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煮酒算英雄,运会原来在个中。试看执鞭徒贱役,可知诡遇匪良工。
谁将煮酒算英雄,运会原来在个中。试看执鞭徒贱役,可知诡遇匪良工。
行云自妙氤氲态,逆水休誇搏激功。去去前途总无定,由他踏实与虚空。
行云自妙氤氲态,逆水休誇搏激功。去去前途总无定,由他踏实与虚空。

shīpíngyùn--zhāng

shuíjiāngzhǔjiǔsuànyīngxióngyùnhuìyuánláizàizhōngshìkànzhíbiānjiànzhīguǐfěiliánggōng

xíngyúnmiàoyīnyūntàishuǐxiūkuāgōngqiánzǒngdìngyóushíkōng

章甫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 6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kuǎn)¹春风入户庭。
译文:高高的山岩上,有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当它飞入户庭鸣叫时,仿佛是与春风亲切地欵曲而语。
注释:¹欸语:鸟叫的声音。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百舌黄鹂¹方用事,汝(rǔ)音虽好复谁听?
译文:户庭里得势的是百舌和黄鹂,你唱得再好又有谁听?
注释:¹百舌黄鹂:百舌鸟和黄鹂鸟。

  这首诗的主要用意是讥刺朝廷专权用事的新党,直指他们为君侧的佞人。有力地抨击了他们专恣弄权、妒才忌贤的行径,诗中对不知名的鸟儿深表惋惜,也是对那些遭受排挤的高才遗贤寄予同情之心。

  这首诗没有题目,作者不知所咏鸟儿的名字,其本意也不是咏鸟,诗中的政治讽刺意味虽然十分显豁,作者还是不愿直接点明,所以用“绝句”代题。

  由陈入隋的诗人韦鼎写过一首《在长安听百舌》:“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也是由一鸟相惊而触动政治感慨,不过是通过埋怨鸟儿在异地仍作乡音而寄托深切的乡国之思。道潜则是慨叹无名之鸟难为善鸣者所容,借以对专权用事者予以讥刺。二诗都用正言反说之祛,韦诗责怪百舌实际是怜惜百舌不知风烟之异,道潜说黄鹂、百舌善鸣实是责其不容异鸟争呜,只不过一个说得曲折,一个用的是比兴。

  此诗发端用叙事句法写鸟儿居于高岩而不为人所知,其品种十分珍奇。它飞入户庭时,与春风欵曲而语,又显得十分亲切诚挚。这句写鸟儿情态可爱,依依动人。接着叹息:户庭里得势的是百舌和黄鹏,你唱得再好又有谁听?这一问,表面上只是惋惜户庭已有善鸣之鸟,异鸟飞来未必能受赏识,其实意味深长。黄鹂、百舌都是常见的鸣禽,黄鹂即黄莺,百舌是伯劳的一种,一名反舌,能反复其舌,在春天随百鸟鸣叫,到夏天停止。这两种鸟因鸣声圆滑而常为人所畜养,它们把持歌坛,自不容珍奇的鸟儿前来争鸣。同时,古人认为,“反舌有声,佞人在侧”(《汲冢周书》),杜甫《百舌》诗曾借此鸟托讽说:“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直接以百舌的鸣叫来影射君侧有谗佞之人。联系道潜的身世背景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用意是讥刺朝廷专权用事的新党,直指他们为君侧的佞人。

  道潜与苏轼交好,绍圣(1094-1098)初期,苏轼被贬往惠州,道潜也因作诗讥刺时政而得罪,被勒令还俗,编管兖州。当时新法已经变质,执掌朝政的是章惇、曾布、蔡京等一伙人。这首诗将这一伙人比作鸣声圆滑、反复其舌的百舌、黄鹂,不光是嘲讽他们凭着伶俐圆滑、唱得好听而得势一时,而且还有力地抨击了他们专恣弄权、妒才忌贤的行径,诗中对不知名的鸟儿深表惋惜,也是对那些遭受排挤的高才遗贤寄予同情之心。

  这首诗的客观意义要比作者的寄意还要深广。无名鸟儿唱得再好也无人来听,又说明听众缺乏鉴别能力,既不识高低,又不辨清浊,只能欣赏百舌、黄鹂凡庸的曲调。它还联系到自古以来由于小人用事而致使人才受排挤、遭冷落的现象,以及由于世人鉴识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曲高和寡、庸音喧扰的情况。所以,此诗虽然语浅意露,一目了然,却能在多方面发人深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496页

jué--dàoqián

gāoyányǒuniǎozhīmíngkuǎnchūnfēngtíng

bǎishéhuángfāngyòngshìyīnsuīhǎoshuítīng

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
行路迢(tiáo)¹入谷斜,系驴来憩(qì)²野人家。
译文:漫不经心的边走边逛不知不觉来到一山谷,把驴拴好到一户山野人家歇歇脚。
注释:¹迢迢:遥远的样子。²憩:休息。
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
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lí)采碧花。
译文:一个小孩儿挑着刚摘下来的山楂在叫卖,村里的几个几个女孩儿正沿着竹篱采花。
篝火就炊朝甑饭,汲泉自煮午瓯茶。
(gōu)¹就炊朝甑(zèng)²饭,汲³泉自煮午瓯(ōu)茶。
译文:与老乡就着篝火吃过早饭,中午又取来泉水煮一壶香茶。
注释:¹篝火:古指用竹笼罩的火。²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³汲:从下往上打水。
闲游本自无程数,邂逅何妨一笑哗。
闲游本自无程数,邂(xiè)(hòu)何妨一笑哗(huá)
译文:闲来出游本就没有什么计划,偶然遇到大家不妨一起谈笑风生。

chūyóu--yóu

xíngtiáotiáoxiéláirénjiā

shāntóngdānmàihóngguǒcūnyuáncǎihuā

gōuhuǒjiùchuīcháozèngfànquánzhǔōuchá

xiányóuběnchéngshùxièhòufángxiàohuā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分携(xié)¹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²。偶然相聚还离索³。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译文:上次的分别还如昨天的情景一般清晰,感叹人生到处漂泊,就像浮萍一样。虽然偶尔会相聚,但终究朋友还是要离散各地。这多愁多病的身体,在等待朋友的消息中愈发消瘦了。
注释:¹分携:分别。²萍漂泊:浮萍无根,随波逐流,喻人生漂泊不定。³离索:离群索居。索:孤独。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¹犹负平生约²。西望峨嵋³,长羡(xiàn)归飞鹤
译文:这杯离别的酒不要推却了,你我都是辗转外郡之人,漂泊不定。虽辜负了归隐故乡的约定,可我总是西望峨眉山,期盼着归隐的日子。
注释:¹故山:指故乡。²平生约:早定下的归乡之愿。³峨眉:四川名山,代指作者与杨绘的家乡(杨是四川绵竹人)。⁴归飞鹤:飞回故里之鹤。

  上片感慨人生,本如浮萍在水,为飘泊而“多病多愁”,一开始便是错误。词一开头,就点明离别,并交织着对往事的回忆:“分携如昨”。“分携”犹言分手,写出了临别依依、难舍难分的感情。说是“如昨”——像昨天那样,那是因为苏轼出判杭州时,杨绘任御史中丞,二人曾在汴京相别。回忆旧日分离,则是为了强化当前别情,所以很自然地引发了人生感慨:“人生到处萍飘泊”,不过这与作者早年写下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诗)那种泛咏人生不同,主要是就宦游踪迹不定而发的。接着便推出当前送别之事:“偶然相聚还离索”。按杨绘予本年八月才到杭州知州任,九月即被朝廷召还,所以说是“偶然相聚”。故人相聚匆匆,更使别情难堪。“离索”虽然是指当前的离别,却蕴蓄着一种深沉的感情,也与开头的“分携”相照应。紧接着,词人又与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抒写了更深一层的感慨:“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苏轼在熙宁六年、七年诗作中屡屡言“病”,可见当时健康情况不佳确是事实,但这里说“多病多愁”,毋宁说是道出了一种不得志的情绪,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及在地方官任上沉沦多年,无疑都是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至于断言“须信从来错”这里“须信从来错”是词人以夸大的过激的言辞来表现一种牢骚的情绪。由于杨绘是在党争中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词人能敞开心扉,放言无忌。

  下片劝慰友人,天涯沦落人,不妨放怀一笑。换头两句写别筵情景:“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词人故作达观,劝友人尊前对饮,并用天涯沦落的共同遭遇来打动对方。当然,说“天涯”“沦落”这样失意、丧气的话,并非真的如自居易那样遭到贬谪的不幸,而只是夸大其辞地写仕途飘荡的身世之感,反映了一种厌倦的情绪。对仕途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怀念往往纠缠在一起,篇末三句折到抒发归隐故乡的意愿,是合乎心理逻辑的:“故乡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从当年兄弟相约早退到写此词时,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犹”、“长”二字便写出了一种长久的期待与内心的渴望。词人把“峨嵋”作为故乡及其美景的代表,从反面运用了“化鹤归辽”的神话故事,以“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归隐的素愿以及对故乡的深情。不过,下片所写并非当时思想的全部,也不能因此引出词人向往恬退的结论。

  这首赠别词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强化了身世感慨,二是牵动了故乡情结。全词所表现的是客中送客的黯然情怀,但取境阔大。声调嘹亮,故情虽抑郁而不萎靡,构成独特之情味。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291页

zuìluòshàngchéngyuán--shì

fēnxiézuórénshēngdàochùpíngpiāoǒuránxiāngháisuǒduōbìngduōchóuxìncóngláicuò

zūnqiánxiàoxiūquètiāntóngshìshānglúnluòshānyóupíngshēngyuē西wàngéméizhǎngxiànguīfēi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清川¹²长薄³,车马去闲闲
译文: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木丛生的沼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注释:¹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²带:围绕,映带。³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⁴去:行走。⁵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流水如有意,暮禽(qín)¹相与²还。
译文: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注释:¹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²相与:相互作伴。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荒城¹²古渡³,落日满秋山。
译文:荒凉的城池紧挨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经秋的重山。
注释:¹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²临:当着。³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tiáo)¹(sōng)²下,归来且³闭关
译文:远远地来到嵩山脚下安家落户,紧闭房门不再与人来往。
注释:¹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²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³且:将要。⁴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56-157

guīsōngshānzuò

wángwéi tángdài 

qīngchuāndàicháng chēxiánxián 
liúshuǐyǒu qínxiānghuán 
huāngchénglín luòmǎnqiūshān 
tiáosōnggāoxià guīláiqiěguān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译文:终南山三十里的景色,我差不多有十几天没见到了。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译文:冒着雨久站着凝望,看见你如同看见亲朋好友雨样。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译文:虬龙掬手扬波,人间万里春色如洗。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译文:只是每天春雨不断,让爱山人心情发愁。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译文:阴暗的天气不会太久,虽然现在的狂风来的非常猛烈。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译文:久雨新晴,坏心情雨扫而光之后,终南山翠色欲流,如美景如画泻于雨国之京城的长安。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译文: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家家门前张开雨面新崭崭的屏风。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译文:谁家的山最好看,我愿意成为他家的邻居。

wàngshān--jiǎdǎo

nánshānsānshíjiànxún

màoshíwàngwàngzhīpéngqīn

qiúlóngdàngqiānwànchūn

duànchóushāwàngshānrén

tiānshìzhǎngjìnfēngláibēn

yīnyínsǎohàocuìxiěguómén

zhǎngānbǎiwànjiājiājiāzhāngpíngxīn

shuíjiāzuìhǎoshānyuànwèilí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