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精神,百般体态。兰心蕙性谁能赛。霎时不见早思量,许多日子如何睚。
我已安排,你须宁耐。看看重了鸳鸯债。此生永愿不分飞,傍人一任胡瞋怪。
一撮精神,百般体态。兰心蕙性谁能赛。霎时不见早思量,许多日子如何睚。
我已安排,你须宁耐。看看重了鸳鸯债。此生永愿不分飞,傍人一任胡瞋怪。
郭应祥

郭应祥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承禧,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间进士。官楚、越间。其他事迹不可考。 ▶ 1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忆昔射策¹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注释:¹射策:汉选贤良的形式。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
紫衣中使¹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²
注释:¹中使:皇帝下诏所征求者,敕号为中使。²天香:朝廷上所燃的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迎阳¹晚出步就坐,绛纱²玉斧³光照廊。
注释:¹迎阳:开封宫城门名,在东北向。²绛纱:红灯笼。³玉斧:皇帝仪仗队所用之具,大七八寸。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野人不识日月角¹,仿佛尚记重瞳光²
注释:¹日月角:王者相貌。²重瞳光:世传舜和项羽皆重瞳。代帝王之相。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幅巾¹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注释:¹幅巾:头巾。此句言画面上皇帝的服装。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平生惯写龙凤质¹,肯顾草间猿与獐²
注释:¹龙凤质,指皇帝肖像。²猿与瘴:代民间平民。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都人踏破铁门限¹,黄金白璧空堆床。
注释:¹铁门限:唐永福寺之门槛以铁皮裹之,人称铁门限。此句意谓市人皆来求妙善画师作画。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不须览镜坐自了¹,明年乞身归故乡。
注释:¹自了:唯图自身,不顾其他。
这是一首赠诗。开头回忆早年朝中旧事,表达对先皇的眷恋。中间称赞妙善宫中写真如生。结尾点明自己人老发白,已有归乡之志。

zèngxiěróngmiàoshànshī--shì

shègànxiānhuángzhūliáncuìfēnliǎngxiāng

zhōng使shǐxiàchuánzhàoguìpěngrǎnrǎnwéntiānxiāng

yǎngguānxuànhuǎngshēngyūndànjiànxiǎokāisāng

yíngyángwǎnchūjiùzuòjiàngshāguāngzhàoláng

rénshíyuèjiǎo仿fǎngshàngzhòngtóngguāng

sānniánguīláizhēnmèngqiáoshānsōngguìfēngshuāng

tiānróngshuígǎnhuàlǎoshīzhòufáng

mèngzhōngshénshòuxīnyǒujuéláixìnshǒuwàng

jīnchángyǎndòngchénménpāng

yuánlǎoyòuzuòméichénshìguānjiànzhǎng

píngshēngguànxiělóngfèngzhìkěncǎojiānyuánzhāng

dōuréntiěménxiànhuángjīnbáikōngduīchuáng

ěrláixiědàowèishìxiānbáiláng

lǎnjìngzuòlemíngniánshēnguīxiāng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乳鸦(yā)¹啼散²玉屏(píng)³,一枕新凉一扇风。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注释: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通常将立秋视为秋季的开始。¹乳鸦:幼小的乌鸦。²啼散:啼叫着飞散了。³玉屏空:指屋子显得空寂。玉屏,精致的屏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睡起秋声¹无觅(mì)²,满阶梧叶月明中。
译文: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注释:¹秋声:秋天西风吹得树木萧瑟作响的声音。²无觅处:无处可寻。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

  此诗精神全在一个“寻”字。写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

  “乳鸦啼散玉屏空”写傍晚时景色的变化。起初小乌鸦还待在树枝上或屋檐上叫着,天黑了,乌鸦归巢了,就再也听不到乌鸦的叫声了。乌鸦有结群营巢的特点,所以傍晚时,乌鸦的叫声还是比较多的。老乌鸦不太喜欢叫,叫起来声音也粗砺,比较难听。而乳鸦比较喜欢叫,声音也柔和些,不是很难听。傍晚时玉屏上的字画还能看得比较清楚,天黑了,玉屏上的字画就看不见了,显得空空的了。当然,听不到乌鸦叫,看不见玉屏上的字画,于是屋内也就显得安静空旷了。

  “一枕新凉一扇风”写诗人躺在床上用扇子扇风时的感受,夏天扇风,觉得不是很凉快,因为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立秋扇风,觉得分外凉爽,因为秋天到来了,空气的温度也低了些。“新凉”中的“新”字写出了这种变化。当然这种感觉上的质变,也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睡起秋声无觅处”句写夜里秋风由劲吹到停止的过程。起初还听到秋风吹动草木发出呜呜的声音,起床后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起床寻觅秋声,说明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十分关注。

  “满阶梧桐月明中”写在明亮的月色中,见到台阶上落满了梧桐叶,诗人终于清楚地见到了秋天到来的足迹。因为秋高气爽,所以秋天的月亮特别明亮。因为梧桐是落叶乔木,叶子比较阔,所以让人觉得梧桐落叶比较早,比较显著。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有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满阶梧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的变化不是很显著,如首句通过声音能判断出是来自“乳鸦”,次句写立秋夜扇的风特别凉爽。这都反映出诗人对事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特别细致。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毛治中、熊礼汇.千家诗新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68页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43

qiū

liúhàn sòngdài 

sànpíngkōng zhěnxīnliángshànfēng 
shuìqiūshēngchù mǎnjiētóngyuèmíngzhōng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ōu);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¹,懒爇(ruò)²黄金兽³。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yān)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译文:一重重暗恨绵绵不绝,在黄昏的妆楼间弥漫。我怀着越来越浓重的愁情,把碧玉的酒杯斟满。没有心情梳妆,懒懒地将炉香点燃。泪水夺眶而出,一行行没个间断。恹恹无力,全身难受,这心头才是真正的病源。我伴着花,那本来瘦弱的花枝料应更加憔悴;我对着月,月亮见了我也害羞地躲进云间。这一腔心事无人倾诉,只能诉向青天,青天因而也带上了愁颜。
注释:¹懒设设:懒洋洋。²爇:点火,加热。³黄金兽:兽形的铜制香炉。

shuǐxiānzi··xiāng--liútíngxìn

hènzhòngdiézhòngdiéhènhènmiánmiánhènmǎnwǎnzhuānglóuchóuchóuchóuqièqièchóuzhēnōulǎnshūzhuāngshūzhuānglǎnlǎnshèshèlǎnruòhuángjīnshòulèizhūdàndànzhūlèilèiwāngwāngwāngwāngzhùliúbìngshēnshēnbìngbìngyānyānbìngzàixīntóuhuājiànjiànhuāhuāyīngqiáoshòuyuèduìzánzánduìyuèyuègènghàixiūtiānshuōshuōtiāntiānháichóu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梅子¹留酸软齿牙²,芭蕉分绿³与窗纱
译文: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注释:¹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²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³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⁴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日长睡起无情思¹,闲看儿童捉柳花²
译文: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¹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²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73-1074

xiánchūxiàshuì ·

yángwàn sòngdài 

méiliúsuānruǎnchǐ齿 jiāofēn绿chuāngshā 
chángshuìqíng xiánkànértóngzhuōliǔhuā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¹斜月迟迟,花在枝(缺十二字)。彻晓²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译文:樱花都落光了,春困一阵阵袭来,自己去荡秋千,却也百无聊赖只得归来。漏壶的水一滴一滴滴下,月亮西斜迟迟徘徊,月光洒在花枝上。在纱窗下彻夜等待着心上人归来,可是那人却并不知道。
注释:¹漏暗:一作“满阶”。漏:中国古代计时工具。此处形容声音细微。唐张萧远《观灯》诗:“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²彻晓:通宵达旦。唐陆翱《宴赵氏北楼》诗:“本为愁人设,愁人彻晓愁。”

  这是李后主的一首残词,可能是一些草稿。写作的时间是春暮,“樱花落尽春将困”跟另一首的“樱桃落尽春归去”意思几乎一模一样,还有“樱桃落尽阶前月”的意境也是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高手填词是不喜欢重复的,相同的意象,相同的意境不应该连续的出现。所以这应该是作者填词的草稿,写不满意的就弃之不用,重新再写。这几首词的意境都差不多,所以应该是同一个时期的,只是凋零的一个是樱花,一个是樱桃。

  樱花樱桃同是蔷薇科樱属,樱花也结果,但是以花出名,樱桃也开花,但是以果实闻名。樱桃,因莺鸟所含食,故名含桃、莺桃,汉代始称“樱桃”。早在周代,就因它是春天最先成熟的果实,作为祭献给祖宗的佳肴,被送到宗庙里供奉。汉惠帝时,叔孙通建议:“礼,春有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后献果之例遂兴。冬日乍去不远,春寒料峭之际,能将通红透亮、鲜嫩可口的樱桃摆上供案,满透着吉祥温暖的气息。想那君王眼见着有这样如意的礼物送给祖先,心情定是无比欢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正所谓“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杜甫《往在》)。而在供奉之余,自己采摘几把,端详一番,然后小口小口地品味起来,甜甜酸酸,又是一番快活事。

  既然是每年都要上供宗庙,每年都乐于品尝,君王们在自家园林里栽植一些樱桃树,也就自然而然了。“御苑含桃树”(明吴国伦《樱桃花》),“紫禁朱樱出上阑”(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说的都是皇家樱桃了。樱桃树就在帝王的不远处,它的花发结实,都会轻易映入眼帘,梁宣帝、唐太宗都写有赞赏樱桃的作品。因为樱桃年年献于宗庙的传统,它就和江山社稷息息相关,荣衰与共。

  李煜隐居不成,被迫当上国君的时候,南唐已经遭后周侵袭多年,屡战屡败,国势日衰。赵匡胤建立宋朝,陆续吞并一些小国后,加紧了对南唐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形下,李煜满目苍凉,再也不会有唐太宗的心境,写不出“朱颜含远日”、“低枝映美人”那样描写樱桃的欢快作品了。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主,晓得“含桃荐实”,他必定年年要去奉献樱桃给已故的祖父李昪、父亲李璟。“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白居易《吴樱桃》)辖有吴地的南唐的樱桃本是大江南北最茂盛、最有光彩的,然而看着如此晶莹剔透的樱桃,想到风雨飘摇的江山,李煜毫无“永永垂无穷”的信心。他在《破阵子》中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在城破受降次日,李煜没有忘记去辞别宗庙,此时此刻,挥泪不尽,最是伤心。再过十天半月,樱桃花就要开了;再过一个多月,樱桃就将累累低垂,他就可以到禁苑中,采摘上新鲜的几十串,送到宗庙里来供养了。然而辞别之日,永无归期。“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和他李煜,都似那飘落的花朵,纷纷霏霏,如雨,如泪,落下尘埃。李煜失魂落魄地沉浸在飘零的樱桃花雨中,这更符合他的心事。故而在他的词里,不见樱桃,但见樱桃花:“樱桃落尽春归去”、“樱花落尽春将困”。

  这些作品就算原来是不残缺的,也应该算作是半成品。作者反复斟酌,心里面都感觉不满意,以至于几易其稿,于是就成了今天看到的样子。

xièxīnēn ·yīngtáoluòjìnchūnjiāngkùn

 dài 

yīngtáoluòjìnchūnjiāngkùn qiūqiānjiàxiàguīshí lòuànxiéyuèchíchí huāzàizhī quēshíèr  chèxiǎoshāchuāngxià dàiláijūn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