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悯龙钟许放还,梦魂尚记侍威颜。
难陪贡禹王阳后,犹在申公辕固间。
昔领群仙上蓬岛,今为居士老香山。
痴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闲。
帝悯龙钟许放还,梦魂尚记侍威颜。
难陪贡禹王阳后,犹在申公辕固间。
昔领群仙上蓬岛,今为居士老香山。
痴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闲。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48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¹马不思越,越禽²不恋燕。
译文:代地之马不喜欢越地的南方,越地的禽鸟也不恋眷北方的燕京栖息。
注释:¹燕、代:泛指古代北方边地。²禽:鸟类。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译文:这些都是遗传习性所决定,长期的生活所习惯。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¹²雁门关³,今戍龙庭前。
译文:你看边疆的战士们,以前只是在雁门关一带,如今却深入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埋葬祖先的远远的北方腹地。
注释:¹昔:同“惜”,珍惜。²别:离别,分别。³雁门关:即雁门山,在山西省代县。其山双关陡绝,雁欲过,必经此地,故名。一名雁门塞,倚山立关,谓之雁门关。³戍:军队防守。⁴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¹
译文:那里是狂风飞雪,漫天黄沙,遮月闭日,条件恶劣。
注释:¹胡天: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jǐ)(shī)¹生虎鹖(hé)²,心魂逐旌(jīng)(zhān)³
译文:战土们的头盔和甲胄都生满了虮虱,心魂天天逐着战旗前进。
注释:¹虮虱:虱子及虱卵。²虎鹖: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³旌旃:旗帜的泛称。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译文:但是,他们苦战所得来的功勋却得不到奖赏,其忠诚之心向谁来表达?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谁怜李飞将¹,白首没三边。
译文:有谁来可怜这些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士,头发已经花白还在守卫边关?
注释:¹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李飞将。按,李广屡建战功而终未封侯,后有微过,自刭,为后人所不平。
舞红一架欲生衣。残英辞旧枝。雨声自唱惜春词。行人应未知。
舞红一架欲生衣。残英¹辞旧枝。雨声自唱惜春词。行人应未知。
译文:这一架蔷薇上面都要滋生出藻类的植物了,还在残留着未落下的花从旧的枝头上飘落。我独自在零雨中唱着感伤春光的词曲,但从我旁边路过的行人应该不会知晓。
注释:¹残英:残存未落的花。
新火后,薄罗时。君归何太迟。镜中失却少年姿。年随花共飞。
新火¹后,薄罗时。君归何太迟。镜中失却少年应。年随花共飞。
译文:清明节过后,就是穿轻薄罗纱衣服的时节。你回来的为什么如此晚呢,镜中的我早已失去了年少时的姿态。年华亦随着落花的飘飞而流逝。
注释:¹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到清明节再起火。
恨无端报晓何忙。
恨无端报晓何忙。
译文:猛然间窗外传来声声报晓,怎不叫人心头着恼?
唤却金乌,飞上扶桑。
唤却金乌¹,飞上扶桑(sāng)²
译文:那报晓声唤出了太阳,在云树间挂得高高。
注释:¹金乌:太阳。旧传日中有三足乌,故以“金乌”代日。²扶桑:神树名。《山海经》说它高三百里,植于咸池之中,树上可居十个太阳。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
译文:欢情正浓,不想分别时刻已到,心头渐渐被愁意笼罩。
好良宵添数刻争甚短长?
好良宵(xiāo)添数刻争甚短长?
译文:千金良宵,再添数刻时分,老天又何必计较?
喜时节闰一更差甚阴阳?
喜时节闰(rùn)¹一更差甚阴阳²
译文:销魂时节,就是多饶一更,想来也不妨大道。
注释:¹闰:在正常的时间中再增加出时间。²阴阳:大道,此指道理。
惊却鸳鸯,拆散鸾凰。
惊却鸳(yuān)(yāng),拆散鸾(luán)凰。
译文:如今恩爱的鸳鸯心惊胆跳,和美的情侣分道扬镳。
犹恋香衾,懒下牙床。
犹恋香衾(qīn),懒下牙床¹
译文:叫人舍不得离开被窝,好久才懒懒地着衣下床,挨一刻一刻是好。
注释:¹牙床:象牙床。

  这首曲中的“晓起”,意味着男女情侣的“惊却”与“拆散”。起首一句点出“晓”字,就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和心绪。晨鸡报晓,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作者在前着一“无端”,在后怨一“何忙”。前者说明了“欢娱”的投入,后者则预示了“分散”的逼近。“唤却金乌,飞上扶桑”是对旭日东升的艺术性说法,也有讳言早晨来临的意味。这是作者《青楼十咏》中的一首,因为是露水夫妻,所以晓起有如此不舍。但全曲无浮浪轻薄之意,感情可谓深挚。元散曲在社会上的传播,青楼歌咏也颇起了一番作用。因此作者选上这样的题目,郑重其事地进行创造,是不该非议或奇怪的。

  作者将“晓起”的“起”字仅在最后两句完成,在此前铺垫了良宵苦短、分别在即的背景,屡述了这一特定场景下惆怅惊惋、难分难舍的细腻心情,构思颇为新颖。尤其是“好良宵”、“喜时节”两句对仗,更是表现出有情人之间依依不舍的至文妙语。以后贯云石有《红绣鞋·欢情》:“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么。”末句颇为人称道,殊不知实是该曲开了先河。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蟾宫曲·晓起

chángōng··xiǎo--yǎn

hènduānbàoxiǎománg

huànquèjīnfēishàngsāng

zhènghǎohuānfángfēnsànjiànjuéliáng

hǎoliángxiāotiānshùzhēngshénduǎnzhǎng

shíjiérùngèngchàshényīnyáng

jīngquèyuānyāngchāisànluánhuáng

yóuliànxiāngqīnlǎnxiàchuáng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译文:微风吹过黄叶飘落,万物才惊觉秋天已经来了。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译文:夜晚独自一人在他乡垂泪,每年都在忍受着深深的乡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译文:这长久的离别哪里才是尽头?就像这树叶,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掉落,全部落叶归根?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不及磻(pán)¹(sǒu),身闲长自由。
译文:还不如磻溪边的垂钓的老翁,只能羡慕别人的自由和悠闲。
注释:¹磻溪:一条溪流的名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今存有钓鱼台。

zǎoqiūshè

 tángdài 

fēngchuīpiàn wànjīngqiū 
xiānglèi niánniánwèichóu 
biéchùjìn yáoluòshíxiū 
pánsǒu shēnxiánchángyóu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黄莺啼过绿窗纱。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缕烟斜。
春梦¹似杨花²,绕遍天涯。黄莺啼过绿窗纱³。惊散香云飞不去,篆(zhuàn)烟斜。
译文:春梦好似飞舞的杨花,飘来荡去旋转至海角天涯。婉转啼鸣的黄莺掠过绿窗纱,女子从梦境中惊醒过来,如幻如烟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浮现,如同那飞不去的香云和缭绕四处的缕缕斜烟。
注释:卖花声:词牌名,又名“浪淘沙”,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均五句、四平韵。¹春梦:春天的梦,引申为相思梦。沈佺期《杂诗》:“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²杨花:即柳絮。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又:“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³黄莺啼过绿窗纱:取金昌绪《春怨》全诗诗意。⁴香云:少女的头发、云鬓。⁵篆缕:盘香的烟雾。篆,盘香的喻称,因其形状如篆字之回环而得名,一作“几”。
油壁小香车,水渺云赊,青楼珠箔那人家。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
油壁小香车¹,水渺云赊(shē)²,青楼³珠箔(bó)那人家。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
译文:乘坐着精致的油壁小香车,回想过去的快乐时光已是像水一样渺茫、云一样遥远。青漆涂饰的楼房,珍珠缀成的帘子,就是她思念着的那户人家。用他旧日赠予的罗巾,揩拭着如今的泪水,湿透了,沾胭脂水粉如霞。
注释:¹油壁小香车:以油涂饰的小香车,一般为妇女所乘。《玉台新咏·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²赊:稀疏,遥远,迟缓。³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楼房。⁴珠箔:即珠帘,一作“朱箔”。李白《陌上赠美人》:“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箔,帘。⁵罗巾:丝织的手巾。⁶铅华:搽脸的胭脂水粉之类的化妆品。温庭筠《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

  这首词上片写女主人公春梦绵绵,思邈情飞,被黄莺惊醒后看窗外已是晨炊的白烟袅袅;下片写女主人公乘车郊游时不禁思旧伤怀,泪流满脸。全词境界完整,意象活泼多姿,在女主人公泪流满面的酸楚情景中结束,给读者留下一种深深的遗憾和长长的叹息,以及无尽的伤感和难言的无奈。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词一开篇即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缥缈朦胧的梦境般的图画,一股执著中带有凄惨的相思之情奔涌而至。这里,词人将前人的语境经过重新构思,组合成一幅新的图景,以“似”来极写相思成梦、魂牵梦萦的境况与情绪。而“啼过”二字写出莺啼破人好梦之后却又不肯以其婉啭娱人以解人闷,反而飞投他处,则是词人赋予的新意。起拍以兼师众家之长而巧妙点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词人对女主人公相思之苦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意境缠绵,情韵悠深。“惊散香云”二句直写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展示其深居闺闱、养尊处优而百无聊赖的寂寞生活。女主人公从梦境中惊醒过来,如幻如烟的情景仿佛还在她眼前浮现,如同那飞不去的香云和缭绕四处的缕缕斜烟。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词云:“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而此词使这种残梦迷情更具体、更生动,同时将秦观《减字木兰花》一词“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的意境以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下片写女主人公乘车郊游时思旧伤怀。通过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回味,从被思念者的角度表现二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抒发男女相思的苦痛情怀。“水渺云赊”用晏殊《寓意》诗“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典故写女主人公想到过去的欢乐时光,已是像水一样渺茫、云一样遥远,只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青楼”一句,更是将这种两地之间刻骨铭心的思恋写得哀婉伤感、深切感人。这里,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人家”三字,饱含着无尽的怀恋、向往和回味。结拍二句,采用大胆的想像、夸张的手法,勾勒女主人公的思念情态,楚楚动人,生动逼真。昔日两情相悦时互赠的罗巾只能用来揩抹如今相思的泪水,即使这样也无法止住满面泪流,只能任其冲刷脸上的粉妆。以今昔对比来突出悲欢离合,“湿尽”二字凸现出思念之深切、情意之真挚。

参考资料:
1、 陈器之 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下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379-138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