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君与我兮,心契意投。今君与我兮,云散雨收。昔君与我兮,鱼水相宜。
昔君与我兮,心契意投。今君与我兮,云散雨收。昔君与我兮,鱼水相宜。
今君与我兮,风马难追。昔君与我兮,琴瑟谐和。今君与我兮,音问蹉跎。
今君与我兮,风马难追。昔君与我兮,琴瑟谐和。今君与我兮,音问蹉跎。
朱诚泳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6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远访山中客,分泉¹谩煮茶。
译文:远行拜访山中友人,用分流而下的山泉水悠闲地煮茶。
注释:¹分泉:指溢满成潭的泉水,分流而下,或泉水中道受阻,分股而泻。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译文:我们携手在树林下小坐休憩,一起感慨叹息鬓角花白的头发。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归路逢残雨¹,沿溪见落花。
译文:回程途中遇到淅淅沥沥的残雨,沿着小溪看见凋落的花瓣。
注释:¹残雨:指将止的雨。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译文:在门口等候我的仆僮看见我高兴的样子,也询问我到哪里游玩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译文:清晨掀开帘子坐在窗前,只见窗外处处都是好风光。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看花诗思¹发,对酒²客愁轻。
译文:看着百花盛开诗意勃发,对着杯中美酒心中愁情便轻减了许多。
注释:¹诗思:作诗的思路、情致。²对酒:面对着酒。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社日¹花飞燕,春分百啭(zhuàn)²莺。
译文:社日时燕子成花成对飞翔,春分时节黄莺鸣声婉转动听。
注释:¹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²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¹
译文:心中思念的人一直未曾见到,心中怀着的情意仍一丝未减。
注释:¹含情:怀着感情、怀着深情。

èryuèèrshíshèjiānchūnfēnduānyǒu怀huáijiǎnsuǒzhě--quán

qīngzhòukāiliánzuòfēngguāngchùchùshēngkànhuāshīduìjiǔchóuqīng

shèshuāngfēiyànchūnfēnbǎizhuànyīngsuǒzhōngjiànháishìhánqíng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青青¹²上柏³,磊磊涧(jiàn)中石。
译文: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注释:¹青青:本意为蓝色,引申为深绿色,这里的“青青”,犹言长青青,是说草木茂盛的意思。²陵: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此处指大的土山或墓地。³柏:四季常青的树木,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⁴磊:众石也,即石头多。会意字,从三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¹天地间,忽²如远行客³
译文: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注释:¹生:生长,生活。²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此处指快的意思。³远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寄于天地的过客的意思。客,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本义为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此句言人在世上,为时短暂,犹如远道作客,不久得回去。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斗酒¹相娱乐,聊厚不为薄²
译文:区区斗酒足以娱天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注释:¹斗酒:指少量的酒。²薄:指酒味淡而少。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驱车策驽(nú)¹,游戏宛(yuān)²与洛³
译文:驾起破马车驱赶着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着。
注释:¹驽马:本义为劣马,走不快的马。亦作形容词,比喻才能低劣。²宛: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与湖北、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³洛:洛阳的简称。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洛中何郁(yù)¹,冠带²自相索³
译文:洛阳城里是多么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注释:¹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盛热闹的气象。²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冠带是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³索:求访。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长衢(qú)¹罗夹巷²,王侯多第³宅。
译文:大路边列夹杂着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注释:¹衢:四达之道,即大街。²夹巷:央在长衢两旁的小巷。³第:本写作“弟”。本义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两宫¹遥相望,双阙(què)²百余尺。
译文: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注释:¹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²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亦为宫门的代称。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极宴¹娱心意,戚(qī)²何所迫³
译文: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天,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注释:¹极宴:穷极宴会。²戚:忧思也。³迫:逼近。

  这首诗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另一首《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会有什么感想呢?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权贵。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是反诘句,如果用现代汉语肯定语气说,便是:没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更其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35-137

qīngqīnglíngshàngbǎi

míng liǎnghàn 

qīngqīnglíngshàngbǎi lěilěijiànzhōngshí 
rénshēngtiānjiān yuǎnxíng 
dǒujiǔxiāng liáohòuwéi 
chē yóuyuānluò 
luòzhōng guāndàixiāngsuǒ 
chángluójiāxiàng wánghóuduōzhái 
liǎnggōngyáoxiāngwàng shuāngquèbǎichǐ 
yànxīn suǒ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jì)子伤春慵(yōng)¹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shū)疏。
译文:春天真烦闷啊,连发髻也懒得再梳。晚风吹过庭院,梅花开始凋落尘土。天上飘着淡淡云霞,地上洒满月影疏疏。
注释:¹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玉鸭熏(xūn)¹闲瑞脑²,朱樱斗帐³掩流苏。遗犀(xī)还解辟寒无。
译文:鸭形的玉制香炉里,闲放着瑞脑。樱红色的斗帐上方,飘垂着流苏。早年遗留下来的犀角,还有没有避寒的好处?
注释:¹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²瑞脑:一种香料名。³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⁴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⁵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这是一首反映贵族女子伤春情态的小调。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出一颗孤寂的心。

  上片首句写人,“髻子伤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实却是极重要的一句心态描写: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前句“晚风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极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后句“淡云来往月疏疏”写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以“疏疏”状月,除了给月儿加上月色朦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还是一弯残月,它与“淡云”、“晚风”、“落梅”前后相衬,构成了幽静中散发着凄清的景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

  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前两句写室内陈设极尽华美“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镶嵌着美玉的鸭形熏炉中,还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懒得去点燃熏香;织有朱红的樱桃花色的、覆盖如斗形的小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纷披的丝穗。这里主要写室内的静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鸭熏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不就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吗!结尾是一个问句“通犀还解避寒无”,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名“辟寒犀”,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冬,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然有暖气袭人”,该句意思是说:试问这只金灿灿的辟寒犀角,现在还会不会再把温暖宜人的气味释放出来?句中“还解”的一个“还”字点出了这样的内容:往昔之时,这只犀角曾尽心尽意地为男女主人布温驱寒;而今伊人远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也应感伤,你到底还知道抑或忘记了为孤独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词人假借向犀角的设问,进一步刻划词中人触物伤情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句意曲折婉转、摇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细纹的水面上,又激打起一圈向周边渐渐扩展的涟漪。

  该篇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值得加以强调的当推:炼字维妙,不着雕痕;未画愁容,愁态毕现。

huànshā ·shāngchūnyōnggèngshū

qīngzhào sòngdài 

shāngchūnyōnggèngshū wǎnfēngtíngyuànluòméichū dànyúnláiwǎngyuèshūshū 
xūnxiánruìnǎo zhūyīngdǒuzhàngyǎnliú háijiěhán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江南倦历览¹,江北旷(kuàng)周旋²
译文:倦于遍览江南美景,江北风光久未观看。
注释:¹历览:遍览,游遍了。²旷周旋:久不游览。旷,荒废,耽搁。周旋,应酬,打交道,这里指前去游赏。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怀新道转迥(jiǒng)¹,寻异景²不延³
译文:寻求新景道路遥远,探访奇观时光不延。
注释:¹迥:迂回。²景:日光,指时间。³延:长。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乱流¹(qū)²正绝,孤屿(yǔ)³中川
译文:穿越激流横渡前行,孤岛秀美大河中间。
注释:¹乱流:从江中截流横渡。²趋:疾行。³媚:优美悦人。⁴中川:江水中间。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云日相辉映,空水¹共澄鲜。
译文:白云红日相互辉映,水天一色澄碧鲜妍。
注释:¹空水:天空和江水。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表灵¹²莫赏,蕴(yùn)³谁为传。
译文:呈现灵气无人欣赏,藏有真趣谁为传言?
注释:¹表灵:指孤屿山极其神奇的景象。表,明显。灵,灵秀、神奇。²物:指世人。³蕴真:蕴藏的仙人。真,真人、神仙。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想象昆山姿¹,缅(miǎn)(miǎo)²区中缘³
译文:遥想昆山仙人英姿,顿觉世间尘缘邈远。
注释:¹昆山姿:指神仙的姿容。昆山,昆仑山的简称,是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住处。²缅邈:悠远。³区中缘:人世间的相互关系。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始信安期术¹,得尽养生年。
译文:始信安期养生之术,得以享尽养生天年。
注释:¹安期术:安期生的长生之术。安期,即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传说他是琅琊阜乡人,因得长生不老之术而活过了一千岁。

  开头四句写倦游江南,转游江北。诗人先用“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说明渡江北游的原因。后来用“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描述北游途中产生的心理感觉。道本不迥而党其远,景本不可延而怪其不延,空间、时间均在主观意念作用下出现不合理而合情的反差和变异,借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突出为探寻新景异景而路欲其短、日欲其长的急切心情。在这心情支配下,乘船过江,不是顺流斜渡,而是“乱流趋正绝”,以缩短路程,争取时间,这就和上两句紧相绾合。此句又缘于下句”孤屿媚中川”而写。因为见到孤屿中流独峙奇绝之景,故而迫不及待地横流直渡。诗中正面写孤屿风景共三句,“孤屿媚中川”是登屿之前遥而望之的总体美。“媚”字极写孤屿山在清澈的江流中间秀峰耸翠,妍美悦人。

  后面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则是登屿之后所见景色。上句写云日同辉,下旬写江天一色。江中孤屿在白云、丽日、蓝天、澄江的烘托之下,有如一螺青黛,分外秀丽妩媚。正当诗人对孤屿赏爱不绝,忽然感情波动,为这新异之景的无人欣赏、无人传写而叹惜,于是写出“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这两句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为孤屿的灵秀无人赏爱、仙人的故事无人传写而叹惋。二是借“物莫赏”、“谁为传”,从反面说出自己为之传写赞美的意愿。三是与上文“怀新”、“寻异”相呼应,突出孤屿的美。可谓一石三鸟,意蕴深厚。这两句又点出孤屿的“表灵”、“蕴真”,已见灵气仙心,进而即景生发,驰骋神思,自然想及仙山仙术,因而顺理成章写出最后四句:“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在诗人想望中,江中孤屿表灵蕴真为神仙之奥区,它的灵异之姿、远绝尘缘之境,都与昆仑山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而冥想杏渺以虚作实,自谓道心契悟.始信安期之术得以养生尽年。这一方面是外放永嘉、心情苦闷的真实流露,渴望以遁世求仙得到解脱;另一方面则以神异灵秀的姿质去描写江中孤屿的美。

  这首诗结构上也是按照叙事—写景—说理的框架写成。正面写景虽然只有三句,但全篇都以写景为中心。为景而游,因景而思,承转自然。全篇语言清隽,风韵秀雅。

参考资料:
1、 黄岳州.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上卷: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年:393页

dēngjiāngzhōng屿

xièlíngyùn nánběicháo 

jiāngnánjuànlǎn jiāngběikuàngzhōuxuán 
huái怀xīndàozhuǎnjiǒng xúnjǐngyán 
luànliúzhèngjué 屿mèizhōngchuān 
yúnxiānghuīyìng kōngshuǐgòngchéngxiān 
biǎolíngshǎng yùnzhēnshuíwèichuán 
xiǎngxiàngkūnshān姿 miǎnmiǎozhōngyuán 
shǐxìnānshù jìnyǎngshēng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