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可怜枝上花,早得春风意。
杂蕊映南庭,庭中光景媚。可怜枝上花,早得春风意。
春风复有情,拂幔且开楹。开楹开碧烟,拂幔拂垂莲。
春风复有情,拂幔且开楹。开楹开碧烟,拂幔拂垂莲。
偏使红花散,飘飏落眼前。眼前多无况,参差郁可望。
偏使红花散,飘飏落眼前。眼前多无况,参差郁可望。
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香烟出窗里,落日斜阶上。
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香烟出窗里,落日斜阶上。
日影去迟迟,节华咸在兹。桃花红若点,柳叶乱如丝。
日影去迟迟,节华咸在兹。桃花红若点,柳叶乱如丝。
丝条转暮光,影落暮阴长。春燕双双舞,春心处处扬。
丝条转暮光,影落暮阴长。春燕双双舞,春心处处扬。
酒满心聊足,萱枝愁不忘。
酒满心聊足,萱枝愁不忘。

zuòxièhuìliánshísānyùnshī--xiāogāng

ruǐyìngnántíngtíngzhōngguāngjǐngmèiliánzhīshànghuāzǎochūnfēng

chūnfēngyǒuqíngmànqiěkāiyíngkāiyíngkāiyānmànchuílián

piān使shǐhónghuāsànpiāoyángluòyǎnqiányǎnqiánduōkuàngcānchàwàng

zhūshéngfěicuìwéiróngzhàngxiāngyānchūchuāngluòxiéjiēshàng

yǐngchíchíjiéhuáxiánzàitáohuāhóngruòdiǎnliǔluàn

tiáozhuǎnguāngyǐngluòyīnzhǎngchūnyànshuāngshuāngchūnxīnchùchùyáng

jiǔmǎnxīnliáoxuānzhīchóuwàng

萧纲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2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条风¹布暖,霏(fēi)²弄晴,池台³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yún),满地狼藉。
译文:春风吹来,大地回春。薄雾散去,一片晴空。池台亭榭一片生机,到处是美丽的春色。夜色沉沉,空中无月光,我心中愁苦,正是寒夜的节气,我独自一人闷坐屋里。画梁间栖息的双燕,它们是旧客,与我相识熟悉。仿佛在一声一声笑我,一个人在屋门度日,感到孤单。纷乱的花飞过墙去,隔院飘来香气,满地落花堆积。
注释:应天长:词牌名,又名《应天长令》、《应天长慢》。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始于韦庄。五十字,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韵。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但以韦庄词为正体。长调始于柳永,九十四字,前片十句六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另有九十八字体,句式与柳永词有出入。¹条风:即春风。²霏雾:飘拂的云雾。³池台:有本作“池塘”。池苑楼台。⁴夜堂:有本作“夜台”。⁵前社:春社。⁶芸香:香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泛指花之香气。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长记那回时,邂(xiè)(hòu)¹相逢,郊外驻油壁²。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³。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译文:我长长地记着那一次,在郊游时我们偶然相遇。那时你的小车是油彩画的车壁。如今又到寒食,宫廷中传送蜡烛,王孙的宅院中飞出烟。青草地依旧,却感到迷了路。我仔细寻找往日的旧迹。在柳荫里,寻到了那里的宅院。
注释:¹邂逅:不期而遇。²油壁:油壁车,车壁以油饰之。³“汉宫传烛”句:唐韩翃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词以回环起伏。跌宕有致的方式抒发了作者沉郁,惆怅和空虚的心境。作者寓情于景,借景物创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境界,深沉淡淡雅,凝重旷远的意境中,烘托出词人曲折细腻、飘忽不定的复杂心绪。时空错综交织与意脉变化莫测,是此词的特点。

  全词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起笔三句,写当日寒食白天之景,系追思实写。以下写当日夜色,是现境,系第二层。换头三句写当年寒食之邂逅。是回忆为第三层。以下写当日重寻前迹情景,又是追思实写。为第四层。第一层大开,第四层大合,中间两层则动荡幻忽,全篇神明变化几不可测,极尽千回百转刻骨铭心之情,又极尽其郁积深厚之意。整首词写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激越凄楚,峭拔有力,迷离惝恍,意脉流转。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条风即调风指春风。春风骀荡,迷雾飘动,逗出一轮睛日,池塘水绿草清,一片春色。起笔三句,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可是,这并非此词基调。“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正是”二字,点明当下作词之现境。寒食之夜黯然无月,沉沉夜色笼罩天地,也笼定独坐堂上的词人心头。原来起笔三句乃追思实实写,追叙寒食白天的情景。“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寒食为清明前二日,春社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寒食前,其时燕子已经归来,故称梁间燕为前社客。上二句以沉沉夜色喻示自己心灵之沉重,这四句则从燕子之眼反观自己一人之孤寂。闭门之意象,更象征着封闭与苦闷。“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芸是一种香草,此处芸香借指乱花之香气。乱花飞过。院里院外,一片香气,其境极美,而残花满地,一片狼藉,则又极悲。此三句哀感顽艳,可称奇笔。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换头以“长记”二字领起遥远的回忆,为全词核心。词人心灵中的这一记忆,正是与天长、共地久的。那回,指双方不期而遇的那一年寒食节。“时”,是宋人词气辞,相当于“呵”。词人满腔哀思之遥深,尽见于这一声感喟之中。宋代寒食节有踏青的风俗,女性多乘油壁轻车来到郊外,其车壁用油漆彩饰,故名油壁。

  记忆中这美好的一暮,词中仅倏忽而过,正如它人生中倏忽而过那样。以下,全写当日重游旧地情景。“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此二句化用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既点染寒食节气氛。也暗示出本事发生的地点汴京。下“又见”二字,词境又拉回当日白天的情境,从而引发出下文所写对当年寒食邂逅不可遏止的追寻。“青青草,迷路陌。”沿着当年踏青之路,词人故地重游,然芳草萋萋,迷失了旧路;可是词人却固执不舍,“强载酒、细寻前迹。”“强”字,道尽词人哀哀欲绝而又强自振作的精神状态。明知重逢无望而仍然携酒往游,而细寻前迹,终于寻到。“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市桥远处,那柳下人家,意与自己相识。可是此时自己只身一人,绝非当年双双而来可比。至此,上片起笔所写之盎然春意,只是当天重寻旧迹之前的一霎感受,其下所写之夜色沉沉、闭门愁寂,才是下片所写白天重寻旧迹之后的归宿。

  清真词情深入骨。回忆与追思实写,是这位词人的两大的绝技。清真词具备这两个特点,可谓有体有用。此词是作者怀人之作,调名《应天长》,实有深意。南宋陈元龙注于调名下引《老子》“天长地久”及《长恨歌》“天长地久无终毕”二语,不愧词人之知音。此词声情与语言之特色也颇为明显。上片自“梁间燕”之下,下片“自青青草之下。皆为三、四字短句,此词韵脚为入声,句调既紧促,韵调又激越,全词声情便是一部激厉凄楚的交响乐。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977-978页

yìngtiāncháng ·tiáofēngnuǎn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tiáofēngnuǎn fēinòngqíng chítáibiànmǎnchūn zhèngshìtángyuè chénchénànhánshí liángjiānyàn qiánshè xiào ménchóu luànhuāguò yuànyúnxiāng mǎnláng 
chánghuíshí xièhòuxiāngféng jiāowàizhùyóu yòujiànhàngōngchuánzhú fēiyānhóuzhái qīngqīngcǎo  qiǎngzàijiǔ xúnqián shìqiáoyuǎn liǔxiàrénjiā yóuxiāngshí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译文:我们刚刚离别一年,竟有了无限的相思之苦。
注释:梅圣俞:即梅尧臣,字圣俞。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译文:这时我才知道,人的一生中,快乐的事情很少,而悲伤的事情很多。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译文:我每每回忆年轻时候的日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人世如此艰难。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颠狂无所阂¹,落魄²去羁(jī)牵。
译文:那时的我放荡不羁无所阻隔,不拘小节,摆脱了很多束缚。
注释:¹无所阂:无可阻挡。²落魄:不拘小节。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译文:我去年(公元1031年)三月来到洛阳,正是春深时节,花儿还没有凋落。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chán)潺。
译文:龙门青翠,郁郁葱葱,伊水清澈,潺潺流淌。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译文:我就在伊水边见到您,刚刚见到您我的脸上就露出欢笑。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不暇谒大尹¹,相携步香山。
译文:我们拜谒了大尹钱惟演,一起在香山漫步。
注释:¹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自兹惬(qiè)¹所适,便若投²山猿。
译文:我感觉十分惬意,就像笼子里的猿猴被放归山林。
注释:¹惬:满足。²投:放。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幕府¹足文士,相公²方好贤。
译文:幕府中有众多文人,钱惟演爱慕贤德的人才。
注释:¹幕府:地方军政掌管的官署,这里指钱惟演的府署。²相公:指钱惟演。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希深好风骨,迥(jiǒng)¹风尘间。
译文:谢绛风骨极佳,远远超出凡人。
注释:¹迥出:远出。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译文:尹洙内心磊落,喜欢谈论远古的传说与历史。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译文:尹言不爱讲话,但是背诵起来诗书滔滔不绝。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译文:富弼喜欢喝酒,喝一百杯酒脸都没有红。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译文:王复喜好清闲悠远的生活,和谢安尚未出仕时那样闲逸风流。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jiān)
译文:杨子聪担任参军,座驾常常披着破马鞍。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译文:张先因脱发败顶,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摘下帽子。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次公才旷奇,王霸¹驰笔端。
译文:孙延仲才华扩大奇崛,非常喜欢作政论文章。
注释:¹王霸:王道和霸道。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圣俞善吟哦¹,共嘲为阆(làng)²
译文:梅圣俞擅长吟诗,我们都称其为阆苑仙葩。
注释:¹吟哦:指作诗。²阆仙:神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译文:我自号达老,喝醉时一定像张颠那样。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译文:洛阳是千年古都,千家万户都像风烟一样美丽。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荒凉见宫阙(què),表里壮河山。
译文:宫阙显得荒凉,城市里外都如河山般壮丽。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相将¹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译文:我们相随多日平平淡淡,骑上马就像飞鸿翩跹。
注释:¹相将:相随。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译文:走出门垂柳遍布视野,我们在名园中信步。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嫩箨(tuò)¹筠粉²暗,渌(lù)³池萍锦翻。
译文:初生的笋笋壳鲜嫩,新长的竹子竹节上附着暗白色的粉,清澈的池水中锦鳞翻腾。
注释:¹嫩箨: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²筠粉:竹节上附着的白粉。筠:竹子的青皮;竹皮。³渌:清澈。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译文:凋谢的花儿洒满酒杯,杨柳的飞絮轻拂马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译文:我们看尽清水翠竹,然后爬到嵩山顶峰。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青苍缘¹万仞,杳(yǎo)²望三川。
译文:我们在青山中爬得很高,在雾霭中看尽三川。
注释:¹缘:攀援。²杳霭:远处的云气。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花草窥涧窦(dòu)¹,崎岖寻石泉。
译文:我们在山洞中窥探花草,在崎岖山路中寻找泉水。
注释:¹窦:山洞。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¹
译文:你站在树旁吟诗,我侧着身子醉卧在云朵上面。
注释:¹欹云眠:侧身睡在云朵上面。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译文:子聪怀疑太阳快要落山,说就像是信手攀援。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译文:我们一起在三醉石上题诗,在八仙坛停留。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译文:欣赏流水白云的心已经疲倦,我们就一起饮酒作乐。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飞琼(qióng)¹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译文:歌妓仅仅十八岁,舞姿十分妖娆。
注释:¹飞琼:侑酒的歌女。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译文:歌女吹笙非常动听,歌女弹琴十分悦耳。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译文:我自己为笙箫曲作上歌词,并送她了大酒杯。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译文:珠帘卷着明月,夜气就像春天的云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译文:灯光将花儿染成粉色,酒让脸泛红。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译文:东堂的石榴花开得正好,将裙腰点缀得鲜艳。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插花云髻(jì)¹上,展簟(diàn)²绿阴前。
译文:我在云髻上插一朵花,在绿树阴前铺开垫子。
注释:¹云髻:高高的发髻。²簟:竹席。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译文:快乐的事情不能达到,宴酣的歌声变为哀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译文:钱惟演因事得罪,被罢“同平章事”,贬谪到随州去当节度使。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shān)¹
译文:我在伊水畔送别他,互相凝视,泪眼潸潸。
注释:¹潸潸:不断流泪的样子。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译文:腊月的时候相公离开,接着您进京参加礼部会考。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译文:我送您到白马寺,您一个人骑行进了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译文:旧时的宫府中还有谁与我同在,新年时只有我没有归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¹
译文:这时我写下这首诗篇,听的人都依依不舍。
注释:¹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

  全诗可以分为三大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这是全诗的一个“总帽”,它点名了题目中“感事”的内容是“幽忧”,是与友人分别是的相思之苦,这让欧阳修感受到人生在世“知乐多悲患”——这也就是本片的写作缘由。

  从“每忆知年事”到“展簟绿阴前”这七十六句属于第二大段。这一段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人欧阳修在这一部分中回忆过去,写了一年前青年朋友们相聚的时候的无穷乐事,以此回应第一段中“知乐多悲患”这句中的“乐”字。这一大段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开头,作者写与朋友们初识初聚的经过,以及癫狂落魄的情景;其次,作者回忆了对每一位朋友的印象;第三,作者写与朋友探幽访胜时的乐趣;第四,作者写歌舞宴乐的欢快场面。如此层层铺叙,步步推进,作者将西京留守府的青年才子们的赏心乐事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一段中,诗人欧阳修有意以乐景衬托哀情——极力渲染往昔的“相聚”时的快乐,正是为了反衬而今的“相离”的悲伤。

  第三大段从“乐事不可及”到全诗结束,共有十四句。诗人欧阳修写“酣歌变为叹”,以抒发朋友离散后自己的苦闷心情。这种心情就如同作者在为洛阳之会的另一位友人张先所写的《张子野墓志铭》中所说的:“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为可惜也。” 

  这首诗是一首以叙事为主,写景抒情,并兼带议论的长诗。该诗描绘了宋仁宗时期一批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青年文学家的群体形象,展示了那一时期文人荟萃的历史生活画卷,对后人了解当时文化特征和文坛风气有认识价值。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8-15
2、 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欧阳修集 卷二十七 居士集卷二十七)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yī)(jiē)¹²兮,颀而³长兮。抑(yì)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qiāng)兮,射则臧(zāng)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注释:¹美嗟:赞叹声。²昌:美好的样子。³颀而:即“颀然”,指身材高大。⁴抑:同“懿”,美好。⁵扬:借为“阳”。眉上曰阳,额角。⁶趋:急走。⁷跄:步有节奏,摇曳生姿。⁸臧:好,善。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美嗟名¹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²。不出正³兮,展我甥(shēng)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晚辈。
注释:¹名:借为“明”,面色明净。²射侯:射靶。³正:靶心。设的于侯中而射之者也。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侯而设正。⁴展:诚然,真是。⁵甥:异姓亲属的晚辈。孔《疏》:“凡异族之亲皆称甥。”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美嗟娈(luán)¹兮,清扬婉兮。舞则选²兮,射则贯³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注释:¹娈:美好。²选:才华出众。³贯:穿透。⁴反:箭皆射中一个点。⁵御乱:防御战乱。

  这首诗以赞叹的口吻,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位少年射手的形象。此诗每章均以“猗嗟”发端。按“猗嗟”为叹美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啊呀”。用这种叹美词语开头的诗句,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提醒读者注意诗人所要赞美的人或事。它在描写少年射手的形象和技艺时,起到一种渲染烘托的作用。

  在赞颂少年形象之美时,突出他身体强壮的特点。诗一开头就写道:“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昌”,粗壮结实之谓;“颀”和“长”乃高大之谓。这位长得高大、粗壮、结实的少年成为一名优秀射手,是毫不足怪的。

  在赞颂少年形象时,还突出其面部特征,尤其眼睛的描写细致入微。赞美他“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这三句诗中的“扬”“清”“婉”,都是刻画他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因为明亮的目光,是一位优秀射手所必不可少的生理条件。

  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赞美他“巧趋跄兮”,步履矫健,走起路来速度甚快。还赞美他“舞则选兮”,身体灵活,动作优美。这些也是一位优秀射手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

  诗中对形象的赞颂,是为赞美他的射箭技术服务的。假若这位少年没有以上所描写的身体素质,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射手了。

  诗的第一章以“射则臧兮”一句总括他的射技之精。第二章则以“终日射侯”一语,赞美少年的勤学苦练精神;以“不出正兮”一语赞美他的射则必中的技艺。第三章以“射则贯兮”赞美他的连射技术。这种连射不是两箭、三箭的重复入孔,而是“四矢反兮”,连续四矢射中一的,是一位百发百中的射手了。至此,这位少年射手的形象和技艺均描写得栩栩如生了。具有这种高超射技的少年,自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以御乱兮”一语,是全诗的结束,也是对他的总体评价。

  诗中不仅描写了射手身体强壮、仪表俊美,特别之处是用“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这样婉约的词汇来形容射手顾盼流动的目光,致使这个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此诗成为描写男性美的杰出之作。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03-206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03-205

jiē

míng xiānqín 

jiēchāng ércháng ruòyáng měiyáng qiǎoqiāng shèzāng 
jiēmíng měiqīng chéng zhōngshèhóu chūzhèng zhǎnshēng 
jiēluán qīngyángwǎn xuàn shèguàn shǐfǎn luàn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浮萍¹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译文: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注释:¹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比喻无依无靠,随波漂流的女子。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结发¹辞严亲,来为君子仇²
译文: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注释:¹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²仇:伴侣。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kè)¹发朝夕,无端²获罪尤。
译文: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注释:¹恪勤:恭敬勤劳。²无端:一作“中年”。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发昔蒙恩惠,和乐如瑟(sè)¹
译文: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注释:¹瑟琴:出自《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何意今摧颓(tuí)¹,旷若商与参。
译文: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注释:¹摧颓:蹉跎。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zhū)(yú)¹自有芳,不若桂²与兰。
译文: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注释:¹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²桂:应为樟科肉桂,非桂花。兰为何种植物,今尚有争议。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新人虽可爱¹,无若故所欢。
译文: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注释:¹可爱:一作“成列”。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tǎng)¹中还。
译文: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注释:¹傥:或者。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qiè)¹仰天叹,愁心将何愬(sù)²
译文: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注释:¹慊慊: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²愬:同“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日月不¹恒处,人²生忽若寓³
译文: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注释:¹不:一作“无”。²人:一作“所”。³寓:一作“遇”。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悲风来入怀¹,泪下如垂露。
译文: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注释:¹怀:一作“帷”。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¹(qiè)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译文: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注释:¹发:打开。一作“散”。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此君志欲擎(qíng)¹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注释:¹擎天:举起天,托起天。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只恐年深¹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注释:¹年深:年深日久,长时间。
笋称新竹,出土尖尖。其之始也,小极,细极,嫩极,毫不起眼。毕竟是观察敏锐,想象丰富的诗人,际智从这才冒出土面的小小新竹,已然看出了其擎天之志,入云之势,化龙之概。这种想象,以及将想象注入诗行,本身便是一种智能和魄力。际智自号愚庵,其实何曾愚也。际智斋室,号为茎草堂,自比一茎小草,孰知不也是一棵志欲凌云的新竹?诗写得精炼,生动,警策,颇有力度。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