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
世不失职。受骍毛之盟。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
世不失职。受骍毛之盟。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
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zhōushēngdiàoèrshíshǒushí--xìn

fēngshìértáijiēpíngzhòngdēngértiānwèichénggōngràngmíngtàichángzhījīng

shìshīzhíshòuxīngmáozhīméngruìbānruìyáoménwéihànwéipíngzhōuyuán

gōngchéngérzhìdìngcúnziérmíngdànyán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4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莫怪鸳(yuān)(yāng)绣带¹长,腰轻²不胜³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zì)轻狂
译文:送你的鸳鸯衣带长,你莫见怪,我身体瘦弱也承受不了歌舞挥动的强求。负心的人只贪心去寻花问柳,去向何方?依旧寻欢作乐、追求声色、放纵轻浮。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以五代欧阳炯所作为正格。双调62字,平韵仄韵互用。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¹鸳鸯绣带:绣有鸳鸯花纹的衣带,男女定情信物之一。²腰轻:细腰,这里代指瘦弱的身体。³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⁴薄幸:薄情,负心。⁵系马:拴马。⁶恣:任凭。⁷轻狂:放浪,轻浮。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花谢絮(xù)飞春又尽,堪恨。断弦¹尘管²伴啼妆³。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qiáo)(cuì)却羞郎。
译文:又一个凄苦的春天在悲伤中过去,心中无限惆怅。琴长久不弹,弦早已断了,管长久不吹,已落满尘土,与这两件东西为伴的是女人的啼妆。若不信请回来看看,怕相见,自己的憔悴容颇见不得他。
注释:¹断弦:琴弦断绝。²尘管:乐器陈旧。³啼妆:泪湿容妆。⁴归来:从良。⁵憔悴:黄瘦,困顿。

  上片写感旧,写一歌妓独处深闺的怨恨和相思。第一、二句写歌妓自我申辩,承担不起绣有鸳鸯花纹的衣裳。歌妓这些感情的困扰,压抑的痛苦,是负心郎对歌妓的偏见造成的,表达了词人对人性不平等的悲观,“莫怪”,“不胜”都强烈地反映了女性的抗争。第三、四、五句写歌妓对负心郎行为的披露。在“垂杨系马”处,负心郎依旧 “游冶”、“轻狂”。“薄幸”是披露负心郎薄情,“游冶”是披露负心郎寻欢作乐。“贪”是披露负心郎追求声色,“态轻狂”是披露负心郎放纵轻浮。词人点明这些披露,为的是追求女性平等,追求社会心理平衡。这种主张不向男性妥协而奋心抗争,是词人为女性追求人性平等、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下片写伤今,写歌妓被冷落后的遭遇、抗争与矛盾心态。前三句描绘歌妓被冷落后的遭遇。“花谢”、“絮飞”、“春又尽”,不仅点明了他们分手的时间,而且点明了他们情爱已经到了尽头。令人痛恨的是,情感又陷人“断弦”、“尘管”、“啼妆”之中,令歌妓流泪怨愁。这是控诉和反抗,是女性可贵的觉醒。最后发出自信的呼唤,不信以往的道路走错了,坚信自己看准的道路要走下去。然而,歌妓终于从痛苦中发现,夫妻关系的失败会导致人生全盘皆输,歌妓又不得不向负心郎妥协,压抑着自己的人性平等、人格尊严。“怕见”负心郎“动于颜色”,还把希望寄托于张生与莺莺式的“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的良心发现。这种抗争、矛盾、妥协与良心发现,反映了歌妓的也是词人的思想局限性。

  全词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叙述了一位被丈夫冷落的歌妓为了人性平等而抗争的故事。这是中国歌妓在宋代社会追求人身自由与尊严解放的一位杰出代表。该词的意义就在于向世人呼吁,追求女性平等与女性尊严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旋律,必须长久地演奏下去。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200-203

dìngfēng ·gǎnjiù

shì sòngdài 

guàiyuānyāngxiùdàicháng yāoqīngshèngcháng xìngzhǐtānyóu chù chuíyángqīngkuáng 
huāxièfēichūnyòujìn kānhèn duànxiánchénguǎnbànzhuāng xìnguīláidànkàn jiàn wèilángqiáocuìquèxiūláng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yuàn)¹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²转霏(fēi)³
译文: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
注释:¹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²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³霏微:迷濛的样子。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桃花细逐杨花落¹,黄鸟时兼白鸟飞。
译文:桃花与杨花随风轻轻飘落,黄色的鸟群中不时地夹杂着几只白色的鸟一同飞翔。
注释:¹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纵饮久判(pān)¹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译文: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而我懒于参朝,的确有违世情。
注释:¹判:甘愿的意思。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¹情更觉沧(cāng)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³
译文: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
注释:¹吏:一作”含“。²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³拂衣:振衣而去。指辞官归隐。《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表面上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间已经快到晚上,所以宫殿霏微。但是,下面的描写中,却没有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年),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72-473 .

jiāngduìjiǔ--

yuànwàijiāngtóuzuòguīshuǐjīnggōng殿diànzhuǎnfēiwēi

táohuāzhúyánghuāluòhuángniǎoshíjiānbáiniǎofēi

zòngyǐnjiǔpànréngònglǎncháozhēnshìxiāngwéi

qínggèngjuécāngzhōuyuǎnlǎoshāngwèi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¹不受时人唾(tuò)²。乐跎(tuó)³,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译文:在清风中枯坐,在白云上高卧,面皮不会受到众人的唾弃。整日乐融融,笑呵呵的,看别人像驴同样套上套包子拉着沉重的石磨,替本身盖一座安然恬静的寓所,任我东西,随我的情意生活。
注释:¹面皮:脸皮。²唾:吐唾沫,鄙弃的意思。³乐跎跎:即乐陶陶。⁴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看别人像驴一样套上套包拉着沉重的石磨。套项:驴脖子上的套包。沉磨:沉重的石磨。⁵盖下一枚安乐窝:替自己盖一座安然舒适的“窝”(指居所)。一枚:一座。

shānyáng ·jǐng

qiáo yuándài 

qīngfēngxiánzuò báiyúngāo miànshòushíréntuò tuótuó xiào kànbiéréntàoxiàngtuīchén gàixiàméiān dōng zài 西 zài 
见说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光返射湘江练。
见说随帆瞻九面¹。碧藕花开²,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朵返射湘江练³
译文:听说随船在湘江航行,可以看到九面衡山;芙蓉峰像碧色的莲花盛开,朵莲花在江心映现。旭日渐渐飞升,金光碧光交错摇颤;晶亮的峰光反射江面,澄澈的湘江如同长绢。
注释:岳峰远碧:这是作者所写《潇湘十景词》之一。岳峰,即衡岳,也就是衡山,位于湖南中部,俯瞰湘江。因是五岳之一,故叫衡岳,岳峰。这首词的词前小序说:“自衡阳北三十里,至湘潭南六十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¹见说随帆瞻九面:见说,听说。九面,因湘江至衡山曲折很多,故能看衡山的九面。²碧藕花开:指莲花峰,即芙蓉峰。衡山有七十二峰,其中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等五峰为著。³晶朵返照湘江练:晶朵,晶亮的峰朵。练,白娟。
谁遣迷云生绝巘。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谁遣迷云生绝巘(yǎn)¹。苍水仙踪²,雾锁灵文篆(zhuàn。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译文:是谁派遣迷云生于极高的山峦?自从舜到了苍梧之野,湘江便有仙人遗踪出现,仙人的篆书就封锁在云雾里面。仙女峰如帝尧女儿的长眉,为舜一去不回愁眉不展,她们被云雾深深地遮掩,不许人间看见她们的愁颜。
注释:¹绝巘:极高的山峰。²苍水仙踪:《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苍梧,指桂林等地。苍水,苍梧之水,指湘江。仙踪,仙人的遗踪。³雾锁灵文篆:雾锁,被云雾封闭。灵文篆,神仙的篆书。据《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宛委山,发石得“金简玉字之书”。⁴帝女修眉愁不展:指仙女峰。帝女,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死后化为仙女峰。愁不展,舜随湘水下苍梧而崩,不再归来,使帝女愁眉不展。

  《蝶恋花·岳峰远碧》,是王夫之《潇湘十景词》之六。这之前,他曾写过《潇湘小八景》和《潇湘大八景》。潇湘,是湘江的别称,因其深且清而得名。《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七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岩若朝霞。”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长期活动于湘水之滨,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不但有细致的观察,而且有极深厚的感情,因而他笔下的湖南山水,自然优于他省他乡的墨客骚人。

  “岳峰远碧”,就是从远处看苍碧的岳峰。作者在本词小序中云:“自衡阳北三十里至湘潭南六十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岳峰,即南岳衡山。山在衡山县西,湘江流经其东,可俯瞰湘江。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为著名。词中所描述的“碧藕”,即芙蓉峰。

  上片写的是泛舟湘江望中所见。“见说随帆瞻九面”,早就听说在曲折的湘江上航行,可以望见衡山各个不同的侧面。湘江从衡山东侧逶迤至株州,然后折而向西,至湘潭南六十里,再折而向北。所以,在这一段航程中,可以从东、西、北等多角度看岳峰。《水经注》载渔歌云:“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写苍碧的芙蓉等峰,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像朵朵盛开的莲花,在波心隐现。传神地画出了一幅湘江衡岳倒影图。“晓月渐飞金碧颤,晶朵返射湘江练。”清晨,天际残月渐渐隐去;衡岳群峰披上朝霞,峰间飞瀑流泉,返射颤动着的阳朵,与素练般的江水,交相辉映,组成了一片飞动的神奇世界。画面极美,让人倾倒。

  下片写云雾中的衡岳山峰。在旭日飞升时,变幻莫测的“迷云生绝巘”,将岳峰挺拔多姿的身影,掩盖起来了。作者由此展开了丰富、奇幻的想象:首先假定这隐去“绝巘”的“迷云”,是有人“遣”来的,“迷云”的“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然后询句,这“迷云”是谁遣来的呢?作者从两方面作了回答:

  一、“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呵,这迷云的兴起,原来是为了掩盖苍水使者的仙踪,封锁灵文古篆。《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伤父功不成,乃于衡山血马祭之,仰天而啸,夕梦一人,自称元夷苍水使者,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焉。禹乃斋,遂获金简玉字之书,知治水之要,其功乃成。”又《衡阳县志》载,衡阳城北有岣嵝峰,上有石碑,字如蝌蚪文。

  二、“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这迷云的兴起,是为了掩盖帝尧二女的倩影,不许人间看到娥皇、女英修长的愁眉。自古有将远山喻修眉的用法。又晋张华《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上片写得十分明快,描绘衡山至湘潭一段湘江,山如莲花,水如素练,雅淡高洁。其境界令人流连,其神韵令人景仰。下片转入迷离凄惋的叙述,如悲似怨、愁苦哀伤,感情激荡。上片写的是乐景,下片抒的哀情。这强烈的哀乐对比,用心何在?龙榆生先生有一段话,也许可作回答:王夫之“窜伏穷山,四十余年,一岁数徙其居,故国之戚,生死不亡”(《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词中是否有亡明之戚呢?见仁见智,惟读者自省。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diéliànhuāliù--wángzhī

jiànshuōsuífānzhānjiǔmiànǒuhuākāiduǒduǒxīnxiànxiǎojiànfēijīnchàn

jīngguāngfǎnshèxiāngjiāngliàn

shuíqiǎnyúnshēngjuéyǎncāngshuǐxiānzōngsuǒlíngwénzhuànxiūméichóuzhǎn

shēnshēnwèirénjiānjiàn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¹²黄鹂³。东风轻软弄帘帏(wéi)
译文:春水溢满了池塘,花儿在枝头绽放。那香气袭人的百花丛中,黄鹂鸣声婉转。东风轻轻软软的撩动着帘帏。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正体为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¹乱香深里:香气袭人的百花丛中。乱香,即花丛。²语:指黄鹂的啼叫声。³黄鹂:也称“黄莺”、“黄鸟”,鸣声婉转。⁴弄帘帏:吹拂着窗帘和帏幕。弄,拂弄,吹拂。帘帏,帘帐,帐子。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¹处柳烟低²。玉窗³红子(dòu)棋时。
译文:春天白昼渐长,可惜春梦太短。醒来后只见烟雾迷蒙的杨柳低处,燕子双双飞舞,令人无限羡慕。百无聊赖,只好在窗前以红子斗棋,独自游戏。
注释:¹交飞:双飞。²柳烟低:形容柳叶低垂的轻柔之态。³玉窗:装饰华丽的窗子。⁴红子:指红色的棋子。斗棋:下棋游戏。

  此词上片从视觉、嗅觉、听觉以及触觉等角度写春天对闺中少妇的感官刺激,下片由上片生发,写闺中少妇沉浸于相思之中的情态。全词虽只有六句而每一句都独立形成一组景致,六个画面完美、和谐地组合成特殊的意境,通过景物抒写闺怨,写景饱满酣畅,言情深隐蕴藉,词浅意深、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尽显。

  此词上片点染环境,依次写闺中人所见、所闻、所感,层层进逼,对景观的感受自远及近,人渐渐地被渲染出来。开头的“水满池塘花满枝”一句从视觉角度写盛春景色。接连用两个“满”字来表现水与花,是从唐代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名联化出,十分贴切地展现楼外春光满眼。“乱香深里语黄鹂”把颜色之鲜艳转化为气味之传播,在听觉感受上增设嗅觉一层,显得春天更为生动。在语意上与前一句既有衔接,又另成一境。其中“乱香”承接前句“花满枝”,一个“乱”字,写出百花争艳的春日胜景。“语黄鹂”中“语”字是将黄鹂的鸣叫想象成低语的表现,饶具情思,黄鹂软声细语的啁啾之态因而更加突出。

  “东风轻软弄帘帏”一句从触觉角度写春色,将繁茂的春景与“帘帏”中人联系起来,一个“弄”字,几许撩人,“帘帏”二字则点示出人的存在。从池塘到花丛,再到院中帘帏,景物之间虽无脉络可循,却形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此句写春风翻动帘幕,虽未写人,而人物情思已隐隐显露。帘外春光灿烂,人却在帘幕深处,是情慵意懒,没有出游赏春的心思,还是满心愁绪,怕孤身一人见春伤怀。对此句中并未直言,因而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显得笔致轻巧。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两句写日长之时,主人公百无聊赖,于是用午睡打发时光,偏偏好梦易醒,醒过来之后,梦中的美好消逝无踪,不觉间归燕交飞,烟柳迷茫,日又西沦,前句直露,后句微婉,有错落之致。其中“燕交飞”饱含情致,既是对“春梦”氛围的烘托,更暗示了“春梦”的内容,透出“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的潜在意向,见燕子双飞,更突显闺中少妇的孤独;而柳又引出离愁别绪。其中“交”字将燕子引颈相戏的亲昵模样描写得十分贴切。接下来“玉窗红子斗棋时”一句以事结题,本旨拍合,味淡而永,流露出无可奈何中的奈何,无所用心中的用心。“玉窗”、“红子”构成一幅色泽鲜明、温润美好的图画,仿佛可以看见主人公斜倚玉窗,纤纤素手捏起鲜艳红润的棋子,懒懒下棋的模样。

  全词没有花费笔墨讲述主人公的心情,情感的表达亦不见痕迹,只通过景物勾勒情思,但全词处处含情,主人公的困懒和孤寂蕴涵于浅淡的文字中,韵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徐寒 主编.历代古词鉴赏 上.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231
2、 李文禄,宋绪连主编;余冠英,杨仁恺,张震泽,刘万泉 顾问.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07月第1版:727-728
3、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 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235-236
4、 程自信,许宗元 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446

huànshā ·shuǐmǎnchítánghuāmǎnzhī

zhàolìngzhì sòngdài 

shuǐmǎnchítánghuāmǎnzhī luànxiāngshēnhuáng dōngfēngqīngruǎnnòngliánwéi 
zhèngchángshíchūnmèngduǎn yànjiāofēichùliǔyān chuānghóngdòush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