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马钰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 7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年年此夕费吟呻¹,儿女灯前窃²笑频³
译文:年年除夕都要哼哼唧唧地作诗,儿女看见,便在灯前掩口而笑。
注释:¹吟呻:朗诵的声音,指作诗。²窃:私自、暗自。³频:屡次。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¹心力作诗人。
译文:你们别笑,我也自悔不该写诗,枉费心力做个诗人,却一无所用。
注释:¹枉抛:空费。

  这首诗写诗人在家中和子女的对话,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全诗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言近旨远,用贴近生活、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心中对现实的忧虑和感愤。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示了自己对于成为诗人感到后悔。此时,他正在家中掌灯,与儿女围坐在桌旁。写作此诗时,他生有一女一子,他们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龄。当诗人一边敲韵一边思考诗句时,他的小儿女们见了,只是掩口而笑,并不理解他的行为。“窃笑”一词表现了小儿女们似懂非懂的表情,“频”字则突出了诗人思考诗句之久。

  面对这种情景,诗人感到非常悲伤,他用一半责备一半自责的语气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尔辈何知”,他对儿女们的窃笺行为感到责备,但同时也宽恕了他们,因为毕竟他们还太小,无法理解自己热衷于吟诗的真正意义。他转而自责,后悔自己写诗,并说“枉抛心力作诗人”。“枉抛”强调了自己精力白白浪费,没有任何价值。但实际上,诗人并不是真的后悔写诗,只是用“自悔”、“枉抛”这些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于被埋没人才的黑暗政治的曲折抗议。

  诗人在这首诗中喊出的,又不仅仅属于他所处的特定时代,而且也是历史上所有的怀才不遇的文人学士的共同心声。“英抛心力作词人”与“枉抛心力作诗人”之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原因也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清·近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303页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译文: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朱楼¹四面钩疏箔(bó)²,卧看千山急雨来。
译文: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注释:¹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即标题的“西楼”。²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疏箔:稀疏的竹帘。

  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首诗写在海边的高楼上欣赏暴风雨的状况。前两句为后两句蓄势,照例描写暴风雨到来前的风云雷电,因为在海边,便加上了浪,更显得气派场面的闳大。第一句把云与浪混写,说海浪像云一样,滚滚而去,又逆涌而回,暗藏了下句的风。“浪如云”是说浪大,而暴风雨前的乌云低垂海面,与浪相接,因此写了浪“去却回”,也就等于写了云“去却回”。第二句着意在风,带出了雷,便把暴风雨前应有的景况都写全了。诗写这派景象,仅淡笔以“如云”二字轻点浪,没有作过多的铺排,但自然能让人感受到雨前风吼、浪涌、云压、电闪、雷鸣等雄伟场面。比曾巩稍后的苏轼,写过很多首暴雨诗,名句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都以奇特的语句具体描写暴风雨飘骤迅猛的场面,令人震撼。曾巩这首诗虽然没用什么气势雄壮的语言来造成直观的形象,同样表现了暴风雨的壮观,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朱楼四面钩疏箔”,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疑问。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曾巩是有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以诗名,宋惠洪《冷斋夜话》曾记有彭渊材说“恨曾子固不能作诗”的话,陈师道《后山诗话》也说他“短于韵语”。但平心而论,这首小诗置于宋诗佳作之中,是毫不比其他人的上乘之作逊色的。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84-186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9-50

西lóu

zēnggǒng sòngdài 

hǎilàngyúnquèhuí běifēngchuīshùshēngléi 
zhūlóumiàngōushū kànqiānshānlái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shāng)¹
译文:阅兵的场地在临近江水的长江北岸,奔流的江水是何等的汹涌澎湃。
注释:广陵:今扬州,古代是军事重镇。¹汤汤:大水急流貌。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戈矛成山林,玄甲¹耀日光。
译文:兵阵中竖起的铁戈长矛如山林般茂密,黑色的铠甲折映着耀眼的日光。
注释:¹玄甲:即铠甲。玄,青黑色。“戈”一作“霜”。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猛将矛暴怒,胆气正纵横。
译文:壮威豪猛的将军们透露出奋勇歼敌的暴烈愤怒,蕴涵着纵横八方的胆略和豪气。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¹
译文:有谁认为那广延的江水难以渡过?我看一束芦苇之伐就可轻松穿越。
注释:¹一苇可以航:语取《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航之”。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不战屈敌虏(lǔ)¹,戢(jí)²称贤良。
译文:兵法的上策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诉诸武力而谋得和平才称得上是贤良所为。
注释:¹不战屈敌虏:一作“不战能屈敌”。²戢兵:收藏兵器。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古公¹宅岐邑(yì),实始翦(jiǎn)殷商²
译文:周朝的先人古公但父以岐地作为蓄积酝酿之地,武王灭商实在是要归功于曾祖父的奠基。
注释:¹古公:周太王,古代周族的首领,传说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戎狄为争地而攻古公所居豳(bīn)地,古公迁居于岐山下,建筑城郭家室,人多归之,遂使周兴。²实始翦殷商:即言古公在岐山开发经营,为后来殷做了准备。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孟献¹营虎牢²,郑人惧稽(qǐ)(sǎng)³
译文:春秋时的谋士孟献子为晋国出计在险要的虎牢之地修筑城防,迫使郑国畏战而俯首称臣。
注释:¹孟献:“献”,《御览》又作“子”,即孟献子,春秋鲁国大夫,有贤能。²虎牢:城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³稽颡:跪拜,古代一种请罪的礼节。稽,叩头至地。颡,额头。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充国¹务耕殖²,先零自破亡³
译文:汉将赵充国以万人屯田开荒种地;使得先零部落没了牧野而不战自乱,四万人降服汉朝。
注释:¹充国:使国家富强。²耕殖,即耕植,这里指发展农业,农业为富国之本。³先零自破亡:言如果不重视农业,使农耕凋敝,那是自我破亡之路。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兴农淮泗(sì)¹间,筑室都徐方²
译文:我们在淮河泗水之间发展农业,在徐州一带也修筑军事瞭望监察设施。
注释:¹淮泗:指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淮河、泗水流域。²徐方:古国名,在今安徽省泗县。此句言在淮泗间开发农耕,恢复经济。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量宜运权略¹,六军咸悦康²
译文:我认为这是适当使用正确的权谋和策略的方式,所以各部队能喜悦安康。
注释:¹量宜运权略:量宜运,又作“量运宜”。意为在战略上能适时度量,运筹得当。²咸悦康:都能安康喜悦。六军:此泛指军队。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岂如东山诗¹,悠悠多忧伤。
译文:哪会向《诗经·东山》所述得胜后班师时出现的那种疲惫,那是一种绵绵难述的忧伤!
注释:¹岂如东山诗:意为哪里像《诗经·豳风·东山》诗中所讲的那样。《东山》诗描写了当时士兵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复员后田园荒芜,难见亲人。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明明¹天子兮圣德扬,穆(mù)²皇后兮阴化康。
译文:天子为人英明他的圣德就会被弘扬,皇后美好那么她的阴德就会和畅。
注释:¹明明:引申为明察贤明之士、显然有明德之人。²穆穆:仪容、言语美好;行止端庄恭敬。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méng)(sì)兮家扶桑。
译文:登上了座位就是坐上了光明的高堂,池塘被灰尘蒙蔽的话就会扶持池塘边的桑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武化偃¹兮文化昌²,礼乐昭兮股肱(gōng)³良。
译文:武官的衰落必然伴随着文化的昌盛,礼乐的昭显就代表科举人才良多。
注释:¹偃:停止。²昌:兴旺;兴盛。³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译文:君臣之间的关系坚定,君的领土就会辽阔,颜回重生也只是徒有美貌。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译文: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译文:吃的是玉露琼浆,心思坚定只是一路上险阻太多。

zhōngyuèjiǔzhāng ·zǒngjiǔ

zhàolín tángdài 

míngmíngtiānshèngyáng huánghòuyīnhuàkāng 
dēngruòzuòmíngtáng chíméngjiāsāng 
huàyǎnwénhuàchāng yuèzhāogōngliáng 
jūnchéndìngjūnyǒngjiāng yángēngshēnghuánghuáng 
ruòyǒuréntiānfāng zhōngwéixìnwéicháng 
cānbáiyǐnqióngfāng xīnquáncháng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红蓼(liǎo)¹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²。霁(jì)³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zhào)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zhǔ)沙汀(tīng)。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译文: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注释: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¹红蓼: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²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³霁天:晴朗的天空。⁴楚江:楚境内的长江。⁵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¹,相与忘形²。任人笑生涯³,泛梗(gěng)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译文: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¹皓月:犹明月。²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³生涯:生活。⁴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⁵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

  词作上片写楚江垂钓,犹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写蓼花盛开,芦叶凋零,对仗工稳,色彩明丽。“夜深玉露初零”一句,点明季节和时间。作者选取了三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过设色的明与暗,造境的野而幽,烘托出江边的凄清气氛。这是写地上所见。

  接着再对秋夜江天作大笔的渲染。“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秋高云淡,水天一色,境界阔大,虽其间有败芦残苇杂处其间(这正所以成其为秋景),却并不怎样令人感慨兴悲。开头五句全是写景,似乎完全不夹杂人的感情,但“一切景语皆情语”,秦观所作的这种景语,与他所要抒发的感情水乳交融,从而收到借景抒情的艺术效果。

  “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转入情事的抒写。小艇、孤篷,又是独棹——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景况应该说够寂寞了吧。可是这位独棹孤舟的人,却是悠哉悠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这里词人透过表达特定情境的“独”、“孤”、“小”和“悠悠”等字,把一件本是江中荡舟的极平常事,不仅写得曳生姿,而且充分表达出此刻他的生活情趣。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孤篷小艇”停了下来,接着道“金钩细,细纶慢卷,牵动一潭星”。他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的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慢卷”,表明垂钓时的闲裕,与“悠悠过”绾合。而收卷钓丝后泛起水面涟漪,向外扩展,使一派水面上倒映的星光动荡不已,十分美妙。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词里也有“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之句,写的是夜泊潇湘浦口,月高风定,秋水澄蓝,水不动,星亦不动,如浸水中,一片静景,与此词的丝纶垂钓,“牵动一潭星”的以动写静,各擅其妙,可谓善写水中星影者。上片有景物有情事,景物和情事的搭配,表现出泛江垂钓者的悠然自得情趣。

  过片三句是上片结尾三句情事的继续,只不过不再是垂钓,而是吹笛了。“时时横短笛”,看来当天夜晚,当小船悠悠地水面漂动时,当“丝纶慢卷”后,他曾不止一次地吹过短笛。寂寞秋江之上,当他吹笛发出悠扬之声的时候,他觉得陪伴着自己的有“清风皓月”,彼此都脱略形迹,忘却你我的区别,物我一体。这几句,写出了词人此刻的怡然自得,更写出了他的恬淡情怀,或者还微微夹杂一些儿感慨吧,所以逼出来下面似达观似郁结的一句:“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秦观早年一度漫游,过的是“泛梗飘萍”的生涯。不过词人说“任人笑”,表明自己并不在乎;不仅不在乎,还要“饮罢”而“醉卧”,因为对于世间烦恼扰心的种种不如意事,有耳朵也不会去听了,正所谓“尘劳事有耳谁听”。

  最后三句,“饮罢”“醉卧”之后,一枕沉酣,直到天明。秋江风静,水波不兴,人已忘掉尘世间一切烦恼,尽管太阳高高升起,他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只有通过醉酒,才能置“尘劳事”于不顾,这表明他在内心深处,仍存在着矛盾和痛苦,因此须借助饮酒麻痹自己的心灵。

  全词先写景,后写人,写景则着意描写特殊环境,写人则着重描写个性形象。如此层层写来,精心点染,细致描绘,一个特殊环境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一幅生动的楚江月夜独钓而又独饮醉卧的画面,清楚地呈现读者面前,从而使人们感受到词人看似然、坦然,实际上郁积着不平和愤懑的心情。

  这首词,颇受东坡文风的影响。只是,东坡可以无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沧桑孤独,可以做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无碍,而这些在少游的生命中,却只是一枕黄粱,鸡鸣之后,繁华酒醒,斯人不仅依旧寂寞,更无故添了些许断肠相思。如果说,东坡词超脱旷达,让人心向往之。那么,少游词则是柔婉凄凉,不知不觉中沁入人的心脾。两者各有各的好处,毕竟少游和东坡的心性,一个在云,一个在水,相隔太远。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31-832
2、 徐培均 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84-88

mǎntíngfāng··hóngliǎohuāfán--qínguān

hóngliǎohuāfánhuángluànshēnchūlíngtiānkōngkuòyúndànchǔjiāngqīngzhàopéngxiǎotǐngyōuyōuguòyānzhǔshātīngjīngōulúnmànjuǎnqiāndòngtánxīng

shíshíhéngduǎnqīngfēnghàoyuèxiāngwàngxíngrènrénxiàoshēngfàngěngpiāopíngyǐnfángzuìchénláoshìyǒuěrshuítīngjiāngfēngjìnggāowèizhěnshàngjiǔwēixǐ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