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颊。梅如叶。小时笑弄阶前月。最盈盈。最惺惺。闲愁未识、无计定深情。十年空省春风面。花落花开不相见。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著。莫猜疑。莫嫌迟。鸳鸯翡翠,终是一双飞。
花如颊。梅如叶。小时笑弄阶前月。最盈盈。最惺惺。闲愁未识、无计定深情。十年空省春风面。花落花开不相见。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著。莫猜疑。莫嫌迟。鸳鸯翡翠,终是一双飞。

méihuāyǐn··huājiá--xiàngziyīn

huājiáméixiǎoshíxiàonòngjiēqiányuèzuìyíngyíngzuìxīngxīngxiánchóuwèishídìngshēnqíngshíniánkōngshěngchūnfēngmiànhuāluòhuākāixiāngjiànyàoxiāngféngxiāngféngxìnlíngzhōngyǒuxīntōngtóngbēisháotóngzhēnzhuóqiānchóuzuìdōutuīquèhuāyīnbiānliǔyīnbiānhuídàitōuliánchéngliánshāngchūnshòuyōngshūlüèpāozhìxiánchùzhecāixiánchíyuānyāngfěicuìzhōngshìshuāngfēi

向子諲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2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¹老翁来赋诗。
译文:落星寺的房屋隐藏得多么幽深,龙图阁的老翁曾来这里呈诗才。
注释:¹龙阁:有飞檐的楼阁。即龙图阁。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来接天帆到迟。
译文:小雨遮山,游客久久地闲坐;长江接天,帆影缓缓地驶来。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宴寝¹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译文:休息起居的室内清香阵阵,仿佛与尘世隔绝;而优美绝伦的壁画又有谁来赏爱?
注释:¹宴寝:休息起居之室。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蜂房各自开户牖(yǒu)¹,处处煮茶藤一枝。
译文:千门万户的层层僧房好比蜂窝,青烟缕缕,僧人煮茶烧的是藤柴。
注释:¹牖:窗户。

luòxīngshǒu ·sān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luòxīngkāishìshēnjié lónglǎowēngláishī 
xiǎocángshānzuòjiǔ chángjiāngjiētiānfāndàochí 
yànqǐnqīngxiāngshì huàmiàojuérénzhī 
fēngfángkāiyǒu chùchùzhǔcháténgzhī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枯箨(tuò)¹走阶庭²,何时复青³故茎
译文:您没看见那枯萎的竹叶绕阶乱,它怎么能返青再长到原来的竹枝上去。
注释:¹枯箨:干枯的笋壳;竹皮。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²阶庭:台阶前的庭院。³复青:再返青。⁴著:附着在。⁵故茎:原来故旧的竹笋茎干。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不见亡灵¹²享祀³,何时倾杯竭壶罂(yīng)
译文:您没看见亡故的灵魂,虽然受人祭青,却无法再端起酒杯。
注释:¹亡灵:死亡的灵魂或祖灵。²蒙:承蒙。³享祀:餐飨和祭祀。享,飨。享用。⁴倾杯:倾倒酒杯(亡灵喝酒)。⁵壶罂:酒壶和装酒的罂瓶。罂,罂缶(陶瓶瓦罐)。大腹小口的瓶。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¹得与时人²争。
译文:您见到这些场景应当会感到忧思,岂能因得到这些忧思而与别人争辩呢。
注释:¹宁及:岂能涉及或及时。²时人:当时或时下的人们。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人生倐(shū)¹如绝电²,华年盛德几时见。
译文:人生短暂如一闪而逝的闪电,灿烂年华能有几时。
注释:¹倏忽:顷刻,极短的时间。形容时间或光阴迅速流逝。²绝电:断绝的闪电。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但令纵意¹存高尚²,旨酒³嘉肴相胥燕
译文:唯有今天放纵心意保存高洁的节操,美酒佳肴互相共同宴请。
注释:¹纵意:放纵心意。²高尚:指高洁的节操。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³旨酒:美酒。帝王下旨赐予的美酒。⁴嘉肴:味色上佳的菜肴。⁵相胥宴:互相共同宴请。胥,互相。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持此从朝竟¹夕暮,差(chà)²亡忧³消愁怖
译文:坚持从早晨一直到晚上这样做,差不多就可以消除悲愁和恐怖。
注释:¹竟:竟直到。一直。²差得:差点儿就得以。³亡忧:灭亡忧思。⁴愁怖:悲愁和恐怖。怖,畏惧;非常害怕。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胡为¹惆怅²不得已³,难尽此曲君忤(wǔ)
译文:为什么惆怅不已,难以唱尽这歌曲使得您不快呢?
注释:¹胡为:何为。为何。为什么。胡,文言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²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惆,失意。怅,不痛快。³已:停止。⁴此曲:指《行路难》。⁵令:使得。⁶忤:忤逆,抵触,不顺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移家虽¹²³,野径入桑麻。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注释:¹虽:一作“唯”。²带:近。³郭:外城,泛指城墙。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近种篱边菊¹,秋来未著(zhuó)²
译文:篱笆边的菊花应该是近期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
注释:¹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²著花: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扣门¹无犬吠(fèi),欲去问西家²
译文: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注释:¹扣门:敲门。²西家:西邻。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归时 一作:归来)
报道¹山中去²,归时每日斜³
译文: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
注释:¹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²去:一作“出”。³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是说陆羽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的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种车马喧”的隐士风格。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两句一为转折,一为承接;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诗人访友的兴致亦侧面点出。

  “扣门种犬吠,欲去问西家。”说诗人又去敲陆羽的门,不但种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一般说来,写到“扣门种犬吠”,“不遇”之意已见,再加生发,易成蛇足。就像柳宗元的《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种心云相逐。”前人每谓末二句“着相”,情思刻露,如苏轼、严羽、胡应麟、王士祯、沈德潜等都持是说。但皎然之写问讯于西家却正得其所。一方面,见出对陆羽的思慕,表明相访不遇之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衬托出陆羽高蹈尘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同时对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即陆羽,并未给予任何直接的刻画,但其品格却呼之欲出,这也正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是邻人的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两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种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语言清空如话,不加雕饰,吐属自然,流畅潇洒,别有隽味。

参考资料:
1、 唐永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53-654

xúnhóng鸿jiàn

jiǎorán tángdài 

jiāsuīdàiguō jìngsāng 
jìnzhòngbiān qiūláiwèizhuóhuā 
kòuménquǎnfèi wèn西jiā 
bàodàoshānzhōng guīshíměixié  (guīshízuò guīlái )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译文: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遥想洛阳城,清光¹正如此。
译文: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注释:¹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知君想此夕,亦望镜湖水。
译文: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水面如镜的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译文: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yuètiānjiānwēizhī

liú tángdài 

jīnxiāochéngyuè wàngxuěxiāng 
yáoxiǎngluòyángchéng qīngguāngzhèng 
zhījūndāng wàngjìngshuǐ 
zhǎnzhuǎnxiāngxīn yuèmíngqiānwàn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春色触发人们的怀远之情,这在闺情诗中有无数的表现,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其情绪的发动与此相似,虽然后两句出以怨责口吻,实在还是表示她的春心是由春风撩拨的。所以把女子的怀人之情称为“春思”、“春心”,真是合适不过了。这首古诗一开始就写出了人们的共感,叫人觉着清新可喜。如果将它放在闺情诗的序列里,它又是较早这样表现的,读者读着李白等人的作品,自然就想起了它。这里写这个女子的联想又是十分具体、细腻。春风吹动了她的罗衣裾,使她想起了对方的青袍,这是由此及彼的联想;青袍的颜色是青的,眼前的春草也是青的,眼前的春草在春风中舒展着,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联想。通过这些联想,对方的形貌就宛然在目,她得到了一种幻想的满足了。当然,这些联想的逻辑顺序在诗句间并未清楚展示,由“罗衣裾”到“青袍”、由“长条”再到“青袍”,其间的联结,是由读者补缀起来的。这就是诗的可味之处。这里以“春草”象喻“青袍”,也是很新鲜的,五代牛希济有一首小词《生查子》,其结尾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大概是由此脱化而来的。

  上面四句都是写这个女子的感情活动,可以叫“想”,下面四句写她的行动,也就是“望”。“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津梁,就是桥梁,也许当初她所怀念的人就是由此出发的。这两句说:今日一早她就登上此地,提起衣裳久久瞩望,对远人她是多么思念啊,其心情又是多么焦灼啊。自然,她是望不到“所思”的。《诗经·卫风·氓》写女主人公望“所思”方位:“乘彼诡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里没有写她的“泣涕涟涟”,而是写她的继续期待和追求,显得含蓄而温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一个男子叫尾生,和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到时女子未来,河水暴涨,尾生不肯离开,抱着桥柱淹死了。这是宁死不负信约的典型。“皎日以为期”是句成语,古人往往指日为誓,以示信守。这两句是说:“怎能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这两句有的解释为:“这是深怨‘所思’不可靠的意思。”恐怕未必。与其说是怨,不如说是热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这样的钟情来期待她的爱人的。另外,“抱柱信”故事的引入也很自然,此地即为津梁,与故事的情境是一致的。

  此诗可能为文人加工的民间作品。它即景起兴,即事发想,自然浅切,情态宛然,大概原本是“男女相从而歌”那种环境中的产物。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80-181页

qīngfēngzhì

míng liǎnghàn 

qīngfēngzhì chuìluó 
qīngpáochūncǎo cǎozhǎngtiáofēngshū 
zhāodēngjīnliángshān qiānchángwàngsuǒ 
ānbàozhùxìn jiǎowé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