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姚勉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滉漾银河通。
昆明¹波涛南纪²雄,金碧³滉漾银河通。
译文:昆明湖的波涛在南方称雄,金光灿烂的昆明湖水荡漾着与银河相通。
注释:昆阳:旧县名,今并入云南省晋宁县,在昆明湖的南面。海:指昆明湖,在昆明市西南,又称滇池。¹昆明:即昆明湖。²南纪:南方。³金碧:指被阳光照射,金光灿烂的昆明湖水。⁴滉漾:水波动荡的样子。
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
平吞万里象马国¹,直下千尺蛟龙宫。
译文:平铺万里吞吐着富饶之地,下达千尺深处直接蛟龙的水宫。
注释:¹象马国:意指富饶的地方。
天外烟峦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濛。
天外烟峦(luán)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濛(méng)¹
译文:天外烟雾弥漫的山峦四处点缀,云气缭绕中高树一片浑蒙。
注释:¹空濛:形容烟岚雨雾,迷茫的样子。
乘槎破浪非吾事,已斩鱼竿狎钓翁。
乘槎(chá)¹破浪非吾事,已斩鱼竿狎(xiá)²钓翁。
译文:乘着木筏破浪前进不是我想做的事,已经砍下竹子做成鱼竿准备陪伴钓鱼翁。
注释:¹乘槎:乘筏。²狎:亲近,亲昵。

  这首诗前三联写望中所见,气象雄浑阔大而略带凄迷色调。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表达遭贬后的政治失意之情。诗先对昆明湖的宽广与秀丽作一总介绍,然后从不同角度作全面的、立体的描绘。最终由雄奇而转入低沉,抒发自己压抑的胸怀。全诗辞句华瞻,意象生动,描写景色壮丽雄阔,抒写情怀委曲婉转,景丽而情深。

  诗由“望海”之“望”字层层铺开。首联写昆明湖总的特点。湖水宽广壮阔,波涛翻滚,为南国诸湖之首。而湖水平静之时,清波荡漾,泛出金碧光彩,绚丽夺目,仿佛与那美妙的银河相通。一句是实写,直诉昆明湖形势;一句是虚写,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下两联便选择各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介绍。颔联承“雄”字而来。出句说湖平吞万里,似乎囊括了整个滇南。使人不由得想起杜甫写洞庭湖的名句“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及孟浩然写洞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来,三者有同等的胸襟笔力。对句说湖水深不可测,下有蛟龙宫阙。颈联则呼应首联所写的绚丽一面,不写湖,而用湖边的景色进行衬托。说那沿岸起伏的山峦,烟云迷漫,山上的树,高耸入云,雾气缭绕,一片迷蒙。两句写景,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浩瀚及秀美。

  尾联转入抒情。如此雄浑奇丽的景色,自然令人豪气顿生,盼望能如张骞乘槎、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那样建立功勋、垂名青史。但这都是过去的理想,现在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得兴致一落千丈。作为一个犯人,只怕难逃埋骨异乡的厄运,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只好学渔翁垂钓湖边,打发岁月。在这里,诗调低沉消极,呈现出无可奈何的惆怅与悲哀。

参考资料:
1、 闫连朵编,元明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06,第167页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惹尽百花香,翠尾扫开三月雨。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jīn)¹惹尽百花香,翠尾²扫开三月雨。
译文:这里原有无数的华丽房屋,燕子不问主人是谁随意居住。低掠时红襟沾满了百花的芳香,穿飞时翠尾扫开了三月的雨。
注释:¹红襟:指燕子前胸的红羽毛。²翠尾:史达祖《双双燕》:“翠尾分开红影。”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译文:燕子你离别我半年去了哪里?如今相见你像要把离恨倾诉。你在海棠枝上立了很久很久,却又向小桥西边飞去!

  此词咏物抒情,委婉细腻。燕子秋去春来,喜寻旧巢,使人有春燕怀恋旧主人之想。

  故进而猜想,在三月的轻风细雨中,带着花香归来,立在海棠枝上,似乎要向旧主人诉说半年来的离愁别恨。作者以移情法写燕,神情入妙,颇见新巧。

昼日移阴,揽衣起,香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昼日¹移阴²,揽衣起,香帷(wéi)³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xiān)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mò)¹⁰悄无言,寻棋局。
译文:红日高挂,移影入室,我从沉睡中醒来,披上罗衣,撩起帘幕,来到镜前,只见秀发零乱,脂粉暗淡,脸上还有一线红玉般的枕痕,我却无心梳妆。背依画栏,默默无语,凝望着昔日与他对奕的地方。
注释:¹昼日:白天的太阳。²移阴:日影移动,指时过已久。³春帷:春天的帷帐,点明季节与处所。⁴睡足:在床上躺够了,指女日子高懒起。⁵临宝鉴:面对金镜。⁶绿云撩乱:头发纷乱。绿云,形容女子发多而黑。⁷未忺:没有兴趣。⁸蝶粉蜂黄:唐代宫妆,以粉敷面、胸,以黄涂额间。⁹红生玉:一作“红生肉”,肉、玉均指女子两腮;生,印出。¹⁰脉脉:含情不语貌。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¹。想秦筝(zhēng)²依旧,尚鸣金屋³。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译文:想到与他再见遥遥无期,我的无限心事齐涌心头,久久难去。屋内秦筝依旧,筝声犹在耳际,而他已远在天涯。抬眼远望,天边芳草连天,回眼屋内,被香薰过的被褥只剩我一人独宿。最痛苦的是,蝴临满园飞舞。却无人与我共同捕捉,触景伤情,不禁泪落。
注释:¹心曲:内心深处。²秦筝:弹拨乐器,传为秦蒙恬所造。³金屋:华美的房屋。意为女子在居室弹筝,却无人欣赏。⁴迷:模糊,看不清。⁵宝香:贵重的香料。⁶无心扑:一作“无人扑”。句意为无心与其赏春戏蝶,而独自伤怀。

  上片写当时的情事,层次分明:“昼日移阴”三句,写天已大亮,窗外的日影仍在不停地移动,女主人公披衣起床,帐中春睡已经睡足。接下来写起身后的第一件事“临宝鉴”,对着珠宝镶嵌的明镜,只见满头如云的乌黑秀发散乱蓬松,但却毫无心思去梳洗打扮。“未忺妆束”的“忺”字作高兴、适意解。下面忽然插入了“临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两句,似乎有些打乱有条不紊的结构,但却另有作用。前一句借“临”、“蜂”、“褪”等在此处带有特定性象征意义的词汇,用曲笔写男女之间缠绵欢会已成为过去;后一句是写枕边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深深不褪似红线一根生在肉里;这也许是实写,然而更重要的却是以此表示,伊人虽去但刻骨铭心的爱却已入心生根。此外,这两句似也点明离别时刻刚过去不久,接下去写女主人公从户内走到户外,“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写她背倚着廊前雕饰彩绘的栏干,含情不语,用目光去寻找往日二人对弈为乐的棋盘。“脉脉”点出了她的神态,“寻棋局”则是借游移的目光落在棋盘上,写出此时对弈者已去,空留下令人惆怅生情的棋盘,揭示出女主人公心中的空寂,出语含蓄。

  下片写追忆往日相聚的欢乐,更衬托别后的孤单凄苦。阕首从不知再次相聚会在何时,不少欢乐的往事将人缠绕搅得人心碎开始,下面铺写了三件生活小事,一步深似一步地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把无形的相思抒写得淋漓尽致、触手可及。它们的顺序是先写“秦筝依旧”,再写“宝香熏被”,最后写“蝴临满园飞”。前两件事的写作技巧,一如上阕中“寻棋局”所示,使用的是今昔相衬比,使悲与欢的感情更加鲜明的手法。“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大意是:这昔日男女主人公时时抚弄拨弹的秦筝,如今依然在眼前,那熟悉的悠扬清亮的筝声也似乎还绕梁不绝,但是伊人已去;放眼望、芳草连天铺路不见远行人在何方,这幅用宝香熏过的锦被为什么失去往日的温暖,也只因伊人离去,如今的女主人是独眠孤宿。“芳草连天迷远望”之句夹在叙述事情之中,只是为了更加强远行人已去,一对情侣天各一方的气氛。最后一件小事的抒写精彩无比,以其处在醒目的结尾位置,便起到为全篇增辉的效果。为什么“蝴临满园飞,无心扑”?为什么这种愁情“最苦”?这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通常小事,词作者把它信手拈来,捕捉入词,便把女主人公被相思折磨得无情无味,连满园翩翩花间、上下翻飞的彩临,也引逗不起一点乐趣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该篇主要写男女之情,不仅铺叙物态,更能借物移情,使万物皆着我之色、皆抒我之情,曲尽其妙。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83-984

mǎnjiānghóng··zhòuyīn--zhōubāngyàn

zhòuyīnlǎnxiāngwéishuìlínbǎojiàn绿yúnliāoluànwèixiānzhuāngshùdiéfěnfēnghuángdōutuìlezhěnhén线xiànhóngshēngbèihuàlánmàimàiqiāoyánxún

zhònghuìmiànyóuwèiboxiànshìyíngxīnxiǎngqínzhēngjiùshàngmíngjīnfāngcǎoliántiānyuǎnwàngbǎoxiāngxūnbèichéng宿zuìshìdiémǎnyuánfēixīn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¹(fēi)²,周道³(wēi)(yí)。岂不怀归?王事靡(gǔ),我心伤悲。
译文: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宽广的大路遥迢而又漫长。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内心里禁不住暗暗悲伤。
注释:¹四牡:指驾车的四匹雄马。²騑騑:《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³周道:大路。⁴倭迟: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⁵靡:无。⁶盬:止息。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四牡騑騑,啴(tān)¹²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huáng)³启处
译文: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黑鬃白马累得喘息腿发慌。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没有闲暇安享静好时光。
注释:¹啴啴:喘息的样子。²骆:黑鬃的白马。³不遑:无暇。⁴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启,小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跪着,臀部贴于足跟。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¹者鵻(zhuī)²,载飞载下,集³于苞(xǔ)。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译文: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高空飞有时低处翱翔,最终栖落在茂密的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父亲来奉养。
注释:¹翩翩:飞行貌。²鵻: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³集:落。⁴苞:茂密。⁵栩:柞树。⁶将:奉养。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qǐ)¹。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译文: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自在飞有时收起翅膀,最终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母亲来奉养。
注释:¹杞:灌木,即枸杞树。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驾彼四骆,载骤¹(qīn)²。岂不怀归?是用³作歌,将母来谂(shěn)
译文:我驾驭着四匹黑鬃的白马,风驰电掣般在大路上奔忙。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不得已苦心创作这首诗歌,寄托我对母亲深深的怀想。
注释:¹骤:疾驰貌。²骎骎:形容马走得很快。³是用:是以,所以。⁴谂:想念。

  此诗为行役诗,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

  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以下各章内容都是对“伤悲”情绪的具体补充,全诗渗透着一种伤感色彩,这也是那个纷乱艰难时世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吧。“四马騑騑,周道倭迟”,马儿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曲折悠远,漫无尽头。风尘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马车跑得越快,离故乡和亲人就越远。他脑子里不是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他只在想一件事:“归”。却又用“岂不怀归”那样吞吐含蓄的反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丰富细腻一言难尽的思想感情,非常耐人寻味。这“周道倭迟”,也正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多少人南辕北辙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而有“怀归”之想,而“王事靡盬”无情地鞭笞着他们无奈地违心地前进着。除了陶渊明式人物能毅然“归去来兮”外,谁也免不了会有“心中伤悲”的阴影掠过。诗的抒情韵味相当悠长。

  全诗有三章写到马,因为马是载客的主体。有二章写到鵻,是行途所见。路上所见必不少,单单拈出鵻,自有一番良苦用心。鵻又称夫不。《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诗人见孝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安居),更谈不上尽孝于父母,让孝鸟与客观上已成了不孝的人作对照,感喟良深。又鹁鸠非常逸豫闲暇,自由地飞上飞下,累了可以任意停歇,在柞树上行,在枸杞上也行,爱停哪里是哪里。而可怜的四马,虽然是精心选拣出来毛色划一的华贵的骆马,但不得不终日拼命地跑,累了也得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还得跑。王家公事有规定期限,不容半点差迟。在这里,鵻的闲又与马的累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而写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可见,诗中写马,写鵻,都非泛笔,而有很深的匠心在。

  从谋篇布局来看,首章“我心伤悲”是定调,二章“启处”是安居乐业尽孝的基础,三、四章写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观念,次序不能移易。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来,以母概父。全诗层次井然。末章结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手法与《小雅·四月》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相同。

  尽管这首诗是发泄牢骚,不满“王事靡盬”之作,但也可被曲解成忠孝不能两全而勉力尽忠王事之作,所以统治者用此诗来慰劳使臣的风尘劳顿。”《毛序》说此诗“劳使臣之来也”。所以《仪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中也歌此诗。在笺释上,最典型的是毛传和郑笺。毛传云:“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郑笺云:“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都将此诗的“怨”思化为“美”意,实有悖于原作的主旨。《诗经》中像这样被曲解的诗,数量还相当不少。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18-321

míng xiānqín 

fēifēi zhōudàowēichí huái怀guī wángshì xīnshāngbēi 

fēifēi tāntānluò huái怀guī wángshì huángchǔ 

piānpiānzhězhuī zàifēizàixià bāo wángshì huángjiāng 

piānpiānzhězhuī zàifēizàizhǐ bāo wángshì huángjiāng 

jiàluò zàizhòuqīnqīn huái怀guī shìyòngzuò jiāngláishěn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¹,神人共远游。
译文: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注释:¹泰华山:华山,亦称太华山,为中国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县境内。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¹共远游。
译文: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注释:¹神人:神和人。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¹
译文:经过昆仑山,来到蓬莱仙山。
注释:¹蓬莱:东海中的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飘飖(yáo)¹八极,与神人俱²
译文:和神仙们一起在天空中遨游八方。
注释:¹飘飖:飘荡,飞扬,风吹貌。²俱:一起,在一起。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思得¹神药,万岁为期。
译文:我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活到一万岁。
注释:¹思得:想得到。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我愿登上高高的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¹长久,人道²居之³短。
译文: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与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注释:¹何:多么,为何。²人道:为人之道,人的道路。³居之:居天地之间。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译文: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与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世言¹伯阳²,殊(shū)不知³老。
译文:世人都说老子清静淡泊,从来都不知道年岁已老。
注释:¹世言:世人说道。²伯阳: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字。³殊不知:犹言竟不知。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赤松¹王乔²,亦云³得道。
译文:又说赤松子和王子乔得道成仙。
注释:¹赤松:赤松子,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²王乔: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³亦云:也说。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得之未闻¹,庶(shù)²³寿考
译文:没有听说过真正得道成仙的,也许得道的人可以长寿延年。
注释:¹得之未闻:得知以前从未听说之事。²庶:但愿,或许。³以:得以。⁴寿考:寿命的考量,长寿,寿数,寿命。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天地是多么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¹日月光,何所不光昭(zhāo)²
译文: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处没有它们的光芒呢!
注释:¹明明:光明貌。²光昭:光照,照耀,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译文: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处没有它们的光芒呢!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二仪¹合圣化²,贵者³独人不
译文:天地化育万物,最尊贵的难道不是人吗?
注释:¹二仪:天地,日月,阴阳,父母。²合圣化:合并圣化。³贵者:尊贵者。⁴独人不:唯独人不是。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万国率(shuài)¹,莫非王臣²
译文:各个诸侯管辖自己的封地,难道他们不是天子的臣民吗?
注释:¹率土:“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²莫非王臣:没有不是王臣的。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译文:以施行仁义为本分,以遵行礼乐为荣耀。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¹²逝去,昼夜以³成岁
译文:春夏秋冬交替远去,昼夜推移,成为一年。
注释:¹四时:指一年四季的农时,四季。²更:更加。再。³以:已经。⁴成岁:成为一年。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译文:春夏秋冬交替远去,昼夜推移,成为一年。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大人¹先天²,而天³弗违(wéi)
译文:有德行的人遵从天意,所以他们行为始终与上天保持一致。
注释:¹大人:以人为大。²先天:以天为先。³而天:如天。⁴弗违:不要违逆。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不戚(qī)¹年往²,忧世³不治
译文:他们从不忧虑年岁老去,只会忧虑社会不安定。
注释:¹不戚:不悲伤。²年往:年岁过去,年龄老去。³忧世:忧愁人世。⁴不治:不能治理,不安定。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存亡¹有命²,虑之³为蚩(chī)
译文:生和死都由天命决定,因此,担心生死是愚蠢的行为。
注释:¹存亡:生存和灭亡。²有命:有天命。³虑之:忧虑这些。⁴为蚩:为痴愚。蚩,白痴,无知。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春夏秋冬交替远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qī)¹欲何念²?欢笑意所之³
译文: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让欢笑永随自己的心意。
注释:¹戚戚:忧惧貌,忧伤貌。²欲何念:打算顾念什么。³所之:所去的地方。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译文: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让欢笑永随自己的心意。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壮盛¹智惠²,殊不³再来。
译文:盛壮年华和聪明智慧,将永远不会返回。
注释:¹壮盛:壮年盛年。²智惠:智慧和恩惠。³殊不:竟不。殊,很,甚。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爱时¹进趣²,将以³惠谁
译文: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将有惠于谁呢?
注释:¹爱时:爱惜时光。²进趣:追求乐趣,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进取,追求,求取。³将以:将此用以。⁴惠谁:恩惠于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泛泛¹放逸(yì)²,亦同何为³
译文:轻浮放荡,逸乐苟安,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注释:¹泛泛:泛泛地,寻常地,简单地。²放逸:放纵逸乐,豪放不羁。³亦同何为:又等同于什么。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
这首诗写的都是虚幻的内容,写游仙时的情境和心态。先写与神人远游。诗人有感于“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希望得到神药,延长寿命。但人生短暂,有无神药,能否长寿,将信将疑。于是笔势陡转,由神仙世界直转世俗人间。写日月普照,“贵者独人”。在人间,应当尊君王,行仁义,守礼乐,不必追求长寿,需要忧虑的是乱世还没有得到治理。诗人虽然年老,但雄心不灭。“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在普遍的忧生意识中融入了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独有的生命价值观。但这种情思没有持续下去,因而最后笔势再次陡转,写想过随心所欲的放纵生活而又于心不安的矛盾心态。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6-200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