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鸿雁满关河,一棹吴江起夕波。花发江村新觅句,人本画舫待徵歌。
秋深鸿雁满关河,一棹吴江起夕波。花发江村新觅句,人本画舫待徵歌。
月明野店清砧急,风埽荒村落叶多。为问都门旧知己,故园情绪近如何。
月明野店清砧急,风埽荒村落叶多。为问都门旧知己,故园情绪近如何。

hángzhōujiàn怀huái--bǎibǎo

qiūshēn鸿hóngyànmǎnguānzhàojiānghuājiāngcūnxīnrénběnhuàfǎngdàizhēng

yuèmíngdiànqīngzhēnfēngsàohuāngcūnluòduōwèiwèndōuménjiùzhīyuánqíngjìn

百保

百保

百保,萨古达氏,字友兰,满洲旗人。瓜尔佳延祚室,金衢严道、谥壮介麟趾母。有《冷红轩诗集》。 ▶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无火炙(zhì)¹眠,半夜皆立号²
译文:贫苦百姓没有炉火而烘热地面睡觉,夜半冻得无法睡,只能站着挨冻,苦楚呼号不已。
注释:¹炙地:烧地。穷苦百姓或者除外旅行者,无炕,寒夜多燃火烘地后乃眠,以得温暖。²号:叫;哭。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冷箭¹何处来,棘(jí)针风骚骚²
译文:似箭的寒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带着呼啸风声像棘针一样刺入肌骨。
注释:¹冷箭、棘针:都是喻指刺骨的寒风。棘:有刺草木的通称。²骚骚:风声。一本作骚劳,疑非是。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霜吹¹箭四壁,苦痛不可逃。
译文:到了凌晨霜气袭来,冲破四壁而入,那冷酷的苦痛无处可避。
注释:¹霜吹:从箭壁吹进来的冷风。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高堂¹(chuí)钟饮²,到晓闻烹(pēng)炮。
译文:富贵人家夜宴时鸣钟奏乐,烹烧食物的香气到天亮时还氤氲不散。
注释:¹高堂:高大的堂屋,指富贵人家。²捶钟饮:古代富贵人家饮宴时要鸣钟奏乐。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¹
译文:受冻者愿化作扑灯蛾,宁愿被烧死也要冲向富贵人家饰有华彩的灯烛。
注释:¹华膏:指富贵人家饰有华彩的灯烛。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华膏隔仙罗¹,虚绕千万遭²
译文:可惜富贵人家的灯烛也被纱罗所阻挡,千万次飞越也无法挨近。
注释:¹仙罗:指罗幔。²遭:遍。这里借飞蛾比喻寒夜百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惨境况。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到头¹落地死,踏地为²游遨³
译文:飞蛾终于倒头落地而死,死后还有被跳舞嬉戏的富贵者所践踏。
注释:¹到头:倒头。此“到”字即“倒”字,见《说文通训定声》。²为:被。³游遨:指整天吃喝游乐的富贵者。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游遨者是谁?君子¹²郁陶³
译文:那些嬉闹践踏飞蛾的人是谁呢?凡是正直的人听了以后,都会为此悲愤郁积。
注释:¹君子:指正直的人们。²为:为此。³郁陶:这里指悲愤郁积的意思。

  此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寒地之夜,贫苦人民和富贵人家悬殊的生活处境,鲜明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意境凄凉婉转,充满幽愤悲怆之情。

  全篇立意,可用杜甫两句诗来概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但它描绘得更为具体,展现了一幅贫富悬殊的画卷。一个寒冷的冬夜,贫苦的百姓们席地而眠。本该像今天北方烧炕似地,先用柴火将地皮烘热,然后才能躺下。可他们没有钱买柴火,只得睡在冰冷的冻土上。好容易挨到半夜,冻得实在受不了,于是站起来直叫冷。“半夜皆立号”五字,非常精炼而又准确。特别是那个“皆”字,又代表了无数啼饥号寒的普通百姓。

  从“冷箭”一句起,诗人的笔触从地面转向四壁。冷箭、棘针,形容从破壁中吹进的冷风。“霜吹破四壁”,极言寒风之劲。霜花竟能从破壁中吹进,屋子缝隙之大可想而知。冷风挟着霜花,穿过破壁,象冷箭、棘针一般砭人肌骨,无此生活体验者绝不能写出,有此生活体验而不关心民情者亦不能写出。孟郊是一寒士,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曾云:“郊穷饿不能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故能写出此语。而“苦痛不可逃”一句,则呼喊出受难者的心声。室内尚如此寒冷,何况冰天雪地的室外,即使逃出去,也是活活冻死。联系下文来看,这句也可看作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苦寒的百姓是永远翻不了身的。

  “高堂”二句写富贵人家夜宴时鸣钟奏乐,直至天明,烹调美味佳肴的香气还久久不散,四处可闻。同前面所描写的相比:贫者一何苦,富者一何奢!由此看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确是封建社会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在这种对立面前,贫者有两种选择,或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或揭竿而起、抗争命运。此诗作者选择了后者。

  诗中写寒者不胜冻饿之苦,宁愿化作扑灯蛾,被灯火活活烧死。这是受冷之极、渴求温暖的一种心理变态,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尽管如此,那点燃着兰膏的华灯却被层层纱幔遮蔽,使他(或他们)难以接近。尽管“仙罗”遮挡,华灯难近,寒者还不住地在四周转悠,寻找机会,以求一近“华膏”。“虚绕千万遭”,虽属虚指,然却反映了寒者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惨境遇。一个“虚”字,包含了极度惆怅、失意之情。

  “到头”二句,把贫富尖锐对立的矛盾,推向了高潮。寒者绕帐转了不知多少遍,终因冻饿疲惫不堪,倒地而死。寒者一头栽倒在地,死了也无人过问。不仅如此,那些在罗帐里通宵吃喝的富人,还醉醺醺地走了出来,踏着尸体,恣意遨游。如此惨状,惨绝人寰。

  在中国文学史上,揭露如此深刻的作品,实在并不多见。这首五古,用的是赋体。它从头至尾,娓娓道来中唐时代残酷的现实。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自身的行动进行刻画的,且与所处的环境结合得相当紧密。诗中采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如冷箭、棘针之喻寒风,飞蛾之喻寒者;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如“虚绕千万遭”,“踏地为游遨”。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强烈对比中展开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揭露贫富的对立,歌颂寒者顽强不屈的意志,鞭挞富人灭绝人性的逸乐生活。直到最后,作者才忍无可忍地出面责问:“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君子当然是诗人自指,或许也包含郑某一类有良心的官吏。郁陶是悲愤积聚之意。这里的问题提得异常尖锐,游遨者不仅仅是参加夜宴的几个人,而是整个统治阶级,乃至整个封建制度。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19-421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译文:文学创作是关乎年代久远的事情,但其创作中的成败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作者皆殊列¹,名声岂浪垂²
译文:历代作家都是不同的流派,他们的名誉声望怎么会随便地流传于后世。
注释:¹殊列:犹言不同的流派。殊,差别。²浪垂:随便留传。浪,放纵,引申为随便的意思。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骚人¹(jiē)不见,汉道盛于斯²
译文:可惜的是以屈原为代表骚体诗的作者均已作古,在汉代开始出现的五、七言诗至今盛行。
注释:¹骚人:指《楚辞》的作者。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后称《楚辞》这种诗体为骚体,其作者为骚人。²汉道盛于斯:是说在汉代开始出现的五、七言诗至今盛行。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qǐ)¹为。
译文:汉末魏初,建安、黄初一代诗人勇于创新,以矫健的姿态跃入诗坛。可叹的是到南北朝时,诗歌便流于形式上的绮丽。
注释:¹绮丽:华美。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译文:后来的一些杰出作家兼擅以往的创作经验,而各个时代又各具独自的创作方法。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¹疲。
译文:诗歌的创作方法自然是具有儒家学说的读书人方才有之;我本人诗歌创作的意念从幼年时即接受家庭的熏陶。
注释:¹弱岁:二十岁。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永怀江左逸¹,多病邺(yè)中奇²
译文:我永远景仰江东那些风流盖世的诗坛先辈,我也赞美并喜欢魏都邺中的那些文学奇才。
注释:¹江左逸:指东晋、南朝时代的诗人如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等。²邺中奇:指曹氏父子及“建安七子”王粲、刘桢等人。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lù)(jì)¹皆良马,骐(qí)(lín)²带好儿³
译文:那江左、邺中的人才都是些良马,只有像曹操、阮璃这些才能杰出的人,才能带出好的人才。
注释:¹騄骥:是好马名,比喻诗人们。²骐驎:是好马名,比喻诗人们。³带好儿:是说有的诗人还将诗学传给儿子,如曹操和儿子丕、植都是诗人。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车轮徒已斫(zhuó),堂¹²惜仍亏。
译文:那作车轮的工匠仅仅是把轮子做好了,他的儿子却不能作轮子而失其传统,可惜呀,就像父亲确定了房屋的盖法,仍然不足的是儿子却不肯去筑堂基,盖房子,失去了继承祖业的人才。
注释:¹堂:这里指屋基。²构:这里指屋架。《书经·大诰》有个比喻:父亲做房屋,儿子连屋基都不肯筑,哪肯去树屋架?后人因以“堂构”这个词指子继父业。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¹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译文:尽管朋友们认为我随意就能写出像《潜夫论》那样的好文章,认为我有写《曹娥碑》式的绝妙文笔,那只是虚誉而已。
注释:¹漫:随便。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缘情¹慰漂荡,抱疾屡(lǚ)迁移。
译文:自己缘情作诗,抒发贫病在身、屡屡漂泊、迁移流浪生活的情怀,聊以自慰。
注释:¹缘情:这里即以“缘情”为赋诗的代语。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经济¹惭长策,飞栖(qī)²一枝。
译文:惭愧自己无有经世济民的良策,只好像那小鸟借深林的一枝,流寓到这偏僻的边远之地。
注释:¹经济:经邦济世。²假:借。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尘沙傍蜂虿(chài)¹,江峡绕蛟螭(chī)²
译文:蜀地战乱不休,环境险恶,蜂虿伴着尘沙,蛟螭缠绕江峡,人多于难,民不聊生。望眼前萧瑟荒凉、触目生悲的景象。
注释:¹虿:蝎子。²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类。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萧瑟唐虞(yú)远,联翩(piān)¹楚汉危。
译文:想那唐虞之际的太平盛世相去已远了;目前藩镇割据,战争连续不断,真像当年楚汉两雄相争,弄得时势岌岌可危。
注释:¹连翩:鸟并飞貌。楚汉之际,群雄并起,有如连翩飞鸟。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圣朝¹兼盗贼²,异俗³更喧
译文:如今我大唐圣朝还有那些肆意作乱者存在,尤其夔州这荒僻地区的习俗更喧闹低下,实在令人生悲。
注释:¹圣朝:指唐朝。²盗贼:指安史余党及各地叛乱分子。³异俗:指四川东部一带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人情风俗。⁴喧:喧哗。⁵卑:低湿。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郁郁¹星辰剑²,苍苍³云雨池。
译文:我这颗忧伤沉闷的心啊,就如狱屋基下埋藏的宝剑虽闪紫光而未现;犹如茫无边际池水中一条困守的蛟龙,不得云雨如何飞腾。
注释:¹郁郁:盛貌。²星辰剑:言精气上冲星辰的宝剑。³苍苍:盛貌。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两都¹开幕府,万宇²插军麾(huī)³
译文:那两都为武将掌权,都开建有幕府机关,普天之下,军麾如林,烽火不息,战事不断。
注释:¹两都: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军队出征,随地搭起帐幕办公,所以将军府也称幕府。²万宇:犹万方。³军麾:军旗。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¹
译文:在南海边地,汉时马援所立的铜制界柱已被毁坏,西部吐蕃人也数寇唐境,占领长安,皇上也不得不避乱出奔。
注释:¹月支:即月氏,汉西域国名,以喻吐蕃。当时,吐蕃多次入侵,唐朝时常屈辱让避。唐居吐蕃东,故云“东风”。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pí)
译文:远方的音书不至,怨恨那喜鹊不能及时报喜,夔州这边远之地荒僻,且责怪山间野兽为什么咆哮声那么疾厉。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jià)(sè)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译文:在这里从事些农业劳动,可以排解作诗的情趣,住在简陋的房屋里,学习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译文:临江远眺,望不到家乡终南山那险峻的山峰白阁,遥忆那渼陂秋天的湖水,想起长安城美丽的风光。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译文:我哪里敢强求写出精采的诗句,在那苦愁袭来之时,只是借诗歌抒写离别的情怀。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概述唐以前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情况,作者对前代作家的景仰和个人致力创作的抱负;后半部分抒写对世道多乱和个人漂泊的感慨,并说明诗歌是由情而生、缘情而发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的反映。全篇语言高度凝炼,又多用典故, 语意较为含蓄深沉,需细细揣摩。

  曹丕《典论·论文》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使杜甫感到欣慰的是,尽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壮志未酬,迭经挫折,饱尝动乱之苦,倒却取得了诗歌创作的丰硕成果。于是开篇之首,便吟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饱含哲理的名句。当然,这个“寸心知”,既是指己之所知,亦是指知己之所知。

  接着,在佐证这“不朽”的“千古事”的同时,谈到了由古及今的诗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历代的诗人可以排出一个次第来,骚体乃至再早的诗经已被两汉以降的五言、七言诗体所替代,前辈诗人驰骋才思、腾跃文坛,余风所及,给后世以强烈的影响。后世的贤才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从而有所创新,以至于不同时代的创作皆能形成独特的清新的规范。再想到自己的创作,原是出自儒家的体系,从童年时便开始竭尽情思致力于创作。忘不了像“騄”“骥”等良马般驱驰的西晋诗人潘岳、陆机等人的影响,更得感谢如马中“骐”“䮼”带着千里驹驰骋于诗坛的邺下三曹父子所给予的激励。值得叹息的是,尽管而今已如轮扁斫轮一样“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然而无益于治国安民。即使写出王符《潜夫论》、邯郸淳《曹娥碑》一样的文字来,也不过空传后世罢了。反过来又一想,写诗毕竟是自已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思想寄托,是自己带病迁徙漂荡流寓生涯的一种慰藉啊,凭何侈谈经世济民之策,像疲敝的飞鸟一样,能有一枝栖息之处也算不错了。

  回到现实中来,世尘中蜂虿横行,江峡里蛟螭出没——触目萧瑟凄怆,离唐虞之世愈来愈远了;军阀联翩抗轭,似乎又重现了楚汉的危局。所谓的圣明之朝却是盗贼蜂起,边鄙之地的异俗风景就更是喧阗卑下了。郁郁盘结、上绕星辰的剑气下是兵锋森列,苍苍无际、如云雨笼罩池上的是战气蒸腾。东西各镇都设起了将军的幕府,到处都是军旗在飘荡。东汉马援立于南海交趾极界的铜柱已被残毁,像西风渐紧、东风避之不及似的,西边的月支又屡次入侵。自己流寓异域,乌鹊啼鸣却空报亲人的音信,又时时听见山野的熊罴怒号,这样的心境无法用“恨”“怪”道清楚,只好将每日的稼穑生活以吟诗的兴致来表达,柴门茅屋里的自食其力的生活也能使一个读书人自得其乐。想到长安故居烟草迷茫的白阁和白阁下秋水弥漫的皇陂,有家难归,只好以吟诗来分解自已的离情乡思,不敢期盼能写出真能传之于后世的绝章妙句。

  杜甫对诗歌艺术的传承发展和自己一生诗歌创作的主旨的思考和见解,却是以这样的五言排律的形式来表达,格律严谨,对仗工稳,一韵到底,丝毫不受约束,记事、议论、抒情均得心应手,足以表现出其诗歌造诣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编. 唐诗鉴赏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 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 ,760-762.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空床响琢(zhuó)¹,花上春禽冰上雹(báo)²。醉梦尊³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译文:琵琶声像琢磨玉器一样,声如春鸟鸣转,雹落冰下。醉倒在酒杯前,又感到飕飕寒意,如湖上刮起来的风吹入座中。
注释:¹响琢:即响玉,比喻乐声如击玉,清脆悦耳。²花上春禽冰上雹:春天花上的禽鸟、寒冬冰雹击地,比喻乐声时而轻柔鲜丽,时而冷峻高亢。³尊:同“樽”,酒杯。⁴湖:此指颍州西湖。⁵入坐寒:此词与《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座客》作于同时,深秋月夜,寒意袭人。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转关镬(huò)¹,春水流弦²霜入拨³。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译文:弹奏《转关六幺》琵琶曲,琵琶拨弦发出春天流水的声响,是一种流动的美感。五更将尽月落之时,更请弹奏高昂的宫调。
注释:¹转关镬索:传说是两首古曲。²春水流弦:比喻曲声流动的美感。³霜入拨:重。拨,指拨弦的器具。⁴更阑:指五更将尽的时候。相当于“拂晓”。⁵宫高奏独弹:独自弹奏高昂的宫调。

  这是一首听乐词。听乐词由听乐诗发展而来。在包括音乐在内的唐代艺术全面繁荣的背景下,唐诗百花园中出现了听乐诗等新的品种。在众多的听乐诗中,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无疑是其中的精品,白居易的《琵琶行》虽非听乐诗,但诗中片段的音乐描写更为人所称道。宋词在抒情方面固然有自身的优长,而在题材领域却大抵承袭前代诗歌的余绪,听乐词也偶有所见。在东坡词之前,欧阳修的《玉楼春·即席赋琵琶》已开了先例。

  开头一句便以琢玉的音响写琵琶声的清脆,接着以花枝上春鸟的鸣啭写琵琶声的悠扬婉转,又以雹落冰上写其质实沉闷;过片之后,再以弦上春水的流动写乐声的流美,以霜华人拨写乐声的凝重。综合地看,作者以一连串比喻写出了琵琶乐声的变化多端与悦耳动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乐声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是对前人技法很好地继承。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前后相较,同样臻于工妙。

  此外,对主体感受的叙写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也值得注意。这突出地表现为上阕三、四两句:“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座寒。”前一句实际上写出了宴席间听琵琶演奏时如醉如痴的感觉,后一句则渲染了当前的环境气氛:精妙绝人的琵琶声仿佛将湖风惊起,吹到座上,使人感到了一股寒意,——这应当是“冰上雹”的音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一笔衬托相比,也未必逊色。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298页-第300页

jiǎnlánhuā··kōngchuángxiǎngzuó--shì

kōngchuángxiǎngzuóhuāshàngchūnqínbīngshàngbáozuìmèngzūnqiánjīngfēngzuòhán

zhuǎnguānhuòsuǒchūnshuǐliúxiánshuāngyuèduògènglángèngqǐnggōnggāozòudàn

平原人有善治伛者,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
平原¹人有善治伛(yǔ)²者,自云:“不善³,人百一人耳。”
译文:平原郡有个善于治疗驼背的人。他到处自我吹嘘说:“治不好的,一百个人里不过一个人。”
注释:¹平原:汉平原郡,今山东西部一带。²伛:背弯,驼背。³不善:指治不好,不容易治的。⁴人百一人: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
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求治。
有人曲度¹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²求治。
译文:有个驼背的人,顺着弯曲的身体量长八尺,从头到脚垂直量高六尺,特地带着很多钱,请求治疗。
注释:¹度:长。²厚货:很多钱,大价钱。
曰:“君且卧。”欲上背踏之。
曰:“君且卧。”欲上背踏之。
译文:善于治驼背的人说:“请您俯卧。”说着就要上背去踩。
伛者曰:“将杀我。 ”
伛者曰:“将杀我。 ”
译文:驼背的人一见惊恐万分,叫道:“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曰:趣令君直,焉知死事。”
曰:“趣(cù)¹令君直,焉知死事。”
译文:善治驼背的人说:“我只管尽快弄直你的驼背,不管死活。”
注释:¹趣:古同“促”,催促;急促。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
坐看倒影浸(jìn)天河¹,风过栏杆水不波²
译文:看着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水也没兴起波澜。
注释:¹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是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²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想见¹夜深人散后,满湖萤(yíng)²比星多。
译文:想象得到,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湖面上萤火虫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注释:¹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²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

rénhuāchí

shào qīngdài 

zuòkàndàoyǐngjìntiān fēngguòlángānshuǐ 
xiǎngjiànshēnrénsànhòu mǎnyínghuǒxīngdu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