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闲照影,凉意满阑干。湖近秋声早,廊虚月影宽。
清漪闲照影,凉意满阑干。湖近秋声早,廊虚月影宽。
鹤栖庭翠湿,鱼动水香寒。欲放云来去,移将竹数竿。
鹤栖庭翠湿,鱼动水香寒。欲放云来去,移将竹数竿。

kànhòushì--zhōu

qīngxiánzhàoyǐngliángmǎnlángànjìnqiūshēngzǎolángyuèyǐngkuān

tíngcuì湿shīdòngshuǐxiānghánfàngyúnláijiāngzhúshù竿gān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5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明妃¹远嫁泣西风,玉箸²双垂出汉宫。
译文:昭君远嫁塞外,在凄凉的秋风中悲伤的哭泣,泪流成行,看起来像是白玉筷子挂在脸上。
注释:¹明妃:王昭君。²玉箸:玉制的筷子。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译文:为何被封高官厚禄的大将军不上战场保卫边疆,却让纤弱女子到塞外和亲充当和平的牺牲品呢?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gě)(bēi)里神龙悦形¹,丹山中彩凤栖(qī)庭。风吹粉箨(tuò)²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lán)³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译文:这竹像是葛陂中的神龙还了原身,画在屋墙上,惹得凤凰飞来栖停。一阵风过,笋壳的粉皮上似乎清香可闻,竹下的苍苔,仿佛还保留着雨后的湿冷。息斋道人李衍的画竹真是妙笔生春。当明亮的月光纵横地投下清影,我睁开酒后初醒的眼睛,简直像是面对着一片翠生生的潇湘竹林。
注释:息斋:元画家李衍,号息斋道人。善绘竹,有《竹谱》。¹葛陂里神龙悦形:《神仙传》载,东汉费长房身跨青竹杖腾身入云,下地后弃杖于葛陂水中,竹杖即化为青龙。葛陂,湖名,在河南新蔡县境内。²箨:竹的壳叶。³阑干:纵横貌。⁴潇湘翠影:谓竹。湘地以产斑竹著称,称湘妃竹,相传为湘夫人泪点洒竹而化。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介绍李衍:“善画竹,青绿设色师李颇。人争欲得之,求者日踵门不厌。画竹二百年来,用意精深,无如之者。后使交趾,深入竹乡,于竹之形色情状,辨析精到。”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画竹,不易见,但这首曲子却能使读者想见其作品的风神。

  该篇题为“息斋画竹”,作者却并不直接评说竹子画得如何如何,而是先巧妙地用了两则传说的典故:一是东汉仙人费长房,掷青竹杖化龙事。作者将画上的竹子比为“神龙蜕形”,可见竹姿的劲健和生动。二是凤凰食竹事。“丹山”是凤凰的巢穴,凤凰非竹实不食,如今受到画竹的诱惑而飞来“栖庭”,可知李衍所作的是一幅壁画。“神龙”、“彩凤”,对仗工整,妙在前者是画竹本身的暗喻,后者则是作者观画后的奇特联想。这两句用的都是神话传说,作者引为感受,实是赞美李衍绘出了非人境所有的仙作。

  三、四两句,进一步细绘画面的内容。李衍的这幅竹子,中间夹杂着新竹,竹尖从“粉箨”中抽出,而竹下还点缀着苔藓。画竹画出壳皮上的细粉已是够绝的了,更何况是那样鲜活,仿佛一阵风吹来还会扬起它的清香;苔色深苍,调色自亦不易,而奇在画上的苍苔还让人产生“冷”的感觉,似乎刚刚经受过一番雨水的洗刷。这两句充分调动了艺术审美的联想,综合了形、色、香、觉的感官享受,将“息斋画竹”的外象和气质重现得栩栩如生。要不是作者加一句“栖仙翁笔底春生”,人们恐怕会错以为是一丛真竹子呢。

  末两句显示了“息斋画竹”的总体效果。李衍画在壁上的这幅杰作,犹如在庭院中栽上了一片翠竹,宜月宜酒,使人仿佛置身于潇湘一带的自然美景之中。这两句富于诗情画意,用明月阑珊、酒意瞢腾、潇湘缥缈这种种充溢着朦胧美的意境作为借衬,展现出画作娟美的风神。全篇未出“画竹”二字,却句句不离题面;不下文字断语,却用一系列形象代替,作出了最好说明。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chénzuìdōngfēng··zhāihuàzhú--zài

bēishénlóngyuèxíngdānshānzhōngcǎifèngtíngfēngchuīfěntuòxiāngcāngtáilěnglǎoxiānwēngchūnshēngmíngyuèlángànjiǔbànxǐngduìpiànérxiāoxiāngcuìyǐng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我性喜临水,得颍(yǐng)¹意甚奇。
译文:我生性喜爱靠近水,得到颍州西湖实在是意外。
注释:¹颍:指颍州西湖。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到官十日¹来,九日河之湄(méi)²
译文:到达任所才没有多少时间,却大多数时间都是到颍河之滨来。
注释:¹十日:非实数,言其时间短。²湄:水草相接处,即指水滨。
吏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
(lì)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
译文:小吏和百姓互相说笑:这个太守真是老迈而痴呆。
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¹
译文:其实并不是太守痴呆,要知道流水自有其美好的姿态。
注释:¹令姿:美好的姿态。令,美好。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
吏郡(jùn)十余里,不驶¹亦不迟²
译文:环绕郡城十多里,水流不急也不慢。
注释:¹不驶:指水流不急。驶,马行迅疾,泛指迅速。²不迟:指水流亦不过缓。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yī)¹
译文:上流的水笔直而澄静,下流的水曲折多波澜。
注释:¹漪:微波。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
译文:我从画船上俯视明镜般的水面,笑问水中身影你是哪一位?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忽然生鳞(lín)¹,乱我须与眉。
译文:忽然间风过处水面泛起微波,湖面上的微风吹乱了我的胡须和双眉。
注释:¹鳞甲:形容波浪。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译文:水中波底分散成无数个东坡,一会儿风平浪静我的身影又在此地。
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此岂水薄(bó)¹,与我相娱嬉(xī)
译文:这哪里是水存心将人捉弄,它不过是和我做片刻游戏。
注释:¹薄相:轻薄之相,指捉弄、开玩笑之意。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声色与臭(xiù)¹,颠倒眩(xuàn)²小儿。
译文:我想到声色气味等东西,使世间小儿七颠八倒头昏目眩。
注释:¹臭味:气味。²眩:使人眩惑迷乱。
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
¹是儿戏²物,水中少磷(lín)(zī)³
译文:跟水同样都是儿戏之物,水却不会让人本性磨损和改变。
注释:¹等:同。²儿戏:一作“儿嬉”。³磷缁:磷,谓因磨而致薄损。缁,谓因染而变黑。后以磷缁比喻受环境影响而起不良变化。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
¹²两欧阳³,同参(cān)天人师。
译文:赵景观、陈履常和两位欧阳子,都是参悟天与人的尊师。
注释:¹赵:指赵令畴。²陈:指陈师道。³两欧阳:指欧阳修之子欧阳发、欧阳棐。⁴参:参悟。⁵天人:指物我之间、客观与主观之间。
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观妙¹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译文:由客观事物找到真谛各有所得,共同赋写泛舟颍河的歌诗。
注释:¹观妙:谓观物之妙,即由客观景物悟出自然与人生哲理。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彤云 一作:同云)
天末¹彤云²(àn)四垂³,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安归?(彤云 一作:同云)
译文: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已经没有适合休息的栖息地了。
注释:¹天末:天边。²彤云:雪云。³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⁴失行:离群。⁵寥落:冷静。⁶尔:指雁。⁷安归:归向何处。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宵欢宴胜平时。
陌上¹金丸²看落羽³,闺中素手试调醯(xī)。今宵欢宴胜平时。
译文: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注释:¹陌上:路上。²金丸:指弹丸。³落羽:受伤坠地的鸟。⁴闺中:内室。⁵素手:女子洁白的手。⁶调醯:调和作料,醯指醋。⁷宵:作“朝”。

  国维写词刻意求新,这首词可以说是一篇代表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中写出了诗的格调和意境,二是在咏雁的旧题材中写出了前人没有写过的新内容。

  古代的咏雁词,像张炎的《解连环》、元好问的《摸鱼儿》,也借对孤雁的伤感暗寓亡国之痛,但他们抒发主要是个人的悲哀,或者说至多是由个人遭遇引起的对国家的悲哀,而王国维这首词不同,它是一种沉甸甸的社会历史感,有一种生存竞争带来的血腥气味。可以说是一种洞察人类社会的眼光及由此而生的恻隐之心。这种哲人式的悲哀是王国维诗词中所特有的,在这首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天末同云黯四垂”预示首大雪将临的同时云彩已经在天边密布,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是环境渲染,给人一种灾难将临的暗示。“失行孤雁逆风飞”又在说一个生灵不屈不顾风雪将至的危险仍独自在空中飞翔。仅此两句,已不同于前人常写的那些传书的雁或惊弦的雁。作为喻体的雁,逆风而飞目的是要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躲避即将到来的风雪。然而“江湖寥落尔安归”又在说严寒的冬天,江湖中已经没有适合雁子栖息的芦塘。

  接着王国维在下半阕一转,没有接着写那些沉甸甸的东西,而是忽然变换了观察角度。“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一改上半阕的紧张、寒冷的气氛而变为轻松、温馨。这两句是对仗,上一句写射雁者的技艺和风采,下一句写殷勤体贴的妻子。当我们想到这血淋淋的“落羽”和“欢宴”中的佳肴正是那倔强的孤雁时,所有的轻松和温馨就全变成了沉重和寒冷了。但作者还嫌不够,又加了一句“今宵欢宴胜平时”。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著.王国维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6:第27页
2、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02-107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译文: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如何不向西州¹植,倒挂绿毛幺凤皇²
译文: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
注释:¹西州:指扬州。²幺凤皇:又名桐花凤,凤凰的一种。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诗中以“扫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无凤凰来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时,无所成就。比喻形象贴切。从诗中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于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愤慨。

yǒngtóng--zhèngxiè

gāobǎichǐcāngcāngluànsǎoqiūxīngluòxiǎoshuāng

xiàng西zhōuzhídàoguà绿máoyāofènghu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