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19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千门¹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注释:¹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三百内人¹连袖舞,一时天上著²词声。
译文: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¹内人:宫中宫女。²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zhēngyuèshídēng

zhāng tángdài 

qiānménkāisuǒwàndēngmíng zhēngyuèzhōngxúndòngjīng 
sānbǎinèirénliánxiù shítiānshàngzhuóshēng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¹
注释:¹蕤ruí:指花。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¹杂兔丝²
注释:¹榛:zhēn果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卵形或倒卵形,春日开花,雌雄同株,雄花黄褐色,雌花红紫色,实如栗,可食用或榨油。²兔丝: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圣心对此应有感,隐迹如斯谁复知。
圣心对此应有感,隐迹如斯谁复知。
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
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
聘丘园,访茅茨,为谢中林士,王道本无私。
聘丘园¹,访茅茨²,为谢中林士³,王道本无私。
注释:¹丘园:指隐居高人。²茅茨: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³中林士:在野隐居的人。

yánfèngshèngzhìzhìchéngguāngyuànjiànshēngténggǎnyīnchéngyǒngyīngzhì--cuīyuánhàn

xīnténgzhèngwányòupéngshí

luóshēngjiāo绿mànqīngyīnchuíruí

dàicháoguāngnuǎnyóuhánqīng

yáoqiānhuá殿diànshāoshàngwànniánzhī

fāngliánguìshùrùnbàngliánchí

yōurénjiànkōnghuāngzhēn

shèngxīnduìyīngyǒugǎnyǐnshuízhī

怀huáixiánláoyǒngtànxīnshī

pìnqiūyuán访fǎngmáowèixièzhōnglínshìwángdàoběn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为问¹西风因底²怨?百转千回³,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译文:为我问一问西风,什么它那样怨恨杨柳,百千次地旋绕衰柳狠吹,苦苦地要把系情的柳丝折断。西风把柳叶吹得纷纷坠落,到处飘洒也不顾惜,柳叶被吹得已离开回塘,飘泊到天涯海角去了。
注释:蝶恋花: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¹为问:为我问之意。²底:底事,什么事。³百转千回:形容思虑过重,萦绕不去。⁴苦要:偏要。⁵情丝:指柳条。⁶“叶叶”二句:这两句说,柳叶飘零不知何方,距离生长之地已如天涯般遥远。飘零的柳叶正是明遗民的象征。回塘,池塘,塘旁多植柳,此指柳树生长的地方。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¹?梦里鹅黄²拖锦线³,春光难借寒蝉唤
译文:寒鸦害怕天黑找不到栖息之处,都仓皇失措的乱飞起来,趁着天没黑有斜阳,谁还肯留恋这衰柳。柳叶初生时的鹅黄秀色,只有在梦里才能找到;寒蝉叫声无力是唤不回春天的。
注释:¹“阵阵”三句:意思是说,柳条柳叶飘零殆尽,栖息在柳上的寒鸦趁着斜阳纷纷飞走。²鹅黄:春天柳芽才吐的色泽。³锦线:春天的柳条。⁴“春光”句:是说初春的柳色只有在梦中才能再见到,美好的春光是寒蝉不能唤回的。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秋风摧残下衰柳枝条断折、树叶飘零的景象,下片写栖柳寒鸦纷纷离去和柳色春光难再的感叹。作者借咏衰柳,寄寓亡国之痛与复国无望的哀伤。这首词借衰柳象征明王朝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抒发沉痛的故国之思;物象鲜明,抒情气氛浓郁。

  词的上阙,写衰柳叶落不能归根。开头三句,用拟人手法提出问题:为我问一问西风,因为什么它那样怨恨杨柳,百千次地旋绕衰柳狠吹,苦苦地要把系情的柳丝折断。“情丝”眷恋明朝的土地,“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回塘周围自然种柳,有唐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为证,故回塘也指衰柳所在。既然西风把柳口卜吹尽,四处飘飞,那么早就离生根的土地远如天涯了。叶落归根已不可得,这两句说尽柳树的衰败、叶的飘零的绝境,象征着明朝遗民无所归附的命运。

  词的下阙写衰柳春光不在。先从寒鸦写起,与上片相衔接。李白诗云:“杨柳可栖鸦”。那是春正浓,现在柳已衰落,故阵阵寒鸦无枝可栖。它们都去趁夕阳的温暖,没有谁还留恋衰柳。言外之意是说,明朝大势已去,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多数人自找温暖栖身之地。“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鹅黄”、“锦线”形容垂柳的新生姿态,但这种景象只不过是梦中所想,寒蝉与衰柳都是秋天景物,二者只能在秋天同归于尽,又怎能靠它来唤回春光。

参考资料:
1、 毕桂发.毛泽东评点历代名家词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05:990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译文:春花都已凋谢,杜鹃啼声还一声比一声凄厉!你有千古奇冤藏在心底!
注释:子规:即杜鹃,又称杜宇、杜主。相传是古蜀帝名,啼血方止,故常以其叫声比喻为出于悲苦与冤屈的呼号。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译文:你哭诉,向着疏烟、明月与丛林,你哭诉,向着微雨、落花和大地。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易堕(duò)¹将乾(gān)明,能伤欲断魂。
译文:闻者眼泪流干,见者心魄窒息。
注释:¹堕:落,掉。
名缰憀自束,为尔忆家园。
名缰(jiāng)¹(liáo)自束²,为尔忆家园。
译文:追求功名富贵就是自己束缚自己,子规的声声悲叫,勾起阵阵乡愁!
注释:¹名缰:把追求功名富贵,看作束缚身躯的缰绳。名,功名,这里指科举。缰,系马绳。²自束:自己束缚自己,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束,束缚。尔,你,这里指子规。

  此诗前四句写景,以疏烟、明月、树木、微雨、落花、村落背景的怆凉衬托杜鹃的声声哀鸣,气氛极浓。后四句抒情,叙述自己本来已经伤心,听到杜鹃声就更悲伤了,因而产生了思家的念头。全诗基调激越,主体和客体两两相形,蕴露有法。

  此诗一开始,诗人便以杜鹃自喻。杜鹃的声声嘶鸣,凄切动人,蕴含着自己的万古冤屈。

  颔联写杜鹃生活之环境,诗人叠用六个名字,营造出了雾霭弥漫、烟雨迷茫、明月凄清、落花遍地的客观环境,这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曲折反映。现实世界知音难觅,诗人内心的冤屈无人可以申诉,也无人可以分担。这一联是写景。

  诗的下半部分,明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泪将干,魂欲断,自怨自艾,自惭自伤。因此,他深深责怪自己“谬从科试”作茧自缚。如今,听到杜鹃的声声哀啼,他越发思念家乡,甚至意欲远离仕途,回归家园。特别是诗歌尾联,虽然表面上是对自己的责怪,然而读者从中却可以体味到诗句的言外之意。仕途的险恶、科举的束缚、人生的无常,使诗人产生了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如果联系余靖的生平,就能领悟这诗句所包蕴的人生况味。余靖出身于仕宦之家,性聪慧,少年师从林和靖先生,23岁便进士及第,官至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等。宋景祐三年(1036),因向皇帝上书为被贬的范仲淹辩护而遭贬。因而,诗人发出了“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的感叹。

  全诗托物寓怀,抒写了身世之感。以杜鹃的声声嘶叫表现诗人的万古之冤,用杜鹃声引发诗人“将干泪”、“欲断魂”体现诗人寸肠欲断的百结愁肠,表现了沉郁愁苦的感情基调。而且,诗中有杜鹃生长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借此反映了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就使诗歌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1、 李建邡编著,古典诗歌的鉴赏和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04:第99-100页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女皇的《制袍字赐狄仁杰》(《全唐诗》卷五《则天皇后》,第58页)一诗短小精悍,寥寥12字,达到了褒奖勋臣,树立典型,驾驭臣下的目的。

  这是指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机时刻,狄仁杰调任魏州刺史,以民生为要,提振军民退敌信心,兵不血刃使得契丹退兵,深得百姓爱戴,为其立了生祠;同时龙颜大悦,擢升其为幽州大都督,并亲笔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便收录在《全唐诗》中,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四句十二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zhìpáorénjié--tiān

zhèngshùshǒuqīngqínshēngxiǎnwèixiāng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