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辄三年宦,何蕃间岁归。风尘为吏苦,天地禀生微。
灵辄三年宦,何蕃间岁归。风尘为吏苦,天地禀生微。
廪粟难糊口,园蔬亦乐饥。谁令浪奔走,南北敝征衣。
廪粟难糊口,园蔬亦乐饥。谁令浪奔走,南北敝征衣。

nánguī宿西chán--huángyànpíng

língzhésānniánhuànfānjiānsuìguīfēngchénwèitiānbǐngshēngwēi

lǐnnánkǒuyuánshūshuílìnglàngbēnzǒunánběizhēng

黄彦平

黄彦平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 1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游九仙山¹,闻里中儿歌陌²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³每岁春花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bǐ),为易之云。
译文: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镠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注释:¹九仙山: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²陌:田间小路。³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镠之妃。⁴鄙野:粗鄙俚俗。⁵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¹
译文: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注释:¹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遗民¹几度垂垂²老,游女³长歌缓缓归。
译文: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慢慢返归。
注释:¹遗民:亡国之民。²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³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¹軿(píng)²来。
译文: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注释:¹翠:青绿色。²軿: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若为留得堂堂¹去,且更从教²缓缓回。
译文: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赏着花)慢慢回。
注释:¹堂堂:指青春。²从教:听任,任凭。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生前富贵草头露¹,身后风流陌(mò)上花。
译文: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
注释:¹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已作迟迟¹君去鲁,犹教缓缓妾(qiè)还家。
译文: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慢慢地从陌上归家。
注释:¹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镠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参考资料:
1、 孙凡礼 刘尚荣 .苏轼诗词选 :中华书局 ,2005 :58-59 .

shànghuāsānshǒu

shì sòngdài 

yóujiǔxiānshān wénzhōngérshànghuā lǎoyún yuèwángfēiměisuìchūnguīlínān wángshūwèifēiyuē  shànghuākāi huǎnhuǎnguī  rényòngwéi hánwǎnzhuǎn tīngzhīrán ér wéizhīyún 

shànghuākāidiéfēi jiāngshānyóushìrénfēi 
wèimínchuíchuílǎo yóuchánghuǎnhuǎnguī 

shàngshānhuāshùkāi rénzhēngkàncuìpíng軿lái 
ruòwéiliútángtáng qiěgèngcóngjiàohuǎnhuǎnhuí 

shēngqiánguìcǎotóu shēnhòufēngliúshànghuā 
zuòchíchíjūn yóujiàohuǎnhuǎnqièhuánjiā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因依老宿¹发心初,半学修心²半读书。
注释:¹老宿:称释道中年老而有德行者。²修心:修养心性。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雪后每常¹同席卧,花时未省²两山居。
注释:¹每常:常常。²未省:未曾,没有。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猎人箭底求伤雁(yàn),钓户¹竿头乞活鱼。
注释:¹钓户:指渔家。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jiùshānsēng--wángjiàn

yīnlǎo宿xīnchūbànxuéxiūxīnbànshū

xuěhòuměichángtónghuāshíwèishěngliǎngshān

lièrénjiànqiúshāngyàndiào竿gāntóuhuó

xiàngfēngchénfánnǎozhīshuāibìngnánchú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gēng)(yín)¹冬,予自²小港欲入蛟洲城,命³小奚木简束书。时西日沉山,晚烟萦(yíng)树。望城二里许¹⁰,因¹¹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¹²视小奚,应曰:“徐¹³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hé)¹⁴。”予愠¹⁵为戏,趋行¹⁶。及半,小奚仆¹⁷,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¹⁸束,而前门已牡下¹⁹矣。
译文: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命令书童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我生气了,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等我整理好书籍捆好书时,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
注释:¹庚寅:清顺治七年。²自:从。³命:命令。⁴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⁵以:用。⁶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⁷束书:把书捆好。束:捆绑。⁸从:跟从。⁹萦:环绕。¹⁰二里许:两里左右。许: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望:遥望。¹¹因:于是。¹²熟:仔细地,详细地。¹³徐:缓慢地。¹⁴阖:闭。¹⁵愠:恼怒,生气。¹⁶趋行:快步而行。趋,疾走。¹⁷仆:跌倒。¹⁸就:完成。¹⁹牡下:指闭门上闩。牡,门闩。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予爽然¹,思渡者言近道²。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³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译文: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大概是这样吧。
注释:¹爽然:如有所失的样子。²近道:很有道理。近,接近。道,道理。³穷暮:一直到晚上。穷,穷尽。⁴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啊!其,语气词。其:语气词。犹是:像这样。犹:像。也夫:语气词。

  这一组文章,是用两篇散文画龙,又借孔孟语录点睛:速度问题,要从实际情况衡量,能快则快,须慢就慢。不能快却求快,适得其反;慢慢来,作好充分准备,倒是水到渠成。

  这里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事态发展的趋势,把握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排除鼠目寸光的干扰,作出比较科学的预见。

  小到二里的路程,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紧不慢二十分钟笃定走进城门。但是,渡者听到询问,还须“熟视”瘦小的书童再说:他的肩头那么嫩,他的双腿这么细,而他身边的一捆书几乎齐腰,捆扎书籍的绳子又不牢靠。这就表明,在城门关上之前的有限时间里,小书僮是要完全避免摔跤的折腾的;而要避免摔跤,就须徐徐走去。看起来,速度放慢了,时间会拖长,但换来的,却是小书僮力能胜任,尤其是不出意外,这样,时间反倒赢回来了。显然,这样的考虑是渗透着快与慢的辩证思维的,却为毫无辩证观点的人所不解,甚至讥之为儿戏。

  大到战争的胜利,也不可躁急从事,而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才能争取得到。夏后相在失败以后,不是不服气,最好明天再战,拿出颜色给对方看看,而是分析原因,找到根子,艰苦奋斗,战胜自己。在他看来,这次失败,既然不是我方的外因(地不浅,民不寡)使然,那么,就是我方的内因所致,具体地说,就是“吾德薄而教不善”决定了的。——显然,这是深切反思和深刻探讨以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他日后力求改正的几个方面想见此前的所作所为:一是无视玩物丧志,表现在贪图享受,纵情娱乐,讲究修饰;二是漠视道德规范,表现在待人不讲礼貌,用人不讲贤能。——如此气氛弥漫在家庭内外,乃至部落国家,一旦发生战争,遭遇失败,就是十分自然的了。所以,甘泽之败,无异于在夏后相脸上击一猛掌,使他在清醒以后定下了“厚德善教”的长期战略,并以此作为回答躁急请战者以“不可”的坚强后盾。——这里提出“长期”二字,请问“长”到什么时候?应该说,在夏后相那里,是没有一张时间表的,总之是要长到上述各方面都拨乱反正了。有显著成效了,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有压倒对方的优势了,才可一战。所以,相对于以速战求速胜的六卿来说,夏后相对胜利的期望要久远得多,他甚至很有“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味道。哪知如此专心致志于战略调整的结果,却是仅仅一周年后,有扈氏自来顺从,夏后相不战而胜。这就不能不使人信服这样一条真理:外因只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据。

  可惜,《小港渡者》的作者和《期年而有扈氏服》中的六卿在事情当初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周容对渡者的“熟视小奚”,感觉迟钝,对渡者的回答,愠以为戏,一意趋行,直到束断书崩,仓促之中眼看城门关闭而不得入,才在爽然自失之中感悟渡者之言近乎道,利于行,记之以诫后人。六卿好胜心切,也一定悻悻于夏后相对他们“请复之”的不以为可,直到期年以后,内部整治得体,国力强盛,前敌不战而服,才会击节长叹道:天下之不以躁急自败,反以缓国自强而胜人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人们在感叹之余,才始领悟孔孟语录并不我欺。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 程帆.古文观止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3、 郭英德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华书局,1999
4、 杨振中.走进文言文: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5、 朱庆 .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xiá)中。
译文: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译文: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经年¹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译文: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注释:¹经年:经过很多年。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今朝一拂(fú)¹,自照憔悴容。
译文: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注释:¹拂拭:掸掉或擦掉。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罢重(chóng)惆怅,背有双盘龙。
译文: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gǎnjìng--bái

měirénbiéliújìngzàixiázhōng

cónghuāyánqiūshuǐróng

jīngniánkāixiáhóngāiqīngtóng

jīncháoshìzhàoqiáocuìróng

zhàozhòngchóuchàngbèiyǒushuāngpánlóng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chán)颜。和风弄袖,香雾¹(yíng)(huán)。正酒酣(hān)时,人语笑,白云间。
译文:北望平川,野水荒湾。与士彦共觅春光、飞步上南山。和暖的山风拂弄着衣袖,弥漫着淡淡香气的云雾萦绕在鬟边。摆酒畅饮,白云之间,笑语喧哗,直有仙游之乐。
注释:泗守:指当时泗州太守刘士彦。南山:都梁山。在县南六十里。¹香雾:雾气。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飞鸿¹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译文:日暮时分,大鸿雁飞过夕阳斜挂的天幕,游山的人们一一归去,这时天空仍澄净静美,让人沉醉。不知是谁还无事闲坐在空山上远望。他一定会看到长桥上,灯火闪烁,那是太守游山夜归。
注释:¹飞鸿:鸿雁。

xíngxiāng ·shǒuguònánshānwǎnguīzuò

shì sòngdài 

běiwàngpíngchuān shuǐhuāngwān gòngxúnchūn fēichányán fēngnòngxiù xiāngyínghuán zhèngjiǔhānshí rénxiào báiyúnjiān 
féihóng鸿luòzhào xiāngjiāngguī dànjuānjuān qīngxián rénshì yànzuòkōngshān wàngchángqiáoshàng dēnghuǒluàn shǐ使jūnh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