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青田质,高超雁鹜群。长疑风月夜,清唳九霄闻。
谁写青田质,高超雁鹜群。长疑风月夜,清唳九霄闻。

yǒngsānhuà--zhū

shuíxiěqīngtiánzhìgāochāoyànqúnzhǎngfēngyuèqīngjiǔxiāowén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2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¹津。
译文:像公子这般俊美的人只应该在画里出现,我在这里只知道其中的迷津。
注释:¹知:知道。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写到水穷天杪(miǎo)¹,定非尘土间人。
译文:抄书抄写到水穷天末,才能确定公子你不是尘世之中的凡夫俗子。
注释:¹天杪:天际。

shīsāndào--shì

gōngzizhǐyīngjiànhuàzhōngzhījīn

xiědàoshuǐqióngtiānmiǎodìngfēichénjiānrén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bìn)斑。
译文:几年来一直梦中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东峰,今天重游故地却已花白了双鬓。
注释: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东峰道人当为其别号。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译文:查看梁间的燕子,它们飞去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新的岁月,台上所见的旧时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样喜迎故人。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三生¹漫说终无据,万法²由来本自闲³
译文:佛家所说的“三生”毕竟是没有什么实据的,佛教所持的“万法”实则本于闲静。
注释:¹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²万法:佛教语,通称一切事物和道理。³闲:空洞、空虚,即佛家所谓寂静、寂灭。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一笑支郎¹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译文: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注释:¹支郎:即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三国时月支国僧。曾仕吴为博士,后隐居穹窿山。身细长黑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因尊称僧人为支郎。

  诗的开头两句:“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明别后几年,经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尘,当年聚首的云关,还频频萦现在梦寐之间,那里的东峰,正是溥公栖息之所。而这次重逢,恰好还在云峰,重逢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虽说时光流逝,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但能会见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着申足前意:“点检梁间新岁月,招两台上旧溪山。”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已经经历了不少新的岁月,燕巢犹在,已是新筑的了。那台上所见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两:“你们旧日的游踪,还存留在这儿哩!”这两句进一步写重逢的喜悦,溪山依然如画,燕语如迎敌人,岁月是消失了,却喜旧情还在。

  五六两句,转进一层,写重逢以后谈论的内容:“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尽管佛家爱说三生(前生、今生、来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来“三生”毕竟是无据的。所谓万法归根,实皆本于寂静。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而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主张居敬镇独。但归根结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来只在于一个“闲”字。闲则静,静则百念皆空,神完志适。这和儒家重视人事,主张格物致知、居仁由义,在观点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两句说明作者和溥公,尽管是知交,但对哲学上的观点不妨各有见解。

  结尾两句:“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作者知道上面“三生”、“万法”的说法,支郎必定不会同意,甚至还要相恼。诗句中以“又相恼”表示和溥公的解说,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语言间”表示,之奉酬新诗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语言之间的。这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新诗在语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恼”之外,当亦为重逢的喜悦,而欣然相谅吧。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年:第1201页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严陵(líng)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译文:翻滚的波浪拍在严陵滩上,溅起的水花似玉碎云崩。钓罢归来,像严陵一样将渔具放在重叠的石层。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烟浪¹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bàng)²点渔灯。
译文:烟浪打湿了船篷,身上寒冷,难以入睡,我只好拿来干蚌壳再添点油,点亮我渔灯。
注释:¹烟浪:浪打在船头,溅起烟雾般的小水珠,故叫烟浪。²枯蚌:干了的蚌壳。

diàoèrzhāng ·èr

xiū tángdài 

yánlíngtānshìyúnbēng diàoguīláifàngshícéng 
yǎnlàngjiànpénghánshuì gèngjiāngbàngdiǎndēng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理世¹²轻士,弃捐³湘之湄
译文:太平世道当然看不起学子才人,我们自然被抛弃流放到潇湘边上。
注释:¹理世:治世,太平世界。理,避高宗李治讳而代替“治”字。²固:本来,当然。³弃捐:弃舍,遗弃。指不加任用。⁴湄:水边。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阳光竟¹四溟²,敲石³所施
译文:仿若太阳的光芒已普照四海,像敲石闪出的火花就毫无用处一样。
注释:¹竟:终, 完全。这儿是遍布的意思。²溟:海。³敲石:这儿指敲击石块以取火光。⁴安:何,什么。⁵施:为,用。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shā)¹²枯干,低昂互鸣悲。
译文:我们像被摧残了羽毛的鸟儿停在枯枝,高吟低唱相互应和,声声悲伤。
注释:¹铩羽:羽毛被摧残脱落。铩,伤残。²集:群鸟停聚在树上。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¹云吐风寒,寂历²穷秋³时。
译文:北方的黑云吹来了阵阵风寒,在这深秋季节,一片空寂荒凉。
注释:¹朔:北方。²寂历:犹寂寥,冷寂空旷的样子。³穷秋:深秋。穷,终尽,末了。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君子尚¹容与²,小人守³(jīng)
译文:处境凶险,君子们更注重从容闲逸,小人们只是畏缩自保,战兢恐慌。
注释:¹尚:崇尚。²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³守:保全。⁴兢危:小心畏惧。兢,小心谨慎。危,畏惧忧恐。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惨凄日相视,离忧¹²³滋。
译文:悲凄时,我们天天相互探视,忧愤之情又因此而不断滋长。
注释:¹离忧:忧愁怨愤。²坐:因。³自:自然地。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zūn)¹酒聊²²可酌(zhuó),放歌谅³
译文:斟饮几杯酒,自己可以聊且忘忧,而纵情歌唱,那肯定别人决不会听赏。
注释:¹樽:盛酒器。²聊:姑且。³谅:确实,委实。⁴徒:白白地。⁵为:做事。这里指唱歌。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惜无协律¹者,窈(yăo)(miăo)²³吾诗。
译文:只可惜,眼下你这位调音知己不在,不能把我们的诗歌美妙地弹唱。
注释:¹协律:调正音律,使之协和。²窈眇:美妙。³弦:琴弦。这儿用做动词,用琴弹奏。

  此诗对朝廷权贵扼杀人才深表痛疾不平,对他们遭贬的悲惨境况深表同情,并表达了柳宗元与他们之间相互慰藉、坚贞不屈的知己友情。

  首四句,为吴武陵这样横遭贬谪的人才而愤激不平。诗意是说,太平世道当然会轻视人才,把他们弃置在边荒的潇湘之边,正如敲石所击出的小小火花,在阳光普照之下毫无用处一样。这是柳宗元满腔愤怒而发出的控诉和辛辣讥讽。在权贵们看来,当时世道太平,阳光普照,根本用不着革新多事,有所作为,这是权贵打击摧残才士的无耻借口。他们竭力掩盖国事的矛盾、弊端和危机,仇视改革,排斥新秀,只知一味地谄谀奉承,沉湎享乐而不以为耻,其腐朽黑暗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太平盛世可言,当然也没有阳光普照。其实是权贵们害怕杰出人才参与朝政,有所作为,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地位,所以对那些显露出才华而又不肯屈从的人才,横加指责和挑剔,一开始就进行无情的扼杀和摧残。这四句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反语讥讽,“理”实为乱,“阳光”实为黑暗。其次是隐喻,前二句与后二句构成比喻关系,但没有使用比喻词。

  中间八句是对那些坚贞不屈而遭贬的人才的悲惨境况深表同情。诗人将他们比作一群“铩羽”的乌鸦,在寒冷的秋天中饱受风寒的迫害。它们无法逃避是因为乌鸦停集在枯干上,没有遮蔽和凭靠。这里,“穷秋”象征恶劣的时局,“风寒”比喻无情的迫害,而“枯干”比喻才士们没有坚固的政治基础。因为这种情况牵涉到柳宗元自己被迫害的原因,所以这儿只好隐晦一些,用象征手法来表现。可以参看柳宗元的《感遇二首》。同时,由于这些才士能坚持君子的品德,不为所屈,遭受的打击就更为无情,处境悲惨,忧愁日深。

  最后四句,表达了柳宗元与这些遭贬才士饮酒赋诗,聊以自慰以及所结下的深厚知己之情。为了发泄悲愤,排遣苦闷,遭贬的才士只能以酒消愁,以诗抒怀。放声高歌,权贵们是不会听的,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欣赏理解。吴武陵北归之后,柳宗元感到少了一个知音,深表惋惜。

línglíngzèngqīngyuánshìjiǎnlíng--liǔzōngyuán

shìqīngshìjuānxiāngzhīméi

yángguāngjìngmíngqiāoshíānsuǒshī

shāgànángmíngbēi

shuòyúnfēnghánqióngqiūshí

jūnzishàngróngxiǎorénshǒujīngwēi

cǎnxiāngshìyōuzuò

zūnjiǔliáozhuófàngliàngwèi

xiézhěyǎomiǎoxiánshī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xùn)¹军功。
译文:乐羊做了魏国的将军,吞食用儿子煮成的肉羹以追求军功。
注释:¹殉:通“徇”,求取。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骨肉且¹相薄²,他人安得忠。
译文:对待自己亲骨肉都如此刻薄,对待他人又怎么会尽忠?
注释:¹且:一作“尚”。²薄:刻薄。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ní)¹
译文:我听说中山国君的侍卫秦西巴不忍伤害小鹿,最后将其放走。
注释:¹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战国时秦西巴出于不忍,放掉鲁大夫孟孙猎获的小鹿。孟孙识秦西巴心善,将他聘为儿子的教师。后世用作选用仁人的典故。麑:幼鹿。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孤兽¹²不忍,况³以奉君终。
译文:孤苦的小兽不忍加害,更何况侍奉君主后代。
注释:¹孤兽:指小鹿。²犹:一作“且”。³况:一作“矧”。⁴奉:侍奉。

gǎnshīsānshíshǒu ·

chénáng tángdài 

yuèyángwéiwèijiàng shíxùnjūngōng 
ròuqiěxiāng rénānzhōng 
wénzhōngshānxiāng nǎishǔfàngwēng 
shòuyóurěn kuàngfèngjūnz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