,卖了柴草,卖钱多少不计较。
注释:¹数椽:数间。²世界:世间,引申为世人、人们。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bō)磁瓯(ōu)殊自在。酕(máo)(táo)¹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译文:拿钱买酒无烦恼,瓶中有酒乐逍遥,醉了卧在松阴下,没有打搅,没有争吵,不管他兴衰胜败什么世道。
注释:¹酕醄:大醉貌。

  《西游记》第九回,书中写道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位是渔翁张稍,一位是樵夫李定。一日,他们在长安城里卖了鱼和柴,便进入酒馆之中吃了个半醉,徐步而归。二人以对诗的形式,夸赞渔樵生涯。这首词,是他们对诗的第六首,是樵夫李定所唱。

  渔翁张稍和樵夫李定,是两位隐于渔樵的幽人雅士,因为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败,他们宁可去捕鱼打柴,也不肯去同流合污。他们在诗词中反复赞美渔樵生涯,以此与名利场中做对比,来反衬现实的黑暗。这首词,在迫求”随心快”、“殊自在”、“无挂碍”、“无利害”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在对渔樵隐逸生活歌颂、赞美,甚至是美化的同时,还对历史的兴亡、朝代的更替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不管人间兴与败”,在这历史虚无感的后面,是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

参考资料:
1、 吕树坤《四大名著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51页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

  这是指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机时刻,狄仁杰调任魏州刺史,以民生为要,提振军民退敌信心,兵不血刃使得契丹退兵,深得百姓爱戴,为其立了生祠;同时龙颜大悦,擢升其为幽州大都督,并亲笔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便收录在《全唐诗》中,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四句十二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zhìpáorénjié--tiān

zhèngshùshǒuqīngqínshēngxiǎnwèixiāng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