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数览东南胜,西北乾坤见此楼。冠冕八方通驿道,河山千里控神州。
宦游数览东南胜,西北乾坤见此楼。冠冕八方通驿道,河山千里控神州。
风连碣石云秋黯,日倒扶桑海夕流。老病独悬戎马涕,俯身疑入洞庭舟。
风连碣石云秋黯,日倒扶桑海夕流。老病独悬戎马涕,俯身疑入洞庭舟。

dēngzhíchénglóu--biāngòng

huànyóushùlǎndōngnánshèng西běigānkūnjiànlóuguānmiǎnfāngtōng驿dàoshānqiānkòngshénzhōu

fēngliánjiéshíyúnqiūàndàosānghǎiliúlǎobìngxuánróngshēndòngtíngzhōu

边贡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农人辛苦绿苗齐,正爱梅天水满堤。
农人辛苦绿苗齐,正爱梅天¹水满堤(dī)
译文:尽管今天下着雨,农民喜欢这样的梅水天气,这样麦苗长得好,水塘里储满了水。
注释:¹梅天:即黄梅天,指春夏之交江淮流域梅子黄熟时期阴雨连绵的天气。
知汝使车行意速,但令骢马著鄣泥。
知汝(rǔ)使车¹行意速²,但令骢(cōng)³马著(zhāng)
译文:知道你疾驰赶路,但要把马鞯安好以防泥巴沾身。
注释:¹使车:奉使外出的车。²行意速:打算疾驰赶路。³骢:一作“骏”。⁴著:同“着”。⁵鄣泥:即马鞯,一种丝织物之类做成的马具,垫在马鞍下,两旁下垂,用以挡泥。

zōngwǎngguìzhōuyīnzèng--wēn

nóngrénxīn绿miáozhèngàiméitiānshuǐmǎn

zhī使shǐchēxíngdànlìngcōngzhezhāng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
银鞍白鼻騧(guā)¹,绿地²(zhàng)泥锦³
译文:白鼻騧配着银饰的马鞍和绿地绣锦的障泥,真是威风极了。
注释:¹白鼻騧:白鼻黑喙的黄马。黄马黑喙曰騧。²绿地:以绿色为底色。³障泥锦:用锦线绣制的障泥。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biān)直就¹胡姬饮。
译文:在春风细雨落花之时,骑上它挥鞭直就胡姬的酒肆,去痛饮一番,是何等惬意!
注释:¹直就:敦煌残卷本、《乐府诗集》本俱作:且就。

  长安的胡姬酒肆甚受欢迎,是最适合于踏尽落花、欢笑而入的地方。胡姬酒肆中的酒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名酒,像高昌的“葡萄酒”,波斯的“三勒浆”、“龙膏酒”等。胡姬们能歌善舞,具有异国情调,不止是侍酒,同时还轻歌曼舞,招徕顾客。美貌的胡姬、充满异域风情的歌舞曾使许多达官贵族、文人雅士、俊男靓女流连忘返,连生性狂放的李白亦不例外。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描绘一幅白鼻騧奔腾、银鞍雪光闪耀、障泥锦飘然的骑马飞奔美景图。“银鞍”、“白鼻騧”、“障泥锦”,营造出尊贵奢华、高贵冷艳的威风场景,引人入胜。

  “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描绘一幅春风细雨落花之时、骑白鼻騧直奔胡姬酒肆痛饮酒的景致。诗人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云”、“细雨”、“春风”、“花落”、“挥”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豪放不羁的气势,形象生动地把诗人的胡地风气、游侠气质表露无遗。

  此诗写卖酒胡姬和名马白鼻騧以及豪华的马饰如银鞍、障泥锦共同出场,在细雨、春风、落花之中共同敷演出一派欢乐而且奢华的场景。诗意不泛蕰念着胡地的风尚、胡儿的气质,“饮”之醉态更是表达了李白胡地的气质。李白喝酒不是喝闷酒,不是像杜甫那样喝苦酒,而是把胡地风尚、胡儿豪侠气质注进酒中。“银鞍白鼻”,他坐着银鞍白鼻子的黑马;“绿地障泥锦”,他的马鞍子下面的障泥锦是绿色的;“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在春风细雨的时候,挥鞭骑马到胡姬的酒店里去喝酒。李白到胡姬酒店里面,不是很陌生、拘谨,而是春风得意,有一点客至如归的亲切感。他从小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大,他父亲是在丝绸之路上做生意的一个商人,他的诗中也写过碧眼高鼻棕发的胡雏,对来自西域的这一流人并不陌生。所以他进胡姬的酒店有一种亲切感。

  李白到胡姬酒店里去喝酒,就带有胡地的气质。李白的醉态思维是他用胡地的风气、游侠的气质来改造中原文明的一种方式。

báiguā--bái

yínānbáiguā绿zhàngjǐn

chūnfēnghuāluòshíhuībiānzhíjiùyǐn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我与先生,夙(sù)¹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²,南山种豆,十一³微利。云霄(xiāo)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译文:我与先生交往已久,人间没有我们这样的深厚的友谊。不学杨恽那样谋求钱财,在南山种豆,以求获得十分之一的微利。也不学衮衮诸公青云直上,而作道路边的酸苦李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让我一生受用不尽,任其自然,因缘自适,哪能受造化的戏弄?
注释:¹夙期:早有交往。²杨郎:指汉代杨恽,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³十一:十分之一。⁴征:征收,求取。⁵诸公衮衮:言官宦众多。⁶五千言:指《老子》(《道德经》)一书。⁷造物:指创造万物的天地宇宙。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东冈¹记得,同来胥(xū)²,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huán)³,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wā)放满,老夫未醉。
译文:还记得我们当年曾一同到山冈间相宅卜邻,欲求结邻定居,哪年哪月已难计算。如今正像桓温对老柳兴悲,犹如阮籍抚高松述怀,岁月蹉跎,卜邻之计未能办成。长干白下,青楼朱阁,无非是南柯梦中的槐树蚁穴。还不如斟满酒杯,放怀一醉,来得潇洒雅洁。
注释:¹东冈:泛指山冈。²胥宇:犹言看房子。³悲桓:桓指桓温。⁴对阮:阮指阮籍。⁵长干白下:长干与白下都是古代金陵(今南京)地名。⁶梦中槐蚁:谓荣华富贵无常。⁷洼尊:即窊(wā)尊,指酒器。

  此词首三句叙友谊。以下入辛先生的志行。“杨郎”句用杨恽《报孙会宗书》语:“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又云:“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这三句说辛克清不逐(征,有求的意思)利。下三句说辛也不求名。

  “诸公衮衮”是主语,“云霄直上”是谓句。杜甫《醉歌行》赠郑广文云:“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用的也正是这句话。“乃作道边苦李”,用王戎幼与群儿嬉,不折道边李,以为必苦李事。见《世说新语·雅量》。东坡《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我愿得全如苦李。”词意正是这样。“五千言”二句是说辛克清有得于道家的哲学。不肯让“造物”(客观的辩证法)戏弄自己。就是说,不求名利,也就无所损辱。

  下片说平生志欲结邻,多少年前曾同到东冈去相宅,准备他年结邻。哪知相宅之处,柳已老,松已高。卜邻的地还是不能到手!这六句一气呵成,气势恢宏。第三句插入一顿,便不伤直致。柳老松高,接上“岁月”无迹。“悲桓”“对阮”连用可谓悲而雅。那么,两人对十丈软红尘中的生活呢?长干白下,俱在金陵,青楼朱阁,美人所居。像这样奢侈豪华、舒适的生活,在他们两人看来,有如水中月,镜中花。结尾说,不如听任窊尊中的酒斟得满满的吧,因为老夫还没喝醉哩。洼(窊)尊,元结为道州刺史时,发见东湖小山上石多洼下,可作无数酒樽。于是建亭其上,作《窊尊铭》。又有《窊尊诗》。结句说:“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这首词的风格在白石词中是独特的。可以说它朴老,也可以说是朴老放逸。朴老是基调。这可以看做是白石的功底。词论家公认白石是先专学山谷(黄庭坚),后来由江西诗派引入晚唐,主要是学陆龟蒙。于是转以这支妙笔写词,词又独具一格,影响词坛近一千年。他的底子只是个朴老,能朴老便可以弃绝纤巧轻奇,便不以达到别人能写的文章自己不写,自己要写的是别人写不了的东西。元遗山(元好问)论江西诗派说:“古雅谁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不作江西社里人。”白石之所以可上接杜陵,只看他的朴老的风致,自是少陵亲血脉。宋翔凤便说过:“词中之有姜白石,犹诗中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寄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乐府馀论》)但白石的性情让他自己的词变为清空超妙一路。他是在朴老放逸的基础上深思积学,自证妙境的。这和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有关系。有人说白石从辛弃疾来,其实转似较远。

  这首词虽不是白石的代表作,但它能表明一点:惟性情深厚的人才可以写出朴老的词。由此积学深思,才可以证入圣境。从浮华新巧入手只能成就小家小派。不能把白石道人说成江湖游士。游士或清客,是绝无这样深厚的性情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768-1770

yǒng··yùnxīnqīngxiānshēng--jiāngkuí

xiānshēngjiǔrénjiānxuéyánglángnánshānzhǒngdòushízhēngwēiyúnxiāozhíshàngzhūgōnggǔngǔnnǎizuòdàobiānqiānyánlǎoláishòuyòngkěnjiàozàoér

dōnggāngtóngláisuìyuènánliǔlǎobēihuánsōnggāoduìruǎnwèibànwèilínzhǎnggànbáixiàqīnglóuzhūwǎngwǎngmèngzhōnghuáiquèzūnfàngmǎnlǎowèizuì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离心¹(yǎo)²思迟迟³,深院无人柳自垂。
译文:离开相位后总是茫然无所适从,连思想都变得呆迟。在这深院中只有杨柳和我相伴。
注释:¹离心:指离开相位时的心情。²杳杳:深暗幽远。这里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意。³迟迟:迟缓。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¹时。
译文:日暮时分,听到长廊上的喃喃燕语,一场微雨,使人觉得有几分凉意,原来正是麦秋时。
注释:¹麦秋:指初夏。因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而初夏是麦子成熟的时节。

  这首诗写初夏傍晚美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色来写,一方面写出了夏日的风景,另一方面侧面反衬诗人被贬后清闲生活,表达了诗人遭谗罢相后悒郁不平的心情。全诗清雅自然。

  全诗的典型环境是初夏傍晚时分的深院。初夏为麦熟的时候,秋天为谷物收成的季节,因以“秋”为谷物成熟和收成,《书·盘庚》上篇云:“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麦秋”正为麦子成熟的初夏(农历四月)。此时此刻,轻寒微雨,燕子归巢,喃喃之声,闻于深院长廊。鸟鸣热闹,人间无语,只见杨柳低垂,不由得勾起诗人缕缕思绪。诗人寇凖诗学王维,韦应物,藻思宏逸,所成篇咏,“众口传写”,王维之诗,备陈穑事,追拟《诗经·豳风》,是为农家诗。诗人学王维,故有“麦秋”之说。学韦苏州,故多写田园风物,语言简淡。诗人《春日登楼怀旧》里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只是把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扩大为一联,而这首“离心杳杳”,似“久归不去”之作,“深院无人柳自垂”一语,也有点化“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迹。

  “离心杳杳思迟迟”一句,涉及全诗视角,恋家眷乡,韵语“麦秋”,诗人与农事力穑息息相通。“深院无人”,是诗人视线所及,全诗的笔触是由近及远的。既无心离去,月前思绪徐徐扑上心头,便有下文韵致。故“思迟迟”一语,实为全诗的主题语,然后推演开去,移动视点,先写深院,后写长廊,最后写广漠和“麦秋”季节,由近及远,一一分咏,韵致亦徐徐泄出。全诗构思自然平实,由诗人“离心”、思绪一直写到广袤无垠和时令,堪称宏逸。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950页

xià--kòuzhǔn

xīnyǎoyǎochíchíshēnyuànrénliǔchuí

zhǎnglángwényànqīnghánwēimàiqiūshí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
译文:人人都知道敌人有作为自己仇敌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益的一面;人人都知道敌人对自己有危害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利的一面。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秦有六国¹,兢(jīng)兢以强;六国既除,訑(yí)²乃亡。晋败楚鄢(yān)³,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wù)(zāng),孟死臧恤(xù),“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shěn)¹⁰今之人,曾不是思。
译文:秦国有六国为敌,因此时刻小心谨慎,使国家强盛起来;六国被灭亡后,秦国骄傲自满,不久就覆灭了。晋国军队大败楚军于鄢陵,晋国大夫范文子对此感到忧虑。晋厉公不考虑范文子应知戒惕的意见,越发骄横起来,搞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最后被人杀死。鲁国大夫孟孙速憎恨大夫臧孙纥,孟孙速死后,臧孙纥感到忧虑;臧孙纥去孟孙速家里吊丧,哭得很悲伤,说孟孙速憎恶我,这就好像是能够帮助我治病的良药,现在孟孙速死了,没有了药物,我也无法久活。明智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最终还可能遇到危害;何况当今某些人根本不去思量这个道理呢!
注释:¹六国:指战国时期与秦国争雄的楚、齐、燕、韩、赵、魏。²訑訑:骄傲自满的样子。³鄢:鄢陵,今属河南。⁴范文:范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⁵造怨:生怨。⁶孟孙:孟孙速,春秋时鲁国大夫。⁷恶:憎恶。⁸臧:臧孙纥,春秋时鲁国大夫。⁹药石:药物和治病的石针。¹⁰矧:况且,何况。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jīn)¹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mào)²。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译文:敌人存在就害怕,敌人没有了就得意忘形,解除戒备,骄傲自满,这恰恰会造成更大的祸患。敌人存在,能够提高自己的警惕,可以免除祸患;敌人不存在了,思想就会懈怠,反而会招致错误。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的德行就会光大,名声就会远扬。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才能够长寿;自恃强壮的人,容易死于暴病;纵情逞欲而不知节制的人,不是傻瓜就是混蛋。我写下这篇《敌戒》诗,能够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可以免除过错和灾祸。
注释:¹矜:自夸。²耄:年老,昏乱。

  这篇散文精辟阐明了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全文除首四句接近序文的性质外,正文基本上是韵文,隔句或逐句押韵,语言古朴精简,是一篇较为典型的“戒”体文章。

  《敌戒》是作者在永州时所作。这篇短文,144个字,从秦灭六国后因自满而亡、晋厉公战胜楚国后反而招致内乱,以及臧孙纥对憎恶自己的孟孙速之死发出感叹这三个事例,鲜明地指出:敌人的存在虽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有很强的敌情观念,能够以敌为戒,常备不懈,奋发图强,就能够转害为利。

  作者用正反面的历史事实证明了“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的客观规律,批判了“敌存而惧,敌去而舞”的形而上学思想,告诫统治集团要居安思危,表明柳宗元已经认识到对立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参考资料:
1、 王松龄 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98-200
2、 柳宗元.柳宗元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245

jiè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jiēzhīzhīchóu érzhīwéizhīyóu jiēzhīzhīhài érzhīwéizhī 

    qínyǒuliùguó jīngjīngqiáng liùguóchú nǎiwáng jìnbàichǔyān fànwénwéihuàn zhī guózàoyuàn mèngsūnzāng mèngzāng  yàoshí wáng  zhìnéngzhīzhī yóuwēi shěnjīnzhīrén zēngshì 

    cúnér ér fèibèiyíng zhīwéi cúnmièhuò zhàoguò yǒunéngzhī dàomíng chéngbìngshòu寿 jīnzhuàngbào zòngjiè fěimào zuòjièshī zhěji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