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之辰木入斗,乌啼东井命壁守。
壁为文府斗为岁,许我文章播人口。
二龄能言学诵诗,四龄指字识某某。
五龄琢句对虚实,联青俪黄配奇耦。
客来当座赋短章,四韵不待八叉手。
九龄《六经》已毕读,掩卷背诵无掣肘。
丰仪翩翩秋宇鹤,颜色濯濯春月柳。
乡闾每辱师长爱,学校耻与儿童友。
毫分缕析辩同异,务植嘉谷去稂莠。
挥毫直欲五色烂,倚马未肯一字苟。
龙蛇拟将赤手搏,富贵谓可拾芥取。
文场驰骋竟一蹶,鬐鬛局促俯其首。
归来焚膏坐长夜,盥栉不暇面尘垢。
淬锋砺锷期再策,狐豕隳突群兕吼。
岂惟文运遭屯否,无乃历数厄阳九。
自惭定乱匪铅椠,束缚经传事南亩。
耕童樵稚课朱墨,涂抹破砚扫敝帚。
东藩诸侯遂见征,白璧玄篸贲林薮。
屡辞不获始强起,野服长揖坐谈久。
青闺漏箭传午滴,紫幕炉薰散春牖。
时翻玉检题鸾凤,复赐银笺篆科蚪。
鹃啼花落燕莺飞,顷刻浮云变苍狗。
迁逐西行泣楚囚,仓卒弗及拜慈母。
初移钟离复入汴,山路匍匐十日走。
皮焦足胝汗浃踵,手策羸蹇背有负。
囊资空乏衣破裂,无以补缀谋诸妇。
妇言别久簪珥空,借旧乞邻无不有。
高堂姑老茧女幼,日羞鱼釐买梨藕。
恐无纨帛御姑寒,安得吴绵为君厚。
余闻愧赧双脸赤,洒泪出门心欲朽。
病躯有仆不得将,药食扶持赖亲旧。
寒沙古垒泣英灵,落日疏林啸猿狖。
前途尚远节屡换,白露应候月在酉。
荣枯万变类观弈,忧愤百结如错钮。
筋力衰颓卧犹倦,须发颁白照逾丑。
尽将得失付忘言,且醉梁园一樽酒。
我生之辰木入斗,乌啼东井命壁守。
壁为文府斗为岁,许我文章播人口。
二龄能言学诵诗,四龄指字识某某。
五龄琢句对虚实,联青俪黄配奇耦。
客来当座赋短章,四韵不待八叉手。
九龄《六经》已毕读,掩卷背诵无掣肘。
丰仪翩翩秋宇鹤,颜色濯濯春月柳。
乡闾每辱师长爱,学校耻与儿童友。
毫分缕析辩同异,务植嘉谷去稂莠。
挥毫直欲五色烂,倚马未肯一字苟。
龙蛇拟将赤手搏,富贵谓可拾芥取。
文场驰骋竟一蹶,鬐鬛局促俯其首。
归来焚膏坐长夜,盥栉不暇面尘垢。
淬锋砺锷期再策,狐豕隳突群兕吼。
岂惟文运遭屯否,无乃历数厄阳九。
自惭定乱匪铅椠,束缚经传事南亩。
耕童樵稚课朱墨,涂抹破砚扫敝帚。
东藩诸侯遂见征,白璧玄篸贲林薮。
屡辞不获始强起,野服长揖坐谈久。
青闺漏箭传午滴,紫幕炉薰散春牖。
时翻玉检题鸾凤,复赐银笺篆科蚪。
鹃啼花落燕莺飞,顷刻浮云变苍狗。
迁逐西行泣楚囚,仓卒弗及拜慈母。
初移钟离复入汴,山路匍匐十日走。
皮焦足胝汗浃踵,手策羸蹇背有负。
囊资空乏衣破裂,无以补缀谋诸妇。
妇言别久簪珥空,借旧乞邻无不有。
高堂姑老茧女幼,日羞鱼釐买梨藕。
恐无纨帛御姑寒,安得吴绵为君厚。
余闻愧赧双脸赤,洒泪出门心欲朽。
病躯有仆不得将,药食扶持赖亲旧。
寒沙古垒泣英灵,落日疏林啸猿狖。
前途尚远节屡换,白露应候月在酉。
荣枯万变类观弈,忧愤百结如错钮。
筋力衰颓卧犹倦,须发颁白照逾丑。
尽将得失付忘言,且醉梁园一樽酒。
杨基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 3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一曲清商¹,人别后、故园几度。
注释:¹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三径¹翠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注释:¹三径:汉·蒋诩,隐居故里。庭中辟三径,闭门谢客,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来往。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峄山¹畔,淇泉²路。空回首,佳期误。
注释:¹峄山:古称“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山多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风景优美。秦始皇曾登此山,命李斯刻石记功,世称“峄山石刻”。还有白云洞、居龙洞、玉帝洞、朝天泉等名胜。²淇泉:“淇水”与“泉源”的合称。典出《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所指地域应同“淇奥(yù,水岸弯曲处)”、“淇园”,中国古代著名产竹基地。据考证,《诗经·卫风·泉水》中的“泉水”、“肥泉”和“泉源”指的是同一条河,今称“折胫河”。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叹舞鸾鸣凤¹,归来迟暮。
注释:¹鸾、凤:luán、fènɡ ,鸾鸟与凤凰,比喻贤俊之士。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冷淡还如翠草¹,凄迷²番作³江东树。
注释:¹翠草:翠方邻国之草。²凄迷:景物凄凉迷茫,也形容悲伤怅惘。³番作:更换为。⁴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且留他、素管¹候冰丝²,重相和。
注释:¹素管:指管乐器。亦泛指乐器。²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此指琴弦。

mǎnjiānghóng··cuìzhúsòngyángchūn--zhāngníng

qīngshāngrénbiéhòuyuán

xiǎngcuìzhúfēngcǎijiùyóuchù

sānjìng西fēngqiūgònglǎomǎntíngshūchūndōuguò

kàncāngtáibáishíhuánghūnchóushù

shānpànquánkōnghuíshǒujiā

tànluánmíngfèngguīláichí

lěngdànhái西cǎofānzuòjiāngdōngshù

qiěliúguǎnhòubīngzhòngxiāng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故人¹通贵²绝相过³,门外真堪(kān)置雀罗
译文:老朋友和达官贵人们不再和我往来,我门庭冷落,真的可安放捕鸟的网罗。
注释:¹故人:老朋友。²通贵:达官贵人。³绝相过:断绝来往。⁴“门外”句:谓门庭冷落,可安放捕鸟的罗网。这里用此典,说明人情冷暖。罗:捕鸟的罗网。
我已幽慵僮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我已幽慵(yōng)¹(tóng)²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³
译文:我已懒散无聊,什么都不做,家中的仆人更是懒过我。你看,一阵春雨刚过,门外的青草又长了许多。
注释:¹幽慵:闲散疏懒。²僮:仆人。³一番多:一倍多,这里指很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4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
3、 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62

xián

guāng sòngdài 

réntōngguìjuéxiāngguò ménwàizhēnkānzhìquèluó 
yōuyōngtónggènglǎn láichūncǎofānduō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节物¹岂不好,秋怀²何黯(àn)然!
译文: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
注释:¹节物:节令风物。²秋怀:秋日的思绪情怀。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西风酒旗¹市,细雨菊花天。
译文: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注释:¹酒旗: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感事悲双鬓(bìn),包羞¹食万钱。
译文: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注释:¹包羞: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鹿车¹何日驾,归去颍(yǐng)²田。
译文: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注释:¹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²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酒旗招摇于西风中,菊花在细雨中盛开之景形象描述,以乐景衬哀情照映首联,并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情的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身世经历,以“悲秋”、“秋兴”、“秋怀”为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如黄庭坚的“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秋怀》二首之二)便是这类感秋抒怀诗中的佳作。这两首《秋怀》诗,并未凭秋色诉离情,托秋意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们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

  欧阳修诗的首联“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用反问句式,点明自己热爱自然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秋天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是五谷登、山果熟、菊黄蟹肥的季节。这样的季节,本应令人欣喜陶醉,为什么反而使诗人黯然神伤呢?--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的疑问。颈联承第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要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感

  事”和“包羞”的内涵。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所谓“包羞”,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欧阳修诗中的“包羞”,其用意恰好相反。两句意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拳拳忧国之心,又是借秋景的描绘得以展现的。诗人以景传情,情韵深长。欧阳修的诗颔联承首句描绘“节物”: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十字咏尽秋日佳趣。《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平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不仅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出语平淡而寄情深邃。

  欧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罗诗则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如“凄凉”、“那堪”、“风雨”及“毡寒”等词,无一提及国势,却洋溢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焦灼以至失望愤慨的情绪,含蕴是深广的。

  欧诗尾联借用佛教用语,愤然思归:“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鹿车,借用佛家语,此处以喻归隐山林。两句意谓:何日才能驾起鹿车,回到颍东去过躬耕田亩的生活呢?诗人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对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自述,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故号六一居士。参照这一自述,可以清楚看出,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即有儒家忧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总之,这首诗“实而有条理”,流转自然,语无华饰而爱国情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qiūhuái怀

ōuyángxiū sòngdài 

jiéhǎo qiūhuái怀ànrán 
西fēngjiǔshì huātiān 
gǎnshìbēishuāngbìn bāoxiūshíwànqián 
鹿chējià guīyǐngdōngtián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译文:绿树繁茂,枝丫遮盖四邻,阶下布满厚厚青苔院中却无一丝杂尘。
注释:卢象:开元年间诗人,王维友人。崔兴宗:王维内弟,当时隐居未仕。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科头¹(jī)(jù)²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译文:不戴帽子,两腿张开无拘无束的坐在松树下,冷眼看待世俗之人。
注释:¹科头:不戴帽子,把头发挽起髻。²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

yuánwàixiàngguòcuīchùshìxìngzōnglíntíng--wángwéi

绿shùzhòngyīngàilínqīngtáihòuchén

tóuzhǎngsōngxiàbáiyǎnkànshìshàngrén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择木无利刃,羡(xiàn)鱼无巧纶¹
译文:想要砍木材手中却无刀斧利刃,想捉鱼虾又没有渔网鱼具。
注释:¹纶:钓鱼的丝线。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译文:我怎么这般不自量力,自找麻烦受此行路途中的清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译文:原来的我不厌倦耕作,因为可以享受每日承欢娘亲膝下的温馨。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译文:如今呆在这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我的心却不在这里。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悠悠慈母心,惟¹²才如人。
译文:那一片悠悠慈母之心,只希望她一切如我所愿健康无恙。
注释:¹惟:唯一,只。²愿:祈愿,希望。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译文:小小的桑蚕吐的丝能没有多少,却可让我们的衣服常常换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yīn)勤。
译文:就如蚕而儿一样仅仅一顿饭的需索却吐出蚕丝造福与人,谁见过世上如母亲这般不求回报的人。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译文:罢了罢了,我还是告别朋友回去耕田吧!把行路的车子拆去轮子当做柴薪。

jiāngguījiùshānliúbiémèngjiāo

bàoróng tángdài 

rèn xiànqiǎolún 
liàng zhōngpín 
qiánzhěyàngēng qīn 
jīnláiqiānwài xīnzàishēn 
yōuyōuxīn wéiyuàncáirén 
cánsāngnéng chángzhuóxīn 
fànchǐ shuíjiànyīnqín 
biéjūnguīgēng chíhuǒshāochēl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