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偶叹劳生事,因思志学时。
偶叹劳生事,因思志学时。
读书方睹奥,下笔便搜奇。
读书方睹奥,下笔便搜奇。
赋格欺鹦鹉,儒冠薄駿鸃。
赋格欺鹦鹉,儒冠薄駿鸃。
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
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
必欲缣缃富,宁教杼轴纰。
必欲缣缃富,宁教杼轴纰。
光阴常矻矻,交友尽偲偲。
光阴常矻矻,交友尽偲偲。
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
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
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
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
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
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
叨荣偕计吏,滥吹谒春司。
叨荣偕计吏,滥吹谒春司。
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
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
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
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
技癢初调箭,锋銛欲试锥。
技癢初调箭,锋銛欲试锥。
甲科登汉制,内殿识尧眉。
甲科登汉制,内殿识尧眉。
数刻愁晡矣,三题亦勉之。
数刻愁晡矣,三题亦勉之。
先鸣输俊彦,上第遂参差。
先鸣输俊彦,上第遂参差。
罢举身何托,还家命自奇。
罢举身何托,还家命自奇。
唯慙亲倚户,敢望嫂停炊。
唯慙亲倚户,敢望嫂停炊。
竭力求甘旨,终朝走路歧。
竭力求甘旨,终朝走路歧。
贪希仲由米,多废董生帷。
贪希仲由米,多废董生帷。
丹桂何时折,孤蓬逐吹移。
丹桂何时折,孤蓬逐吹移。
知怜无国士,志气自男儿。
知怜无国士,志气自男儿。
季子貂裘敝,狂生刺字隳。
季子貂裘敝,狂生刺字隳。
广场重考覆,蹇步载驱驰。
广场重考覆,蹇步载驱驰。
明代宁甘退,青云暗有期。
明代宁甘退,青云暗有期。
礼闱冠多士,御试拜丹墀。
礼闱冠多士,御试拜丹墀。
泽雾宁慙豹,抟风肯伏雌。
泽雾宁慙豹,抟风肯伏雌。
重瞳念孤迹,一第忝鸿私。
重瞳念孤迹,一第忝鸿私。
得告还乡贵,除官佐邑卑。
得告还乡贵,除官佐邑卑。
折腰称小吏,矩步慎初资。
折腰称小吏,矩步慎初资。
枳棘心何恨,松筠操自持。
枳棘心何恨,松筠操自持。
及亲家有养,事长礼无亏。
及亲家有养,事长礼无亏。
铜墨官常改,烟霄雨露垂。
铜墨官常改,烟霄雨露垂。
县花聊主管,寺棘且羁縻。
县花聊主管,寺棘且羁縻。
吴郡包山侧,长洲巨海湄。
吴郡包山侧,长洲巨海湄。
万家呼父母,百里抚惸嫠。
万家呼父母,百里抚惸嫠。
敢起徒劳叹,长忧窃禄嗤。
敢起徒劳叹,长忧窃禄嗤。
宦途甘碌碌,官业亦孜孜。
宦途甘碌碌,官业亦孜孜。
政事还多暇,优游甚不羁。
政事还多暇,优游甚不羁。
村寻鲁望宅,寺认馆娃基。
村寻鲁望宅,寺认馆娃基。
西子留香迳,吴王有剑池。
西子留香迳,吴王有剑池。
狂歌殊不厌,酒兴最相宜。
狂歌殊不厌,酒兴最相宜。
草织登山履,蒲纫挽舫{左糹右支}。
草织登山履,蒲纫挽舫{左糹右支}。
果酸尝橄榄,花好插蔷薇。
果酸尝橄榄,花好插蔷薇。
震泽柑包火,松江鱠缕丝。
震泽柑包火,松江鱠缕丝。
三年无异政,一篋有新词,
三年无异政,一篋有新词,
多恋南园卧,俄从北阕追。
多恋南园卧,俄从北阕追。
呈材真朴樕,召对立茅茨。
呈材真朴樕,召对立茅茨。
载笔居三馆,登朝忝拾遗。
载笔居三馆,登朝忝拾遗。
紫泥天上降,朱绂御前披。
紫泥天上降,朱绂御前披。
侍从殊为贵,图书颇自怡。
侍从殊为贵,图书颇自怡。
史才媿班固,谏笔谢辛毗。
史才媿班固,谏笔谢辛毗。
拟把微躯杀,慙将厚禄尸。
拟把微躯杀,慙将厚禄尸。
安边上章疏,端拱献箴规。
安边上章疏,端拱献箴规。
精鉴逢英主,知怜是首夔。
精鉴逢英主,知怜是首夔。
赓歌才不称,掌诰笔难摛。
赓歌才不称,掌诰笔难摛。
制历无多事,词头每怯迟。
制历无多事,词头每怯迟。
繁阴温室树,清吹万年枝。
繁阴温室树,清吹万年枝。
青琐霞光透,苍苔露片萎。
青琐霞光透,苍苔露片萎。
御香飘砚席,宫叶落缨緌。
御香飘砚席,宫叶落缨緌。
看浴池心凤,闲扪殿角螭。
看浴池心凤,闲扪殿角螭。
上林花掩映,仙掌露淋漓。
上林花掩映,仙掌露淋漓。
对近瞻旒冕,班清辟虎貔。
对近瞻旒冕,班清辟虎貔。
宫帘垂翡翠,御水动涟漪。
宫帘垂翡翠,御水动涟漪。
纪号年淳化,朝元月建寅。
纪号年淳化,朝元月建寅。
摄官捧宝册,祝寿执樽彝。
摄官捧宝册,祝寿执樽彝。
表案行低折,宫悬听肃祗。
表案行低折,宫悬听肃祗。
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撝。
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撝。
贵接臯夔步,深窥龙凤姿。
贵接臯夔步,深窥龙凤姿。
策勋何烜赫,赐紫更萎蕤。
策勋何烜赫,赐紫更萎蕤。
蚊力山难负,鹈梁翼易滋。
蚊力山难负,鹈梁翼易滋。
论功惭八柱,受服欲三褫。
论功惭八柱,受服欲三褫。
只虑殃将至,曾无事可裨。
只虑殃将至,曾无事可裨。
趁朝空俯伛,退食自逶迤。
趁朝空俯伛,退食自逶迤。
更直当春好,横行隔宿咨。
更直当春好,横行隔宿咨。
内朝长得对,驾幸每教随。
内朝长得对,驾幸每教随。
琼苑观云稼,金明阅水嬉。
琼苑观云稼,金明阅水嬉。
赏花临凤沼,侍钓立鱼坻。
赏花临凤沼,侍钓立鱼坻。
拂面黄金柳,酡颜白玉卮。
拂面黄金柳,酡颜白玉卮。
分题宣险韵,翻势得仙棋。
分题宣险韵,翻势得仙棋。
竟举窥天管,争燃煮豆萁。
竟举窥天管,争燃煮豆萁。
恨无才应副,空有表虔祈。
恨无才应副,空有表虔祈。
睿睠偏称赏,天颜极抚绥。
睿睠偏称赏,天颜极抚绥。
中官赐文字,院吏捧巾綦。
中官赐文字,院吏捧巾綦。
遭遇诚堪惜,功名窃自悲。
遭遇诚堪惜,功名窃自悲。
请缨无壮志,视草亦何为。
请缨无壮志,视草亦何为。
未献东封倾,空镌北岳碑。
未献东封倾,空镌北岳碑。
深惭专俎豆,长欲议边陲。
深惭专俎豆,长欲议边陲。
但可怀骄子,何须斩谷蠡。
但可怀骄子,何须斩谷蠡。
胸中贮兵甲,堂上有熊羆。
胸中贮兵甲,堂上有熊羆。
成败观千古,施张在四维。
成败观千古,施张在四维。
兼磨断佞剑,疑树直言旗。
兼磨断佞剑,疑树直言旗。
遇事难缄默,平居疾喔咿。
遇事难缄默,平居疾喔咿。
无权逐鸟雀,俛首任狐狸。
无权逐鸟雀,俛首任狐狸。
廷尉专刑煞,词臣益等衰。
廷尉专刑煞,词臣益等衰。
五花仪久废,三尺法聊施。
五花仪久废,三尺法聊施。
书命酋无谄,评刑肯有欺。
书命酋无谄,评刑肯有欺。
厚诬凌近侍,内乱疾妖尼。
厚诬凌近侍,内乱疾妖尼。
丹笔常无赦,金科了不疑。
丹笔常无赦,金科了不疑。
拜章期悟主,引法更防谁。
拜章期悟主,引法更防谁。
萋斐终无已,雷霆遂赫斯。
萋斐终无已,雷霆遂赫斯。
如弦伤訐直,投杼觅瑕疵。
如弦伤訐直,投杼觅瑕疵。
众乐金须化,群排柱不支。
众乐金须化,群排柱不支。
佞灌回北斗,谗舌簸南箕。
佞灌回北斗,谗舌簸南箕。
阙下羊杨险,朝端虎尾危。
阙下羊杨险,朝端虎尾危。
道孤贻众怒,责薄赖宸慈。
道孤贻众怒,责薄赖宸慈。
西掖除三字,南山佐一麾。
西掖除三字,南山佐一麾。
苍黄麝满面,挥洒涕交赜。
苍黄麝满面,挥洒涕交赜。
目断九重阙,魂销八达逵。
目断九重阙,魂销八达逵。
尊亲远扶侍,兄弟尽流离。
尊亲远扶侍,兄弟尽流离。
秦领偏巉绝,商於更险巘。
秦领偏巉绝,商於更险巘。
吾庐何处是,我马忽长辞。
吾庐何处是,我马忽长辞。
六里山苍翠,丹河浪渺瀰。
六里山苍翠,丹河浪渺瀰。
分封思卫鞅,割地意张仪。
分封思卫鞅,割地意张仪。
懒读三间传,空寻四皓祠。
懒读三间传,空寻四皓祠。
畲烟浓似瘴,松雪白如梨。
畲烟浓似瘴,松雪白如梨。
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
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
振书衫作拂,解带竹为椸。
振书衫作拂,解带竹为椸。
呼仆泥茶龟,从僧借药筛。
呼仆泥茶龟,从僧借药筛。
钟愁上寺起,角怨水门吹。
钟愁上寺起,角怨水门吹。
旧友谁青眼,新秋出白髭。
旧友谁青眼,新秋出白髭。
烟岚晴郁郁,风雨夜飔飔。
烟岚晴郁郁,风雨夜飔飔。
我过徒三省,吾生自百罹。
我过徒三省,吾生自百罹。
初来闻旅雁,不觉见黄鹂。
初来闻旅雁,不觉见黄鹂。
市井採山菜,房廊蓋木皮。
市井採山菜,房廊蓋木皮。
野花红烂漫,山草碧褵褷。
野花红烂漫,山草碧褵褷。
副使官资冷,商州酒味醨。
副使官资冷,商州酒味醨。
尾因求食掉,角为触藩羸。
尾因求食掉,角为触藩羸。
有梦思红药,无心採紫芝。
有梦思红药,无心採紫芝。
瘦妻容惨戚,稚子泪涟洏。
瘦妻容惨戚,稚子泪涟洏。
暖怯蛇穿壁,昏忧虎入篱。
暖怯蛇穿壁,昏忧虎入篱。
松根燃夜烛,山蕨助朝饥。
松根燃夜烛,山蕨助朝饥。
岂独堂亏养,还忧地乏医。
岂独堂亏养,还忧地乏医。
跡飘萍渤澥,亲老日崦嵫。
跡飘萍渤澥,亲老日崦嵫。
阁下辞巢凤,山中伴野麋。
阁下辞巢凤,山中伴野麋。
风欺秀林木,云隔向阳葵。
风欺秀林木,云隔向阳葵。
屈产遭弩马,丹山困嚇鸱。
屈产遭弩马,丹山困嚇鸱。
悔须分黑白,本合混妍媸。
悔须分黑白,本合混妍媸。
自此韬馀刃,终当学钝追鎚。
自此韬馀刃,终当学钝追鎚。
穷通皆有数,得丧又奚悲。
穷通皆有数,得丧又奚悲。
自愿才何者,空怜道在兹。
自愿才何者,空怜道在兹。
宣尼酋削伐,大禹亦胼胝。
宣尼酋削伐,大禹亦胼胝。
用去当如虎,投来且禦魑。
用去当如虎,投来且禦魑。
避风聊戢翼,得水会扬鬐。
避风聊戢翼,得水会扬鬐。
琴酒图三乐,诗章效四谁。
琴酒图三乐,诗章效四谁。
角鬚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角鬚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兀兀拖腸鼠,悠悠曳尾龟。
兀兀拖腸鼠,悠悠曳尾龟。
北窗寻蛱蝶,南岸看鸬鹚。
北窗寻蛱蝶,南岸看鸬鹚。
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搘。
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搘。
篥闲留晓魄,檐暖负冬曦。
篥闲留晓魄,檐暖负冬曦。
松柏寒仍翠,琼瑶涅不缁。
松柏寒仍翠,琼瑶涅不缁。
望谁分曲直,祇自仰神祇。
望谁分曲直,祇自仰神祇。
吾道宁穷矣,斯文未已而。
吾道宁穷矣,斯文未已而。
狂吟何所益,孤愤曳黄陂。
狂吟何所益,孤愤曳黄陂。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lài)¹诸孙²替老人。
译文: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
注释:¹赖有:幸亏有。²诸孙:泛指孙辈。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三夜阴霪(yín)¹败场圃(pǔ),一替²晴日舞比邻。
译文: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注释:¹阴霪:连绵不断的雨。²一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gū)¹劳苦辛。
译文: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注释:¹村酤:农家自酿的酒。酤,酒。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闭廪(lǐn)¹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rǔ)足精神。
译文: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注释:¹闭廪:关闭粮仓。廪,粮仓。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的快乐。结合苏辙晚年的遭遇(因为遭受政治上的禁锢,成为朝廷监管的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的交往,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他诗歌写作的核心内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的深意。

  诗歌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对比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诗人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这句从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这句写对外孙劳动结束关仓归来后的赞叹,诗人表示要写一首诗表扬对方。语言风趣,充满喜悦,表现了诗人的洒脱情怀与拳拳亲情之乐

wénshìwàisūncūnshōumài

zhé sòngdài 

shōuxīnmàichén làiyǒuzhūsūnlǎorén 
sānyīnyínbàicháng gān竿qínglín 
chuībǐngcháng duōcūnláoxīn 
lǐnguīláizhēnliǎoshì shīliánjīngshén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dǐng)¹瞻望远,象阙(què)²宪章³新。
译文:瞻望鼎湖江山渺远,代宗即嘘法度更新。
注释:¹鼎湖:鼎湖是黄帝升仙处。此处以黄帝的升天来说明玄宗和肃宗的去世。²象阙:指朝廷。³宪章:法制。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四海犹多难¹,中原忆旧臣²
译文:四海之零仍然多难,朝廷思念你这位旧臣。
注释:¹多难:时祸乱未平,所以说犹多难。²旧臣:严武在玄宗时已为侍御史,肃宗时又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时年三十二),所以称为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与时安反侧¹,自昔有经纶²
译文:你应时而起安抚君王的忧心,从早就具有治国的才能。
注释:¹安反侧:指平安史之乱。²经纶:是用治丝的事情来比喻一个人的文武才干的。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感激¹张天步²,从容³静塞尘
译文:你慷慨奋发壮大国运,从容地平定了西蜀的边争。
注释:¹感激:奋发。²张天步:张国运,指收复京师。³从容:有应付自如之意。⁴静塞尘:指镇守四川。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南图回羽翮,北极¹捧星辰。
译文:如今要从蜀地返回京都,去朝廷辅佐新君。
注释:¹北极:北极五星,其一曰北辰,是天之最尊星,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漏鼓¹还思昼²,宫莺罢啭(zhuàn)³
译文:夜闻漏鼓盼望天明启程,计算着入朝应在宫莺罢啭的时辰。
注释:¹漏鼓:漏是古代的计时器。²思昼:待旦,等天亮。用“思”字是为了调平仄。³宫莺罢啭春: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空留玉帐术¹,愁杀锦城²人。
译文:这里空留你的用兵之术,成都人民都愁苦万分。
注释:¹玉帐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认为主帅在某月将营帐安在某个方位,敌人就无法攻破,是一种迷信。²锦城:指成都。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阁道¹通丹地²,江潭隐白蘋(píng)³
译文:你将行经栈道进入朝廷,我仍在江边隐居有如白苹。
注释:¹阁道:栈道。²丹地:指皇帝的宫廷,因宫廷都用红色涂饰。这是说严武入朝。³江潭隐白蘋:蘋通苹,苹的繁体字作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¹归秦²
译文:这辈子哪能老于蜀地?如果不死一定要回到关中跟你一样效忠朝廷。
注释:¹会:定。²秦:此处代指长安。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公若登台辅¹,临危莫爱身²
译文:你若能登上台辅之位,危机关头切莫顾惜自身!
注释:¹台辅:即宰相。台,三台,星名,又名泰阶。辅,辅佐。²莫爱身:献身。

  诗歌前四句写朝廷君王更替、四海多难之际需要严武这样的旧臣。严武在玄宗朝曾任侍御史,肃宗朝曾任京兆少尹、御史中丞。不说朝廷而说中原,是赞扬严武为众望所归,表明他这次还朝,是大家所盼望的。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这四句赞扬严武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在平叛收京镇守一方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贡献。安禄山叛乱后,玄宗逃往成都,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北)。严武也到灵武辅佐肃宗,搞好安定团结。后两句借用张天步,比喻国家的政治局势。这是说严武过去在中央工作,曾经激于忠愤,协助打开当时的局面,收复两京。塞上由于战争而扬起的沙尘,说严武镇守四川,又从容不迫地将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平息下去了。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首句用典《庄子·逍遥游》上的寓言: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度,背负青天,然后图谋迁移到南海去,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这是赞美严武抱有大志,要将四川地区治理好,有如大鹏展翅,而今奉召回朝,又好比它回翅由南方飞返北方。“北极”一句,古人认为:它位于天体最高处,其它的星都拱卫着它。这是赞美严武一向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工作,这次内调中央,更加接近,和其他大臣一道犹如众星捧着北极星。“漏鼓”一句是设想严武上朝情景,待漏听鼓,直到天亮。“宫莺”一句,这是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苹。”事实上,“玉帐术”一句是典用一种迷信说法。这是说严武还朝后,虽然留下了玉帐术,足以“静塞尘”保护成都人民。突出严武在四川政绩,令百姓思念,最后写杜甫自己淹留四川心中惆怅,希望自己此生不要终老蜀地,争取再回朝廷做官,从多角度写赠别之意。诗的最后二句是全诗核心,也是杜甫最郑重的嘱咐——如果严武回朝担任辅弼要职,一定要克尽职守,不能临危惜身。

  严武入朝既是杜甫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延伸,也在客观上使杜甫又失去了经济依靠,此后二年诗人漂泊在梓州、阆州,直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回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才又携家回成都。

参考资料:
1、 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
2、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209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¹去。
译文:早上从紫禁城归来,傍晚从长安城东出门。
注释:¹青门:京城东门。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译文:不再谈城东里面的小路曲折等事,此行要去的地方是江南。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扬鞭(biān)(cù)¹车马,挥手辞亲故。
译文:车马备齐扬起鞭儿上路了,挥挥手向亲人和故乡告别。
注释:¹簇:聚集。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译文:我生来就没有固定的处所,只要是内心坦然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宿。

chūchūchéngliúbié--bái

cháocóngjìnguīchūqīngményánchéngdōng便biànshìjiāngnányángbiānchēhuīshǒuqīnshēngběnxiāngxīnānshìguīchù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¹。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²。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³《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注释:霓裳中序第一:词牌名,是姜夔所填“商调”曲。¹祝融:衡山七十二峰之最高峰。²《黄帝盐》、《苏合香》:南宋时献神乐曲。前者原为唐代杖鼓曲,后者原为唐代软舞曲。³商调: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沈氏《乐律》:指沈括《梦溪笔谈》论乐律。⁴怨抑:怨恨抑郁。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亭皋(gāo)¹正望极²,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wán)扇渐疏³,罗衣初索。流光过隙(xì),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译文:从平坦的江畔极目远望,乱纷纷莲花凋落,一去不返,顺水漂泊。多病的身躯气力衰弱,更何况秋风渐渐寒瑟,团扇渐渐闲搁,罗衣单薄,开始更换穿着。光阴流逝如白驹从门缝一闪而过,可叹杏梁上的双燕春来秋去就像远行的旅客。意中人儿何在?一帘淡淡秋月银波,仿佛照着她憔悴的颜色。
注释:¹亭皋:水边的平地上。²正望极:指望尽天涯。³纨扇渐疏:秋天渐近,逐渐疏远团扇。⁴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⁵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⁶过隙: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⁷杏梁:文杏木做的屋梁。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幽寂,乱蛩(qióng)¹吟壁,动庾(yǔ)²、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³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译文:多少幽暗寂寞。蟋蟀在墙壁里杂乱地吟歌,牵动了流寓异乡的庾信,清秋的愁绪如乱丝萦惹。深深地回忆年少时的浪迹飘泊,笛声里关山跋涉。垂柳下花巷消磨。意中人如落红断了音信,仿佛随着碧绿的暗水涓涓流去,空自失落。飘零日久,而今哪还有,醉卧酒垆的豪旷意绪和气魄。
注释:¹蛩:蟋蟀。²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³坠红:落花。⁴醉卧酒垆侧:形容豪饮一醉方休。酒垆:置酒瓮的土台。

  此词的主题,是怀念合肥情侣。白石一生爱情的悲剧根源乃在于其爱情之始终无法如愿以偿与词人对爱情之始终忠贞不渝的强烈冲突;这是白石一生的高峰式情感体验之一。采用描绘仙女仙境的稀世唐乐《霓裳羽衣曲》谱写此词,实为其心灵之中所奉献出对爱情对爱人的一片馨香祷祝之至诚。

  “亭皋正望极。”起笔便展开一高远之境界。其情之深,意之切,其所怀之遥其所念之远,尽收入极之一字。此句与晏殊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柳永之“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凤栖语》),吴文英之“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亭”(《莺啼序》),各尽其妙,然意境更空灵蕴藉。望极何所见,何所思?“乱落江莲归未得。”江莲指水乡之红莲,下片所写“坠红”即此。词人望极天涯,但见满目红莲,一片凋零而已。此暗喻所怀之人,已韶颜渐老,容光憔悴,而自己却当归不得归。难以言喻之隐痛,苍凉凄恻之情感,全融于归未得三字。上四字景,下三字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为何“归来得”?“多病却无气力。”此句一笔双关。既是暗示无力归去,亦是实写忧思成疾。“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纨扇是细绢制成之团扇。前人常用夏去秋来纨扇收藏,比喻恩爱断绝。相传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载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文选》卷二七)罗衣指细绢缝之夏衣。索与疏互文见义,亦疏远义。词人在此只是克服眼前夏去秋来之时令变化,词境则暗转为室内。“流光过隙。”点明光阴飞逝,离别苦久。此句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叹杏梁、双燕如客。”杏梁,屋梁之美称。语出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清秋燕子又将南飞,此杏梁双燕正如客子,何能久栖。不言客如双燕,反言双燕如客,造语新奇。

  清真《满庭芳》“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是正言之,白石则反言之各极其妙。再比较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写人与鸟各得其所之乐,白石则写出人与燕同悲飘零如寄。并且双燕反衬自己孤独,由此直逼出歇拍。“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上文欲吐还咽,层层蓄势,至此终于明明白白倾诉出怀人之主题,词情涌起高潮。伊人何在?想象一窗淡月,仿佛照见了她惨淡的容颜境界逼真,语意惨淡。此是上片之题眼。词句从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化出。

  杜诗姜词,皆一片精诚凝聚。这一想象中的幻境,不仅写出了所怀之人的深情高致,意态闲远,更暗示了自己对所怀之人的刻骨相思。语淡而意深。幻境恍惚,一霎而已。换头又跌回现实。“幽寂”二字挽尽离散孤独羁旅飘泊之悲感。“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蛩即蟋蟀。

  庾信曾作《愁赋》,有“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之句。(见《海录碎事》卷九。今本庾集不载。)庾信由梁朝出使西魏被扣留,长期不得当,又曾作《哀江南赋》,抒发故国之思。此言壁下蟋蟀乱吟,使我愁绪如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此三句直写出当年情事,乃反为“人何在”一节张本。白石那年三十二岁,年少浪迹正指二三十岁时漫游江淮,与合肥情侣相知相爱之情事。

  笛里关山,语出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古横吹曲有《关山月》,关山一语双关,既指笛声、音乐,又指跋涉关山。柳下坊陌暗指合肥情遇。白石《凄凉犯》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可以印证。杜诗原是写战乱流浪,此则以柳下坊陌对笛里关山,极为刺眼。也许,白石合肥情遇本来就与那一乱离时代有关系。应知合肥当时乃是边城,正当淮河前线。“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此三句与“乱落江莲”前后照应。上句从杜甫《秋兴》“露冷莲房坠粉红”化出。漫,空也。暗水,语出杜甫《夜宴左氏庄》“暗水流花径。”涓涓,水缓缓流动貌。红莲坠落无声无息,随着一片碧水暗暗流淌而去。“坠红无信息”与前“乱落江莲”都是喻指所怀之人杳无音信,不知流落何处。“漫暗水,涓涓溜碧”则暗示年光流逝,想思日久,仍无法确知伊人消息。情人离散,四海茫茫,纵有鸿燕,可托何处?其间无限悲慨,都化于具体意象中。由此遂直推出结笔:“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酒垆是安置酒瓮之土台子。

  结笔用典,寄托幽微。《世说新语·任诞》:“阮公(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卧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词人实取此故事之精髓以寄托自己之情意。语意是:飘零离散久矣,当年醉卧酒垆侧之豪情逸兴,从此已无。喻说少年情遇之纯洁美好,亦表明此后更绝无他念矣。全幅词情至此掀起最高潮,爱情境界亦提升至超凡脱俗之圣境。以清空骚雅之笔写至情至爱,是此词特色之一。

  整首词写景空灵,写情遥深,意象玲珑清彻,意境超旷深远,正如刘熙载所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客,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艺概》)声情韵律高度配合情感高潮,是此词又一特色。两处高潮,声情亦最吃紧。“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九字连下七仄(除帘、颜二字)。“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九字连下五仄(除前三字及垆字)。尤其两结下句皆五字四仄声间一平声,声情极其拗峭。

  总览全幅词体,则词韵用激越凄楚之入声字,乐调属“凄怆怨慕”之商调(《中原音韵》),对于词情亦无不高度配合。姜白石词多兼具情感、文采、声情、音乐全幅之美,此词是一典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720-1723页

chángzhōng ·tínggāozhèngwàng

jiāngkuí sòngdài 

bǐngsuì liúchángshā dēngzhùróng yīnshénzhīyuē huángyán   xiāng  yòuyuègōngshūzhōngshāngdiào cháng shíquè jiē ànshěnshì yuè   cháng dàodiào nǎishāngdiào yuètiānshīyún  sǎnliùquè  liǎngquè wèizhīshúshì rányīnjiéxián lèijīn xiájìnzuò zuò zhōng quèchuánshì fāngyóu gǎnyīn zhīzhīyuàn 

tínggāozhèngwàng luànluòjiāngliánguīwèi duōbìngquè kuàngwánshànjiànshū luóchūsuǒ liúguāngguò tànxìngliáng shuāngyàn rénzài liándànyuè fǎng仿zhàoyán 
yōu luànqióngyín dòngxìn qīngchóuzhī chénniánshàolàng guānshān liǔxiàfāng zhuìhóngxìn mànànshuǐ juānjuānliū piāolíngjiǔ érjīn zuìjiǔ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一卷阴符¹,二石(dàn)²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cōng)³,鸣鞭电抹,乌丝阑(lán)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qiú)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¹⁰招。依稀记,曾请缨(yīng)系粤¹¹,草檄(xí)¹²征辽。
译文:熟读一卷《阴符》,能开两石硬弓,手提百斤宝刀。更有玉花骢喷着粗气,挥舞马鞭,鞭梢作响,鞭快如电;展开乌丝阑,醉中的墨迹如蛟龙跳跃。与之谈笑的是勤奋攻读的书生、行侠仗义的豪客,都值得寄信相召。依稀记得,曾经主动请缨出战南越事,草拟檄文征讨辽兵。
注释:¹阴符:古兵书名。阴符经。旧题黄帝撰,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又历代史志皆以《周书阴符》著录兵家。而黄帝阴符入道家,判然两书。此当指《周书阴符》。²二石:古代计量单位,约为现在的二百四十斤。³玉花骢:又称菊花青,是一种良马。⁴喷:吐气。⁵电抹:形容宝马飞奔,迅如闪电。⁶乌丝阑: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⁷龙跳:比喻书法笔势纵逸雄健。⁸牛角书生:指李密,亦用于比喻勤奋读书的人。⁹虬髯豪客:指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的人物虬髯客,为豪迈卓异之士。¹⁰折简:亦折柬、折札。言其礼轻,随便。¹¹请缨系粤:用汉终军请缨出征南越事,粤,同越。¹²檄:下文书征讨。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当年目视云霄¹。谁信道凄凉今折腰²。怅燕(yān)然未勒³,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tiáo)。老去胸中,有些磊(lěi),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bìn),镜里颜凋
译文:当年我傲岸不羁、目视云霄,谁肯信,如今竟落得为五斗米而折腰。草草南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令人十分惆怅;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年华已老,胸中郁结着不平之气,高歌后仍需用酒浇灭。罢了罢了,但见帽子两边鬓发渐白,镜中容颜日益憔悴。
注释:¹目视云霄:指眼界高。²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³燕然未勒:燕然,指杭爱山,位于今蒙古境内;勒,指刻石记功。⁴草草:随便。⁵迢迢:形容路途遥远。⁶磊块:一作垒块,谓胸中郁结不平之气。⁷休休:罢休。⁸鬓改:鬓发改变颜色。⁹颜凋:容颜衰老。

  词的上片,词人回忆年少时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光辉岁月。一卷《阴符》说明词人年少熟读兵书,深谙用兵之道;而“二石硬弓,百斤宝刀”则突出他力大无穷,身手不凡。“一”、“二”、“百”三个数词,读起来如泉喷涌,咄咄逼人。开篇三句将词人文武双全、雄才大略,气度非凡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接着以去声“更”字领格,统领四个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激壮之情随之奔涌而出。接下来四句写词人扬鞭策马奔腾,速度犹如风驰电掣。“更玉花骢喷”至“谈笑皆堪折简招”几句写词人年少时文韬武略,广交贤能,与志同道合之士煮酒论天下,豪气干云。“龙跳”二字,极言其书法苍劲有力,有如蛟龙跳跃。“谈笑皆堪折简招”,把他们的从游关系,写得随便、热烈而又亲切。在九个四言偶句之后,突然出现这一平仄协调的七言句,显得音律和谐,语调从容,从而反映出主人公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一个带有儒将风度的英雄。歇拍三句略一转折,歌颂他怀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从语言上看,又恢复了四言格局,庄重之中饶有豪迈气概。整个上片,从尚文习武、谈笑交游、建功立业等方面,塑造了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实际上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

  词的下片,词人先以一语扫过,随即描写现在。“当年目视云霄”一句,表现了词人傲岸不羁的性格。“谁信道、凄凉今折腰”,反用陶渊明作彭泽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此时之不得志。上句回忆当年,下句慨叹当前,给读者以强烈的对比感。后一句的前面冠以“谁信道”三字,更加强了愤懑不平的感情色彩。词人以苍凉深沉的笔调抒写壮志未酬、英雄暮年的悲慨。在这种强烈对比之下,感情的浓烈,已是至极。“怅燕然未勒”四句,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后汉书·窦宪传》所载窦宪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二是李白《金陵凤凰台诗》所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四句由一个“怅”字统领,表达作者请壮志难酬的激愤和悲凉。“老去”,也援用一典。可见其胸中积有多少愤懑情结。结尾三句全从上面的“老”字生发,用的却是形象化的语言。“歌罢犹须着酒浇”突出作者的深重苦闷,唱歌也无法将其排解,还需借酒,但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休休也”是作者不甘而无奈的感叹,他回头看见镜中的自己,已经是白发生、容颜改,凄凉悲苦的感觉油然而生。

  词的上片先写武艺,次写驭马,郊游,最后写建功立业,塑造出一个英武豪迈、兼具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既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又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下片则写老年悲慨,苍凉郁勃。综合来看,词的上下两片对比强烈,过渡自然,语言精炼。词人用豪迈深沉的笔调,将一个已处暮年的爱国英雄渴望建功之志的情感充分而强烈地表达出来,全词豪宕疏放、雄肆激昂。同时,该词用典较多,既扩大了容量,却又并不粘滞板涩,其间融会贯通,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06-607页
2、 宋安群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知识出版社,2007.10:第588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