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尘世,人人尽总半芳容。*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取来恁则方忡。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睹尘世,人人尽总半芳容。*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取来恁则方忡。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xuěméichūn--wángzhé

chénshìrénrénjǐnzǒngbànfāngróngzhūzhēnjīnlíngluójǐnxiāngqíngérgòngtuánguǎnxiánchènshícóngméixiūxiēzuójīnxiāoláiwǎnzhòngzhòngchángzuòzěnhuítóushěngshēnzhídàiyīngōngláinènfāngchōngqiānzhuàngbēiyándīngxīnjiànbǎiduānchóuliǎnméifēngjiànzhuītiēfānhuǐhènnáncángzōng

王哲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4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¹轻飏(yáng)²直上重霄九³。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译文:我失去了深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 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扬直上九重霄。询问吴刚天上有些什么?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
注释:蝶恋花: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1997年病逝。¹杨柳:杨开慧和李的丈夫柳直荀。²飏:飘扬。³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⁴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⁵桂花酒:传说是仙人的饮料。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寂寞嫦娥¹舒广袖²,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³,泪飞顿作倾盆雨。
译文: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传来“人间”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全国得到解放的消息,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注释:¹嫦娥: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²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³伏虎:指革命胜利。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这首词,上片写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忠魂到月宫去,受到仙人吴刚的殷勤款待。下片写仙人嫦娥为两位烈士忠魂表演歌舞来表示欢迎。两位烈士忠魂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欢喜得掉下泪来。这首词,表达重作者对两位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也写重了两位烈士的革命精神。

  上片:“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骄杨”,指杨开慧烈士,她忠于革命、勇于牺牲是值得骄傲的。作者写两位烈士的忠魂轻轻飘扬笔直升上九重天去。重霄九,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指天的极高处。作者想象只有圣洁的月宫才适合于接待两位烈士的忠魂,这是对烈士崇敬的表现。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重桂花酒。”“问讯”兼有问好和讯问的意思,是一种有礼貌的讯问,(据萧涤非先生说,见前《水调歌头·游泳》的“应”字注。如杜甫《重过何氏》:“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吴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他是汉朝西河人,跟仙人学修仙,犯了错误,被罚在月宫里砍桂树。桂树高五百丈,砍下去的斧头刚举起,桂树被砍伤的地方立即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由于吴刚跟桂树的关系,所以说他用桂花酒来待客,也想象吴刚已经从罚砍桂树的劳役中释放重来,成为月宫的接待贵宾的人员。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也以桂酒为仙人饮料。

  下片,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泪飞顿作倾盆雨”高亢遒劲,雄浑磅礴,荡气回肠!同时这二句也传达重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

参考资料:
1、 李建仓.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河南安阳大学: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7月:123-124

diéliànhuā ·shū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shījiāoyángjūnshīliǔ yángliǔqīngyángzhíshàngchóngxiāojiǔ wènxùngāngsuǒyǒu gāngpěngchūguìhuājiǔ 
chángéshūguǎng广xiù wànchángkōngqiěwèizhōnghún bàorénjiāncéng lèifēidùnzuòqīngpén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山水观形胜¹,襄阳美会(kuài)(jī)²
译文: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注释:望楚山:在湖北襄阳。传说周时,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¹形胜:优美的风景。²会稽:地名,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地当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隋开皇九年(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唐因之。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jī)¹
译文: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注释:¹攀跻:攀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石高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译文: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晴明试登陟(zhì)¹,目极无端倪²
译文: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注释:¹登陟:登上。²端倪:边际,头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云梦¹掌中小,武陵²花处迷。
译文: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注释:¹云梦:泽名。²武陵:此处当代指桃花源。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暝还归骑下,萝月¹映深溪。
译文: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
注释:¹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诗以议论发端。开始两句说,要论山水的优美,襄阳远远胜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会稽是古代越国的都城,以山水秀丽著称。孟浩然刚从越地而归,拿襄阳山水与会稽比较,是很自然的。前二句传达出山是故乡美的热爱故乡之情。笔锋一转,诗人的笔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爱游览,一生踏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这座望楚山却一直没有登览过。写未登望楚山,是为了下文写登望楚山。这样写是突出望楚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写远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像刀劈那样陡峭,周围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脚下。诗前句用比喻,后句用比较,表现望楚山的陡和高。七句到十句写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气里登上望楚山,极目远眺,一直看到天的尽头。从看得远写望楚山的高,这是从虚处落笔,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后两句再从实处写。极目南望,巨大的云梦泽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隐在迷迷蒙蒙的花中。云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湖泊,横于大江南北,方圆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襄阳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即使望得再远,也不可能望见湖南的梦泽和桃源,而且沧桑变换,唐时云梦已大多成为陆地,名存实亡。诗利用视觉的近大远小,把千里大的云梦缩成巴掌大小,把本来不可见的桃花源写得隐约可见,正是通过想象与夸张,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诗写山高都是尽力夸张山如何高耸入云,而这里将云梦武陵缩小,作为望楚山的陪衬,不落窠臼,别有意趣。这样,诗在表现望楚山高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高远博大的胸襟。这两句诗文辞优美,诗意盎然。

  入夜,诗人才下山回家,足见诗人游兴之高,足见望楚山之令人流连忘返。接着诗人又由下山宕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月夜山溪图:骏马踏着银色的月光,从山上奔驰而下;月儿透过薛萝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诗以描写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见,描绘襄阳的江山形胜之美。诗格调冲淡,就中又“文采丰葺”(殷璠《河岳英灵集》),显出似淡实腴,“采秀内映”(《河岳英灵集》)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81-83页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草下阴虫¹叶上霜,朱栏迢(tiáo)(dì)²压湖光。
译文:草下蟋蟀等小虫暗自爬行,叶子上已经结了霜,连绵曲折的朱红栏杆,压住了湖面上的月光。
注释:¹阴虫:冰蚕;秋虫,如蟋蟀之类;虾蟆。²迢递:指遥远貌,从远处看的外貌。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兔寒蟾(chán)冷桂花白,此夜姮(héng)(é)¹应断肠。
译文:兔子感到寒冷,蟾蜍冷冷地呱呱叫,桂花洁白如雪,在这样的夜晚,嫦娥应该也会因相思之苦而心碎。
注释:¹姮娥:指“嫦娥”断肠:断魂,销魂,使人荡气回肠,用以指悲伤。

yuè--shāngyǐn

cǎoxiàyīnchóngshàngshuāngzhūlántiáoguāng

hánchánlěngguìhuābáihéngéyīngduàncháng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qí)¹夕阳亭²,共倾三昧³酒。
译文:夕阳斜照着幽静的法华寺的西亭,我们抛开心头的杂念而开怀畅饮。
注释:¹祇树:即祇树给孤独园,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此处指法华寺。²夕阳亭:即永州法华寺西亭。³三昧:佛教语,即心神平静,杂念止息之意,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雾暗水连阶¹,月明花覆牖(yǒu)²
译文:朦胧的雾色里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了美丽的花影。
注释:¹水连阶:本意指池水漫涨,连接西亭的台阶。实意是坐在西亭中,一眼望去,潇水绕城而过,远接天际。²牖:窗户。
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¹²(zūn)³前醉,相看未白首。
译文:何须担心害怕今夜樽前沉醉,看头上的青丝就不必为悲苦所幽禁。
注释:¹莫:不要。²厌:厌恶、害怕、担心。³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据柳宗元的《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构法华寺西亭》、以及《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等文 章,可以看出该文应写于元和四年。《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曰:“间岁,元克己由柱下史亦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是夜,会兹亭者凡八人。既醉,克己欲志是会以贻于后,咸命为诗,而授余序。”元克己于元和四年谪永,柳宗元于元和五年五月移居愚溪侧旁。因此,该诗与《序》作于元和四年无疑。

  柳宗元何以能逃逸出昔日的苦闷心境,进而步入一种少有的旷达境界呢?我想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至元和四年前后,柳宗元对江南的梅雨湿热气候有所适应,身体有所好转,不再是“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的那种初来永州的感觉。其二,相继被贬谪来永的官员与慕名求教的学子的不断增多,使柳宗元的心里也渐渐淡化了初来永州时的那种被抛弃、被荒废、被折磨、被摧残的孤愤心态。其三,母、妻病亡的惨痛,王叔文之死的阴影也随时间的流逝而渐趋平缓,压抑、苦闷的心理有所缓解。从而,眼界骤然开阔起来:昔日的南蛮之地,奄忽间在那郁闷的胸中生出些许美来,并不断激发其观游的欲望与创作的快感。如在《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中欣然写道:“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增广之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不可旷也。”

  从总体上看,《法华寺西亭夜饮》在柳宗元诗歌中可以算得上是一首堪与《江雪》《渔翁》相并提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这首诗中赋与比、象与兴应用得如同羚羊挂角,天衣无缝。在其平淡而简朴的文字里,隐藏的却是他那翻滚的思绪和那难以平静的激情。正如钟嵘于《诗品》中所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先从“法华寺西亭”写起,用“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即祗树给孤独园”来喻法华寺,其意有二,一是指出了西亭在夕阳下的幽静;二是道出了他们这些贬谪之士南来永州,如同释迦讲法于舍卫国一般,属于生命的一种过程。于是,相互勉励道:人生于世,得抛开一切烦恼,举杯把盏,开怀畅饮。因此,“共倾三昧酒”短短5字,可谓是畅快洒脱,仿若将贬谪之痛、前途之忧置之九霄云外,淡忘得个干净,全然一股李白式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

  人常言:酒逢知己饮,话向故人说。柳宗元与元克己这样一群落难异乡而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有缘相聚在这幽静的西亭,酒成了他们唯一排遣郁闷麻醉神经的最佳言语。其实,在人类文化史上,无论中外,酒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造氛围的物品。因此,古往今来,借酒浇愁的文学作品,可谓是船装车载,难以尽数。最耐人寻味的有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有刘伶的《酒德颂》:“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

  柳宗元与元克己等人对酒当歌,不觉天色渐暗,月上梢头,醉态朦胧中从西亭望去,只见那暮色中的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美丽的花影。于是,柳宗元笔锋一转,像电影画面一样地由室内的叙谈与把盏切换到了对窗外景色的描摹:“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通过两组特写镜头将朦胧的暮色与漫涨的池水、皎洁的明月与窗外的花影这些远近大小不同的景物联系在一起,构筑成了一幅鲜活生动、幽静典雅、清丽柔美的画卷。置身于这样仙境般的画卷中,还有何愁可言?何有不快之念?此时,作者已从逃逸规避的心态上升到了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距离上由远而近,时间上由昼而夜,最后在阑珊的灯火下,相互对视,发现依然青丝满头、风华正茂,于是,不期然地得出该诗中的最蕴深意的旷达之句:“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莫厌樽前醉”中的“莫厌”二字,用得厚重而富有张力,它不仅与首联的“共倾三昧酒”遥相呼应,抒发了一种内心深处的豪气,也为结句“相看未白首”作了恰如十分的铺垫,使全诗浑然一体,豪气云霄。此外,“相看未白首”之句,隐约地指出了前途的光明与希望的存在,说明了柳宗元并没有沉湮在悲愤哀怨的泥潭之中,而是在以旷达之情正视着当下的处境。

  于此,有的学者认为该诗的尾联写得甚为凄婉。因为在“未白首”的年龄,本正是为国为民贡献青春与作为的大好时机,而在这样的时机却沉迷于樽中之酒而致使光阴虚度,对大智的柳宗元而言,显然是一种无奈的悲愤,是一种痛苦的挣扎,是一种无声的哭泣。诚然,作为一说,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

  但是,阅读这首诗时,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在柳宗元所处的中唐时代,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都已相当成熟,而柳宗元在此为何没有遵守律诗绝句的规则?贸然以六句成诗,较之绝句多了两句,较之律诗则少了一联,像这样的非绝非律类诗,在柳宗元诗集中共有4篇,即《独觉》、《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渔翁》、《法华寺西亭夜饮》(《杨白花》虽然只有5句,但它已表现出了词曲的风味)。原因为何?许多人为之莫解。其实,这是柳宗元文风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对当下主流文化的反叛与背离,对古体诗歌文体的一种光大。因为在柳宗元的4首六句诗中,皆以仄声字入韵,明显地带有古体诗的风味,而在古体诗中是没有句式句数的限制与约束的。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柳宗元对古文运动的执著与文学样式的创新。

  其实,人是有多面性的。生活之苦尽管无法规避,但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永远在痛苦之中。婉约中有旷达,旷达中有哀婉,这才能构成一个完整而真实地个体。因此,我们在欣赏某个人的作品时,不能一股脑儿地将其归之为某一个派别,譬如手执铜板铁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可谓是一个彻底的豪放派诗人,但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则写得让人读而泪落,吟而声咽,其婉约之调并不在易安柳永之下。于此,柳宗元的心态也是一样,痛苦之余不乏旷达,悲婉之后不失豪放,晦涩之中亦有明达。

huá西tíngyǐn--liǔzōngyuán

shùyángtínggòngqīngsānmèijiǔ

ànshuǐliánjiēyuèmínghuāyǒu

yànzūnqiánzuìxiāngkànwèibáishǒu

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
使君昔隐灊(qián)川曲,惯逐山樵¹伐云木。
译文:先生昔日隐居于潛县美丽的山水田园之间,已经习惯了山野樵夫那种“日伐云木闲情满”的百姓生活。又不失七尺男儿与生俱来之,“闻鸡起舞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注释:灊县:古地名。东汉改灊县为潜县,属庐江郡。在今安徽。¹山樵:樵夫。
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
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
译文:自从应邀成为官员府中的谋士,曾经如同神仙般怡情于潛县好山好水的隐居生活,也就成了经常萦绕在心头的美好回忆了。
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
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zhǎn)¹
译文:潛县的东部,山势险峻,直插云霄。中部重峦叠嶂、高峻突兀。
注释:¹崭然:形容山势高峻突兀。
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
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
译文:隆冬时节,雪裹崇山,晴夜月华,银辉千里,与九华山雪交相辉映。潛川之美,因山水如画,因人间仙境,蜚声海内,与几千里之外的峨眉秀色遥相呼应,各领风骚。
褚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
(chǔ)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
译文:画家堵炳的神来之笔乃稀世罕见,完成了这幅传世画作。
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三春柳。
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jìn)三春柳。
译文:画中若隐若现的五彩氤氲,苍翠的五粒松依稀可见,江水澄澈的波光浸绿三春的嫩柳。
长裾曳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
长裾曳(yè)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¹
译文:画中,一位身披宽大外氅,高大伟岸,英俊神武的汉子,一只手拿着一根木杖,一只手提着一把樵斧,正悠闲地漫步于山道之中。
注释:¹逡巡:徘徊不前;迟疑不决。
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
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
译文: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山的另一面就是碧波荡漾的秋浦河,山环水绕,宛如仙境,似乎可以与几百里之外的柯山相媲美。
山回峰转愁欲暮,斸药携琴更深去。
山回峰转愁欲暮,斸(zhú)药携琴更深去。
译文: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压在心中已久的忧愁也即将消失。挖着山里的药材,肩挎瑶琴,向山林深处走去。
林路时冲虎豹过,湍崖暗激蛟龙怒。
林路时冲虎豹过,湍(tuān)¹崖暗激蛟龙怒。
译文:山林深处常有虎豹出没,悬崖上瀑布飞泄,似乎搅扰了蛟龙的好梦,于是乎瀑布落下之际,涧水翻腾咆哮,或许是龙王真的发怒了吧!
注释:¹湍:水流急。
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
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
译文:此图此景如此清新奇妙,疑是自己当年亲眼所见。
采芝南岭去已远,濯足东涧来何迟。
采芝南岭去已远,濯(zhuó)足东涧来何迟。
译文:采灵芝于南岭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东涧洗洗双足,来缓解一下跋涉时的疲乏,应该还不算迟吧!
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夷乃其职。
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shān)夷乃其职。
译文:而今却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头顶青天,砍柴除草,此时却成了他的职业。
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
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
译文:他正弯着腰清除着杂乱的树枝,修剪影响树木生长的旁枝侧丫,期盼着能成为栋梁之材。
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
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
译文:人生的贫困与显达是无法预见的,高山云雾中的樵夫不是君还是谁呢!
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
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
译文:所谓会稽太守乘驷马高车之显贵,李白诗中的旅游达人王屋山人魏万,正悠哉悠哉地观看别人下棋之悠闲自得。种种人生境遇,富贵也罢、悠闲也罢,对君而言早已有过。
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
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
译文:当功名利禄再次来临之际,曾经回响于山林中的丁丁伐木声,就成了君最难忘的人生记忆了。
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译文:他年当您身披锦衣、再次擎着您心爱的宝刃,骑着日行千里的骏马,纵情驰骋,所向披靡。到那时您是否还会回忆曾经在灊川闲云野鹤般的快意人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