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姑苏风雨疾。吴笺满载红犹湿。色润朝花光触日。人未识。街南小阮应先得。
青入柳条初著色。溪梅已露春消息。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
一舸姑苏风雨疾。吴笺满载红犹湿。色润朝花光触日。人未识。街南小阮应先得。
青入柳条初著色。溪梅已露春消息。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游山谁可游?子明¹与浮丘²
译文:游山谁可以同游?只有陵阳子明与浮丘公。
注释:¹子明:指陵阳子明,汉朝人。据《列仙传》载,其好钓,一次“得白鱼,腹中有书,教陵阳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²浮丘:指浮丘公,传说为黄帝时仙人。《黄山图经》: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合丹于此山,故有浮丘、容成诸峰。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叠岭碍(ài)河汉,连峰横斗牛¹
译文:重山叠翠岭挡住了银河,连绵翠嶂横拦住斗牛星。
注释:¹斗牛:谓南斗、牵牛二星。《史记正义》:吴地,斗牛之分野。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汪生面北阜(fù)¹,池馆清且幽。
译文:汪生的别墅面朝北山,池台亭馆幽雅而清静。
注释:¹北阜:谢灵运诗:“卜室倚北阜。”刘良注:“阜,陵也。”清且:一作“涵清”。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我来感意气,捶炰(páo)¹列珍羞。
译文:我来此更感到主人的情真意切,杀猪烤羊陈列着珍肴佳羹。
注释:¹捶炰:屠宰的意思。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译文:扫清石径静待着明月,开掘池塘将寒泉引入池中。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译文:酒酣更觉意快气爽,饮酒作乐已忘记了秋夜的寒冷。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chóu)¹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译文:过去和您不相识,就听说您喜欢结交贤才。
注释:¹畴昔:往昔,以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译文:您的别墅中随着山势建起楼阁,凿石营造池塘亭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星火五月中¹,景风²从南来。
译文:大火在天正中约五月里,仲夏的风从南方吹来。
注释:¹“星火”句:火指心宿第二星,每年阴历五月间黄昏,心宿在天正中。按节气为夏至。按季节为仲夏。星火:一作“大火”。²景风:夏至以后风。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译文:数枝石樱吐着如火的花朵,丈把高的荷叶中有莲花盛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léi)¹
译文:我恨不得在这个时候赶到您的别墅,同饮共开怀。
注释:¹金罍:古代酒器,形以尊,错以金纹。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译文:但我这次相访已是树叶凋落的深秋,月色昏暗,猿声悲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永夜达五更,吴歈(yú)¹送琼杯。
译文:盛情的宴会通宵达旦,玉杯美酒又伴着吴歌慷慨。
注释:¹吴歈:吴歌。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译文:酒酣时正要起舞尽兴,四座相佳的歌声已经唱了起来。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
译文:太阳从天边的云海中升起,车马仍在别墅内徘徊。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译文:大家又相约一起到龙潭一游,枕石望山,拂去石上的青苔。

guòwāngshìbiéèrshǒu--bái

yóushānshuíyóuzimíngqiū

diélǐngàihànliánfēnghéngdòuniú

wāngshēngmiànběichíguǎnqīngqiěyōu

láigǎnchuípáolièzhēnxiū

sǎoshídàiguīyuèkāichízhǎnghánliú

jiǔhānshuǎngwèizhīqiū

chóuwèishíjūnzhījūnhǎoxiáncái

suíshānguǎnzáoshíyíngchítái

xīnghuǒyuèzhōngjǐngfēngcóngnánlái

shùzhīshíliúzhànghuākāi

hèndāngshíxiāngguòzuìjīnléi

xíngzhíluòyuèqīngyuánāi

yǒnggèngsòngqióngbēi

jiǔhānzuòxiāngcuī

chūyuǎnhǎimíngxuānchēqiěpáihuái

gèngyóulóngtánzhěnshíméitái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忆年十五心尚孩¹,健如黄犊(dú)²走复来。
译文: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注释:¹心尚孩:心智还未成熟,还像一个小孩子。杜甫十四五岁时已被当时文豪比作班固、扬雄,原来他那时还是这样天真。²犊:小牛。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译文: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走至少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¹
译文: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注释:¹少行立:走和站的时候少,是说身体衰了。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强将笑语¹供主人²,悲见生涯百忧集。
译文: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注释:¹强将笑语:犹强为笑语,杜甫作客依人,故有此说不出的苦处。强:读上声。真是:“声中有泪,泪下无声”。²主人:泛指所有曾向之求援的人。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入门依旧¹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译文: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注释:¹依旧:二字痛心,尽管百般将就,却仍然得不到人家的援助,穷得只有四壁。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译文: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从诗中可以同时看到他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这里并非没有目的地表现少年自我,也不是用喜悦的心情颂扬少年自我,而是以忧伤的心情去回忆少年自我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因而就深深地蕴含着悲痛、愤懑的感情。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聊以泄愤,不嫌径直。”(《杜诗镜铨》卷八)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诗人虽用“倏忽”二字,然从“十五”至“五十”其间沧桑都是读者可以想见。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体弱至此,却不能静养,因生活无着,还须出入于官僚之门,察言观色,养活一家老小。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内心痛苦不言而喻。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而发出“悲见生涯百忧集”的概叹。此为全诗之诗眼,它把诗人的情绪凝聚到“悲”字上。它不仅因老而悲,也因贫而悲,更因依附别人、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悲。尤可悲者,诗人不是悲一时一事,而是悲其一生。悲其一生为人民而悲。“悲见生涯百忧集”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全诗主线,它与诗题相呼应,又因往昔境遇凄惨而悲,联想到当时老窘之境而悲,在结构上可谓承上;由此出发,为以下具体描写家贫先写一笔,可谓启下。“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家中凄景。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经过诗人的具体描写,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为了表现百感交集的感慨,诗人以数字强化衬托悲状,强化悲的情怀。例如,诗中以“十五”比“五十”,就划分了自我的两个时代。以“ 八月”果熟,“一日”上树“千回”,来形容“十五”岁的少年的灵敏活跃,天真烂漫。用“四壁空”写“百忧集”,就充实了忧的内容。用“健如黄犊”对比“坐卧只多”,用“走复来”对比“少行立”,用“强作笑语”对比“悲见生涯”,更见出悲的氛围之浓。尤其令人心酸的是,诗人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不愁吃穿,却想不到已入老境之际,自己的儿子却饥饿难忍,啼叫怒索。在诗人笔下,不仅如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而且逼真地写出了老妻、痴儿的表情、姿态,非常富于人情味。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的作品善于“沉郁顿挫”。这也表现在《百忧集行》中。它“悲愤慷慨,郁结于中”,“沉郁苍凉,跳跃动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诗人不幸的遭遇,切身的体验,内心的痛楚,在诗中化为一股股情感流 。它回旋激荡,悲愤呼号,久久不息。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78-280页

bǎiyōuxíng

 tángdài 

niánshíxīnshànghái jiànhuángzǒulái 
tíngqiányuèzǎoshú shàngshùnéngqiānhuí 
jīnshūshí zuòzhǐduōshǎoxíng 
qiángjiāngxiàogōngzhǔrén bēijiànshēngbǎiyōu 
ménjiùkōng lǎoyántóng 
chīérzhī jiàosuǒfànméndōng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¹白玉盘²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注释:¹呼作:称为。²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又疑¹瑶台²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¹疑:怀疑。²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55-357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69-271
3、 熊礼汇.李白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0-51
4、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0-241

lǎngyuèxíng (jiéxuǎn )

bái tángdài 

xiǎoshíshíyuè zuòbáipán 
yòuyáotáijìng fēizàiqīngyúnduān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白日射金阙(què)¹,虎豹九关开。见君谏(jiàn)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zhàng)²,往事莫惊猜。政³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注释:¹金阕:均喻指宫廷。²万里蛮烟瘴雨:指汤朝美贬新州事。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在当时被认为是僻远蛮荒之地。³政:同“正”。此借用东晋谢安语。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xiè)(áo)¹。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²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³
译文: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的白发都是我为国忧、为南宋黑暗腐败政权抗议时栽下的呀。
注释:¹蟹螯杯:喻指饮酒吃蟹。²老子:指老了之后。³栽:栽种。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十字写的是皇宫富丽堂皇,气象森严。在那里,朝美“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四句两层,一张一弛,作者描绘出朝美朝堂上从容和无畏。据《稼轩词编年笺注》引《京口耆旧传·汤邦彦传》:“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论事风生,权幸侧目。上手书以赐,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及其他圣意所疑,辄以诹问。”那时候的宋孝宗还有些进取之意。淳熙二年八月派汤朝美使金,向金讨还河南北宋诸帝陵寝所在之地。不料汤朝美有辱使命,回来后龙颜大怒,把他流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这一层“千君”、“万里”两句似对非对,中间再作一暗转。对于心怀忠义肝胆但却遭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徒增友人的烦闷。而是安慰朝美“往事莫惊猜”。因为有才干的人终会发迹的。眼前你不是已经奉诏内调了吗?恐怕还会有消息从皇帝身边下来,“日边”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恐”字是拟想之辞,却又像深有把握似的,这是稼轩用典的妙处!从“蛮烟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边消息之希望复起,中间再作一暗转。上片凡三暗转,大起大落,忽而荣宠有加,忽而忧患毕至;忽而蛮烟瘴雨,忽而日边春来,乍喜乍悲,亦远亦近,变化错综,既是对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对其振作的鼓励。

  下片转叙作者自己乡居生活情怀。“门掩草,径封苔”,本是冷落景象,词人但以一笑置之。不难看出,这笑,是强作豁达的苦笑,是傲岸不平的蔑笑。

  下片基调无限幽愤,都被这领起换头的一个“笑”字染上了不协调的色彩,反映出一种由于受压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无奈的心情。一“笑”字,内中感情复杂,可为下片基调之凝练。接下去仍是正言反出:未必我这双手就没有用处,不是可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怀”吗?试想,当国步蜩螗(tiáo táng)之际,他那双屠鲸剚(zì)虎的巨手,不能用来扭转乾坤,却去执杯持蟹,这是人间何等不平事!而稼轩但以“未应两手无用”的反语轻轻挑出,愈见沉哀茹痛。循此一念,又找足“说剑”一层。说剑论诗,慨言武备文事。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后来又曾上《十论》《九议》,慷慨国事。这时看来,这文韬武略都是无用的“余事”。剩下的,他只有终日痛饮长醉,摇摇欲倒。这“醉舞狂歌欲倒”六字,写尽词人悲愤心怀,潦倒情态,然后束以“老子颇堪哀”。“堪哀”是堪怜念之意,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意思是说,自己如此狂歌醉舞,虚置年华,这心情应该是故人所理解、怜恤的。歇拍“白发宁有种?——醒时栽”,将一腔幽愤推向一个高潮。“白发”写愁,本近俗滥,但稼轩用一“栽”字,翻出了新意。这两句有几层意思。词人春秋正富,本不是衰老的时候;但忧国之思,添他满头霜雪,这是一层。国事不堪寓目,醉中尚可暂忘,醒来则不胜烦忧,此白发乃“——醒时栽”也,又翻进一层。白发并不是自然生出来的,而是“栽”上去的,可见为国势之操劳宦途之喜悲使他年富而白发徒增。这样,就从根根白发上显示出词人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隐然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这又是一层。单就“栽”字齿音平韵,于声则无限延长,于情则芊绵不尽。这下片一路蓄意蓄势,急管繁弦,最终结在这个警句上,激昂排宕,化为感慨深沉。千载后读之,犹觉满腔不平之气,夹风雨霜雪以俱来。

  这首词,上片文意一波三折,于无字处出曲折,极掩抑零乱,跳跃动荡之美;下片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并且反语累出,在感情激荡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顿挫曲折,词的构局可谓错综多变。

  全词核心在下片,但上下两片,对比映衬,表现力增强。上片一起,白日金阙,虎豹九关,何等高华气象;下片一转,门为草掩,径被苔封,又何等荒凉寂寞!这是一层对比。上片赞美汤朝美,誉其巨手可以“谈笑挽天回”;下片写自己,则两手只堪把蟹持杯,又是一层对比。上片写对方,终能日边消息重上朝堂,下片说自己,则满头白发,终日醉舞狂歌为消磨,再加一层对比。通过强烈对比,益见“斯人独憔悴”的不平之情,这是此词的另一个艺术特色。

  上片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一已之愤,悲愤无奈。乍读之下,上下片的思想感情,好像矛盾。其实,此等矛盾之处,正是显示稼轩的伟大之处。稼轩是虽身处闲散而时时不忘忧乐天下的血性男儿。他既不能不为一已之遭际而愤然不平,又不忍以一已之遭遇挫尽天下志士仁人之壮志。因此,他总是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鼓舞同道,力挽既倒的狂澜。故上片激劝再三,下片却沉忧抑郁。此矛盾虬结之处,正见出词人一片忠贞爱国之苦心,这正是此词的思想光辉之所在。善乎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之评辛苏词曰:“读苏辛词,知词中有人,词中有品。”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6页

shuǐdiàotóu··báishèjīnquē--xīn

báishèjīnquēbàojiǔguānkāijiànjūnjiànshūpínshàngtánxiàowǎntiānhuíqiānzhōnggāndǎnwànmányānzhàngwǎngshìjīngcāizhèngkǒngmiǎněrxiāobiānlái

xiàoményǎncǎojìngfēngtáiwèiyīngliǎngshǒuyòngyàoxièáobēishuōjiànlùnshīshìzuìkuángdàolǎozikānāibáiníngyǒuzhǒngxǐngshízāi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玄武湖¹中玉漏催²,鸡鸣埭(dài)³口绣襦(rú)回。
译文:玄武湖中的玉漏声声,似乎催促早动身,在鸡鸣埭口宫女们身穿锦绣曲折环绕。
注释:¹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南朝宋文帝时建成,后成为游览胜地。²玉漏催:指时间流逝。玉漏,古代计时器,靠壶水滴漏来测算时间。³鸡鸣埭:玄武湖北堤名。南朝齐武帝经常带宫嫔一早出游,到湖北堤时鸡才鸣叫,所以称“鸡鸣埭”。埭,堤坝。⁴绣襦:锦绣短袄,贵家妇女的装束,这里借指宫嫔。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谁言琼¹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²
译文:有谁说琼树一样的妃嫔天天都见面,步步都生出金莲来也远远比不上。
注释:¹琼:美玉,这里用作修饰语,如玉般美丽。²金莲步步来:南朝齐废帝曾用黄金制成莲花,贴放地上,让宠爱的潘妃在上面行走,说是“步步生莲花”。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敌国¹军营漂(piāo)木杮(fèi)²,前朝神庙³锁烟煤。
译文:敌对国家的军营漂来了造船的木片,陈朝三祖的宗庙已被烟尘所封。
注释:¹敌国:指北方的隋朝。²木柿:从木头上削下的碎片。³前朝神庙:指陈皇室的祖庙。前朝,陈后主以前的几代皇帝。锁烟煤:被烟尘所封盖,意思是没有人打扫上祭。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满宫学士皆颜色¹,江令²当年只费才³
译文:陈朝宫中的嫔妃和女学士都姿容艳丽,江总在当年要描绘她们也费尽了才华。
注释:¹颜色:指姿容美丽的女子。²江令:指江总,在陈朝任尚书令(宰相)。³才:指文才。江总不理政务,专门用文才为陈后主游宴助兴,所以说“只费才”。

  这首诗题旨在于讽刺南朝君主的荒淫失政。

  首联“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点地纪游。这二句是说天未破晓,犹能听到静夜中玉漏一声声的滴响,而玄武湖中,鸡鸣埭口,绣襦宫人又已纷至沓来了。这一联的上句涉及宋(因玄武湖宋文帝时方建成,并改今名),下句用齐事,但实际上是泛咏南朝君主游幸频繁,不拘某一代。所谓“玄武开新花,龙舟宴幸频”(《陈后宫》),不言宋、齐、梁、陈,而自可包在其中了二再看一个“催”字,写其游幸之急之沉浸,南朝君主既如此沉于此、忙于此、醉于此,如果不失政,倒是咄咄怪事了。颔联“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这一联言陈后主荒淫比齐废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中又寓荒淫相继,后代更胜前朝之意。“谁言”“不及”用反诘的语调加以嘲笑。诗人就是用最为跌宕的句法,由面及点,转入后半首对陈事的重点咏写,因此接着颈联说“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其谓隋军造战船的木片已经飘了过来,意谓隋军压境,形势已十分险恶,然而全无心肝的陈后主却依旧沉湎于女色,荒淫享乐,不祭祖庙,连祖宗也忘记了。这也就暗示着陈朝祖宗之统绪已绝,其覆亡的历史命运绝对是难以逃脱的。陈后主如此,其臣子又是如何:“满宫学士皆莲色,江令当年只费才”,这就是诗的尾联所告诉读者的:后主嫔妃、学士都姿容艳丽,使得当年江总为歌咏她们的姿容而费尽了才华。江总位当宰辅,充尚书令,却被当作“狎客”使用,可见后主荒淫、废弃政事到何种程度。而身为尚书令,位当宰辅的江总,其才华仅用于歌咏妇人容色,又是何等可悲。大小臣工甚众,仅一大市令吴兴章华出来极言强谏,他严正指出:“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庙而不出,拜三妃而临轩。”这是内。而外他则说:“疆场日蹙,隋军压境。”这真是振聋发聩之忠良之声。然而这严峻存在的内忧外患却统统被陈叔宝这个昏君和江总这帮佞臣忘记得一干二净。陈叔宝与江总们在演戏,君臣都在串演陈朝亡国的悲剧,既毁灭了国家,也毁灭了自己。姚培谦说:“学士满宫,而狎客作相,所贵于才华者,乃只为覆亡之具也乎?”也看到了末联不只仅是讽刺,而是还含有深深的感慨。也正因此,讽刺之意义则更为深刻。

  这首诗前半通过典故串合,追括六代,后半专咏陈朝事。其构思以南朝为一整体,点面结合。叙次错综善变,寓讽意于叙述描写之中。清冯浩评曰:“案而不断,荒淫败亡,一一毕露。”诗人虽意在揭示南朝君主荒淫亡国的史实,也不啻是对晚唐统治者的一种严重警诫。

参考资料:
1、 安焕章.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223-22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