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帟都门路,秋风满客衣。
祖帟都门路,秋风满客衣。
台舟三鷁驶,官舄两凫飞。
台舟三鷁驶,官舄两凫飞。
乡思临波远,离忧傍酒微。
乡思临波远,离忧傍酒微。
不应缘事事,手自废谈围。
不应缘事事,手自废谈围。

sòngyáochén--sòng

dōuménqiūfēngmǎn

táizhōusānshǐguānliǎngfēi

xiānglínyuǎnyōubàngjiǔwēi

yīngyuánshìshìshǒufèitánwéi

宋祁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12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朝策犁眉騧(guā)¹,举鞭力不堪。
译文:我清晨乘着犁眉黄身马,举鞭无力。
注释:¹犁眉騧:黄身黑眉的狡马。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¹微服²(yáo)祠南。
译文:强撑着病体,角巾便服地来到尧庙。
注释:¹角巾:有棱角的头巾。²微服:平民的服装。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¹喷作金沙潭²
译文:只见柳丝垂地绿荫遮天,石门喷迸的流水在此汇成金沙潭。
注释:¹石门:鲁郡东门外的水门,遗址在今山东兖州;一说指兖州石门山。²金沙潭:为尧祠南面一个大池潭,水由石门流出。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译文:这里山青水秀,我的老朋友果然为我们选择了一处绝妙佳景。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译文:庙中不断地有人来击鼓求福,其实尧本无心受人祭拜,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译文:庙前又有双跪石人,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银鞍绣毂(gǔ)¹往复回,簸(bǒ)²(jué)石鸣风雷。
译文:权贵们的豪华车马往来不绝,惊动着林木山石发出轰鸣。
注释:¹银鞍绣毂:指贵族所用紊华车马。毂:泛指车。²簸林:撼动树林。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译文:远望潭中,长烟与碧波交织,时明时灭。白鸥群翔,如同纷纷扬扬的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译文:红亭赤栏,置于碧流青水之间。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译文:这潭水深过百丈能通彻海底,说不定其中会有蛟龙盘踞。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
译文:置身于此,让人不禁想起音日的绿珠潭,那潭水似乎是一下子都流入了东海,至今遗址无存。那粉面红妆的绿珠又到哪里去了呢?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绿珠¹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译文:当年绿珠楼下的满园鲜花,也一枝难寻。
注释:¹绿珠潭:即洛阳昭仪寺绿珠池。池南有绿珠楼,楼为晋时石崇为爱妾绿珠所建,遗址今已不存。
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
昨夜秋声阊(chāng)(hé)¹来,洞庭木落²骚人哀。
译文:昨夜秋风已经自西吹来,洞庭波起树叶纷落。
注释:¹阊阖:指西风。²洞庭木落:《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译文:当此之时,携同三五少年,登高远望,定会心旷神怡。
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
生前一笑轻九鼎¹,魏武何悲铜雀台²
译文:如果曹操生前不是苦苦地争夺天下,怎么会有妻妾们空向铜雀台歌舞的悲哀呢?
注释:¹九鼎: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世成为传国之宝,国家权力的象征。²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建。遗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我歌白云¹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译文:我现在倚窗长歌一曲《白云谣》,您要随着歌声挥手相应。
注释:¹白云:指《白云谣》。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译文:当此清风朗月之时,更当人仙共醉,举杯遥劝,仙人自当不辞。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译文:酒酣情浓已近夜半,更应举杯祭尧帝,然而尧安有知?
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何不令皋(gāo)(yáo)¹拥篲(huì)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译文:尧倘有知,则应命令皋陶手执扫帚,廓清宇内,扫清遮掩青天的浮云。
注释:¹皋繇:即“皋陶”, 亦作“皐陶”。传说虞舜时的执法官。²拥彗:拿着扫帚。
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
高阳¹小饮真琐琐,山公²(mǐng)(dǐng)何如我。
译文:今日的盛会,更为空前。古代山简昼筑高阳池,那只算琐琐小饮,其酩酊醉态怎能与我相比?
注释:¹高阳:高阳池。²山公:山简。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竹林七子去道赊(shē),兰亭雄笔¹安足夸。
译文:竹林七贤的聚会远不如我们,《兰亭集序》所叙的雅集也无足夸耀。
注释:¹兰亭雄笔:指王羲之所写《兰亭集序》。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译文:金沙潭水的清澈胜过太湖,但水边只剩下憔悴的荷花。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译文:此次相别,您归西秦,我即将奔赴东越,向瀛洲搜寻仙人之迹。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蓝田¹太白²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译文:将来蓝田、太白若是你我相会之处,请您先为我把石上的月光擦拭得更加光洁。
注释:¹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山。²太白:指陕西眉县东南之太白山。

  这是李白久病初愈后为友人送行所作的一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非常富有想象力,意象变幻莫测,情感奔泻直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诗一开始,便泄露出诗人的满怀悒郁。在明净秋日的早晨,诗人“强扶愁疾”,策马而行犹似力不能胜。久病初起固是一个原因,但悒郁之愁怀,更是重要因素。愁怀的原因,诗的字里行间已透出信息:故人将归长安,勾起了他对昔日在长安始受礼遇后被排挤的回忆。“角巾微服”一句,含有甚深的今昔之慨。昔日在长安受到皇帝隆重的礼遇,此时却是愁疾之身,在今昔殊异的感慨中有着悒郁不平。

  接写尧祠所见。“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在一片长杨掩蔽、青山碧水的秋日美景中,有石门山上的飞瀑喷射,有历乱的海鸥展翅,开阔明净中给人一种流动感。景是美景,故言“笑夸”。但是这并非纯为宁静自然的美,它笼罩在一片不相称的嘈杂中:来祭祀的人车马雷鸣,夹杂着鼓乐喧嚣,于是诗人发出“尧本无心尔何苦”的慨叹。慨叹之中,隐含着对皇帝周围的谀臣的讥讽和自己被排挤出朝的愤慨。接着又是另一番慨叹:“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谀臣在朝而贤人在野。谀佞之臣既遮蔽皇帝视听,贤人在野也就是自然的事了。由于有对在朝者的不满和在野的不平,才有下面完全离开尧祠物色的个人情怀的抒发和议论。

  接着,诗人的思路从尧祠跳跃到对于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探索。时光流逝,名姝的青春、骚人的才华、帝王的权势,都随着岁月消逝了。想象从尧祠超越过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落到洛阳的绿珠楼。当日绿珠的绝代容颜,如今已光彩沉埋;当日与绝代容颜相映照的满园繁花,也已经没有了踪影,唯有潭水东流,与岁月同其匆匆而已。对于绝代名姝光彩沉埋的感慨,其中或许还隐含着对于一切美好生命无法永存的叹息和思索。然后,想象又回到现实来,昨夜秋风,引来了此时的登高望远。秋风乍起,岁月将暮。人生匆匆,功业未就而被逐,于是又想起忠而见疑,泽畔行吟的屈原来。从尧祠到绿珠,再写到屈原,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看,都是极大的跳跃。但是还不止于此。从屈原又跳跃到魏武帝和铜雀台。曹操是那样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竟也有生的眷恋和死的悲哀,还幻想死后享受生前的尊荣与宴乐。在李白看来,这是大可不必的。诗人要表达的观点是,不论是绝代容颜,骚人才华,还是帝王权势与奢靡生活,都将在岁月流逝中成为陈迹,生前事既不必执着于利害得失,身后事也不必悲叹挂怀。

  “我歌白云倚窗牖”,诗人在山光水色之飘然欲仙,长风入怀,于是产生劝酒仙人的幻觉。但是现实到底是难以摆脱的存在,飘然欲仙只是一时的慰藉,愤慨不平究竟郁积胸中,对于朝政黑暗,权奸当道,诗人时刻未能忘怀,这才有举杯酹尧,“令皋繇拥篲横八极”以扫浮云的祝愿。他依然对唐玄宗抱有幻想,希望他能任用贤臣,摒弃小人。不过,诗人的思绪在现实中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又进入超脱的境界。在那超脱的境界里,他依然保持有他自己的天真和达观,保持有他的豪情满怀。一些令后代向往的风流人物,又一一出现在诗中。诗人仿佛进入了他们的行列,而昂扬气势更在他们之上,山简、竹林七贤、王羲之、范蠡,在他面前都相对逊色。他觉得自己比他们有更大的气概和才华,他依然傲视万物,昂扬气概未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最后,诗人与故人临别相期:“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这是从傲视万物到隐居的转折,看似突然,实际上是精神的升华,傲视万物的襟抱既然不容于当世,则唯有与山林为伍,才可以保持高洁的情操。这样一个结尾,表现了诗人巨大的抱负和自信心,是因不容于当世而进入超脱境界的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

  这首诗,诗人的想象驰骋于天上人间,古往今来。不同的意象随情思的莫测变幻而组合,相互之间的衔接,常让人感到突然。但从联结意象的感情脉络看,中间并无滞碍。诗中没有晦涩的象征,没有朦胧的隐喻,激愤的情感奔泻而出,但意象又是跳跃的,中间有巨大跨度。这意象的跳跃式组合,其实就是李白瞬息万变的想象的如实表现。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14-119

jùnyáosòngdòumíngbáohuáhái西jīng--bái

cháoméiguābiānkān

qiángchóuxiàngchùjiǎojīnwēiyáonán

zhǎngyángsǎojiànshíménpēnzuòjīnshātán

xiàokuārénzhǐjuéjìngshānguāngshuǐqīnglán

miàozhōngwǎngwǎngláiyáoběnxīněr

ménqiánzhǎngguìshuāngshírényǒuhuā

yínānxiùwǎnghuílínjuéshímíngfēngléi

yuǎnyānkōngcuìshímíngmièbáiōuluànzhǎngfēixuě

hóngtíngzichìlángànliúhuánzhuǎnqīngjǐntuān

shēnchénbǎizhàngdònghǎizhīyǒujiāolóngpán

jūnjiàn绿zhūtánshuǐliúdōnghǎi绿zhūhóngfěnchénguāngcǎi

绿zhūlóuxiàhuāmǎnyuánjīncéngzhīzài

zuóqiūshēngchāngláidòngtíngluòsāorénāi

suìjiāngsānshǎoniánbèidēnggāoyuǎnwàngxíngshénkāi

shēngqiánxiàoqīngjiǔdǐngwèibēitóngquètái

báiyúnchuāngyǒuěrwénshēngdànhuīshǒu

zhǎngfēngchuīyuèhǎiláiyáoquànxiānrénbēijiǔ

jiǔzhōnghānxiāoxiàngfēnshānglèiyáoyáowén

lìnggāoyáoyōnghuìhéngzhíshàngqīngtiānhuīyún

gāoyángxiǎoyǐnzhēnsuǒsuǒshāngōngmǐngdīng

zhúlínzidàoshēlántíngxióngānkuā

yáoxiàoshāshuǐzhìjīnqiáocuìkōnghuā

ěrxiàng西qíndōngyuèzànxiàngyíngzhōu访fǎngjīnquē

lántiántàibáiruòwèisǎoshíshàngyuè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¹多五,不治曲辞²,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译文: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五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注释:¹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²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蛇子蛇孙¹(lín)(wān)蜿,新香几粒洪崖²饭。
译文: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注释:¹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²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rán)¹铰刀剪。
译文: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注释:¹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主人壁上铺州图¹,主人堂前多俗儒(rú)
译文: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注释:¹州图:州县的地图。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¹肯寄书²
译文: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¹溪云:山涧的云霭。²书:书信。

  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0-112

xiǎosōng--

qiánxièxiùcáiyúnqīngmìngzuòxiǎosōngxuǎnshūduōshìzhìjīngshíliáodàodāngmìng

shézishésūnlínwānwānxīnxiānghóngfàn

绿jìnmǎnnóngguāngshùlóngránjiǎodāojiǎn

zhǔrénshàngzhōuzhǔréntángqiánduō

yuèmíngbáiqiūlèishísǔnyúnkěnsh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译文: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时候实现自己的抱负。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译文:只有征战沙场,才能建功立业,哪能空守着旧家园?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召募¹赴蓟(jì)²,军动不可留。
译文:今日正当招募将士,开赴蓟门。军队马上开拔出发,不可停留。
注释:¹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²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千金买马鞍(ān),百金装刀头。
译文:我花了千金买了马鞍,花了百金,装了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¹
译文:乡亲们为我送行,亲戚相拥,围在了道路四周。
注释:¹道周:即道边。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bān)¹居上列,酒酣(hān)²进庶(shù)³
译文:头花半白的长辈,位居上列,送行的筵席上,酣畅地饮着美酒,美食不断的送到桌上。
注释:¹斑白:头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²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³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少年别有赠¹,含笑看吴钩²
译文:少年我今日出征,与大家话别,说出了豪迈的赠言。一边说一边含笑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吴钩。
注释:¹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²吴钩进: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朝进东门营¹,暮上河阳桥²
译文: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注释:¹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²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落日照大旗¹,马鸣风萧萧。
译文: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注释:¹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列万幕¹,部伍各见招。
译文: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注释:¹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译文: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jiā)¹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译文: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注释:¹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huò)(piāo)(yáo)¹
译文: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注释:¹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古人重守边,今人¹重高勋(xūn)²
译文: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高官厚禄。
注释:¹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²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gèn)¹长云。
译文: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注释:¹亘:是绵亘不断。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¹孤军。
译文: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注释:¹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遂使¹(pí)²虎士,奋身勇³所闻
译文: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注释:¹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²貔: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³勇,是勇往。⁴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拔剑击大荒¹,日收胡马群;
译文: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习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注释:¹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誓开玄冥(míng)¹北,持以奉吾君!
译文: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吾皇效忠心。
注释:¹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献凯日继踵,两蕃(fān)¹静无虞²
译文: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注释:¹两蕃:是奚与契丹。²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渔阳¹豪侠地,击鼓吹笙(shēng)(yú)
译文: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注释:¹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云帆转辽海¹,粳(jīng)稻来东吴²
译文: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注释:¹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²来东吴,来自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yú)台躯。
译文: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主将¹位益崇,气骄凌上都²
译文: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注释:¹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平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²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qú)
译文: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¹
译文: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注释:¹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将骄益¹愁思²,身贵不足论。
译文: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注释:¹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²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跃马¹二十年,恐辜(gū)明主恩。
译文: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注释:¹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坐见¹幽州骑,长驱河洛昏²
译文: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注释:¹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²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中夜间道归¹,故里但空村。
译文: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注释:¹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恶名¹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译文: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¹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第259-261页 .

hòuchūsàishǒu

 tángdài 

nánérshēngshìjiān zhuàngdāngfēnghóu 
zhànyǒugōng yānnéngshǒujiùqiū 
zhàomén jūndòngliú 
qiānjīnmǎiān bǎijīnzhuāngdāotóu 
sòngxíng qīnyōngdàozhōu 
bānbáishàngliè jiǔhānjìnshùxiū 
shàoniánbiéyǒuzèng hánxiàokàngōu 

zhāojìndōngményíng shàngyángqiáo 
luòzhào míngfēngxiāoxiāo 
píngshālièwàn jiànzhāo 
zhōngtiānxuánmíngyuè lìngyánliáo 
bēijiāshùshēngdòng zhuàngshìcǎnjiāo 
jièwènjiàngshuí kǒngshìhuòpiáoyáo 

rénzhòngshǒubiān jīnrénzhònggāoxūn 
zhīyīngxióngzhǔ chūshīgènchángyún 
liùjiā qiějūn 
suìshǐ使shì fènshēnyǒngsuǒwén 
jiànhuāng shōuqún 
shìkāixuánmíngběi chífèngjūn 

xiànkǎizhǒng liǎngfánjìng 
yángháoxiá chuīshēng 
yúnfānzhuǎnliáohǎi jīngdàoláidōng 
yuèluóchǔliàn zhàoyào耀tái 
zhǔjiàngwèichóng jiāolíngshàng 
biānréngǎn zhě 

běnliángjiā chūshīduōmén 
jiàngjiāochóu shēnguìlùn 
yuèèrshínián kǒngmíngzhǔēn 
zuòjiànyōuzhōu chángluòhūn 
zhōngjiāndàoguī dànkōngcūn 
èmíngxìngtuōmiǎn qiónglǎoérsūn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野径¹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译文:山溪宛转,沙路净洁,一条弯曲的小径,通向山林深处的隐者之家。
注释:¹野径:村野小路。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带¹有梅三四花。
译文:马蹄踏碎千里残雪,苦苦追寻,终于在山口出找到了早开的三、四朵梅花。
注释:¹山带:山口。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¹(wēi)²芋话桑麻³
译文:这里环境幽静,篱笆上爬满药草的黄叶;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闲话桑麻。
注释:¹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²煨:把食物直接放在带火的灰里烧熟。³桑麻:桑与麻。为农家养蚕、纺织所需,后借为农事之代称。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¹侍玉华²
译文:我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就像在蓬茅下,经受风吹雨打。但不管怎样曲折,也决不羡慕玉堂金马。连做梦,也要去寻找傲雪凌霜的梅花。
注释:¹金貂:汉代的官饰。²玉华:唐代宫名。

mèngxúnméi--fāngyuè

jìngshēncángyǐnzhějiāànshāfēndàixié

cánxuěliùshānzuǐyǒuméisānhuā

huángyōngmáiyàocǎoqīngdēngwēihuàsāng

shēngyānpéngmáomèngjīndiāoshìhuá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sāo)¹。记玉勒(lè)青丝²,落花时节,曾逢拾翠³,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diāo)。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zào)(diāo)飞处,天惨(cǎn)云高。
译文:重阳节过后,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黄叶在疾风中凋落。记得春日骑马来此踏青时,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空旷凋零。秋水映破长空,寒烟弥漫,苍穹飞雕,一片苍茫。
注释:¹骚骚:秋日风吹草木声。²玉勒青丝:玉饰之马衔及马缰绳。此代指骑马游春。³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作首饰。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踏青。⁴寒烟如织:清寒浓郁的烟雾弥漫在四处。⁵皂雕:一种黑色的大型猛禽。⁶天惨:天色昏暗不明。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bìn)萧萧。自与东君¹作别,刬(chàn)²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³,沽(gū)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译文:人生在世,年华易逝,须及时行乐。春天过后,依旧心绪绪无聊。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不若借酒射猎,英姿勃发,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注释:¹东君:司春之神。²刬地:只是、依旧、照旧。³短衣射虎:短衣,打猎的装束。射虎,用汉李广故事。在诗词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气概、英勇豪迈。

  上片布景,展现行猎的场景。谓平原革枯,黄叶骚骚。这是重阳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地点,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现场,却引起对于另一场景的思忆。接着,“今来是”,现场的场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残”、“惨”,显示今日郊原的萧瑟情状,并以记忆中的“玉勒青丝”加以映衬,令今日郊原,更显萧瑟,为布景。

  下片说情,谓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此生若能够穿着短衣,在原野打猎,到西郊的酒肆,大碗喝酒,趁着黄昏,靠着马背,在夕阳影里,任意挥毫。下片就眼前事叙说观感,即就“短衣射虎”,表达词人的人生观感。

  全词情调悲壮,意境沉雄,艺术上似已达化境。词人使用了黄、青、翠、碧、红、皂、惨、白等多种反差比较大的颜色,使词境绚丽,色感丰富。于秋景、猎事中穿插拾翠女子的青春形象,可谓神来之笔,犹如东坡笔下有小乔,稼轩词中有红襟翠袖,而又比这二者更富活力与诗意美,故她又是一种象征,以下阕中的“东君”称之,并不为过。这样写,使全词刚而有柔,直而有媚,可代表豪放词的一格。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慷慨激烈的壮怀和伤春悲秋、忆昔怀旧的情绪,并抒发了岁月空老、平生不得志的身世之叹。

参考资料:
1、 张秉戌著.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7年2月:第444页
2、 施议对编选.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29页
3、 彭国忠,刘锋杰编注.豪放词: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538页

fēngliúzi··qiūjiāoshì--lánxìng

píngyuáncǎozhòngyánghòuhuángshùsāosāolēiqīngluòhuāshíjiécéngféngshícuìtīngchuīxiāojīnláishìshāohéncánjǐnshuāngyǐngluànhóngdiāoqiūshuǐyìngkōnghányānzhīzàodiāofēichùtiāncǎnyúngāo

rénshēngxíngjūnzhīfǒuróngliǎngbìnxiāoxiāodōngjūnzuòbiéchǎnliáosuàngōngmíngshēnduǎnshèjiǔ西jiāo便biànxiàngyángyǐnghuīh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