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yuèshíyuè--bái

suìshúrénxīncháoyóuyóu

chūnfēngláihǎishàngmíngyuèzàijiāngtóu

dēnghuǒjiājiāshìshēngchùchùlóu

fángyànhángzhōu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87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译文:春天有百花争艳,而秋天有圆月。夏天有凉风习习,而冬天有白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若无¹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译文:如果心中没有忧愁的闲事需要去烦恼,一年四季都是人间的好时节。
注释:¹若无:如果没有。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酒杯深¹,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²时我慢斟(zhēn),屈原清死由他恁(nèn)³。醉和醒争甚?
译文:端起满满的酒杯开怀畅饮,难忘那故人的一片真心,今日相逢请别推,尽情地喝吧。你要唱歌时让我慢慢把酒斟,屈原为了坚持清白节操而自殉由他云吧。醉了的人和清醒的人还争什么?
注释:¹酒杯深:把酒杯斟得很满。²歌:这里指即席吟诗或放声歌唱。³由他恁:由他去。恁,如此。

duàn··jiǔbēishēn--zhìyuǎn

jiǔbēishēnrénxīnxiāngféngqiětuīyǐnjūnruòshímànzhēnyuánqīngyóunènzuìxǐngzhēngshén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暂息¹劳生²树色间,平明³机虑又相关。
译文:在树木掩映的剡中石城寺,暂且让辛苦奔波停息了一夜。黎明时分,我又为尘俗思虑所扰,又得从这里出发。
注释:¹暂息:暂时停息或减弱。²劳生:辛苦、劳累的生活。³平明:黎明。⁴机虑:犹思虑。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吟辞宿处¹烟霞²去,心负秋来水石³闲。
译文:我吟着诗句辞别这里的烟霞胜景而去,内心失去了在秋日山水中得到的片刻安闲。
注释:¹宿处:住宿的地方。²烟霞:泛指山水、山林。³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竹户¹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jì)鹤初还。
译文:竹编的屋门半开半掩,寺庙的钟声悠悠传来,余音袅袅;松林在雨后愈发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着。
注释:¹竹户:竹编的门。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明朝¹一倍堪惆(chóu)(chàng),回首²尘中见此山。
译文:明天早上我得加倍地忍受惆怅之情,那时,我会在征尘中回首遥望此山。
注释:¹明朝:清晨。²回首:回头;回头看。

zǎoshànzhōngshíchéng--zhào

zànláoshēngshùjiānpíngmíngyòuxiāngguānyín宿chùyānxiá

xīnqiūláishuǐshíxiánzhúbànkāizhōngwèijuésōngzhījìngchūhái

míngcháobèikānchóuchànghuíshǒuchénzhōngjiànshān

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qiáo)¹溪上弄扁(piān)²,濯(zhuó)锦江边忆旧游。
译文:我在樵风溪上划着我的小舟,又在濯锦江边怀念着我昔日玉勒雕鞍的冶游。
注释:¹樵风:顺风﹑好风。²扁舟:小船。³濯锦江:江名。即锦江。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忆繁杵又惊秋。
译文:悲壮的管弦乐筵真个是昨日的美梦,频繁的捣衣声啊——又是这伤心的凉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
坠枝橘熟初堪翦¹,浮瓮(wèng)(pēi)²香恰受篘(chōu
译文:菊枝刚刚结满果实,可以进行采摘,瓮中新酿的美酒飘起了沁人心脾的香气,该拿起滤酒的酒篘。
注释:¹翦:“剪”的异体字。²瓮醅:指酒。³篘: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莫道¹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译文:且不要说我赋闲在家总是没有事做,每天夜晚我都可以在孤灯之下——写我的忧愁!
注释:¹莫道:别说,不要说。

  陆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文人,抗金志士。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壈,一腔报国热血无处可洒,只能被岁月白白的消磨,徒叹“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通过我的翻译,可以看出这诗篇是陆游赋闲在家的作品,第一句,道出作者的现状:赋闲,百无聊赖,自己划船解闷。第二句对出:走在江边长叹,引出下一句,第三句写昔日在京城游玩的盛况,但末着“真昨梦”三字又是包含辛酸。第四句写作者被捣衣的敲打声拉回现实,对比着自己的现在,真是难过,这句中的“惊”字可以类比杜甫的“恨别鸟惊心”。诗歌中讲究“起承转合”起和承完事了,到了颈联:作者笔锋一转,改成一片令人开心的景象,这两句是在描写自己的赋闲生活。但是作者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橘熟酒成而改变,尾联卒章显志,包含着无奈神伤。

  本诗的颈联可以参考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也是描写的赋闲生活,效果大概一样,都是乐景哀情(具体什么是乐景哀情参考我写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鉴赏,百度能搜索到),最后的卒章显志才是作者感情的“技经肯綮”。

参考资料:
1、 次仁 . 原创 . 2020年2月16日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向向暖、朝来底事¹,尚飘轻雪?君过向来纡²组绶(shòu)³,我应归去耽(dān)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译文:谁说老天爷无情,老天爷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向天到了,天气渐渐变暖,因为什么,早晨还飘着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机会,一定会青云直上。我则应当告老还乡。恐怕隔一段时间,再想举杯共饮时,但远隔云山,再也无缘相会了。
注释:¹底事:就是“何事”、“为什么”。²纡:系,结。³组绶:官员系玉的丝带。⁴耽:沉溺,入迷。⁵泉石:山水,这里指归隐之地。</p> <p abs_visibility="true">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mì)。不用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¹双睫。但莫遣(qiǎn)新燕²却来时,音书³绝。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目交代了写作缘由。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词一开始,便写友情难舍之意:“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这是借“天气”写“人情”。说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岂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笔。为了说明天的”多情留客“之意,接着又一反问:”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是呀,正月里来是新春,正月中旬,春讯已报,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国决定还朝的时候,天一亮就飘起雪来了呢?这不分明是天也很多情地劝客莫归吗?话不在多,而在情衷;语不在华,而在恰切。只此两句,便借节侯异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毕竟要如期还朝的,所以下面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君遇时来纤组授,我应老去寻泉石。”上句是实意真清而带对时政的隐讽,下句是纯粹的牢骚。不说做宫而说腰系绶带(官员系玉的丝带),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体形象化了。但说“纡组绶”得等到“遇时来”(政治昌明)方可,这就含有对时政的讥讽了。至于说自己要归休泉石,去过隐居生活,这牢骚就更深了。词人曾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自许(《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绝非说大话,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实情。但现实却硬逼着他走,“······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静夜无尘》)的道路。这是因现实所逼,在这送别友人之际,词人便一吐其苦,而发出“我应归去寻泉石”的牢骚。这里应注意一个“应”字,“应”是忖度之词,是坎坷中无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现实逼我无路可走,我还是轻易不肯走这条“不食人间烟火”的消极道路的。虽然词人毕竟是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但复杂的现实又很难说不逼他走这条归隐之路,所以接下去说:“恐异时杯酒复相思,云山隔。”这里应注意一个“恐”字,恐怕如何,即不愿如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说,上阕是以送客叙友倩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怀的成分,而述怀中虽有“寻泉石”、“云山隔”等想归隐的字句,但寻绎词旨,这些都是送别中的一些激愤之词,牢骚之语。这是词人那种高尚人格、进取精神与现实相矛盾的反映,是词人“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而又不得实现的变态反映。

  词虽分上下两阕,但上下阙之间确实意脉贯通、语气相连的。因而下阕一开头边说“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浮世事,俱难必”六字写出了“咄咄怪事出”、“人问底事无”的现实,抒发了真理难寻、直士难作、壮志难伸而又不甘苟且从流的痛苦和牢骚;而后六个字,又写出了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时,它又巧妙的把话题归回到送客劝酒的正题上来。“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这里是说,老朋友,我们还是举大杯痛饮吧!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宁做酒中仙,不为名利客的感慨。

  为了让友人多饮几杯,故不做悲酸语,而写旷达情:“不用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当劝别人不比痛苦之时,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时,因此,词人虽写的是旷达之语,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相别时共有的痛苦难舍之情。“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词人非正面说,而是以反话出之,这就更充分表现了词人对友谊的珍惜、主动、迫切感。同时,按密州的“节候”说,属于农谚中“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区域。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三,尚属“数六九”之末,但十天之后,便属“新燕”飞来的“八九”,诗人不说“你到京就马上来信”,而以“新燕”云云,这就把抽象的思想变成了有时空感、形象感、有韵味的艺术语言,很是新美。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苏轼词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社,1998:92-9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