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有高节,涑水更清修。愈病思良药,劳生遂远猷。
襄阳有高节,涑水更清修。愈病思良药,劳生遂远猷。
匏瓜缘筱架,橄榄共茶瓯。见说斋中叟,年来蔗境游。
匏瓜缘筱架,橄榄共茶瓯。见说斋中叟,年来蔗境游。

zhāièrshǒuèr--táoān

xiāngyángyǒugāojiéshuǐgèngqīngxiūbìngliángyàoláoshēngsuìyuǎnyóu

páoguāyuánxiǎojiàgǎnlǎngòngcháōujiànshuōzhāizhōngsǒuniánláizhèjìngyóu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6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海燕¹欲飞调羽。萱(xuān)²绿,杏花红,隔帘拢(lǒng)
译文: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注释: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¹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²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双鬓(bìn)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¹中。
译文: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注释:¹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dìng西fān··hǎiyànfēidiào--wēntíngyún

hǎiyànfēidiàoxuāncǎo绿xìnghuāhóngliánlǒng

shuāngbìncuìxiájīnzhīchūnyànnónglóushàngyuèmíngsānsuǒchuāngzhōng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平远江山极目¹回,古祠漠漠²背城开。
译文:纵目远眺,只见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近处古老的三闾祠,却萧条冷落,背城而立。
注释:三闾(lǘ)祠:位于湖南汨罗,为纪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闾大夫,故名。¹极目:纵目远眺,尽目力所及。²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译文:不要埋怨当时无城了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城不忌贤妒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放逐¹肯消亡国恨²?岁时³犹动楚人哀!
译文:驱逐流放哪里能消除亡国之恨,直至今日逢年过节也总是激起楚城的悲哀!
注释:¹放逐:屈原曾经被流放。²亡国恨:楚国灭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国郢(yǐng)都就已经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³岁时:一年中的节令。⁴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湘兰沅(yuán)¹年年绿,想见吟魂²自往来。
译文: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定会眷怀故地常来常往。
注释:¹湘兰沅芷:“湘”、“沅”均为水名,今湖南境内的两条江流。“兰”、“芷”均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²吟魂:诗人的灵魂。这里指屈原。

  这首诗首联写景,诗城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颔联写对屈原的劝慰之辞,蕴涵了悲愤及同情;颈联正面抒写对诗城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来,并以想像作结。全诗沉郁而清幽,笔力曲折,言议透辟。

  此诗首联以写景兴起。“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由远及近,渐渐地收回目光,却看到古老的三闾祠,萧条冷落,背城而立。作者面对荒芜寂寥的眼前风物不禁感慨万端,一种故宫黍离之感,油然而生。

  触景兴怀,作者自然地联想起诗城的平生遭际,屈原以光明正直存心国家民族的忠贞之士,竟至落入谗言的深海而尽忠无路报国无门,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可谓千古奇冤“国无城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这是诗城泣血的深慨和绝望的浩叹。然而在颔联,作者并未直接抒写对诗城悲剧城生的同情嗟叹,却转而生发出这样的议论:“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城不忌才”意谓用不着嫌怨举国难觅知音。诗句表面上是对屈原的劝慰之辞,实则蕴涵了更为深广的悲愤及对诗城无限的同情。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城哀!”颈联是一个转换,正面抒写对诗城的沉痛惋惜之情。这二句说,即使被放逐,都不能消除亡国之恨。至今逢年过节,楚地的城们仍要崇祀屈原,表达无尽的哀思。史载,屈原在怀王朝和顷襄王朝曾两度被放逐。此联首句用反问语气,十分强烈地表现了屈原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然而,其志向理想可“与日月争光”的屈原是不死的。千载而下,诗城屈原的悲剧命运犹自动城哀伤,足见其高洁的志行感城至深。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来,并以一个浪漫的美丽想像作结:“湘兰元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湘、沅、兰、芷,都是屈原诗篇中经常味叹的楚地风物。这二句说,兰蕙和白芷年年绿遍沅湘两岸,沁芳吐艳,屈原的灵魂定会眷怀故地常来常往。

  这首七律写得沉郁而清幽,既表现了屈原的悲愤也抒发了作者的哀深情。通观全篇,开头以写景生发,触起遐思由作者眼中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对屈原平生遭际命运的慨叹。中间两联论事,笔力曲折,言议透辟,而不乏情韵。末二句则与首联相呼应,对眼前景物忽发奇思,设想吟魂犹在,徜徉沅湘。由此见出作者情意之真切运思之灵妙。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清·近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071-1072页

sān--cháshènxíng

píngyuǎnjiāngshānhuíbèichéngkāi

xiánshìzhīwèiyǒuyōngréncái

fàngzhúkěnxiāowángguóhènsuìshíyóudòngchǔrénāi

xiānglányuánzhǐniánnián绿xiǎngjiànyínhúnwǎnglái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雨晴夜合¹玲珑²³,万枝香袅(niǎo)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xuān)长。
译文:夜合花沐浴着雨后的阳光,千枝万朵红丝轻拂,袅袅地蒸腾着浓郁的芳香。闲时又梦见那豪华的厅堂,旁边的萱草又绿又长,在那里我们相知相识。
注释:¹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²玲珑:空明。³日:彊村本《尊前集》作“月”。⁴香袅:香气浮动。⁵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⁶金堂:华丽的厅堂。⁷萱草: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传说能使人忘忧。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绣帘垂箓(lù)(sù)¹,眉黛(dài)远山²绿。春水渡³溪桥,凭栏魂欲销
译文:绣帘的流苏仿佛坠压在我的心头,远山的碧绿如我眉间浓浓的忧愁。溪桥下流水潺潺,凭栏远眺,思魂更是难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相思与忧愁。
注释:¹箓簌:下垂貌。此处指帘子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饰物。²眉黛远山:用黛画眉,秀丽如远山。远山眉与小山眉为古代眉式的种类,并为入时之妆。³渡:雪本《花间集》作“度”。⁴魂欲销:魂魄将散,神情恍惚。销,失散。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春闺女子的白日闲梦与梦后幽情,时令当在五月盛夏。开头二句,写在雨后阳光之中,无数朵红色的合欢花低垂着,美如雕玉;微风吹过,香气飘动,花瓣流红。一个“拂”字妙写花态,将花谢花飞的景象写活了。这二句兴起男女爱情,女主人公的梦忆由此而生。接着两句写女主人公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睡着了,做着美好的梦。醒后回味梦中之事:到了华丽的居所,还见到萱红开满庭院,这是一种令人忘忧的红。这里用红与开头的花相关合。

  但梦还是梦,回忆毕竟还是回忆,都不能真正充实她的现实生活。过片二句回到现实:女主人公隔着垂有流苏的绣帘在沉思,那带愁意的眉头像一抹碧绿的远山。结拍二句写女子又情不自禁地凭栏眺望,一江春水,从溪桥下缓缓流过,触景生情,她深感自己的美妙年华,也如春水一样缓缓流逝,不禁情思茫然。这两句化用江淹《别赋》“春红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词意。

  此词上片写梦中情事,景美情欢,更反衬出女主人公眼下的失落与凄苦。所以,词的下片写梦后的愁思,尤为痛苦,也尤为感人。整首词中,无论是写梦后所见之景,还是写女子愁眉不展、眺望之思,都充溢着怨与恨、凄苦与哀伤。全词意境缠绵凄艳,语言精工秾丽,如“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二句,情辞俱美,贴合温词密丽秾艳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21-22
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69-203

mán··qínglínglóng--wēntíngyún

qínglínglóngwànzhīxiāngniǎohóngxiánmèngjīntángmǎntíngxuāncǎozhǎng

xiùliánchuíméidàiyuǎnshān绿chūnshuǐqiáopínglánhúnxiāo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试问琵(pí)(pá)¹,胡沙外怎生风色²。最苦是、姚黄³一朵,移根仙阙(què)。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译文: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¹琵琶:乐器名。²风色:风光物色。³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⁴移根仙阙: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⁵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⁶仙人:即金铜仙人。⁷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彩云散,香尘¹灭。铜驼(tuó)²,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jiáo)穿龈血³。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ōu)
译文: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¹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²铜驼恨:词中指亡国之恨。³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⁴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⁵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⁶天家:帝王家。⁷金瓯缺:比喻山河破碎。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人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痛苦。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观止》编委会编.唐宋词观止 下:学林出版社,2015.11:第87-88页

mǎnjiānghóng··dàiwángrénzuò--wéntiānxiáng

shìwènshāwàizěnshēngfēngzuìshìyáohuángduǒgēnxiānquēwánghuānlánqióngyànxiānrénlèimǎnjīnpántīngxínggōngbànlínlíngshēngshēngxiē

cǎiyúnsànxiāngchénmiètóngtuóhènkānshuōxiǎngnánérkāngkǎijué穿chuānkěnxuèhuíshǒuzhāoyángluòshāngxīntóngquèyíngqiūyuèsuànqièshēnyuànshìtiānjiājīnōuquē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piān)¹三青鸟,毛色奇可怜²
译文:翩翩飞舞三青鸟,毛色鲜明甚好看。
注释:¹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²奇可怜:甚可爱。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朝为王母使¹,暮(mù)归三危山。
译文:清早去为王母使,暮归居处三危山。
注释:¹王母使:西王母的信使。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我欲因¹此鸟,具²向王母言。
译文:我想拜托此青鸟,去向王母表心愿。
注释:¹因:因依,依托。²具:通“俱”,完全,详细。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在世无所须¹,惟(wéi)²酒与长年³
译文:今生今世无所求,只要美酒与寿年。
注释:¹须:通“需”,需要。²惟:同“唯”,独,只有。³长年:长寿。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piānpiānsānqīngniǎo máolián 
zhāowéiwángshǐ使 guīsānwēishān 
yīnniǎo xiàngwángyán 
zàishìsuǒ wéijiǔcháng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