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居然寒谷底,暖以扶桑暾。是时花正浓,主客共清樽。
居然寒谷底,暖以扶桑暾。是时花正浓,主客共清樽。
欣闻结驷盛,下贲穷巷原。恍如神仙人,谒入晋贺元。
欣闻结驷盛,下贲穷巷原。恍如神仙人,谒入晋贺元。
旧谷虽可记,白发各已拚。细论别来事,感怆将何言。
旧谷虽可记,白发各已拚。细论别来事,感怆将何言。
愁予守破研,石田疲老犍。羡君行万里,天宇横孤鶱。
愁予守破研,石田疲老犍。羡君行万里,天宇横孤鶱。
唯思山林寂,颇厌朝市喧。夔州华发女,欲嫁谁能昏。
唯思山林寂,颇厌朝市喧。夔州华发女,欲嫁谁能昏。
堂堂李元礼,今代真龙门。胸中有人物,荦然剖篱藩。
堂堂李元礼,今代真龙门。胸中有人物,荦然剖篱藩。
好春播伊耆,神火惊陆浑。词章轶唐人,天马出大宛。
好春播伊耆,神火惊陆浑。词章轶唐人,天马出大宛。
翰墨掩晋代,凤翥龙蛇奔。如何肯下顾,草间獐与猿。
翰墨掩晋代,凤翥龙蛇奔。如何肯下顾,草间獐与猿。
殷勤远赠我,一纸春风痕。空中实自愧,在上安敢援。
殷勤远赠我,一纸春风痕。空中实自愧,在上安敢援。
坐对大将军,有虱不得扪。岂不念长饥,终恐成素飧。
坐对大将军,有虱不得扪。岂不念长饥,终恐成素飧。
故人有宿诺,未敢覆手翻。泫然还明珠,甘此烟雨村。
故人有宿诺,未敢覆手翻。泫然还明珠,甘此烟雨村。
寄谢河阳公,敢当石与温。愿公茂功业,南国资于蕃。
寄谢河阳公,敢当石与温。愿公茂功业,南国资于蕃。
行当从公归,衮绣相府尊。嗟我与夫子,结契在仍昆。
行当从公归,衮绣相府尊。嗟我与夫子,结契在仍昆。
新知犹可乐,宿好况弥敦。中肠未抒写,别涕已潺湲。
新知犹可乐,宿好况弥敦。中肠未抒写,别涕已潺湲。
行行一尊酒,相送玉溪源。自从别君来,夜瞻太微垣。
行行一尊酒,相送玉溪源。自从别君来,夜瞻太微垣。
可怜一寸心,摇摇风中幡。采采涧边蒲,欲扣黄堂阍。
可怜一寸心,摇摇风中幡。采采涧边蒲,欲扣黄堂阍。
行窥溟渤大,讵止云梦吞。省穑不堪用,愧我小国蘩。
行窥溟渤大,讵止云梦吞。省穑不堪用,愧我小国蘩。
奈何疲津梁,卧病守一墩。欲往未可必,叹息谁与论。
奈何疲津梁,卧病守一墩。欲往未可必,叹息谁与论。
大哉天地德,六合回春暄。向来作诗祸,荡涤从此番。
大哉天地德,六合回春暄。向来作诗祸,荡涤从此番。
永言结我舌,有如啖铅矾。高居远俗氛,静坐收惊魂。
永言结我舌,有如啖铅矾。高居远俗氛,静坐收惊魂。
皇皇仁义涂,自兹改乘辕。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
皇皇仁义涂,自兹改乘辕。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
借君千顷波,清我汎滥袁。饱读古人书,仰酬明主恩。
借君千顷波,清我汎滥袁。饱读古人书,仰酬明主恩。
诸公尽萧曹,二皓自绮园。来诗岂可和,什袭传儿孙。
诸公尽萧曹,二皓自绮园。来诗岂可和,什袭传儿孙。
赵文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玉垒(lěi)¹高桐拂(fú)玉绳²,上含非雾下含冰³
译文:玉垒山上的高高桐树挺立苍穹,抚拂星辰,树梢上裹着朦胧的云雾,树根浸着厚厚的寒冰。
注释:蜀桐:此指桐木斫成之琴。¹玉垒:山名,在四川。²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³上含非雾下含冰:言桐树之高。非雾:雨雪或云霭之细密貌。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枉教¹紫凤无栖处,斫(zhuó)作秋琴弹坏陵²
译文:但是徒然长得这般高大并未成为紫凤栖身之材,却被砍作了秋琴,悲伤地弹奏着《坏陵》。
注释:¹枉教:空教、徒让。²坏陵:琴曲名,相传为伯牙所作。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主要描绘桐树的俊拔和坚毅的品性。梧桐的生长环境是恶劣的,它的枝叶为云气所缭绕,它的脚下是冰雪。梧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种与凤凰相连的佳木,诗人在描写中刻意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山名用“玉垒”,玉石高洁出尘,已有一种坚硬的感觉;桐称“高桐”,本身也有一种悲剧气质。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感叹高桐白白长得高大,最后被人斫作秋琴去弹《坏陵》古曲。栖息于树上的鸟是那传说中最洁净的凤凰,而诗人特意选择“紫凤”一词加以美饰,色彩上更加鲜明;琴说是“秋琴”,也是在着意突出一种寒凉之意。

  诗人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使得这首七绝在艺术上细美忧约,具有抑郁的情调和忧伤美。

参考资料:
1、 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397-398页
2、 杨春俏,吉新宏注析.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04:第265页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¹见素冠²兮?棘(jí)人栾(luán)³兮,劳心抟(tuán)兮。
译文:有幸见你戴白冠守礼如仪,见你身体是如此瘦弱憔悴,都是因为尽礼而忧伤劳累。
注释:¹庶:幸。²素冠:白帽。²棘人:罪人。棘,执囚之处。一说,瘦也。³栾栾:拘束,不自由。一说,瘦瘠貌。⁴抟抟:忧苦不安。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¹与子同归兮。
译文:有幸见你穿白衣守礼如仪,我也情不自禁地哀戚伤悲,好想和你一路同行相携归。
注释:¹聊:愿。一说“且”。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庶见素韠(bì)¹兮?我心蕴(yùn)²兮,聊与子如一³兮。
译文:有幸见你白冠白衣白蔽膝,我内心深处忧伤沉沉涌积,恨不得和你同悲融为一体!
注释:¹韠:即蔽膝,古代官服装饰,革制,缝在腹下膝上。²蕴结:郁结,忧思不解。³如一:如同一人。

  如果把此诗看成是一首痛惜贤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诗,那么,首章写那位遭受迫害斥逐的贤臣,他头戴素冠,身体瘦瘠赢弱,忧心忡忡,由外在形貌而及内心活动,将人物形象逐渐展现出来,颇有屈子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的意味,带有浓厚的悲剧气氛。第二、三两章,首句仍写“棘人”服饰,前章“素冠”与此“素衣”、“素韠”由上而下地描绘出“棘人”全身服饰,“素”字使人想见贤臣清白高洁的形象。第二句“我心伤悲”云云,直抒诗人情愫。第三句“同归”、“如一”云云,表明诗人的意愿,思想情感较之“伤悲”、“蕴结”又进了一层。全诗人物形象鲜明,诗人情感深厚,每句均以语气词“兮”字煞尾,悲音缭绕,不绝于耳。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当贤臣遭受迫害斥逐之时,诗人毫无避忌之心,明确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和与之同归的态度,此种精神难能可贵,于世情友道颇有教益。则诗人亦为贞良之士,可知也。

  此诗从第一章写素冠、第二章写素衣,第三章进一步转入素色蔽膝,自上而下,一路写来,诗人所遇君子全身素裹,洁白的装束,素朴的品德,令人见之肃然起敬。

  如果把此诗看成爱情诗,那么,每章首句就是以服饰代人,表示急切希望见到对方,次句诉说因见不到而忧思悲伤,末句说愿永结同心。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85-286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82-283

guān

míng xiānqín 

shùjiànguān <style= "color:red; " >  < /span>rénluánluán láoxīntuántuán 
shùjiàn <style= "color:red; " >  < /span>xīnshāngbēi liáotóngguī 
shùjiàn <style= "color:red; " >  < /span>xīnyùnjié liáo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书来聊¹得慰怀思²,清镜平明³见白髭(zī)
译文:我很怀念你,收到你的来信得到不少安慰,清早照照镜子,胡子白了,人已老了。
注释:人日:旧时风俗,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正月起首的八天内,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太原阳曲人,与诗人友谊很深。¹聊:暂且,姑且。²怀思:怀念之情。³清镜平明:晨起照镜。平明,清晨。⁴髭:最边上的胡子。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明月高楼燕市¹酒,梅见人日草堂诗²
译文:你住在燕京,明月当空的时候,常上高楼饮酒吧,我却没有那种豪气了,只能当人日梅花开时,读读杜甫的诗篇。
注释:¹燕市:燕京,今北京市。此时张纬文住在燕京。²草堂诗: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曾作有《人日》诗二首。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风光流转¹何多态,儿女青红²又一时。
译文:现在正当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光何等秀丽,年轻的儿女们穿红戴绿,兴致勃勃,一片欢乐景象。
注释:¹风光流转:时事变易。²儿女青红:指热闹的春天景象。儿女,指儿女辈,晚一辈,犹言新一代。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涧底孤松¹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²
译文:沟涧下边一株孤松,长得十分茂盛,足有两千尺高,充分显示着它不畏严寒的精神。
注释:¹涧底孤松:喻宁愿处身卑微也要保持气节。此处化用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²岁寒枝:古人以岁寒喻世乱,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喻坚持气节的人们。

  这首诗劝勉张纬文坚守节操,要像松竹一样,挺立在岁寒之际,其实也是诗人自勉之词,表达了诗人风霜高洁的品质和对蒙古统治者不满之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格调沉郁苍凉,含蕴不尽。

  首联起笔扣题,写分别后对张纬文的怀念思恋。用一“聊”字表明诗人平时怀思张纬文之情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涛涛,无止无息。“书来”恰似在“怀思”这条情感的河流中投入一石,只能是激起更深更广的情感的波澜,引起更深长的怀念,全诗正是对“书来”之后,激起的这种情感波澜的抒写。“清镜平明见白髭”,便是诗人情怀激荡剧烈的外形刻画。收到故人的书信后,诗人心潮澎湃,彻夜难眠,待第二天清早对镜一看,白髭又多添了几根。该句感叹着时光流逝,身心的渐衰,感叹着“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继而深究,该句也依然是在写“怀”,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人进老境,寂寞孤单,心情抑郁,会更加怀念旧日的生活,远方的友人的。首联并起,紧扣诗题,一以“书来”引“怀思”,一以叹老萦“怀思”。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诗酒逍遥生活的描述,该情景,或是由诗人想像而来,抑或是友人来“书”自述,意象空灵,含蕴不尽。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活无比关切的殷殷深情,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高尚节操的由衷称颂。明月高楼的景,映现了张纬文气概的豪迈,情志的高昂;高渐离燕市豪饮典事,又暗衬出了张纬文豪爽慷慨的性格。该联以高适的诗意入诗,既表现了诗人遥想中的朋友,在梅花盛开的人日,赋诗抒情的情景,更以高适寄杜甫的诗来比张纬文寄自己的“书”,以高适与杜甫的深厚情谊来比张纬文与自己的诚挚友情,以杜甫闲居浣花草堂自喻,展示出自己闲居故乡的宁静温馨之情,并以之告慰故友。且梅花,切景;人日,切时;草堂,诗人时居忻州野史亭,编辑《中州集》,收集亡金史料,切地;而高适致杜甫,张纬文致诗人,切人。以前人诗意入诗,却又能达到如此妙境,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了。

  颈联即承即转,进一步展示人到暮年,儿孙绕膝的安宁心境。如果首联和颔联,诗人抒“怀思”,想故人,基调是抑郁的,情感是凄婉的话,颈联,就显得洒脱昂扬了。现在已是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光秀丽;年轻的儿女们穿红戴绿,兴致勃勃,一片欢乐景象。春天,是美好的,给人们以希望与追求;儿女们是天真的,给人以慰藉和幸福。在此,诗人告诉他的老朋友,自己这里,春光明媚,如画似锦,儿女长成,天真浪漫,其景融融,其乐陶陶。该联,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更是诗人自己的自宽自慰,写出了诗人豁达洒脱,开朗进取的性格与心情。而其中,也包含着对友人的一份体贴关怀的情愫。他是不希望朋友为他的处境牵心担忧的,是在用诗向朋友“报平安”了。

  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诗意由怀念友人,而升华成为对友人的勉励,升华成为对一种人格操守的礼赞。诗人化用左思诗意,“涧底松”已经成为一种人格操守的象征了。“孤”字,写出了这松的孤标独傲;“二千尺”写出了这松的高大伟岸。即使冬寒严酷,狂雪残压,他仍然傲然屹立,葱绿一片。“孤”“二千尺”“岁寒枝”构成的松的意象,正是高洁的人品,不屈的节操的象征。尽管它身处“涧底”,也永远不改初衷。所以,诗人要情真意切地勉励朋友“殷勤留看”了。

  该诗,既有对友人生活的关切,更有对友人保持高风亮节的期盼和勉励,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该诗以诗人主观视角的转换描述和抒怀。首联写自己的心境,颔联转写友人情景,颈联又转写自己的境况与心情,尾联写对朋友的勉励和希望,全诗在视角的转换中,收到了流动跌宕、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齐存田著.遗山诗词赏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246-249

rényǒu怀huáizhāizhāngxiōngwěiwén--yuánhǎowèn

shūláiliáowèi怀huáiqīngjìngpíngmíngjiànbáimíngyuègāolóuyànshìjiǔméihuāréncǎotángshī

fēngguāngliúzhuǎnduōtàiérqīnghóngyòushíjiànsōngèrqiānchǐyīnqínliúkànsuìhánzhī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代北燕南¹,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yān)(zhī)²下,悲哉秋气³。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译文: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注释:¹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²胭脂山:即燕支山。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³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⁴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销不尽,悲歌意。匀(yún)¹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²不来如意梦,红笺(jiān)³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译文: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注释:¹匀:抹。²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³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⁴浑是:全是。⁵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

  这首词以明月为媒介,以月之照临千里之外的闺房与边地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亲人,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前两句写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两句写此时独自伤悲的心情,再二句描绘相思的情景,结处则以此刻边声、乌啼烘托相思之苦之无助。月的力量是无形又有形的,月光同时弥补了两地难以逾越的距离,使词人的思绪飞跃于两地之间,频频更换的场景模糊了边地于闺房的界限。上片层层转进,曲折婉转。

  下阕进一步诉说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说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其相思之苦状如此,奈何奈何?下二句又假想妻子也在为别离而伤感,再二句怨恨无梦可慰相思之痛,只有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聊以自慰。最后二句宕开,是“违心字”的延伸。以思妇之口,道出了征人的不关心思念自己。语虽平淡,但却更显情致绵长深婉。因遥远的距离之隔产生的抱怨于误解恰恰表现出了与妻子感情笃挚、意气相投的底蕴。

  全词意象繁密,情感细腻,在缠绵悱恻的思念中平添了慷慨悲凉之气。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77页
2、 张少康主编.古词名家诵读本 纳兰性德.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04:78-79

mǎnjiānghóng··dàiběiyànnán--lánxìng

dàiběiyànnányīngyuèmíngqiānshuíxiāngniànyānzhīshānxiàbēizāiqiūxiǎozhàjīngqīng湿shīmiánzuìnóngxiāngkuàngniǎojuégèngtóubiānshēng

xiāojǐnbēiyúnjǐnxiānglèixiǎngyuánjīnlánshuíqīnghǎiláimènghóngjiānzànxiěwéixīndàobiéláihúnshìguānxīndōngtángguì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译文:京城初春之时,寒气仍逼得花梢在颤抖,本是燕子归来的时节,却不见它们在梁上筑巢,看来为它们卷起的那么多绣帘的功夫和时间都浪费了。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独倚 一作:独上)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独倚 一作:独上)
译文:犹记去年我们在秋千上互倚的温馨,如今却只剩下我一人独倚栏杆。错过了海棠回春的时候,难不成要等到花儿也谢了。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泛指帘幕。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生动。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情怀。“去年共倚秋千”一句意即见秋千而触动旧欢,用“去年”,引出往昔情事,心中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清苦闷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转入幽怨,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误了花期,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虽然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论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而缺乏变化,虽然不能反映起伏不定的感情,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与含蓄的情怀;就人物而论,没有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走见词风的平正雅致。语言含蓄委婉,清丽可人。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直白的表达,也没有强烈指责,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痴心与怅然,和平婉曲但含思凄迷哀婉,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描画得生动传神。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曾标举此词下片云:“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

qīngpíng··fèngchéngchūnqiǎn--chényǔnpíng

fèngchéngchūnqiǎnhánhuāshāochànyǒuyuēláiliángshàngyànshíèrxiùliánkōngjuǎn

niángòngqiūqiānjīnniánlángànlehǎitángshíhòuchéngzhídàihuācán((zuòsh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