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镞惯调经百战,钱鞭多力恨无雠。
金镞惯调经百战,钱鞭多力恨无雠。

shíliùshǒuliù--shìshìguī

jīnguàndiàojīngbǎizhànqiánbiānduōhènchóu

释士圭

释士圭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
人亡有此¹忽惊喜, 兀(wù)(wù)²对之³呼不起。
译文: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喜,用心的看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
注释:¹此:指遗像。²兀兀:用心的样子。³对之:看着它。
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嗟余¹只影²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译文: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
注释:¹嗟余:感叹余生。²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译文: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
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
及我生时悬我睛¹, 朝朝伴我摩书史²
译文:等到投胎出生时悬挂着我的眼睛,看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
注释:¹悬我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悬挂我的眼睛。²摩书史:研究书画史书。
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
漆棺幽閟¹(bì)何物? 心藏形貌差²³
译文: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
注释:¹漆棺幽閟: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²差:差不多。³堪:可以。⁴拟:相似。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cǐ)¹
译文: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泪水。
注释:¹泪泚:流下清泪。
此诗是陈师曾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前二句,人虽已故,犹有遗像在焉,犹可朝夕相对,这是一喜,然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翻成悲怆。三四句承上,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五六句再承上句,用顶真格,句法密不透风,然则即便同死,亦不得相见,惟留一双白骨没于荒山而已。六句间感情大开大阖,令人动容。后六句宕开一笔,极写夫妻感情之深。悬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伊人虽逝,音容笑貌宛在,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清泪。全篇字字血泪,师曾可谓深于情者。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清歌且罢唱,红袂(mèi)¹亦停舞。
译文:歌手们停唱清新的歌曲,舞者的红袖子也停下不动。
注释:¹红袂:犹红袖。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赵叟抱五弦¹,宛转当胸²抚。
译文:赵叟拥抱着五弦琴,在胸前宛转地抚弄。
注释:¹五弦:一作“五弦琴”。²当胸:一作“胸前”。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大声粗¹若散,飒(sà)飒风和雨。
译文:响亮的音符在涌动和散播,飒飒地像风吹雨。
注释:¹粗:一作“徂”。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译文:柔软的音符几乎消失殆尽,切切像鬼魂说话的声音。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译文:像喜鹊的报喜歌一样高兴,接着又如长臂猿不祥的哭声。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zhǐ)¹
译文:他的十根手指没有固定的音,宫商角徵羽变化不定。
注释:¹宫徵羽: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一作 “宫商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译文:座上客听此声音,灵魂和身体失去了控制。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译文:行路人听此声音,突然停下来不能抬起脚。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jiē)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译文:唉,普通人的耳朵,应该爱今而不爱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所以绿窗¹琴,日日生尘土。
译文:这就是绿窗里的竖琴,一天天地被灰尘覆盖得更深的原因。
注释:¹绿窗:一作“北窗”。

qínzhōngyínshíshǒuxiánzuòxiánqín--bái

qīngqiěchànghóngmèitíngzhàosǒubàoxiánwǎnzhuǎndāngxiōng

shēngruòsànfēngxiǎoshēngjuéqièqièguǐshén

yòuquèbàozhuǎnzuòyuánshízhǐdìngyīndiāndàogōngzhēng

zuòwénshēngxíngshénruòzhǔxíngwénshēngzhùnéng

jiējiēréněrhǎojīnhǎosuǒ绿chuāngqínshēngchén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水亭凝望¹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huǎng)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yú)淡烟薄霭(ǎi),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²,夺回雪兔金蟆。
译文:在水亭旁注目远望,归期还没到,猜测着还差几天。隔着绿色的帷幔屏风,画着新长出的眉毛,犹如遮挡着半边的脸。片刻飞起的淡淡的薄雾,被西风吹得不留一丝痕迹。顷刻,变化不定,夺回了月亮。
注释:¹凝望:注目远望。²白衣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出自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意思是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¹,小住为佳。何须²如钩似玦(jué),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qiǎn)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³
译文:乘云到了玉皇大帝家。人世间敲打三下鼓,试着自己判定今生,更是看了好几次,小住为最佳。何用形状像钩子一样的玦,相伴着半菱花。不要遣怪发鬓苍白的嫦娥。
注释:¹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²何须:何必,何用。³苍华:发鬓苍白。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词。

  上片写闺中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进行了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点点的伤感。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
译文:上一次你们在曲江西面为我送行,我们在红杏园里喝的烂醉如泥。
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¹鹧鸪啼。
译文:今天在越溪之上遇到了你,这时杜鹃花开放,鹧鸪鸟啼叫。
注释:¹发:花开放。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译文:先前为我送别的故人谁还在呢,分别后这江上烟波浩渺,让我几乎迷路。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知荣¹知辱²牢缄(jiān)³,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shà)也风流
译文: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却牢牢地把嘴闭着,明白谁是谁非却只暗地里点头。姑且在诗书堆里停留吧,对世事悠闲地袖手旁观,即使贫穷到了极点也是荣幸的。
注释:中吕:十二宫调之一。阳春曲是它的曲牌。知几(jī):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关键和先兆。意为应有先见之明,知变之几微。几,隐微预兆。¹知荣: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²知辱: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老子》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是老子明哲保身的哲学。³缄口:把嘴巴缝起来。《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以缄口表示闭口不言。⁴淹留:停留。《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曾何足以淹留。⁵“贫煞”句:即使贫穷到了极点也是荣幸的。⁶风流,这里作荣幸、光彩讲。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zūn)前有限杯。回头¹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译文:今天有酒今天就醉个痛快,先喝光这杯里有限的酒。回头之间沧海成为陆地而扬起飞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已没剩下几个白发的故人。
注释:¹回头:回头之间,喻时间短促。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不因酒困¹因诗困²,常被吟魂³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译文:我不为酒所困扰,搜索枯肠,终日苦吟,也常常因浓郁的作诗兴致惹起豪饮的酒兴。一个无用之人,在这一年四季里闲居度日,以诗酒为乐,永葆天真的本性。
注释:¹酒困:谓饮酒过多,为酒所困。²诗困:谓搜索桔肠,终日苦吟。³吟魂:即“诗魂”,指作诗的兴致和动机。⁴醉魂:谓饮酒过多,以致神志不清的精神状态。⁵四时:一指春、夏、秋、冬四季;一指朝、暮、昼、夜。⁶风月: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此指岁月。⁷天真:天然的本性,指没有做作和虚伪,不受礼俗影响的天性。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张良辞汉¹全身计,范蠡(lǐ)归湖²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³,今古几人知。
译文:张良辞官修仙学道,是为保全自身打算;范蠡辞官归湖泛舟,是为远避祸灾考虑。智者仁者忘情山水,隐居山林,都是最明智的选择。请你细心推究,这道理古今有几人能真正懂得?
注释:¹张良辞汉:张良是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但大功告成以后他便隐退了,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甚至“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神仙)游耳”。²范截归湖:范蠡是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谋臣,吴灭后,他辞去封爵,泛舟五湖(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³细推:细心推求、推究。

  白朴的《阳春曲·知几》一共有四首。这种把声调格律完全相同的曲词重复填写,在元散曲中称“重头小令”。曲题“知几”语出《易·系辞下》:“子曰:知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第一首曲子表明了作者对世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安于贫困,认为名士自风流。小令劈头一联对偶。“知荣知辱”出于老庄思想。作者说自己知道何者为荣,何者为辱,只是“牢缄口”,不愿说破而已。“谁是谁非暗点头”句意几同。“诗书丛里淹留”表现了白朴的主要生活内容。曲子中“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两句化用苏轼、元好问等人词句,表现了作者的安贫乐命的思想。这种远官场而近贫民的生活态度和处世观念,在元代知识界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首曲子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生命不再的感叹,表现了以酒自娱、放浪形骸的人生态度。此曲句句抒情,对人生短暂的叹喟,对世事多变的愁伤交织在一起,创造出悲切哀怨的意境,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第三首作者于曲中描写了自己的诗酒生涯,抒发了乐天知命的闲适情感。这支小令感情强烈,前两句沉郁中饱含旷达,后三句闲适、旷达中隐含沉郁。全曲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不甘与浊世为伍的意蕴。

  前三首极力描写了作者缄口免祸、纵情诗酒的生活态度,第四首可以说是回答为什么采取如此生活态度的缘由。

  这首小令以议论入曲,上下千年,纵横古今,融深沉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现实感受为一体,读来冷峻深邃,发人深省。当然,这种“全身”“远害”的处世哲学历来被评为消极情绪,但对于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奔竞者之辈却也是一副有效的清凉剂,人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封建社会弊端之一斑,而且也可以窥见元代士人复杂的心态。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65-167

yángchūn ·zhī

bái yuándài 

zhīróngzhīláojiānkǒu shuíshìshuífēiàndiǎntóu shīshūcóngqiěyānliú xiánxiùshǒu pínshàfēngliú 

jīnzhāoyǒujiǔjīnzhāozuì qiějìnzūnqiányǒuxiànbēi huítóucānghǎiyòuchénfēi yuè báirén 

yīnjiǔkùnyīnshīkùn chángbèiyínhúnnǎozuìhún shífēngyuèxiánshēn yòngrén shījiǔtiānzhēn 

zhāngliánghànquánshēn fànguīyuǎnhài shānshuǐzǒngxiāng jūntuī jīnrén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