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寻芳已自迟。可堪容易送春归。酒阑无奈思依依。
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此情惟我与君知。
着意寻芳已自迟。可堪容易送春归。酒阑无奈思依依。
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此情惟我与君知。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4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译文:莫邪与干将两柄宝剑,纹如蛟龙飞腾,它们是天生一对,就像雪花映照着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精光射天地,雷腾¹不可冲。
译文:它们发出的精气,光芒直射天地间,即使是雷鸣电闪都无法将其冲去。
注释:¹雷腾:雷鸣电闪。
一去别金匣,飞沈失相从。
一去别金匣(xiá),飞沈失相从。
译文:一日因故,双双从金匣中分离失散,或飞上天空,或沉入水底,从此不再相从。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风胡¹²已久,所以潜其锋。
译文:如同伯乐识马,识剑高手风胡子已经消失很久了,这两把宝剑也就一直将锋芒潜藏不露。
注释:¹风胡:即风胡子。春秋时楚国人,传说中的相剑士。²灭:消失。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miǎo)¹千重。
译文:吴国的水啊,万丈深!楚地的山啊,千重远!
注释:¹邈:遥远,模糊不清。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¹逢。
译文:虽然如此,雌雄宝剑终究不会被永远地阻隔,天生神物,必当重逢。
注释:¹会当:应当、须当。

fēngshíliù--bái

bǎojiànshuāngjiāolóngxuěhuāzhàoróngjīngguāngshètiānléiténgchōng

biéjīnxiáfēishěnshīxiāngcóngfēngmièjiǔsuǒqiánfēng

shuǐshēnwànzhàngchǔshānmiǎoqiānzhòngxióngzhōngshénhuìdāngféng

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
杨朱来此哭¹,桑扈(hù)返于真²。
译文:我来到此地吊念故友,故友就好像真的活着一样。
注释:沈居士:信佛而在家修行者称居士,此沈居士应为王维友人。¹“杨朱”句:《列子·仲尼》:“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²“桑扈”句:桑扈,即桑户。《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而子桑户死,未葬……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磋来桑户乎!……而(汝)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返于真,谓人死归于自然。
独自成千古,依然旧四邻。
独自成千古¹,依然旧四邻。
译文:故友是一个千古不朽的人,依然活在周围邻居的心里面。
注释:¹千古:千古不朽,对死者的悼祝之词。
闲檐喧鸟鹊,故榻满埃尘。
闲檐(yán)喧鸟鹊,故榻满埃尘。
译文:悠闲地喜鹊在屋檐喧闹着,故居的屋子落满尘埃。
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
(shǔ)月孤莺啭(zhuàn),空山五柳¹春。
译文:夕阳余辉和黄莺的叫声倍显孤单,春天到了,山里面只剩下故友的空室。
注释:¹五柳:此指沈之山居。
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
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
译文:漫山遍野的花朵满脸的愁容,泉水哽咽着迎接来往的客人。
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
善卷¹明时隐,黔(qián)娄在日贫。
译文:沈居士如善卷、黔娄那样贤能而安贫。
注释:¹善卷:古之贤士。相传舜尝以天下让卷,卷不受而去,入深山,莫知其终。
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
逝川¹嗟尔命,丘井叹吾身。
译文:逝去的流水和枯萎的死井感慨着故友的生命。
注释:¹逝川:逝去的流水。
前后徒言隔,相悲讵几晨。
前后徒言隔¹,相悲讵(jù)²几晨。
译文:我们相隔的时间也不多,相悲的时间过不了几天。
注释:¹言隔:言语隔绝。²讵:岂也。

  这首诗的起四句写前来吊唁,斯人已逝,而周围环境依旧。中八句写吊唁当日所见,一切景物无不涂上悲悼之情,且以古贤比喻死者,写景写人皆以极浓郁的主观色彩出之,表现了真挚深厚的友情,此为本诗根本特色。末四句感叹,以逝者比死者,以丘井自比,竞恨不得以身相随,因悼念之深而不觉出此重语,将诗人对沈居士亡故之悲痛推向更高一层。

  这首诗全篇以哀哭的调子写出,句句都渗透着诗人悲伤的泪水。诗人用了一连串典故,把沈居士比喻为桑扈、陶渊明、善卷、黔娄,颂扬他安贫乐道的隐逸高风。诗的起头和结尾各用四句直抒胸臆,倾吐对友人辞世的怀念、悲伤、哀哭,又避免了长篇排律容易造成的板滞。中间四联,前三联都是借景物抒悲情。“闲檐”、“故榻”一联写主人去后山居的寂寞荒凉;“曙月”、“空山”一联以春天美景反衬悲情;“野花”、“泉水”一联移情于景,将景物拟人化:因为山居主人逝去,就连野花也对客哀愁,泉水亦呜咽迎人。写景手法有别,但悲情同在景中,而且一联比一联强烈。总之,诗人以一掬精诚、满怀酸辛与亡友之魂灵相感通,令人读之凄然。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注评.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42页
2、 董乃斌编选.王维集:凤凰出版社,2006.11:第240页

guòshěnshìshānzhī--wángwéi

yángzhūláisāngfǎnzhēn

chéngqiānránjiùlín

xiányánxuānniǎoquèmǎnāichén

shǔyuèyīngzhuànkōngshānliǔchūn

huāchóuduìquánshuǐyànyíngrén

shànjuǎnmíngshíyǐnqiánlóuzàipín

shìchuānjiēěrmìngqiūjǐngtànshēn

qiánhòuyánxiāngbēichén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xiè)(dié)¹青骊马²,往战城南畿(jī)³。
译文: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
注释:¹躞蹀:小步行走的样子。²骊马:黑马。³畿:区域。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五历鱼丽阵¹,三入九重围²
译文: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
注释:¹鱼丽阵:古代作战时军队布置的阵势。²九重围:形容多层的围困。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¹
译文: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
注释:¹“名慑”两句:这两句借用历史上秦国的强大和白起的威名来衬托战士的英勇。武安将,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他曾被封为武安君。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为君意气重¹,无功终不归。
译文: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注释:¹意气重:倒装句法,即“重意气”,实际指重报国立功的意气。
《战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汉乐府旧题写作诗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调不同。吴均这首诗写得较为悲壮,抒发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

zhànchéngnán--jūn

xièdiéqīngwǎngzhànchéngnán

zhènsānjiǔzhòngwéi

míngshèānjiāngxuèqínwáng

wèijūnzhònggōngzhōngguī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译文: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译文: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译文: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上阳¹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²人。
译文: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¹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²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cán--gòu

shùcuīcánpiàncúnlánbiānwèizuìshāngshén

xiūfānhánmíngcéngbàohuāzhīnuǎnguòchūn

yǐngyǒuqíngwéiyuèhóngshìchén

shàngyánggōngduōshīrénjiānrén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苦竹岭¹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zhè)(gū)²飞。
译文:苦竹岭头秋月皎洁,满地青辉,苦竹朝南枝头摇曳,鹧鸪飞翔。
注释:¹苦竹岭:在秋浦县南二十里,今属安徽贵池县,有李白读书堂遗址。²鹧鸪:鸟名,形似野鸡而小,南方皆有,以越地最多,故又称越鸟。太白以之自喻。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嫁得燕山¹胡雁²婿(xù),欲衔我向雁门³归。
译文:一只小鹧鸪嫁给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准备衔着鹧鸪飞向雁门关的老家。
注释:¹燕山:是山名,在幽州,在今河北省蓟县东南。²胡雁:是指中国域外之雁。“胡”在古书中是指边疆地区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³雁门:也是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古代传说雁门是雁的产地,又说雁子北飞至此而止。因为是鸟儿相接,所以用“衔”字,十分恰当。胡雁婿,暗指何昌浩。
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山鸡¹翟雉(zhì)²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译文:山鸡野雉都来劝说小鹧鸪:千万别去啊,北方的鸟们总是欺负南方去的小鸟。
注释:¹山鸡:首有彩毛。²翟雉,后有长尾。二句亦用拟人化手法,以喻友人等之关心。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紫塞¹严霜如剑戟(jǐ),苍梧²欲巢难背违。
译文:燕山附近的紫塞严霜满地,像刀枪一样刺人,那里纵使有梧桐树也难以栖息啊!
注释:¹紫塞:代指北方。即雁门。秦汉筑长城,因当地草皆紫色,又地处边关,所以叫紫塞。²苍梧:山名,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蓝山县西。此代指南方。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译文:我听你们的劝告,我决心死也不跟大雁去了,说完嚎啕大哭,泪流满衣裳。

  诗的开头描写山鹧鸪的生活环境和不安的情状:“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苦竹岭是山名,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秋月辉”,点明这是秋月高挂的夜晚;“鹧鸪飞”,写鹧鸪在月的辉照之下惊飞;“南枝”,点明惊飞的范围。夜鸟不能远飞;只能在枝头近处雀跃小飞。这正如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写的“明月别枝惊鹊”的情景。

  接着写鹧鸪的夜不安眠,惊飞不定,除了因为秋月高照之外,还因为她即将经历一场生活的变迁:“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鸪雁门归。”原来她被许嫁给燕山胡雁,燕山胡雁正以夫婿的身份来接她迁到雁门那里去。

  底下写众鸟前来相劝、挽留:“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翟雉”,长尾的山鸡。鹧鸪的好友或“左邻右舍”,山鸡、翟雉等纷纷来劝她不要走。说在南方生活的禽鸟到了北方,多被北方的禽鸟欺侮。这显然是众鸟们生活经验的总结,但这里并未展开,大概因为鹧鸪也是知道的,不必饶舌。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最后四句写鹧鸪的决心和悲哀处境。

  鹧鸪说:雁门地方风霜严酷有如剑戟刺人,我决不到那样的地方去,我已决心在南方九嶷山上筑巢生活,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了。胡雁一定要我跟着它去,而我誓死不去,这该怎样了结啊!想起来不禁哀鸣惊叫,泪水沾衣。这四句写鹧鸪的心理活动,先是婉转:它不像山鸡翟雉那样直统统地说“南禽多被北禽欺”,而归怨于雁门的严霜如戟;次是坚定,誓死不违背巢居苍梧的心愿;后是悲哀:可以想到胡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自己的处境能否安然无恙,实在担心,所以不免哀鸣落泪。这样写,曲折深入,合情合理。

  全诗写的其实是山鹧鸪巢居南方、不愿北去的习性,但诗人用故事敷陈开去,在禽鸟生活中加进了婚嫁、逼迁、劝留、相欺、哀叫、落泪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仿佛人间生活的缩影,饶有风味。

参考资料:
1、 陈新璋.唐宋咏物诗赏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7月第1版:20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