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
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

sòngcéngshìhēngbīngbèishǔ--biāngòng

jiǔqiūsānxiádàowànzhōujiànményuèguāngyáozhàn

shīlùnqīngzhǒnghènēnfǎn绿línsuìwǎndōnglái使shǐméihuākěn

边贡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浩然坐¹何慕,吾蜀有峨眉²
译文:思绪飞扬因为爱慕什么?我们蜀中有一座峨眉山。
注释:¹坐:因为。²峨眉: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南部、乐山市西北部。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念与楚狂子¹,悠悠白云期。
译文:想与楚国那位狂人交游,期约在那悠悠白云之间。
注释:¹楚狂子:楚人。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时哉悲不会,涕泣¹久涟洏(ér)²
译文:时世啊不能遇合真悲哀,伤心哭泣很久涕泪满面。
注释:¹涕泣:哭泣,流泪。²涟洏:流泪的样子。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译文:睡梦之中登临绥山洞穴,到了南边采摘巫山芝草。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chī)¹
译文:探索自然观察万物变化,抛弃俗世随螭龙遨游云间。
注释:¹螭:传说中一种无角之龙。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婉娈(luán)¹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译文:神龙飞腾将长久离去了,醒来它的踪影已经遍寻不见。
注释:¹婉娈:形容感情缠绵深挚,一说形容龙飞的样子。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铺眉苫(shàn)¹早三公²,裸(luǒ)袖揎(xuān)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万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qí)鸣凤。两头蛇¹⁰南阳卧龙¹¹,三脚猫¹²渭水飞熊¹³
译文:装模作样的人居然早早当上了王朝公卿,恶狠好斗、蛮横无礼的人竟享受着万钟的俸禄,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的人竟能在社会上层畅行无阻,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
注释:双调: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¹铺眉苫眼:即舒眉展眼,此处是装模作样的意思。²三公:大司马、大司徒与大司空,这里泛指高官。³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这里指善于吵闹之人。⁴万钟:很高的俸禄。⁵大纲来:总而言之。⁶哄:指胡闹。⁷五眼鸡:好斗的公鸡。⁸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⁹鸣凤:凤凰。¹⁰两头蛇:毒蛇。¹¹南阳卧龙:即诸葛亮,这里泛指杰出的人才。¹²三脚猫:没有本事的人。¹³渭水飞熊:即周代的太公吕尚,这里指德高望重的高官。

  这首小令讥讽时政尖锐的揭露了元朝当政者卑劣腐朽的面目,揭露世风的龌龊败坏。语言犀利泼辣,比喻极具特色,夸张的描写,揭露尖刻有力。

  这是元散曲中一支妙语连珠的著名作品。首尾两组工整的鼎足对,尤见精彩。

  起始的三句中,“铺眉”与“苫眼”、“裸袖”与“揎拳”、“胡言”与“乱语”是句中自对,互相又成为工对;“时”与“十”同音,借与三、万作数字对。“铺眉苫眼”等三组词语活画出了无赖与白痴的形象,与达官贵人的身份本身形成了绝妙的讽刺。而三句从文意上看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第一句讽刺内阁,第二句讽刺武将,第三句讽刺高官。总而言之,“万是烘(哄)”,满朝文武全是些瞎胡闹的乌龟王八蛋罢了。

  末尾的鼎足对,数字对数字、地名对地名、动物门对动物门不算,妙在同句之内的鸡与凤、蛇与龙、猫与熊还万有形状相像的联系。一头是文人习用的雅语颂辞,一头却是民间口语中带着詈骂性质的语汇,凑在一起,冷峭而生动。三句也各具侧重点:第一句揭示凶横,第二句揭示狠毒,第三句揭示无能。这就让人们清楚地看出,元代社会中各种自封的或被吹捧出来的风云人物,究竟是些什么样的货色。这三句承接前文“早三公”、“享万钟”、“成时用”而写,作者矛头直指上层统治集团的高官要人,是一目了然的。两段之间,“大纲来万是烘”结上,“说英雄谁是英雄”启下。得此两句愤语绾联,“讥时”的题意便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作者这种庄俗杂陈、嬉笑怒骂而尖峭老辣的散曲风格自成一家,被时人称作“张鸣善体”。明代曲家薛论道就有一首仿“张鸣善体”的《朝天子·不平》:“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眼前车马闹轰轰,几曾见真梁栋。得意鸱鹗,失时鸾凤,大家挨胡厮弄。认不得蚓龙,辨不出紫红,说起来人心动。”语言虽不及本曲灏辣,却能得其神理。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水仙子·讥时

shuǐxiān ·shí

zhāngmíngshàn yuándài 

méishānyǎnzǎosāngōng luǒxiùxuānquánxiǎngwànzhōng yánluànchéngshíyòng gāngláidōushìhǒng shuōyīngxiǒngshuíshìyīngxióng yǎnshānmíngfèng liǎngtóushénányánglóng sānjiǎomāowèishuǐfēixióng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天地无穷极¹,阴阳转相因²
译文: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寒暑阴阳相互更迭。
注释:¹天地无穷极:指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的时候。²阴阳转相因:寒暑阴阳相互更迭。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¹
译文:人生在人世间,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
注释:¹忽若风吹尘:这里指人生短促,好像风吹起尘土。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愿得展¹功勤,输(shū)²于明君。
译文: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
注释:¹展:舒展,发挥。²输力:尽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怀此王佐(zuǒ)¹,慷(kāng)(kǎi)独不群²
译文: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
注释:¹王佐才:足够辅佐帝王的才能。²慷慨独不群:指卓越不凡,不同流俗。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lín)¹尊神龙,走兽宗麒(qí)(lín)
译文:鳞介以神龙为尊,走兽以麒麟为宗。
注释:¹鳞介:指长有鳞甲的鱼和虫。这两句是以龙和麒麟的不凡,来比喻人的杰出。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译文:自己犹如神龙和麒麟一样,十分杰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càn)¹已分。
译文:孔子删定《诗》、《书》后,王者的事业已经很分明。
注释:¹粲:鲜明。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chěng)¹我径寸翰(hàn)²,流藻(zǎo)垂华芬。
译文:我用自己的文藻驰骋,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注释:¹骋:发挥才能。²径寸翰:形容大手笔。
这首诗主要写人生短促,应该及时建功立业,传名后世。在诗中曹植不但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很自信,也颇想在文学上一展自己的才华。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¹偏爱元夕²。万重缯(zēng)³,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qíng)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zhì)。沙堤远,雕轮绣毂(gǔ),争走五王宅¹⁰
译文:春天最美好的风光在哪里呢?元宵节则是京城里的人们的偏爱。千万重五彩丝绸,建造起一座高如山岭的彩楼,耸出半空,金碧辉煌。各种各样的华美彩灯点缀在红色的帷幕上,多姿多态,有如龙腾虎跃。在长长的平整而开阔的道路上,精致的马车络绎不绝,奔走于王宫贵人们的府邸之间。
注释:御带花:词牌名,调见《六一词》,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¹帝里:都城,此处指汴京。²元夕:即元宵节。³缯彩:彩色的丝织品。缯,丝织物的总称,此处指彩灯。⁴一屏峰岭:指用缯彩所扎的灯山。⁵宝檠:华美的灯。檠,灯架,代指灯。⁶绛幕:红色幕帐。⁷龙虎:指龙形和虎形的彩灯。⁸沙堤:指宰相的府邸。⁹雕轮绣毂:雕饰华美的车,为富贵人所乘坐。¹⁰五王宅:唐睿宗五子之宅。此处指北宋诸府。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yōng)容熙(xī)¹昼,会乐府神姬²,海洞仙客。拽(yè)香摇翠³,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译文:赏灯的人们个个从容不迫,欢欣快乐,他们在华灯齐放的元宵之夜,以夜为昼纵情玩乐,有美如天仙的歌舞女子的表演,也有扮成海上仙山来客的图画故事。在天子亲临观灯的锦绣大街上,观灯的人群衣着鲜丽,翠袖飘香,摩肩接踵,执手欢歌,如潮水般流动。月光恬淡,寒意轻微,天色已经渐渐破晓,铜壶滴漏之声亦渐渐疏寂。我这正值青春年少的狂热少年意犹未足,不喝个酩酊大醉又怎么会回去呢?
注释:¹熙熙:和乐之貌。²神姬:仙女,指官府中的乐伎。³拽香摇翠:穿戴着染香的罗衣,摆动着翠玉的头饰。⁴锦街天陌:处处锦绣的天街大道。⁵漏声:铜壶滴漏报时的声音。

  全词处处浓墨重彩,勾勒出美轮美奂的帝京气象,既体现出作者的无限激情,又体现出一个年轻官员志得意满的豪俊之气,客观上也展示了仁宗时期国泰民安的熙熙景象。

  上片写元宵节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当春天重返人间的时候风景哪里最好,词作开篇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出词人对京城元宵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词人以铺叙的笔法具体描述汴京元宵的美丽热闹。“万重”以下二韵五句述元宵张灯结彩的情景,高入云天的彩山,层层叠叠,出神入化,构成了一片崇山峻岭,仿佛把本无山峦的汴京城带进了重峦叠嶂之中,而且是金碧辉煌的仙人之境。数不清的华贵银钮照耀在绛紫色的巨幅帷幕上,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是在仙界还是在人间。绛幕前不时有龙腾虎跃,把汴京的夜晚变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天界完全融合的奇幻世界。千万重彩色丝帛搭建成一座座像山岭一样金碧辉煌的彩楼,各式彩灯点缀在红色的帷帐上,还有各式各样的龙形灯、虎形灯,腾挪跳跃,甚是好看。“沙堤”以下几句则述元宵车马。只见长长的道路上,华美的车子来来往往,奔走在王侯贵人们的府第前。

  下片写人们的游乐与狂欢。“雍容”以下六句,述热闹场景。人群熙熙攘攘,街市恍如白昼,还有各种表演,有美若天仙般的女子表演歌舞,还有的表演各种神仙府第的故事。在“锦街天陌”,也就是在京城的锦绣街道上,人们衣着华美,襟袖飘香,携手观灯,一路欢歌。“月淡”句,转写自然环境,月色淡下去了,计时的漏声渐稀,天快亮了。此表明元宵狂欢,夜尽欢未尽,虽然天快亮了,但游玩的人并未散去。末句为青年词人心迹的自我表白:在这样纵情欢游之夜,年少狂热的年轻人当尽兴畅饮,不醉不归。

参考资料:
1、 (宋)欧阳修著;李之亮注析.欧阳修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202页
2、 郁玉莹.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62页

dàihuā··qīngchūnchùfēngguānghǎo--ōuyángxiū

qīngchūnchùfēngguānghǎopiānàiyuánwànzhòngzēngcǎigòupíngfēnglǐngbànkōngjīnbǎoqíngyín耀yàojiànglóngténgzhìshāyuǎndiāolúnxiùzhēngzǒuwángzhái

yōngróngzhòuhuìshénhǎidòngxiānzhuāixiāngyáocuìchēngzhíshǒuxíngjǐnjiētiānyuèdànhánqīngjiànxiàngxiǎolòushēngdāngniánshǎokuángxīnwèizuìzěnguī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sā)¹。平冈²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译文: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绽放出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岗上长满了细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时节的树林,树枝间栖息着一只只乌鸦。
注释:¹些:句末语助词。²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¹(gū)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jì)²花。
译文: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扬着青布酒旗那边有一户卖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边盛开的荠菜花。
注释:¹青旗:卖酒的招牌。²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农村生活的基础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反映了他陶醉于农村优美景色的心情。这首词画面优美,情致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已”、“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

  “斜已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年12月 .198页
2、 陶文鹏,赵雪沛.论辛弃疾《鹧鸪天》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页

zhètiān ·shàngróusāngnèn

xīn sòngdài 

shàngróusāngnèn dōnglíncánzhǒngshēng pínggāngcǎomínghuáng xiéhánlíndiǎn 
shānyuǎnjìn héngxié qīngjiǔyǒurénjiā chéngzhōngtáochóufēng chūnzàitóucài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