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两古桧,封殖今百年。女萝欺衰朽,扬翘冠其巅。
庭前两古桧,封殖今百年。女萝欺衰朽,扬翘冠其巅。
弱荣蒲柳脆,钜干金石坚。得时不自料,岁晚良可怜。
弱荣蒲柳脆,钜干金石坚。得时不自料,岁晚良可怜。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3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与君结新婚,宿昔¹当别离。
译文:我和你刚把百年亲结,你就去拉纤和我分别。
注释:¹宿昔:即夙夕、旦夕、早晚。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译文:虽是凉风撕秋草时节,蟋蟀们依然鸣叫相偕。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liè)¹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译文:我这个寒蝉瑟瑟动唱,抱上段枯枝也便喜悦。
注释:¹冽冽:寒冷的样子。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译文:不料风一吹枯枝断裂,身体就被甩到陌生世界。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译文:我们不悲叹身处异地,只痛惜失了宝贵岁月。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岁月无穷极¹,会合安可知。
译文:岁月无穷这倒是真理,我们相会得何日何夜?
注释:¹穷极:穷尽,极尽。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愿为双黄鹄(hú)¹,比翼戏清池。
译文:我们一块变作黄鹂吧,清池中戏游欢乐不歇。
注释:¹黄鹄:鸟名。
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
东水¹将孤客,南行路几千。
译文:东逝的流水将要送别孤独的客人,此次南行路途漫漫,远达千里。
注释:¹东水:东逝的流水。
谪去宁留恨,思归岂待年。衔杯且一醉,别泪莫潸然。
¹翻潮上雨,鸟落瘴(zhàng)中天。
译文:江上潮水伴随着滂沱的雨水,掀翻了天边的长虹,在充满瘴气的天空中鸟儿坠落。
注释:¹虹:彩虹。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¹²³知耻,贡公未遗荣
译文:彭薛告老仅仅算知耻,贡公贺友确是好虚荣。
注释:¹彭:彭宣。汉代研究《周易》学者,官至大司空。王莽时上书求归乡里。²薛:薛广德,汉代“鲁诗”专家,字长卿,官至御史大夫,后辞官归里,不再出仕。朝廷赐以安车驷马,广德悬挂其事以示荣。班固评价此二人“近于知耻”。³裁:通“才”,仅只。⁴知耻:谓有羞耻之心。⁵贡公:贡禹,汉人,字少翁,为光禄大夫,后辞官不许,又为御史大夫。与王阳友善,见其被用而喜。⁶未遗荣:没有忘记荣华富贵。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或可优贪竞¹,岂足称达生²
译文:此辈稍胜贪求名利徒,岂够保身全生受称扬。
注释:¹贪竞:贪恋官位。²达生:通达人生,为道家对生命的认识理论。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¹余秉²微尚³,拙(zhuō)(nè)浮名
译文:唯我怀抱出尘隐逸志,才疏口讷鄙弃虚浮名。
注释:¹伊:语助。²秉:执持。³微尚:隐遁的志趣。尚:志向。⁴拙讷:笨拙又口不善言;自谦之词,指自己不善作官。⁵谢:弃绝。⁶浮名:指功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庐园当栖(qī)¹,卑位²代躬耕。
译文:田园当作巢栖穴居处,爵位可代亲自去耕种。
注释:¹栖岩:指古代巢居穴处,这里指隐居。²卑位:谦指所袭康乐侯。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顾己¹虽自许²,心³犹未并
译文:久想退隐虽说自赞许,愿望行迹尚未成一统。
注释:¹顾己:回顾自己。²自许:自赞。³心:心愿,指隐居。⁴迹:行迹,指做官。⁵并:合一,具备。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无庸¹方周任²,有疾象长卿³
译文:仿效周任无功不求升,取法长卿闲居说多病。
注释:¹无庸:无所作为。²周任:春秋时周大夫,言行为孔子所称。³长卿: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常托病不朝。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毕娶¹类尚子²,薄游³似邴生
译文:儿女完婚离家像尚子,谢绝高位知足似邴生。
注释:¹毕娶,办完婚娶之事。²尚子:尚长,东汉隐士,为儿女办完婚嫁,即隐迹山林。³薄游:指做小官。⁴邴生:西汉邴曼容,养志自修,不愿作六百石以上的官,如超过,便自免退居。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恭承古人意,促装¹返柴荆(jīng)²
译文:恭谨承继古人清高意,快备行装尽速返故乡。
注释:¹促装:收拾行装。²柴荆:柴草竹木编织的门或屋舍,代指故居。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牵丝¹及元兴²,解龟³在景平
译文:回想初仕正是元兴问,此次辞官适逢在景平。
注释:¹牵丝:指初仕。《礼记·缁衣》有“王言如丝”。²元兴:东晋安帝年号(402-404年)。灵运初仕为晋琅玡王大司马参军,时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是年正月戊戌(十六日)方才改元,而上一年的年号为元兴,故云“及元兴”。³解龟:即去官。龟:龟纽。宫印印鼻刻有龟形,下有穿丝条的孔眼。⁴景平:宋少帝年号(423-424年)。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负心¹二十载,于今废将迎²
译文:违背心愿居官二十载,从今清静不为俗事忙。
注释:¹负心:违背心愿,指作官。²废将迎:指省去官场送往迎来的繁琐礼节。将迎:官场上的应酬。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理棹(zhào)¹(chuán)²还期,遵渚(zhǔ)³(wù)修坰(jiōng)
译文:归期将近登船心如箭,沿岸船飞大地退后方。
注释:¹理棹:准备船只。²遄:急忙。³遵渚:沿着江中小洲。⁴骛:疾驰而过。⁵修垌:绵长的原野。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溯溪¹终水涉²,登岭始山行。
译文:由江入溪水路至尽头,离船登岭跨步山路行。
注释:¹溯溪:沿溪逆流而上。²终水涉:结束水上旅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译文:原野空旷沙岸一片静,天空高远秋月分外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憩石挹(yì)¹飞泉,攀林搴(qiān)²落英³
译文:石上休息尽情饮流泉,攀附林木随意餐落英。
注释:¹挹:双手合捧取水。²搴:拉动、拾取。³落英:落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战胜臞(qú)¹者肥,鉴²³流归停
译文:归隐心静体瘦已变肥,临水照容终得清流静。
注释:¹臞:瘦。清瘦。²鉴:镜子,此作动词,犹临照。³止:止水。⁴流归停:指流水终归静止。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即是羲(xī)¹²化,获我击壤情³
译文:就此超世作个羲唐人,我学击壤重获真朴情。
注释:¹羲:伏羲氏。²唐:唐尧。³击壤情:即风俗淳朴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击壤:上古时的一种游戏。

  诗作前部分叙写古人事迹,以之为衬托表明自己坚决辞职隐居的意志与行为。诗作后部分写自己返家行程中的景象及感想。诗中抒发了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悦心情。诗中写景不多,却极为清丽动人。

  一至十句自述隐居丘园之志。

  先对几位古人加以评价:西汉的彭宣、薛广德、贡禹虽有高名,但只能说是优于贪婪奔竞之徒,还说不上是懂得养生缮性。彭宣和薛广德,班固《汉书》对他们评价颇高,称其“近于知耻”(《汉书·叙传》);谢灵运却说他们“裁知耻”而已,并不十分推崇。贡禹曾为河南县令,因受上司责备,便辞官而去。后又出仕,元帝时为光禄大夫,以年迈求退,为皇帝所挽留,进为御史大夫。诗人认为他并未能遗弃荣华富贵。评论古人只是陪衬,目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不仅是不贪竞而已,而且要做到“达生”。《庄子》有《达生》篇,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认为人之性分有定,不可勉强致力于性分之外的事。

  篇中又说欲存生养性,莫如弃世而无所牵累。诗人正以此种思想作为隐退的精神支柱。其具体的打算,则是“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山居赋》云:“古巢居穴处曰岩栖,传说古代隐士也有过此种原始生活者。但诗人毕竟做不到这样,故有所变通,以田园当作岩栖。他也不能真的耕稼自给,故欲学习古代一些达士的做法,安于卑位,以薄俸为生生之资。他说自己拙于仕宦,讷于言辞,故欲选择这样的生活道路,不过以往行迹尚未能与此种生活理想相一致。这可说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个总结。

  十一至二十句写去职。

  先举周任、司马相如、尚子、邴生以自比。诗人说自己在种种方面都类似于上举那些淡泊明志的古人。自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至景平元年(423年),实得十八年,说“二十载”是约略言之。二十年来做违心的事,心情是悒郁的;而今终于摆脱了送往迎来等等俗务,其快意可知。

  二十一句至三十二句写初去郡途中的所见所感。

  “理棹”以下四句写其水陆行程。为早日还家,乃疾速行舟。遄、鹜二字表现出心情之急迫。“理棹”二句已兼写水陆,“溯溪”二句又写水涉山行,但不觉累赘,因读者可由此充分想象其行进的画面,感受到行程的漫长辛苦。“野旷”二句是写景名句,景中其实有情。清旷无际的风景正与诗人心境相应。久被絷牵,一朝脱去,自感到无限的开朗、轻快,故触目皆成佳趣。

  “憩石”二句写山林小憩情景,暗用《楚辞》典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又《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熟悉典故的读者可于言外获得一种清幽芳洁之感。“理棹”四句写疾速前行,途程漫漫,“野旷”四句写赏玩风物,途中小憩,形成情绪和内在节奏的对比;而其心情之急迫与愉悦,都得到了表现。由愉悦的心情、悠然的意绪,进而引发出一番情理相融的议论:高尚之志战胜了富贵之欲,胸襟旷然,则臞者可肥;以止水为鉴,则流荡不返者将归于宁静清明。(二句用《韩非子·喻老》和《庄子·德充符》典故)心灵获得了自由宁静,则即使处于纷乱奔竞之世,也等于是归真返璞,回到了伏羲、唐尧时代,可以无拘无束、怡然自得了。传说尧时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诗人用此典故,似有“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韩愈《山石》)之慨,且使人隐约感到他与当权者关系之不和谐。

  谢灵运去郡之志是坚定的。当时其堂弟谢晦等人都写信劝他不要离职,他执意不从。不过他并非一贯恬退之人。《宋书》本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其出为永嘉太守,正是与当权者矛盾的结果。他之去郡,乃是一种不合作态度的表现。明乎此,对于此诗的理解便可更深入一层了。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古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第381-383页

chūjùn

xièlíngyùn nánběicháo 

péngxuēcáizhīchǐ gònggōngwèiróng 
huòyōutānjìng chēngshēng 
bǐngwēishàng zhuōxièmíng 
yuándāngyán bēiwèidàigōnggēng 
suī xīnyóuwèibìng 
yōngfāngzhōurèn yǒuxiàngzhǎngqīng 
lèishàng yóubǐngshēng 
gōngchéngrén zhuāngfǎncháijīng 
qiānyuánxìng jiěguīzàijǐngpíng 
xīnèrshízǎi jīnfèijiāngyíng 
zhàochuánhuán zūnzhǔxiūjiōng 
zhōngshuǐshè dēnglǐngshǐshānxíng 
kuàngshāànjìng tiāngāoqiūyuèmíng 
shífēiquán pānlínqiānluòyīng 
zhànshèngzhěféi jiànzhǐliúguītíng 
shìtánghuà huòrǎngqíng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¹
注释:¹三休:多次休息。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¹
注释:¹“静言”二句:陆机《猛虎行》:“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望见南山¹阳,白露霭²悠悠。
注释:¹南山:终南山,也即秦岭。²霭:形容远。悠悠:远貌。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曾是厌蒙密¹,旷然销人忧。
注释:¹蒙密:谓草木繁茂,掩蔽甚深。

sànwǎngshēnlínzhúdèngdàopánshízhìhuángniúlǐngjiànhuánghuāchuān--wángwéi

wēijìngwànzhuǎnshùjiāngsānxiū

huíhuánjiànyǐnyìnglínqiū

sōngshàngchánchánshízhōngliú

jìngyánshēnzhǎngxiàogāoshāntóu

wàngjiànnánshānyángbáiǎiyōuyōu

qīnggāojìng绿shù

céngshìyànméngkuàngránxiāorényōu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姑苏台¹下梅花树,应为调羹(gēng)²故早开。
译文:姑苏台下的梅花树提前盛开,这应该是您二度拜相的佳兆。
注释:张参政:张岩,字肖翁,官至参知政事。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宋代此职相当副宰相。¹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城外姑苏山上。山往西南不远有邓尉山,古时多梅树,花季香闻数十里,有“香雪海”之美称。²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殷高宗武丁命傅说作相之辞。张岩曾为参政,故用傅说典故。盐、梅都是调味品,古时谓治理国家如调鼎中之味,使之协调,后因以“调羹”为宰相职责的喻称。
燕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燕寝¹休夸香雾重,鸳行²却望衮(gǔn)³来。
译文:不要夸耀居处之所香气浓重,朝中同僚回首期盼您的归来。
注释:¹燕寝:此处指居息之所。²鸳行:指朝官的行列,亦指同僚。³衮衣:古代皇帝及三公的礼服。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前时甲第仍垂柳¹,今度沙堤²已种槐³
译文:您故乡宅前的柳树恐已十围,今朝您又再次位居宰执之位。
注释:¹甲第垂柳:是用桓温典故。《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从前任琅琊太守时种植的柳树都已十围,“慨然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甲第,古时指豪门贵族的宅第。²沙堤:唐代凡拜相,府县命百姓载沙铺路,从宰相私邸铺到内城东街,名曰“沙堤”。³种槐:指拜相。周朝庭前植槐树,定三公之位。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应念无枝夜飞鹊¹,月寒风劲羽毛摧²
译文:应顾念无枝可依的夜间飞鹊,它的羽毛都已被寒风吹断了。
注释:¹鹊:喜鹊鸟。²摧:折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