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生知世胄荣,谁教天付与多能。西风白草牛羊晚,隐见横冈一两层。
华屋生知世胄荣,谁教天付与多能。西风白草牛羊晚,隐见横冈一两层。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 4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¹。落月关山何处笛²?马嘶还向北。
译文:君王呵,想归归不得。虽然林间的乌鸦头羽,已经一夜变白。伴随关山落月的,是何处哀怨的长笛?连嘶鸣的征马,也朝向关山以北。
注释:¹林乌头白:喻事情难以实现。《史记·荆轲传赞》注引《索隐》:“燕太子丹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尽白,马亦生角。”唐李商隐《人欲》:“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²“落月”句: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又《关山月》是汉乐府横吹曲名,多写边塞士卒久戍不归及家人伤别思远之情。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鱼雁¹沉沉²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译文:江南的书信断绝,可能是上苍知道我不忍心听到君王落魄的消息。但是我的心里却恨不能生出奋飞的双翼。纷乱的愁云,宛如复盖大地的巨幂。
注释:¹鱼雁:代指书信。鱼、雁均可传书。²沉沉:谓音信不通。

  这首词顺承了前两首词已有的气氛,并创造新的意境加以进一步的渲染,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切肤之痛推上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一夜林乌头白”,乍看起来悖情拗理,“林乌” 头白,事实上,这一句不是以视觉去描写实景,而是以听觉去构筑想象。那野林之中夜宿的鸟儿哀啭地啼个不停,亦是因于无家可归的怨愁,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深深理解鸟儿的言语。但怀疑鸟儿是否一夜之间也如自己一样愁白了头发,“一夜”正是作者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写照。月亮渐渐向天边落去,忽然传来了呜咽咽的笛声、如泣如诉,那一定是远处关山之下戍边将士思归的心曲,啸啸的马嘶似乎也来自那个方向,战马怀念故土的感情非常深沉。

  暗夜之中,作者目送着天空的落月,耳边时时听到这样一些声响,心里的衰伤和悲寂愈演愈烈。对比前两首词上片的写法,这首变换的手法更奇巧。黑夜遮挡了人的视线,听觉上升为感受外界事物的首位。一种声音引发一种想象的画面。所以,这首词的意境与前两首有所不同,缥缈、清虚,流溢着一种奇幻的美。

  下片还是转入对主题的阐发上。 “鱼雁沉沉江国”是说两地遥遥相离,音讯难以相通。不要说难见“君”的“颜色”,难知“君”的“踪迹”,就是“君”的消息都难以得到。作者怎能不顿生感慨:“恨不奋飞生六翼?”可见,从第一首到第三首,作者思“君”的感情在逐步加深。“乱云愁似幂”是作者深重如云的哀愁形象的描述。就象那铺天盖地,悠悠不尽的浓云。真所谓“痛彻骨髓”“沉哀入骨”。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460-1463.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飡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篷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mí)(yǐ)¹平原,南驰苍梧²涨海³,北走紫塞雁门。柂(duò)以漕渠,轴以昆岗。重关复江之隩(yù)¹⁰,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wèi)¹¹,人驾¹²肩。廛(chán)(hàn)扑地¹³,歌吹¹⁴沸天。孳(zī)¹⁵¹⁶盐田¹⁷,铲利¹⁸铜山¹⁹,才力雄富,士马精妍²⁰。故能侈(chǐ)²¹秦法,佚(yì)²²周令,划崇墉(yōng)²³,刳(kū)(jùn)(xù)²⁴,图修世以休²⁵命。是以板筑²⁶(zhì)(dié)²⁷之殷²⁸,井干²⁹³⁰(lǔ)³¹之勤,格³²高五岳³³,袤广³⁴三坟³⁵,崪(zú)³⁶若断岸³⁷,矗(chù)³⁸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³⁹,糊赪(chēng)⁴⁰壤以飞文⁴¹。观基扃(jiōng)⁴²之固护⁴³,将万祀(sì)⁴⁴而一君。出入⁴⁵三代⁴⁶,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⁴⁷。泽葵⁴⁸依井,荒葛⁴⁹(juàn)⁵⁰⁵¹。坛⁵²⁵³(huǐ)⁵⁴⁵⁵,阶斗麕(jūn)⁵⁶(wú)⁵⁷。木魅⁵⁸山鬼,野鼠城狐,风嗥(háo)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⁵⁹⁶⁰,寒鸱(chī)⁶¹⁶²雏。伏暴⁶³藏虎,乳血⁶⁴(cān)⁶⁵。崩榛塞路,峥(zhēng)(róng)古馗⁶⁶。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léng)⁶⁷霜气,蔌(sù)⁶⁸风威。孤篷自振⁶⁹,惊沙坐飞。灌莽⁷⁰(yǎo)而无际,丛薄⁷²纷其相依。通池⁷³既已夷⁷⁴,峻隅(yú)⁷⁵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⁷⁶(fǔ)⁷⁷,歌堂舞阁之基;璇渊⁷⁸碧树,弋⁷⁹林钓渚(zhǔ)之馆;吴蔡齐秦之声⁸⁰,鱼龙爵(jué)⁸¹之玩;皆薰(xūn)⁸²歇烬(jìn)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⁸³(wán)⁸⁴,玉貌绛(jiàng)唇,莫不埋魂幽石,委⁸⁵骨穷⁸⁶尘。岂忆同辇⁸⁷之愉乐,离宫⁸⁸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⁸⁹琴命操⁹⁰,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⁹¹灭兮丘陇⁹²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译文:地势辽阔平坦的广陵郡,南通苍梧、南海,北趋长城雁门关。前有漕河萦回,下有昆岗横贯。周围江河城关重叠,地处四通八达之要冲。当年吴王刘濞在此建都的全盛之时,街市车轴互相撞击,行人摩肩,里坊密布,歌唱吹奏之声喧腾沸天。吴王靠开发盐田繁殖财货,开采铜山获利致富。使广陵人力雄厚,兵马装备精良。所以能超过秦代的法度,逾越周代的规定。筑高墙,挖深沟,图谋国运长久和美好的天命。所以大规模地修筑城墙,辛勤地营建备有烽火的望楼。使广陵城高与五岳相齐,宽广与三坟连接。城墙若断岸一般高峻,似长云一般耸立。用磁铁制成城门以防歹徒冲入,城墙上糊红泥以焕发光彩。看城池修筑得如此牢固,总以为会万年而永属一姓,哪知只经历三代,五百多年,竟然就如瓜之剖、豆之分一般崩裂毁坏了。莓苔环井边而生,蔓蔓野葛长满道路。堂中毒蛇、短狐遍布,阶前野獐、鼯鼠相斗。木石精灵、山中鬼怪,野鼠城狐,在风雨之中呼啸,出没于晨昏之际。饥饿的野鹰在磨砺尖嘴,寒冷的鹞子正怒吓着小鸟。伏着的野兽、潜藏的猛虎,饮血食肉。崩折的榛莽塞满道路,多阴森可怕的古道。白杨树叶早已凋落,离离荒草提前枯败。劲锐严寒的霜气,疾厉逞威的寒风,弧蓬忽自扬起,沙石因风惊飞。灌木林莽幽远而无边无际,草木杂处缠绕相依。护城河已经填平,高峻的角楼也已崩塌。极目千里之外,唯见黄尘飞扬。聚神凝听而寂无所有,令人心中悲伤之极。至于彩绘门户之内的绣花帐,陈设豪华的歌舞楼台之地;玉池碧树,处于射弋山林、钓鱼水湾的馆阁;吴、蔡、齐、秦各地的音乐之声,各种技艺耍玩;全都香消烬灭,光逝声绝。东都洛阳的美姬、吴楚南方的佳人,芳心丽质,玉貌朱唇,没有一个不是魂归于泉石之下,委身于尘埃之中。哪里还会回忆当日同辇得宠的欢乐,或独居离宫失宠的痛苦?天运真难说,世上抱恨者何其多!取下瑶琴,谱一首曲,作一支芜城之歌。歌词说:广陵的边风急啊飒飒城上寒,田间的小路灭啊荒墓尽摧残,千秋啊万代,人们同归于死啊还有什么可言!
注释:¹沵迆:地势相连渐平的样子。²苍梧:汉置郡名。治所即今广西梧州市。³涨海:即南海。⁴紫塞:指长城。⁵雁门:秦置郡名。在今山西西北。以上两句谓广陵南北通极远之地。⁶柂:拖引。⁷漕渠:古时运粮的河道。这里指古邗沟。即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自今江都西北至淮安三百七十里的运河。⁸轴:车轴。⁹昆岗:亦名阜岗、昆仑岗、广陵岗。广陵城在其上(见《太平御览》卷引《郡国志》)。¹⁰隩:隐蔽深邃之地。¹¹轊:车轴的顶端。挂轊。即车轴头互相碰撞。¹²驾:陵;相迫。¹³廛闬扑地:遍地是密匝匝的住宅。廛:市民居住的区域。闬:闾;里门。扑地:即遍地。¹⁴歌吹:歌唱及吹奏。¹⁵孳:蕃殖。¹⁶货:财货。¹⁷盐田:《史记》记西汉初年。广陵为吴王刘濞所都。刘曾命人煮海水为盐。¹⁸铲利:开采取利。¹⁹铜山:产铜的山。刘濞曾命人开采郡内的铜山铸钱。²⁰精妍:指士卒训练有素而装备精良。²¹侈:轶;超过。²²佚:超越。²³划崇墉:谓建造高峻的城墙。划:剖开。²⁴刳濬洫:凿挖深沟。刳:凿。濬:深。洫:沟渠。²⁵休:美好。²⁶板筑:以两板相夹。中间填土。然后夯实的筑墙方法。这里指修建城墙。²⁷雉堞:女墙。城墙长三丈高一丈称一雉;城上凹凸的墙垛称堞。²⁸殷:大;盛。²⁹井干:原指井上的栏圈。此谓筑楼时木柱木架交叉的样子。³⁰烽:烽火。古时筑城。以烽火报警。³¹橹:望楼。此谓大规模地修筑城墙。营建烽火望楼。³²格:格局。这里指高度。³³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³⁴袤广:南北间的宽度称袤。东西的广度称广。³⁵三坟:说法不一。此似指《尚书·禹贡》所说兖州土黑坟。青州土白坟。徐州土赤埴坟。坟为”隆起”之意。土黏曰”埴”。以上三州与广陵相接。³⁶崪:危险而高峻。³⁷断岸:陡削的河岸。³⁸矗:耸立。³⁹御冲:防御持兵器冲进来的歹徒。《御览》卷引《西京记》:”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入者辄止之。”⁴⁰赪:红色。⁴¹飞文:光彩相照。此谓墙上用红泥糊满光彩焕发。⁴²基扃:即城阙。扃:门上的关键。⁴³固护:牢固。⁴⁴万祀:万年。⁴⁵出入:犹言经历。⁴⁶三代:指汉、魏、晋。⁴⁷瓜剖、豆分:以瓜之剖、豆之分喻广陵城崩裂毁坏。⁴⁸泽葵:莓苔一类植物。⁴⁹葛:蔓草。善缠绕在其他植物上。⁵⁰罥:挂绕。⁵¹涂:即”途”。⁵²坛:堂中。⁵³罗:罗列;布满。⁵⁴虺:毒蛇。⁵⁵蜮:相传能在水中含沙射人的动物。形似鳖。一名短狐。⁵⁶麕:獐。似鹿而体形较小。⁵⁷鼯:鼯鼠。长尾,前后肢间有薄膜,能飞,昼伏夜出。⁵⁸木魅:木石所幻化的精怪。⁵⁹砺:磨。⁶⁰吻:嘴。⁶¹鸱:鹞鹰。⁶²吓:怒叫声;恐吓声。⁶³暴:猛兽。⁶⁴乳血:饮血。⁶⁵飡肤:食肉。⁶⁶馗:同“逵”,大路。⁶⁷稜稜:严寒的样子。⁶⁸蔌蔌:风声劲急貌。⁶⁹振:拔;飞。⁷⁰灌莽:草木丛生之地。⁷¹杳:幽远。⁷²丛薄:草木杂处。⁷³通池:城濠;护城河。⁷⁴夷:填平。⁷⁵峻隅:城上的角楼。⁷⁶藻扃:彩绘的门户。⁷⁷黼帐:绣花帐。⁷⁸璇渊:玉池。璇:美玉。⁷⁹弋:用系着绳子的箭射鸟。⁸⁰吴、蔡、齐、秦之声:谓各地聚集于此的音乐歌舞。⁸¹鱼龙爵马:古代杂技的名称。爵:通”雀”。⁸²薰:花草香气。⁸³蕙心:芳心。蕙:兰蕙。开淡黄绿色花,香气馥郁。⁸⁴纨:丝织的细绢。纨质,丽质。⁸⁵委:弃置。⁸⁶穷:尽。⁸⁷同辇:古时帝王命后妃与之同车。以示宠爱。⁸⁸离宫:即长门宫。为失宠者所居。两句紧接上文。谓美人既无得宠之欢乐。亦无失宠之忧愁。⁸⁹抽:取。⁹⁰命操:谱曲。命:名。操:琴曲名。作曲当命名。⁹¹井径:田间的小路。⁹²丘陇:坟墓。

  这篇抒情小赋,通过对广陵城昔日繁盛、今日荒芜的渲染夸张和铺叙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王朝兴亡的感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

  作者立足于时空的高度,从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出发,在五百年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中,描绘了一幅广陵兴盛图,一幅广陵衰败图,在两幅图画的兴衰对比中,解构了生命的个体对世界的无奈,即变幻是永恒的,美好的必然终极是毁灭。

  作者描绘广陵的第一幅图画是刘濞时期的巨丽繁华图。作者以历史为依据,以气势磅礴的雄壮笔墨勾画了全盛的广陵。开头先叙广陵地势的平坦与广阔。“沵迤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气势开阔,这开头就先声夺人的让人感觉到作者用笔之豪放了。“南驰”“北走”这两个动词,使人的感觉,作者好像是屹立在时空的高端,大笔点化一头鲜活的宇宙巨兽,那巨兽正在摇头摆尾,一伸一曲中展示雄风。“柂以漕渠,轴以昆岗。”昆岗是这头巨兽坚不可摧的脊梁,漕渠是这头巨兽永不止息而汹涌流淌的新鲜血脉。这不是一座城,而是一个鲜活的朝气蓬勃的强大生命。在这头巨兽流动的美中,读者不但看到作者对广陵优越的地理环境的赞美,更看到了作者对广陵强大富有的夸张,在它的铁骨铮铮的身上充满了颠覆不破的无限的生命张力。“重关复江之隅,四会五达之庄。”这是一个被巍峩重山拥抱,滚滚江河环绕的城市,这是一个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城市。也是一座四通八达的繁华都市。“车挂轊,人驾肩,廛閈扑地,歌吹沸天。”这是一座人烟稠密街道纵横热闹非凡的城市,车辆众多,时不时地相撞牵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驾肩而行。房宇栉比盖满地面,歌声、笑声、喧闹声,如沸腾的波涛,直冲云天,作者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广陵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昌盛。“孳货盐田,产利铜山。”当年刘濞曾经在这里利用海水煮盐,利用铜矿铸钱。所以这里“财力雄富,士马精妍。”即国家富强,兵强马壮。在建设规模上也“侈秦法,佚周令。”这里的“侈”字,表示的不只是大于秦法,而是能够轻松地装得下秦的规模。这里的“佚”字,表示不只是仅仅的超过,而是远远地超过周朝的规模。“划崇墉,刳浚洫。”这里以“划”与“刳”,与“崇墉”“浚洫”相对,进一步说明国力的强大。把高大的山搬来做雄壮的城墙,好像是用刀子把高山割开搬来安在城外一样,挖深沟城壕,好像是用刀子劈开一个瓜一样。举世罕见的大工程,说的如此轻而易举,可见国力之强了。“图修世以休命。”为了永久美好的国运,所以刘濞不惜巨资,建设国防工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这是对广陵雄壮险峻的防御工程极致的夸张描写,其规模上下超过五岳,宽广覆盖了九州的三分之一。其险峻似巍峨的高山,而陡峭又像河岸的断壁,远远地望去,又像是矗入天空的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御冲指抵御重兵或者寇贼袭击的门,相传秦代阿房宫就是以磁石做门的。磁石就是吸铁石,能防止怀刃进入城门的人。可见城门不但雄壮坚固,而且防御功能极强,一般人未经允许,佩带武器是进不了城门的。与坚固城门相映成辉的是流光溢彩的涂有赤色花纹的城墙。刘濞在这里建立了奇伟壮观的城池,高大坚固的城墙,固若金汤的城阙,规模宏大的瞭望楼,频仍繁多的烽火台,希望“万祀而一君。”即希望刘姓的江山,万世相传,永远不败。但是世事难料仅仅地“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即只经过了汉、魏、晋三代,时隔不过五百年,竟然就瓜剖豆分的被彻底破坏了!那么毁坏成什么样子了,作者浓墨重彩的为广陵绘制了第二幅图画,即战后广陵破败不堪,荒凉凄惨令人毛骨悚然的衰飒图。

  “泽葵依井,荒葛罥途。”“井”是人赖以生存的源泉,有井必有人,“途”是人走出来的路。井上长满了苔藓,分不出井来,路上葛蔓横爬竖绕寻不出路来,由此可见此地早已是荒无人烟了。“坛罗虺蜮,阶斗麕鼯。”堂前不但成堆的毒蛇爬来爬去,而且还有成群的短狐窜来窜去,台阶上聚合的獐子与结伙的鼯鼠噬咬打斗。真是一个荒芜的可怕的世界。“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现晨趋。”这里又是妖魔鬼怪的乐园,狐狸老鼠成精的摇篮,这些怪物或作法刮起阴风呼来恶雨,或发出怪异的狼嚎鬼叫声。它们夜里现身,凌晨隐去。这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世界。“饥鹰砺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餐肤。”饥饿的老鹰不停地刿嘴磨牙,阴冷的鹞子正凶恶地对着发颤的小鸟。埋伏的猛兽正在喝血吞毛,隐藏的老虎正在撕皮吃肉,这是一个充满血腥残暴的世界。“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多年的榛子壳新陈累积成堆成山地堵塞了道路,古道深邃莫测阴森可怖。在榛莽的阴影笼罩下,冉冉的杨树提前败落,青青的小草在颓毁坍塌的城墙上提前枯萎。这是一个荒凉悲哀的世界。“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严寒冰冷的阵阵霜气像刀子一样地袭来把万物扼杀,劲疾凌厉的狂风把无数的蓬草突然卷起在空中旋转,地上无故的沙石在风中猛然飞起在空中撞击呼啸。“灌木杳而无际,丛草纷其相依。”这样恶劣的环境是无边无际,没有尽头的。“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在荒毁中作者寻觅昔日深邃的城池,却发现早已被黄沙填平,在荒毁中作者突然发现昔日高峻的城墙的一点遗角,但却在视线中很快地骤然坍塌。作者在迷茫中抬起头“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作者一直望眼欲穿的寻觅往昔的影子,可即使是望尽天涯路,直到千里外,映入眼帘的只是茫茫的尘埃,滚滚飞扬的黄土。在这由蛮野、荒芜。鬼怪、可怖、血腥、阴森混杂组合的世界中作者“凝思”永固的城阙化为土;“寂听”黄风漫卷沙尘哭:纵然他“心伤已摧”,可叹千里黄埃无人诉!

  作者借写景以抒怀,把诸多带有深厚内蕴的意象编制组合成宏观的两大巨幅对比图。在图中挥毫泼墨铺陈了昔日繁华的广陵与战后荒凉的广陵,抒发了自己对于人性野蛮残忍的隐痛与愤慨,展现了作者在冷酷世界中追寻美好的孤独心灵。

  接着文章进一步叙述了昔日吴王刘濞时的广陵没落豪奢生活。“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雀马之玩,皆熏歇尽灭,光沉响绝。”那些美丽的雕花门窗,那些精美的罗帏绣帐,那些气势恢弘的歌台舞阁,那些汉白玉池边成荫的绿树,那些射鸟钓鱼的馆所,还有那些来自吴国蔡国齐国秦国的美妙的音乐与歌声,以及那些高超奇妙的戏法杂技,都早已化为灰烬没了香气,绝了音信没了光彩。“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偷乐,离宫之苦辛哉!”洛阳的妙龄美姬,南国选来的才女佳人,她们芳香如兰的香气,柔美如纨肢体,她们洁白的玉貌,她们红润的嘴唇,早已不复存在。尽管她们天生丽质,但终归难免掩埋魂魄于幽石下,埋葬骨肉于尘埃中,难道早已一抔黄土掩风流的她们还会记起与吴王同坐一车的宠幸与快乐,或者会想起打入冷宫的痛苦与悲哀吗?

  这里作者从楼堂宫馆,声色歌舞,妙姬佳人的烟消云散。说明毁灭是美的必然归宿,不管是美物还是佳人,不管是权力还是财富,人世界一切的一切,都逃不出死亡和消逝的结局。往事悠悠如朝露,盛衰只有一理,盛极必衰不会永存。“天道如何?吞恨者多。”这就是天的规律,太多的遗憾就是世界与个人不可逆转的命运。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

  “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千头万绪,千言万语,千愁万恨化成一首人生无常歌:“边风急吹城上寒,田径路灭坟墓残,千年啊万代,终归灭亡还能有何言!”歌已尽而情未尽,辞已终而恨不平。全文至“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才点出主题,而这首歌又把主题推向了高潮,道尽了诗人伤逝怜人的缠绵深情,全文也因此升华为对人世界最终结局的普遍广泛的哀叹,表达了作者终极的悲观主义和伤逝情怀。至此已顿悟,此赋的主题思想不止于感发思古的幽情,也不止于感叹盛衰的陵替,诗人通过一个城市的变化,抒发了对人类终极结局的深深哀叹惋惜。尽管人的天性中有追求美的特质,可谁也无法挽留世界美好事物的消失,就像人们一生下来就为生存而努力,但最终的结局还是死亡,谁也无法逃脱,仅有的差别只是时间的迟早。

参考资料:
1、 李廷先 等 .古文鉴赏辞典(上册)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650-654 .
2、 巨 才 .辞赋一百篇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109-110 .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zhuó)¹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译文:杨柳拂水,丰草映目,风光绮丽,春意盎然,这里曾经是胡饮饮马的地方。
注释:¹著水:拂水,形容垂杨丝长,可以拂到水面。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几处吹笳(jiā)¹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译文: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想必是哪里发生军事行动,不知又是哪些壮士正在英勇卫国。
注释:¹笳:即胡笳,古代军中号角。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¹汉使²前。
译文:冰雪严寒,关山险阻,道路坎坷,那是过去的惨景。如今气候解冻,春水分流。
注释:¹分流:春天泉流解冻,绿水分流。²汉使:诗人自指。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莫遣(qiǎn)¹行人²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译文:这潺潺清流,恰似一面光亮的镜子,能照见饮景,然而切莫照呀,如果看见自己憔悴的面容怕是要吃惊呢!
注释:¹莫遣:莫使。²行人:旅途中的人。

  此诗为七言律诗,题目中五原是古称,即唐丰州九原,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这首诗是李益的代表作。

  诗的头两句先写收复后的饮马泉的明媚春色。春天里的饮马泉,杨柳轻拂,绿草无边,呈现出一片静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片肥沃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根本没有这种冬去春来,劫后复苏的情景。“旧是”二字,含蓄婉转,既包含对今日收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三、四句写夜宿五原的见闻。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这一静一动,更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辽阔的意境。笳鸣,是古时的军号声,其悲壮苍凉的音调,最能拨动久于旅生活的爱国诗人的心弦,使他们心中刹时涌现出驰骋疆场的豪情,所以下句“何人倚剑白云天”的联想就显得极为脱落自然。

  “何人”是不定指的反问,既是边塞鸣笳之地,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理想中所希冀的能多有一些倚剑天外的英雄来保卫边疆的恳切愿望。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含有喜悦的赞叹,又蕴藏着担忧的感伤。它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但形势尚很紧张,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心。

  五、六句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从来”是指过去,说明作者随同节度使来到饮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两天,而是在漫长的道路上几乎走过了一冬天。那时关塞道路,冰冻一片,坎坷难行;而今的饮马泉已是春天,寒冰解冻,绿水分流。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有收束全篇的作用。五原饮马泉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诗人从饮马泉眼前的景色,回想到饮马泉的历经变迁,从饮马泉的历经变迁联想到自己多年从军的坎坷生涯。国势的衰颓,战乱的频繁,个人的失意,使忧国思乡的诗人在军旅中度过了大半生,消耗了美好的青春,而今面容憔悴,年华消逝。“恐惊”二字,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成的沉痛心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局势、边防的安危紧密结合,似水到渠成般地把全诗的思想感情收结起来。

  摄取典型形象,运用多种手法,寄情于景,是此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全诗八句,几乎一句一个景象,象电影镜头一样连续放映出八个画面:春光明媚的大草原;碧波荡漾的饮马泉;笳声悲壮的空旷月夜;倚剑天外的守边将士;冰雪封冻的关塞之路;汉使面前的流水淙淙;以及怕临泉照影的憔悴老人和回忆中的当年之英武青年。这些画面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画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也有过去的;有近处的,也有远处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和想到的。

  这一系列的画面,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融汇在诗人对边塞形势的感慨中,从而生动和谐地组成了一幅“过五原”的大画卷。面对这幅色彩绚丽,含蓄深沉的画卷,不由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回味。

  同激昂高扬的盛唐边塞诗相比,李益这首诗忧伤重于欢欣,失望多于希望,情调大相径庭。这是不同时代使然。同时,正由于诗人具有爱国热忱,因而明知前途难测,希望微茫,却仍然要给人以欢欣和希望,这是诗人思想感情使然。这就使这首诗独具一种风格,欢而不乐,哀而不伤,明快而婉转,悠扬而低回,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和谐动人,含蓄不尽。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边塞诗的基本情调是“悲壮婉转”,能“令人凄断”,这首诗正可作为代表。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02-703

guòyuánéryǐnquán--

绿yángzheshuǐcǎoyānjiùshìéryǐnquán

chùchuījiāmíngyuèrénjiànbáiyúntiān

cóngláidòngguānshānjīnfēnliúhàn使shǐqián

qiǎnxíngrénzhàoróngbìnkǒngjīngqiáocuìxīnnián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望海楼¹明照曙(shǔ)霞,护江堤(dī)²白踏晴沙。
译文: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
注释:¹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²堤:即白沙堤。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涛声夜入伍员¹庙,柳色春藏苏小²家。
译文: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踏包蕴在苏小小家。
注释:¹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²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红袖¹织绫(líng)夸柿蒂(dì),青旗²(gū)³趁梨花
译文: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注释:¹红袖:指织绫女。²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³沽酒:买酒。⁴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译文: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踏裙腰弯弯斜斜。

  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启以下佳境。在这里,“照”楼曙踏和霞光属客观现象,“踏”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一静一动,皆从诗人眼中见出,紧扣题目的“望”字。诗中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又杭城临钱塘江,故筑堤。次联转过一层,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这两句声踏交织、虚实相衬,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江南丝织业繁盛,故诗中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这是绫的花纹;又当地产美酒,诗中亦自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这里特以二者并举,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踏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湖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两旁杂花草木密布,诗中自注说:“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请看,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白堤上烟柳葱茏,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踏飘带。上句就“谁开”提唱,故设问答,接着用了“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 .

hángzhōuchūnwàng

bái tángdài 

wànghǎilóumíngzhàoshǔxiá jiāngbáiqíngshā 
tāoshēngyúnmiào liǔchūncángxiǎojiā 
hóngxiùzhīlíngkuāshì qīngjiǔchènhuā 
shuíkāi西nán cǎo绿qúnyāodàoxiá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¹,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²臣一³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tú)(fàn),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qīng)
译文: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交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注释:释:佛教。这里指佛教徒,即僧人,俗称和尚。秘演,人名。¹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²国家:指当时的朝廷。³臣一:臣服,统一。⁴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在四海之中,故四海指全国。⁵兵革:兵,武器。革,将士作战用的甲盾,这里指战争。⁶养息:休养生息。⁷山林屠贩:指隐居山林做屠夫、商贩的隐士。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曼卿¹为人,廓(kuò)²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³野老(hān)(xī),淋漓颠(diān)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xiá)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译文: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注释:¹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诗人,他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²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³布衣:百姓。⁴野老:乡村老人。⁵酣嬉:尽情喝酒,尽情嬉游。⁶庶几:或许。⁷狎:打近而且态度随便。⁸阴求:暗中寻求。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浮屠(tú)¹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²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³,东之济、郓(yùn),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jiē)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译文: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交。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注释:¹浮屠:佛教,也称和尚。也作“浮图”。²遗外:超脱。即抛弃世俗的功名富贵。³河:黄河。⁴济、郓:济州、郓州。都在今山东省。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夫曼卿诗辞清绝¹,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²。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qū)³其橐(tuó),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译文: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注释:¹清绝:清新绝顶。即特别清新。²浩然:刚直正大之气。³胠:打开。⁴橐:袋子。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diān)崖崛(jué)(lù)¹,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译文: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注释:¹崛峍:高峻陡峭。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这篇文章在写作、构思上别具匠心,由“天下无事”日久,“智谋雄伟非常之士”, “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引出“廓然有大志”的亡友石曼卿,又由曼卿而及秘演。又述曼卿、秘演相交最久,且是 “以气节相高”的“奇男子”。然而二人却不为世用,曼卿死,秘演亦老病,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感慨:“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欧阳修对石曼卿诗颇为推崇,而曼卿“尤推秘演之作”,反衬秘演诗作“雅健有诗人之意”。在秘演将南游之际,作者“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文共分三部分。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愿结交天下豪士,结识了亡友石曼卿。一开始,作者先由自己当年进京结交当世豪贤写起。天圣四年(1026),欧阳修随州荐名礼部,到京城应试,因此有机会结交当代的贤良卓越人物。当时,值宋真宗景德(1004-1007)初年到宋仁宗庆历(1041-1048)初年,这四十年,为北宋全盛时期,所以作者称此时为“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自古有“乱世出英雄”之说。动乱的社会, 给那些有才能的人以施展自己才华、抱负的机会, 有用武之地。而社会安定, 对国家和人民是好事, 可是却使那些智谋杰出的贤豪之士无有用武之地, 只好隐居起来,“伏而不出”, 这些“智谋雄伟非常之士”, 往往隐匿在山林里的屠夫、商贩之中, 深居简出, 至死也不为世人所发现。作者深知这一道理, 因此要到那些“山林屠贩”中去寻求“智谋雄伟”的贤豪之士, 但是一直找不到。后来, 作者结识了当时的诗人石曼卿。石曼卿为人开朗豪放, 胸怀大志, 然而他的才华和本领却因得不到世人的发现而无法施展。曼卿本人也不愿委曲求全, 去迎合世人的赏识。因此他便同一些平民百姓饮酒作乐,借酒浇愁。关于石曼卿的豪饮,作者在《归田录》中曾有记载:“石曼卿磊落奇才, 知名当世, 气貌雄伟,饮酒过人。”并说他常同人“对饮终日, 不交一言……非常人之量。”作者同曼卿交游,一方面是仰慕他的才华和为人,同时也是为了借机寻访“天下奇士”。这一段里,没有出现秘演的名字。但是秘演的影子,已经在字里行间隐隐可见。从那些“伏而不出”的“智谋雄伟非常之士”中,那些“老死而世莫见者”的“山林屠贩”中,都可以看到秘演的存在。而从放浪形骸的石曼卿的身上,更可以看到释秘演的身影,这就是作者结构文章的高明之处。

  由于第一段打下了伏笔,所以第二部分一开始,便直接了当地点出了秘演的名字:“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文章至此才进入正题。作者没有孤立地描写秘演,而是把他和石曼卿放在一起对比着描写。二人都是“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奇男子”,都爱极饮至醉,“喜为歌诗以自娱”。不同的是,这二位隐而不出的隐士,一位隐于酒,一位遁于佛门。关于秘演的为人,《湘山野录》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子美在一首《赠秘演师》诗中,写有“垂颐孤座若痴虎,眼吻开合无光精”两句。别人看了都说写得精彩,形象逼真,秘演“颔额方厚,顾视徐缓,喉中含其声,尝若鼾睡然”。但秘演本人看了此诗后,却将“眼吻开合无精光”句中的“无”字改成了“犹”字。苏子美笑骂秘演,秘演辩道:“吾尚活,岂当曰无光精耶?”子美无言以对。诗中还有“卖药得钱之沽酒,一饮数斗犹猩猩”,又被秘演抹去。苏子美说:“吾之作谁敢点窜耶?”秘演说:“君之诗出,则传四海,吾不能断晕酒,为浮图罪人,何堪更为君诗所暴?”子美无奈,只得笑而从之。秘演为人之狂放不羁,由此可见一斑。古之贤士,都看重名声气节。他们敬佩秘演、曼卿的为人,因此都愿意同他们交游。“予亦时至其室”一句,把作者自己也插了进去,通过自己与秘演、曼卿二人的亲密关系,使文章中关于秘、石二人的描写更加真实感人,也更增添了文章的感情色彩。文章至此,笔势陡然一转,写到秘演由盛而衰的过程。“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那些隐居的士子们,并不是真的愿意与“山林屠贩”为伍,只是他们的才学得不到世人的赏识,以避世来作消极的反抗。他们一旦有机会,便会出山,重新实现他们的雄心、抱负。秘演便是为此奔波了十年,最终却仍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山林屠贩”之中。此时石曼卿已死,而秘演也已衰老多病。作者目睹他们二人由盛至衰的过程,感慨世事沧桑,又联想到自己,发出了“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的嗟叹。

  最后一段谈到了秘演的诗作。曼卿本人的诗清美之极,而他却特别称赞秘演的诗。认为他的诗雅正刚健,有《诗经》作者以诗美刺社会之意。此是借曼卿之口,赞誉秘演之诗。关于秘诗的特点,苏子美的《赠释秘演》中曾这样说到:“作诗千篇颇振绝,放意吐出吁可惊。不肯低心事镌凿,直欲淡泊趋杳冥。”秘演相貌出众,胸怀浩然正气,可惜他出世皈佛, 不能在世事中有所作为, 只有他的诗得以在世上流行。可是他又不珍重自己的诗。人已经很老了, 打开他的诗箱一看,“尚得三四百篇, 皆可喜者。”曼卿死后, 秘演也茫然不知所向, 听说东南一带多名山胜水, 甚为壮观, 便欲前往游览。这说明他人虽已老, 仍壮心未已, 志在山水。作者深知友人的用心所在, 因此为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文, 述说了他盛时的往事, 用来悲叹他今日的衰老。这就点明了作者撰著此文的目的。文章在最后标出了作者的名字及写此文的具体时间。

  近代学者林纾说过:“欧阳永叔长于序诗文集。”此话不假。欧阳修写过不少诗序, 除《释秘演诗集序》外, 还有《梅圣俞诗集序》、《苏氏文集序》等。文中亦有“秘演状貌雄杰, 其胸中浩然”的正面刻画, 但更多的是采用侧面烘托, 映衬的方法表现秘演其人。秘演的行为轨迹, 始终伴随着石曼卿的影子。未写秘演, 先写曼卿为人, 写其“廓然有大志, 时人不能用其材”, 因此“从布衣野老, 酣嬉淋漓, 颠倒而不厌”, 实则是映衬秘演的为人。写秘演盛时的狂放以及老年的落拓, 都始终与曼卿的活动紧密联系着。二人盛时“欢然无所间”, 及“曼卿已死, 秘演亦老病”。文章写秘演的诗歌艺术, 亦先写曼卿诗之清绝, 然后由曼卿口中, 引出对秘诗“雅健有诗人之意”的评价。这种映衬、对比的手法, 使两个奇人的形象都很鲜明、突出。

  《释秘演诗集序》行文直起直落而又富于变化, 结构严谨, 前呼后应, 过渡、衔接自然, 委婉曲折, 如文中讲“山林屠贩”,“伏而不出”, 实际上暗伏着秘演、曼卿这二位隐士。由求“智谋雄伟非常之士”不得, 引出曼卿, 再由作者跟随曼卿交游, 引出秘演。字字珠玑, 句句含有伏笔, 真是无一赘字。又如二段有曼卿“酣嬉淋漓, 颠倒而不厌”之伏笔, 三段便用“曼卿隐于酒”,“极饮大醉”回应, 结构严谨、完整, 几近无懈可击。文中写曼卿、秘演二人由盛而衰的过程,令人沉痛, 哀惋, 然而篇末却写秘演犹存壮志要游山水以寄托情怀, 将读者的思路引向对秘演最后归宿的揣测、遐想之中, 可谓意境深远。全篇语言平谈, 感情深沉而又富于变化。如写石、秘二人盛时的纵酒狂饮, 语言明白、流畅, 而写他们衰败时, 语气则舒缓、沉郁, 无限凄厉哀惋。明人茅坤称此序“多慷慨呜咽之音, 命意最旷而逸”, 实在是很恰当的。

参考资料:
1、 关永礼.《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shìyǎnshī

ōuyángxiū sòngdài 

    shàojìnshìyóujīngshī yīnjìnjiāodāngshìzhīxiánháo rányóuwèiguójiāchénhǎi xiūbīng yǎngtiānxiàshìzhěshínián érzhìmóuxióngwěifēichángzhīshì suǒyòngnéngzhě wǎngwǎngérchū shānlínfàn yǒulǎoérshìjiànzhě cóngérqiúzhī hòuwángyǒushímànqīng 

    mànqīngwéirén kuòrányǒuzhì shírénnéngyòngcái mànqīngqiú suǒfàng wǎngwǎngcónglǎohān líndiāndǎoéryàn suǒwèiérjiànzhě shùxiáérzhī chángcóngmànqīngyóu yīnyīnqiútiānxiàshì 

    yǎnzhě mànqīngjiāozuìjiǔ néngwàishì jiéxiānggāo èrrénhuānránsuǒjiàn mànqīngyǐnjiǔ yǎnyǐn jiēnán ránwéishī dāngyǐnzuì yínxiào shìtiānxiàzhī zhuàng shíxiánshì jiēyuàncóngyóu shízhìshì shíniánzhījiàn yǎnběi dōngzhī yùn suǒ kùnérguī mànqīng yǎnlǎobìng jiē èrrénzhě nǎijiànshèngshuāi jiānglǎo 

    mànqīngshīqīngjué yóuchēngyǎnzhīzuò wéijiànyǒushīrénzhī yǎnzhuàngmàoxióngjié xiōngzhōnghàorán  suǒyòng shīxíngshì érlǎn lǎo tuó shàngsān bǎipiān jiēzhě 

    mànqīng yǎnránsuǒxiàng wéndōngnánduōshānshuǐ diānjué jiāngtāoxiōngyǒng shènzhuàng wǎngyóuyān zhīlǎoérzhìzài jiāngxíng wéishī yīndàoshèngshíbēishuāi 

    qìngèrniánshíèryuèèrshílíngōuyángxi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