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
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tóngmíngjiànzhānglángzhōngchúwánghǎiyuánzuò--mènghàorán

shàngguóshānlièxiánwángkāirénfēnzhípānlìngchǒngxínglái

guāngàiliángyuànjiāngxiāngshīchǔcáichóuxuāndòngbīnsànchítái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冷红¹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chóu)(móu)²,料得吟鸾(luán)³夜夜愁。
译文:火红的枫叶片片飘落进秋天的池塘,我常乘着小船与浮云一起四处飘泊。飘泊在这江南水乡,实在是身不由己。唉,我和她的恩爱是那样缠绵深厚,她想必一夜又一夜地思念着我,以至愁肠百结了。
注释:忆王孙:词牌名,又名《豆叶黄》《阑千万里心》。通常由31个字组成单调小令,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五平韵,句句用韵。¹冷红:指枫叶。²绸缪:指感情缠绵深厚,不能分解。³吟鸾:古人常以鸾凤喻夫妇。此指作者的妻子。

  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首二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接着叹息自己为生计所迫,或寄人篱下,或辗转远游,过着不能自主的生活。后二句由感喟身世而转到怀人,并料想亲人也在惦念自己,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

  姜夔的这首《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与其他相同词牌的作品相比,要略胜筹。作为一首描写羁旅飘泊的词作,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将人引入一个更为幽微的境界,细致人微,感人至深。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冷红,盖指枫叶。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白石词多用“冷”字,如《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暗香》“香冷入瑶席”,而且往往以通感的形式出现,将自己凄凉的身世之感移情到几个创造的意象中。用“冷红”形容飘散的枫叶,顿觉凄冷的气氛笼罩全词。古代文人伤时悲秋,见秋风落叶,或怀念故土,或忧伤身世,并不稀见。

  不过,次句“长与行云共一舟”,句法颇为新颖。行云,常用来比喻飘泊江湖的游子。如曹植《王仲宣诔》:“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张协《杂诗》:“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姜夔一生未仕,四处飘泊,行踪不定,用“行云”来象征其身世,很为恰切。这里他不直说身如行云,而偏说“长与行云共一舟”,这就不落俗套。词人浪迹江湖,居无定所,乘舟走到哪里,天上的行云也仿佛跟到哪里,这难道不是与行云“共一舟”么?以上两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不仅切合当时所处的环境,其创意出奇之处,也透露出白石词“气体超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特色。

  下一句承上意,具体点明所处之地。不自由,即不由自主。白石一生未仕,布衣终身,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为生计所迫,以请客身份或寄人篱下,或因人远游,辗转风尘,哪有安身立命之地?“不自由”,看似浅淡,却道出了飘泊江湖的无穷酸辛。游子在孤独落寞之际,总要想起知心体贴自己的故旧或亲人,结尾两句即由伤飘泊转到怀远人。

  “两绸缪”,一笔两用,兼写男女双方。绸缪,缠绵之意。《诗。唐风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此句写自己与合肥情侣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料得吟鸾夜夜愁”则专写对方。古人觉以鸾凤喻夫妇,此处”吟鸾“而加上”料得“,当指因相思之苦而夜不成寐的伊人。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夜吟应觉月光寒。“由自己思念对方而想到对方会无限思念自己,透过一层,感情更为深至,意境更为深远。”夜夜愁“,写出对方无夜不思,无夜不愁。词人相信对方对自己如此真挚思念,也正反映了词人对于对方的一往深情。

  全词以感叹身世起,由写景开端,以抒情歇拍,由妻子怀想收结,巧妙地将身世感叹与怀人情愫绾合起来,凝炼地写入短短的五句词里,真是“超妙入神”。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主编.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83-384.

wángsūn ·fānyángpéngshìxiǎolóuzuò

jiāngkuí sòngdài 

lěnghóngxiàtángqiū chángxíngyúngòngzhōu língluòjiāngnányóu liǎngchóumóu liàoyínluánchóu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不信芳春¹²老人,老人几度³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译文:我不相信春天会讨厌老年人,老年人还能送走几个残春?尽情地惜春行乐吧。且不要嫌沉溺行乐太多太频。
注释:¹芳春:指春天。²厌:厌弃,抛弃。³几度:几回,几次。⁴莫辞频:不要因太多而推辞。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巧笑¹艳歌²皆我意³,恼花颠酒拚(pàn)君瞋(chēn),物情惟有醉中真
译文:美丽的笑容,艳情的歌曲,都特别符合我的情味。我爱花爱酒简直要爱得发狂,也不怕你嗔怪责备。因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纯真实惠。
注释:¹巧笑:娇媚的笑容。²艳歌:美妙的歌喉,有说指描写有关爱情的歌辞。³皆我意:都合我的意思。⁴恼:引逗撩拨。⁵颠:癫狂。⁶拚:宁愿,甘愿。⁷瞋:同“嗔”,指怒目而视。⁸物情:物理人情。⁹真:真情,纯真。

  这首小令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表现了年老心不老、珍惜春日、及时行乐的豪情。但是在佯狂的腔调中,似也有愤懑不平的声音,寄寓着无尽的壮志难酬之情。

  上片写暮年惜春的情怀,寓有垂老之叹。起笔写“不信芳春厌老人”言辞耿直率真:“我不相信春天真的会讨厌老人,其实年华已逝的老人,还能拥有几个春天呢?”率性的表白韵味十足。 “厌”字将春天拟人化,形象生动。“老人几度送余春”写老人每年都是依依不合地送走了春天,深入地表达了老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惋惜。“惜春行乐莫辞频”写老人要用实际的行动来珍惜春光,在春天里要及时行乐。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快乐。在倡导及时行乐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的愤慨和无奈。

  下片写惜春行乐之态。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嗔”,写作者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风流快活,听歌观舞,赏花饮酒,不亦乐乎。 “恼”、 “颠”, “拼”三个字则表现出了作者在行乐中癫狂的状态,以至于忘乎所以,直到赏花赏得花恼,饮酒饮得酒颠。这种忘我的状态暗喻着作者对现实的失意,借行乐饮酒麻醉自己,更添了几许无奈与悲凉。末句“物情唯有醉中真”一句点明自己醉酒癫狂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超脱于尘俗的乐趣。这是呼吁人们去从酒杯中寻找感情释放的乐趣。但透过词人表面上沉溺于醉乡的佯狂姿态,不难体会其内心升腾起的一股愤懑不平之气,不难看出他对人生不得志的无奈和挣扎。

  这首词没有委婉曲折的隐晦之语,句句都是直抒胸臆,豪放而洒脱,给人一种疏旷之感。

  全篇情致优美,语简意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作者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上彊村民选编;李森等编译.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5-298
2、 (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哈尔滨出版社,2012:174
3、 程帆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72
4、 张巨才主编.宋词一万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222

zuìzhōngzhēn ·xìnfāngchūnyànlǎorén

zhù sòngdài 

xìnfāngchūnyànlǎorén lǎorénsòngchūn chūnxíngpín 
qiǎoxiàoyànjiē nǎohuādiànjiǔpànjūnchēn qíngwéiyǒuzuìzhōngzhēn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无是无非¹心事,不寒不暖花时²,妆点西湖胜西施。控³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译文:心境恬淡没有是非,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把西湖装扮得美如西施。骑着青丝玉骢马,听浓妆艳抹的女子歌唱《金缕曲》,确是人生行乐的美事。
注释:¹无是无非:《庄子·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²不寒不暖花时:言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³控:驾驭。一说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玉面郎控着青丝马。⁴青丝:指用青丝做的马缰绳。⁵玉面马:本为唐玄宗的名马玉花骢,又名玉面花骢。此处借指名马。金缕:即《金缕曲》,词牌和曲牌的名称。词牌又名《贺新郎》、《乳燕飞》。曲牌又分南曲和北曲。⁶粉团儿:浓妆艳抹的歌妓,年轻的美女。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粉团儿唱着《金缕曲》。⁷信人生行乐耳:辛弃疾《洞仙歌》:“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酒一杯?”。信:的确,确是。
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径夤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嶫嵥,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袁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 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以臻兹乎!
先天¹二载,龙²³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御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径夤(yín),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嶫(yè)¹⁰(jié),千丈层崖之半。颠¹¹(jī)¹²用惕(tì)¹³,渐绝其袁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 日以通商,齿¹⁴¹⁵¹⁶¹⁷之殷,鱼盐蜃(shèn)¹⁸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¹⁹江淮之求;而越人²⁰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²¹一朝而见恤²²者也。不有圣政,其何以臻(zhēn)²³兹乎!
译文:先天二年,岁在癸丑,这正是当今皇上登位的第二年。治理朝廷内外的事,精明到没有哪个幽僻、偏远的地方不考虑到的地步,真像日月之光,普照大地,凡有车船交通的地方,全都求其安乐,革除弊害。早先岭东的旧路,行人都为其陡峻所苦。行在路上,须攀缘数里,置身重林之上;还要翻过高大险峻的山梁,高度已达到千丈重崖的一半。攀登坠跌令人惧怕,于是旧路行人渐少,乃至废弃。所以如以此路运输,竟容纳不下一车通过,只有靠人力用背负送。而海外各国,一天天来联系通商,象牙犀革之类那样丰富,鱼盐蛤蜊之物很能得益,如得转运,对上来说,可以满足国家财库的须要,对下来说,长江淮河一带百姓的生活要求也可充分照顾。可是岭南人民力量条件薄弱,只能男人背,妇女顶,这种苦受得太久了。没有料到有一天会得到同情关怀,如果不是今上圣明的政治,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出现呢!
注释:¹先天:唐玄宗在位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先天二载为公元713年。²龙:岁星。³集:止,次。龙集癸丑意即正当癸丑年。⁴我皇帝:指唐玄宗。⁵御宇:统治宇内。⁶穷、极:动词,达到……的尽头。⁷易:革除。⁸岭东:唐称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为岭南,区域很广,其中今广东一带为岭东,后来设置岭南东道。⁹夤缘:攀缘貌。¹⁰嶫:高大险峻貌。¹¹颠:跌倒。¹²跻:登上。¹³惕:惧。¹⁴齿:象牙。¹⁵革:犀牛皮。¹⁶羽:贵重的鸟羽。¹⁷毛:旄牛尾。¹⁸蜃:大蛤蜊。¹⁹赡:满足。²⁰越人:古时岭南一带为百越人所居,故称其地人为越人。²¹不虞:不料。²²见恤:受到关心。²³臻:达到。
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执艺是度,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责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宋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
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¹,执艺是度²,缘磴(dèng)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³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¹⁰,阗(tián)¹¹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jù)¹²贯胸¹³之类,殊琛¹⁴绝责¹⁵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¹⁶;宋与夫越裳¹⁷白雉¹⁸之时,尉佗(tuó)¹⁹翠鸟之献,语重九译²⁰,数上千双²¹,若斯而已哉!
译文:开元四年,冬天十一月,朝廷派遣了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一来便满腔热情,从事勘测,缘着开凿的石磴,在荆棘丛中开出道路,观察山谷地势适宜利用之处,改变旧路中陡险的地方。季节到了一年中农闲的时候,人们自觉地踊跃而来,工程没有超过一季度,没到期限很快就完成了。现在新路平坦,可以并行五辆车,来往不绝,四通八达,转运物资可以靠它省掉很多劳力,过去高崖深谷的危险不再威胁行人。于是接着海外各族人,过去中断了进贡通商的,又都来了,路上有驿亭可宿可息,十分方便,行人及车货都多极了。周初越裳国献白雉,汉初南粤王尉佗献翠鸟,他们都要通过多重展转翻译,奉上千鸟双璧,像那样的确颇为不易,但怎能同现今的盛况相比呢!
注释:¹饮冰载怀:形容心情焦急。载,助词。《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²执艺是度:拿着标杆测量。艺,标的。³革:除。⁴坂险:坡路的险况。⁵子来:像儿子为父母做事一样自觉来到。⁶逾:超过。⁷时:季节。⁸不日:没指定日期。⁹方:并。¹⁰五轨:五辆东。¹¹阗阗:车辆往来貌。¹²鐻耳:以鐻穿耳。鐻,金银器。¹³贯胸:传说中国名。¹⁴殊琛:奇珍异宝。¹⁵绝賮:中断了朝贡。¹⁶如京如坻:形容货物堆积很多。京,高丘。坻,水中高地。¹⁷越裳:古国名。¹⁸白雉:鸟名。《后汉书·南蛮传》:“交耻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¹⁹尉佗:即汉初南粤王赵陀。汉文帝时曾向朝廷献成千翠鸟。²⁰语重九译:指多次辗转翻译。²¹千双:指赵陀向汉廷献璧一双,翠鸟千。
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虎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胥洎;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
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虎始者功百¹而变常²,乐成者利十³而易业;一隅(yú)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yín)(xū);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¹⁰来裔¹¹,是以追之琢¹²之,树之不朽。
译文:所有领工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道:起初谋划工程的人,预见到百倍的功利而决定革除旧规,享受成果的人向往十倍的好处而愿意改换旧业;地方上真是太幸运了,规划者和受益者今天都得到了满足。何况说过去即使开路,却未筑通,就是筑通了,哪有这件工程这么盛大。这都是我们国家的大恩泽,能沾溉远方,使我们这边区都受到了浸润。这是古书上未见的大好事,怎么能沉默不语呢?何不用石碑刻下纪念文章,以遗留后代呢?因此就雕刻起来,立起这块石碑,使之永传不朽。
注释:¹功百:功效百倍。²变常:改变旧情况。³利十:获十倍利益。⁴易业:改变旧行为。《汉书·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⁵二者:指虑始者与乐成者。⁶就:完成。⁷玄泽:大恩德。玄通“元”,大也。⁸绝垠:极远的边界之地。⁹胥洎:都润泽到了。洎,浸。¹⁰贻:遗赠,送。¹¹来裔:后代。¹²追、琢:都指雕刻。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¹春天暮。棹(zhào)²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译文: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两岸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
注释: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¹楚岸:楚江之岸。长江濡须口以上至西陵峡,古城楚江。²棹:动词,犹言以棹划舟。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罢垂纶(lún)¹,还酌醑(xǔ)²,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³,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lù)
译文: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划过长长的沙汀,停泊在浅浅的渡口,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
注释:¹垂纶:钓丝。²醑:美酒。李白《送别》:“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³汀:水中之洲。⁴沙鹭: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lù sī)。

  上片前三句,用“柳垂丝”、“花满树”,描绘出开阔秀丽的背景,暮春天气,楚江两岸,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这为作者春游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气氛。

  上片后三句,用“棹轻舟”、“出深浦”,写词人初游,他乘坐一叶扁舟,轻轻荡着船桨,悠闲自得地从一条小河上出发,刚刚漂入开阔的楚江之时,便听到悠扬的歌声,那歌声起处,但见早出的打鱼人,已经满载着鱼儿,穿梭似地往来于江上,各自回家,他们看着丰硕的收获,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这里有渔船、渔人、游人、滔滔江水伴着高亢的渔歌,沓杂纷繁,热闹异常。

  下片前三句,描绘出一船船鲜嫩的鱼虾鳖蟹,令人垂涎。游兴正浓的词人,不肯作罢。过片“罢垂纶”之句,正是说他为渔郎之获吸引而垂钓长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获,方才作罢。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啸侣相斟酌,亦即词中所云“还酌醑”。这是一次饶有兴味的野餐,人们早自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直到酒足兴尽才准备回家。“孤村遥指云遮处”一句,即是准备返航时的一幅画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们相邀返回,他们遥望着远方,相互指指点点,那天边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处。

  下片后三句,则是写从沙洲返回的情景。用“深”字才形象性极强,暗示出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船儿在水上摸黑行进,难辨深浅,人们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状,可以想见。忽然间,“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万簌俱寂的江空。这一句以动写静,与上文明媚春光下的莺啼燕鸣、渔郎引吭以及鸣俦啸侣形成鲜明对比。

  该词写渔父生活之乐,抒避俗隐逸之思。全篇写景指事,宛转自如,犹如连载之湖山渔隐画轴,幅幅俱精,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
1、 陈绪万,李德身.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114页
2、 曹余章.编,历代文学名篇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321页

zi··liǔchuí--xún

liǔchuíhuāmǎnshùyīngchǔànchūntiānzhàoqīngzhōuchūshēnhuǎnchànglángguī

chuílúnháizhuócūnyáozhǐyúnzhēchùxiàzhǎngtīnglínshēnjīngxíngsh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