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松树冻欲死,夜半老僧眠树根。
千年松树冻欲死,夜半老僧眠树根。
一片海云吹不散,白龙拖雪上昆仑。
一片海云吹不散,白龙拖雪上昆仑。

xuědòu--chényǔnpíng

qiānniánsōngshùdòngbànlǎosēngmiánshùgēn

piànhǎiyúnchuīsànbáilóngtuōxuěshàngkūnlún

陈允平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3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芳草碧色,萋(qī)萋遍南陌。暖絮(xù)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yíng)盈拾翠侣¹,共携(xié)赏、凤城²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译文:春草碧绿,郁郁葱葱,长满了南面的大路。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又孤苦伶仃。
注释:¹盈盈拾翠侣:体态丰盈、步履轻盈的踏青拾翠的伴侣。²凤城:指京城。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shì)。又偷滴。谩伫立、倚遍危阑(lán),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lín)鸿¹,试重寻消息。
译文: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片昏暝。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为了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注释:¹鳞鸿:即鱼雁。相传鱼雁可以传书。

  这是一首伤春词,写天涯倦客春日依栏怀人之情。词人漂泊遥远异地,突然看到一片春色,不禁忆起过去曾发生过的令人难忘的春梦往事,尽管已时过境迁,但衷情难忘,春梦常伴在自己的生活中。词的上片写海角春愁,下片写依栏盼音。

  上片“芳草”二句写泛观南陌。“芳草”即芳春时节原野上的野草。诗人词客常以草喻离情。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是用“芳草碧色”,写春意之浓;写萋萋芳草,绿遍南野,喻春愁之深。接着“暖絮”二句,写絮飞花落,惹人愁思。“暖絮”,写杨花的轻飞,“乱红”,惜落花的飘零。这些都无力自主,均随暮春之风摆弄。这里本属“人知花”,即落花柳絮撩人春愁;而偏说“花知人”,即花絮知人春愁。这就足见词人的“春愁”,无人告慰。这样写不仅摒弃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老套,而且写出物我同感的效果。“忆得”二句转入回忆,“盈盈”,美好的样子。多指人的风姿仪态。“拾翠”,指拾取翠鸟的羽毛以为首饰,后以指妇女春日嬉游的景象。“凤城”,旧时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此指汴京开封。“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这两句是词人回忆往日的欢娱,写一位曾一起踏青拾翠的,风姿俏丽的女子,是多么令人羡慕;寒食清明节日,携手共赏凤城春色,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再接着“到今来”三句,写如今这一切像春梦般地烟消云散了,在遥远的异地,长期在外疲劳厌倦的客子,在忆着这恍如昨日的春梦,多么令人伤心。词情一落千丈,一下子由美好的境界,跌落到孤独惆怅的现实生活中来。

  词的过片“愁旋释”四句,写“倦客”的情状。愁情刚刚释去,可又像乱麻似的织成一片愁网。眼泪才暗暗拭去,却又偷偷地流下来。“谩伫立”四句,写“倦客”的孤单。“谩”,徒也,空也。即空自倚遍危栏,向意中人所在方向凝望,尽管磨蹭到天已黄昏,但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佳人仍不见到来。“拚则”二句,“拚”,舍弃,今口语“豁着”最是此意。这两句说要拼命舍弃的均拚命舍弃了,但要忘却的却怎么也忘却不了。充分揭示了词人欲罢不能的痛苦的心情。词末“又还”两句,写“倦客”的希望。既不能忘记,便再问鱼雁传书,试着再寻佳人的消息。“鳞鸿”即鱼雁。古有鸿雁寄信、鲤鱼传书之说,常借鱼雁以代书札。

táichūn ·fāngcǎo

jiǎ sòngdài 

fāngcǎo biànnán nuǎnluànhóng zhīrén chūnchóu yíngyíngshícuì gòngxiéshǎng fèngchénghánshí dàojīnlái hǎijiǎoféngchūn tiānwéi 
chóuxuánshì huánzhī lèiànshì yòutōu mánzhù biànwēilán jìnhuánghūn zhǐshì yúnníng pànérjīnpànliǎo wàngzěnshēngbiàn便wàng yòuháiwènlínhóng鸿 shìchóngxúnxiāo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tiáo)(dì)¹三巴²路,羁(jī)³万里身。
译文: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注释:¹迢递:遥远貌。²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³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异乡人 一作:异乡春)
乱山残雪夜,孤烛¹异乡人²。(异乡人 一作:异乡春)
译文: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
注释:¹“烛”:一作“独”。²人:一作“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渐与骨肉远,转于¹(tóng)²亲。
译文: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
注释:¹转于:反与。²僮仆:随行小奴。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nǎ)堪正飘¹泊,明日²岁华³新。
译文: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¹飘:一作“漂”。²明日:指新年。³岁华:岁月,年华。

  此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深挚地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诗人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同样扣人心弦,读来令人心碎。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近,同时也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归结本题意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显得顺理成章,真切自然。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338-339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40页

shāndàozhōngchúshūhuái怀

cuī tángdài 

tiáosān wēiwànshēn 
luànshāncánxuě zhúxiāngrén  (xiāngrénzuò xiāngchūn )
jiànròuyuǎn zhuǎntóngqīn 
kānzhèngpiāo míngsuìhuáxīn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晴丝千尺挽(sháo)¹,百舌²无声燕子忙。
译文:袅娜的晴丝缓缓飘荡,仿佛要系住美好的春光。百舌鸟不再鸣叫,只有燕子在穿梭奔忙。
注释:¹韶光:春光。²百舌:鸟名。以其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
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永日¹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译文:长长的夏日里,屋旁的槐树下一片荫凉,微风吹拂,送来麦花的清香。
注释:¹永日:长日。

chūxià--fànchéng

qíngqiānchǐwǎnsháoguāngbǎishéshēngyànzimáng

yǒngtóuhuáiyǐngànwēifēngshànmàihuāxiāng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江浦风 一作:浦浦风)
白头波¹上白头翁(wēng)²,家逐³船移江浦(pǔ)风。(江浦风 一作:浦浦风)
译文: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为家。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
注释:¹白头波:江上的白浪。²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³逐:跟随,随着。⁴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一尺鲈(lú)鱼新钓得,儿孙吹火¹(dí)²花中。
译文: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
注释:¹吹火:生火。²荻: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父,以船为屋,以水为家,终日逐水而居,整年出没于江河水面,飘泊不定,饱受江风吹袭,为衣食而奔波劳苦。其中“白头波上白头翁”连用两个“白头”,是为了强调老渔父如此年纪尚飘泊打鱼,透露出作者的哀叹之意。写渔人之“渔”,表现了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洒脱、利落。“家逐船移江浦风”写渔人之“归”,对于渔人而言,家就是船,船就是家,故注一“逐”字,有一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意味。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这两句生活气息浓郁,但于其中也隐隐透出一缕清苦的况味,渔人终日以渔为业,吃到鱼也并非易事。其中“一尺鲈鱼新钓得”写渔人之“获”,“新钓得”三字完全是一种乐而悠哉的口吻,其洋洋自得的神情漾然纸上。“儿孙吹火荻花中。”写渔者的天伦之“乐”,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怡然的心情。尤其是一个“吹”字,富有野趣,开人心怀,那袅袅升腾的青白色炊烟,那瑟瑟曳动的紫色获花,再加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鱼香,较为安定的王朝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醉煞人心的境界。

参考资料:
1、 乔继堂.国人必读唐诗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66页

huáishàngzhě

zhèng tángdài 

báitóushàngbáitóuwēng jiāzhúchuánjiāngfēng  (jiāngfēngzuò fēng )
chǐxīndiào érsūnchuīhuǒhuāzhōng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gǔ)¹
译文:白天的县衙前地面干净,百姓正在此整理渔网。
注释:¹鱼罟:渔网。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译文:主人热情地将客人邀请至堤岸边赏景,小孩子在一旁围观,一只黄狗不知为何而狂叫。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鹧鸪惊鸣绕篱落¹,橘柚垂芳照窗户。
译文:鹧鸪鸟也因此被惊扰,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处处鸟鸣犬欢,声声悦耳动听。家家户户窗外的橘柚吐芳,硕果累累。
注释:¹篱落:篱笆。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¹
译文:县衙前平地上野草丛生,很少有官吏出入,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
注释:¹县鼓: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lóngyángxiàn--liú

xiànménbáichénbǎixìngxiànqiánwǎnzhǔrényǐndēng

xiǎoérzòngguānhuángquǎnzhèjīngmíngràoluòyòuchuífāngzhàochuāng

shāpíngcǎo绿jiànxiéyángzhàox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