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进士盛才名,幕府参谋仗老成。笔舌夜摇星斗动,襟怀寒漱雪霜清。
南州进士盛才名,幕府参谋仗老成。笔舌夜摇星斗动,襟怀寒漱雪霜清。
平淮碑踣惭裴度,哀郢魂归诉屈平。多谢沔阳刘太守,为题文诔吊先生。
平淮碑踣惭裴度,哀郢魂归诉屈平。多谢沔阳刘太守,为题文诔吊先生。

xiāocānmóuwēng--guō

nánzhōujìnshìshèngcáimíngcānmóuzhànglǎochéngshéyáoxīngdòudòngjīn怀huáihánshùxuěshuāngqīng

pínghuáibēicánpéiāiyǐnghúnguīpíngduōxièmiǎnyángliútàishǒuwèiwénlěidiàoxiānshēng

郭钰

郭钰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4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译文:赣江两岸,百里没有人家,江流弯曲,更是寂寞难捱。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译文:岭南草木已泛滋今春的绿叶,岸边芦苇犹残存去秋的白花。
写荒江舟行所见草青芦白的景象。起两句写夹江百里的荒寂与江流的弯曲。赣江上游,地当大庾岭北,相当荒僻,“百里没人家”的情景自是纪实。正因为荒寂无人,江流又弯弯曲曲,就更感到寂寞难耐,故说“最苦”。三四两句,转写寂寞旅程中所偶然发现的两种异时而并存的自然景象:“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诗人这次南行,是在春天。山岭上朝阳的一面,今年春天的草叶已经返青泛绿,而近岸的水边,芦苇还残留着去年秋天开的白花。春草秋芦,异时而生,在通常的概念与印象中,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一个画面上的。但大自然中却真实存在这种新故相映的景物。诗人敏锐地发现了,并感受到大自然毕竟丰富多彩,于是将它们毫不费力地描绘出来,不加任何说明,因为它们本身就含有无限的诗趣。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1159页

zhōuguòxiètánsānshǒu··èr--yángwàn

jiājiāngbǎiméirénjiāzuìjiāngliúgèngxié

lǐngcǎoqīngjīnsuìànyóubáiniánhuā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河右澶(dàn)¹,顽²为之魁(kuí)³
译文:河右土地宽广,李贼占山为王。
注释:¹澶漫:宽而长,指面积方圆。²顽:此处指李轨。³魁:首领。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¹
译文:天兵如雷迅猛,震得昆仑欲坍。
注释:¹昆仑以颓:昆仑山因而倾塌。颓:倒塌。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上聋下聪¹,骜²不可回。
译文:昏聩雷听忠告,李轨积恶难返。
注释:¹上聋下聪:上聋指李轨,下聪谓其部将安兴贵。² 骜:通“傲”。
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
助雠(chóu)¹抗有德²,惟人之灾。
译文:倒行逆施降灾,万家生灵涂炭。
注释:¹雠:通“仇”。²有德:有德之君。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乃溃乃奋¹,执缚归厥(jué)²命。
译文:河右人神共怒,缚贼押解长安。
注释:¹乃溃乃奋:(人们于是)既恼怒又奋起(出击)。溃:恼怒,奋:奋起、举起。²厥:代词,指李轨。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¹
译文:百姓始蒙仁德,独夫命归黄泉。
注释:¹一夫则病:诛杀李轨。一夫:指李轨。病:使……受严厉惩罚,这里指处以极刑。
濡以鸿泽,皇之圣。
濡以鸿泽,皇之圣。
译文:鸿泽沐浴庶民,三呼圣人李渊。
威畏德怀,功以定。
威畏德怀¹,功以定。
译文:恩威并施服众,功业臻于大唐。
注释:¹威畏德怀:使动用法,意思是:威严令人畏惧,德仁使人感怀。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译文:顺天顺民顺理,江山万物荣昌。

tángnáochuī··yòupíng--liǔzōngyuán

yòuchánmànwánwèizhīkuí

wángshīléizhènkūnlúntuí

shànglóngxiàcōngàohuí

zhùchóukàngyǒuwéirénzhīzāi

nǎikuìnǎifènzhíguījuémìng

wànshìméngrénbìng

鸿hónghuángzhīshèng

wēiwèi怀huáigōngdìng

shùnzhīxiánsuìjuéxìng

好时光。渐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为人忙。
好时光。渐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¹。为人忙。
译文:春日是多么好的时光,白日渐渐变得越来越长。正月里蜜蜂飞出蜂房,为人们采集花粉酿蜜奔忙。
注释:¹蜜房:即蜂房。
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袅。谁把柔条染嫩黄。大文章。
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¹(niǎo)。谁把柔条染嫩黄。大文章²
译文:探视春色,最好去河流沿岸,那里柳丝如烟,轻风吹过便袅袅地飘。是谁把柔软的柳丝染成嫩黄,像巨幅图画色彩华美又鲜亮?
注释:¹烟丝:指细长的杨柳枝条。²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与花纹。

fēngguānghǎochūn--tàiqīng

hǎoshíguāngjiàntiānzhǎngzhèngyuèyóufēngchūfángwèirénmáng

tànchūnzuìshì沿yánhǎoyānniǎoshuíróutiáorǎnnènhuángwénzhāng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武帝¹爱神仙,烧金²得紫烟。
译文:汉武帝祈求长生迷恋神仙,让方士烧炼金石药物却只得到一缕青烟。
注释:¹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史记·孝武本纪》谓其“尤敬鬼神之祀”,《汉武内传》称其“好神仙之道”。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又喜爱西域汗血马,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得马甚众。²烧金:谓烧炼金石药物以制丹,迷信者认为服之可以长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jiù)¹中皆肉马²,不解上青天。
译文:御马棚里饲养的全是痴肥的凡马,这种马啊又怎能懂得驰上蓝天?
注释:¹厩:马棚。²肉马:痴肥的马,凡庸的马。

  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更不可能骑着它上天。这两句寓意颇深,除了暗示汉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之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依靠这些人是不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的。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用“嬉笑”的口吻说出来,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shīèrshísānshǒu··èrshísān--

àishénxiānshāojīnyān

jiùzhōngjiēròujiěshàngqīngtiān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mí)¹不得意,新岁²又如何?
译文:多年来一直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
注释:¹弥年:即经年,多年来。²新岁:犹新年。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念昔同游者¹,而今有几多?
译文:回想曾经互相交往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呢?
注释:¹同游者:指志同道合,同游共处的人们。同游:互相交往。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以闲昔自在¹,将寿补蹉(cuō)(tuó)²
译文: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用多活出来的这些寿命来填补以往荒废掉的时光。
注释:¹自在:自由;无拘束。²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春色无情故¹,幽居²亦见过³
译文:只有那春色不问人情世故,在我隐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注释:¹无情故:不问人情世故。²幽居:隐居,不出仕。³见过:谦辞。犹来访。

  此诗写作者在除夕之夜,追忆自身的失意,嗟叹故旧的凋零,感慨无限。全诗纯用赋法,通篇抒怀,联联对仗,语言平淡朴实,蕴含着作者愁绪、悲情、痛愤、期望的复杂感情,表现出无限苦辛酸楚的情味。

  首联“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颔联说:“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同游者”在这里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韩泰、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陈谏、凌准、程异、房启等政治上的革新派。他们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渺无音信。这里应特别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条件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恶处”(《因话录》)播州(即今遵义地区)。柳宗元考虑刘禹锡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而今柳宗元却在“恶处”困病而亡,这不能不使诗人倍加伤怀。因此,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革新失败,流徒边州,在极端的困境中,不但写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痛斥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桃李颜”之徒。他战斗不息,从来没有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绝不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

  此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这种隐真意实情于字背的方法,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之一。特点之二是“对仗”。本来,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偶,首尾两联是无所谓的。但此诗却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得联联对仗,句句通俗,这是不易做到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483-484 .

suìyǒng怀huái--liú

niánxīnsuìyòu

niàntóngyóuzhěérjīnyǒuduō

xiánwèizàijiāng寿shòucuōtuó

chūnqíngyōujiàng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