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非雾非烟,翠微缥缈楼台亚。江芜海树,晴光雨色,天开图画。两岸潮平,六桥烟霁,晚钩帘挂。自玄晖去后,云情雪意,丹青手、应难写。
仙山非雾非烟,翠微缥缈楼台亚。江芜海树,晴光雨色,天开图画。两岸潮平,六桥烟霁,晚钩帘挂。自玄晖去后,云情雪意,丹青手、应难写。
花底朝回多暇。倚高寒、有人潇酒。东山杖屦,西州宾客,笑谈风雅。贮月杯宽,护香屏暖,好天良夜。乐闲中日月,清时钟鼓,结春风社。
花底朝回多暇。倚高寒、有人潇酒。东山杖屦,西州宾客,笑谈风雅。贮月杯宽,护香屏暖,好天良夜。乐闲中日月,清时钟鼓,结春风社。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5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zhān)彼淇¹(yù)²,绿竹³(yī)。有匪君子,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如兮咺(xuān)¹⁰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¹¹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注释:¹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²奥:水边弯曲的地方。³绿竹: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⁴猗猗:美盛貌。⁵匪:通“斐”,有文采貌。⁶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⁷瑟:仪容庄重。⁸僩:神态威严。⁹如:显如。¹⁰咺:有威仪貌。¹¹谖:忘记。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jīng)(jīng)¹。有匪君子,充耳²(xiù)³,会(kuài)(biàn)如星。瑟兮僩兮,如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注释:¹青:同“菁”,茂盛的样子。²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³琇莹:似玉的美石,宝石。⁴会弁:鹿皮帽。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¹。有匪君子,如金如锡²,如圭如璧(bì)³。宽兮绰兮,猗(yǐ)(chóng)(jiào)兮。善戏谑(xuè)兮,不为虐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注释:¹箦:积的假借,堆积。²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³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品德高雅。⁴绰:旷达。一说柔和貌。⁵猗:通“倚”。⁶重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较:古时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⁷戏谑:开玩笑。⁸虐:粗暴。

  《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赞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覆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淇奥》反覆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一、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shījīng·guófēng·wèifēng xiānqín 

zhān 绿zhú yǒufěijūn qiēcuō zhuó xiàn xuān yǒufěijūn zhōngxuān 
zhān 绿zhújīngjīng yǒufěijūn chōngěrxiùyíng kuàibiànxīng xiàn xuān yǒufěijūn zhōngxuān 
zhān 绿zhú yǒufěijūn jīn guī kuānchuò chóngjiào shànxuè wéiè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吕氏春秋》
有娀氏有二佚¹女,为视九成视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视,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视,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视,燕遗²二卵,北飞,遂不反³。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译文:有娀氏有两位美貌的女子,给她们造起了九层高台,饮食一定用鼓乐陪伴。天帝让燕子去看看她们。燕子去了,叫声谥隘。那两位女子不喜爱燕子,争着扑住它,用玉璧罩住。过了一会儿,揭开筐看它,燕子留下两个蛋,向北飞去,不再回来。那两位女子作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燕于燕子展翅飞”,这是最早的北方音乐。
泉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
泉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¹
译文:在这深山之中风景宜人,那旁边的泉水就像是一张横放在膝盖上的古琴,纷纷扬扬的花瓣,飘落下来黏在了头巾上。
注释:¹漉酒巾:滤酒的布巾。泛指葛巾。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译文:在美丽的春天举起手中的酒杯喝酒,就不会觉得自己老了。树木中的枯木,在这春天里又焕发新生,有了新的生命。

chūnxìng--zhīzhāng

quánhéngqínhuāniánjiǔjīnbēizhōngjuélǎolínxiàgèngféngchūn

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檄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家虽贫,不至寒馁;年虽老,未及昏耄。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¹不知吾为谁也。宦(huàn)²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³。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檄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家虽贫,不至寒馁;年虽老,未及昏耄(mào)。性嗜酒,耽(dān)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译文:醉吟先生,忘掉了他的姓名、乡里、官爵,心情恍惚不知自己是谁。在外做官三十年,快老了,退职后居住在洛阳履道,所住的地方有池塘五六亩,竹几千棵,乔木几十株,楼台水榭舟船木桥规模都小,但都具备了,先生安居在那里。先生本性酷爱喝酒,喜欢弹琴,特别喜欢写诗。凡是喜欢喝酒的人、弹琴的朋友、写诗的交好,大多与他来往。
注释:¹忽忽:心情恍惚。²宦游:在外做官。³退居洛下: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履道里。⁴具体而微:有台榭、舟桥的形状,而规模较小。⁵耄:年老。⁶耽琴淫诗:沈湎于音乐,过分喜欢诗歌。
游之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为诗友,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泊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已。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诗数卷,舁竿左右,悬双酒壶,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间赋诗约千馀首,岁酿酒约数百斛,而十年前后,赋酿者不与焉。
游之外,栖(qī)心释氏¹,通学小中大乘法²,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³为诗友,安定皇甫(fǔ)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mǐ)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泊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léi),次开诗筐,诗酒既酣(hān),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¹⁰,合奏霓(ní)(cháng)羽衣¹¹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¹²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mǐng)(dǐng)而后已¹³。往往乘兴,屦(jù)及邻¹⁴,杖于乡¹⁵,骑游都邑,肩舁(yú)¹⁶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¹⁷诗数卷,舁(yú)竿左右,悬双酒壶,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间赋诗约千馀首,岁酿酒约数百斛(hú)¹⁸,而十年前后,赋酿者不与焉。
译文:游历之外,醉心佛学,普遍地学习了小中大乘法。和嵩山的和尚如满是空门中的朋友,平泉的韦楚是山水朋友,彭城的刘梦得是诗歌朋友,安定的皇甫朗之是酒友。每一见面,便高兴得忘记回家。洛城里里外外六七十里间,凡是道观寺庙、有泉石花竹的山丘沟壑,没有不游览的;别人家里有美酒、有弹琴的,没有不拜访的;有图书、歌舞的,没有不观看的。从洛川的守令到百姓家中,以集会游览召唤的,也经常前往。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来拜访他,他一定为他们先打开酒坛,再翻开诗柜。喝酒尽兴以后,就自己弹琴,奏起音乐,弹奏《秋思》一遍。如果兴致大发,命令家中的仆从调好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如果更高兴,又命令小歌妓演唱《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任自己自娱自乐,酩酊大醉才作罢。往往趁着兴致,走到乡里旁边,拄着拐杖游览乡中,骑着马游历都邑,坐着轿子去到野外。轿子里只放着一张琴一个枕头、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集几卷。轿杆左右悬挂着一对壶酒,沿着水绕着山,由着兴致前往。抱着琴,举着酒壶喝酒,兴尽而返。像这样子共十年。在这期间写诗约千余首,每年酿酒数百斛。而十年前及十年后所写的诗和所酿的酒不算在内。
注释:¹栖心释氏:寄心于佛教。²小中人乘法:此即佛教所谓“三乘”,是佛教引导众生求得解脱的三种方法、途径。³刘梦得:即著名诗人刘禹锡。⁴皇甫朗之:即皇甫曙。⁵观:指道观。⁶靡:无。⁷自居守洛川洎布衣家:自洛川的官员到一般人家。⁸酒罍:古代酒器。宫声:古代音阶的第一个音阶,操宫声指弹奏乐曲。⁹弄:演奏。¹⁰法部丝竹:法曲原是道观所奏乐曲,唐玄宗喜好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称之为梨园弟子。又有宫女数百人,也称梨园弟子,称为法部。其曲声清而且近雅。¹¹霓裳羽衣: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霓裳羽衣舞,初名婆罗门曲,经玄宗润色并制歌词,着力描写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¹²杨柳枝:本隋代宫词,庸代洛阳地方创为新调,词句都是七言四句诗的形式,但音节和绝句不完全一样,内容都是咏杨柳的。¹³已:止。¹⁴屦及邻:簇为麻葛所制的鞋子。此是说到邻家访问。¹⁵杖于乡:拄杖去乡村中游玩。¹⁶肩舁:坐轿子。¹⁷陶、谢:指陶潜、谢灵运的山水闲适诗。¹⁸斛:十斗为一斛。
妻孥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不应,至于再三,乃曰:“凡人之性鲜得中,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焉,以至于多藏润屋,贾祸危身,奈吾何?设不幸吾好博弈,一掷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馁,奈吾何?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此刘伯伦所以闻妇言而不听,王无功所以游醉乡而不还也。”遂率子弟,入酒房,环酿瓮,箕踞仰面,长吁太息曰:“吾生天地间,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而富于黔娄,寿于颜回,饱于伯夷,乐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幸甚幸甚!余何求哉!若舍吾所好,何以送老?因自吟《咏怀诗》云:
妻孥(nú)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不应,至于再三,乃曰:“凡人之性鲜得中¹,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²焉,以至于多藏润屋³,贾祸危身,奈吾何?设不幸吾好博弈,一掷(zhì)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馁(něi),奈吾何?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gǒng),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shāng)、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yōng)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此刘伯伦所以闻妇言而不听,王无功所以游醉乡而不还也¹⁰。”遂率子弟,入酒房,环酿瓮(wèng),箕(jī)(jù)¹¹仰面,长吁太息曰:“吾生天地间,才与行不逮¹²于古人远矣,而富于黔(qián)(lóu)¹³,寿于颜回¹⁴,饱于伯夷¹⁵,乐于荣启期¹⁶,健于卫叔宝¹⁷,幸甚幸甚!余何求哉!若舍吾所好,何以送老?因自吟《咏怀诗》云:
译文:妻子、女儿、弟弟、侄儿担心我这样太过分了,有时讥讽我,我不理会;一直到他们再三劝说,我才说:“每个人的天性,很少能持中,一定有所偏好。我不是个持中的人。假设我不幸贪财而去经商,因此达到财富多而使四壁生辉,招祸危及自身,对我怎么办?假设我不幸喜欢赌博,一个赌注扔上几万,全部家财押上去而破产,以至于妻子儿女受冻挨饿,对我怎么办?假设我不幸爱好服食丹药,减少衣食,用炉子烧炼丹药,而结果没有成功反有所误,对我怎么办?我幸而不喜欢那些,而自我适意于饮酒吟诗之间,放达是放达啦,难道有什么妨碍吗?不是还比喜爱那三种事情好得多吗?这就是刘伶听到妻子的劝说而不接受、王绩沉迷醉乡而不愿返回的原因吧。”于是带领子弟,进入酒房,围着酒缸,两脚伸直张开而坐,仰面长叹说:“我生在天地之间,才能与品行不及古人很远;而比黔娄富裕,比颜渊寿长,比伯夷要饱足,比荣启期要快乐,比卫叔宝健康,太幸运了,太幸运了!我还追求什么呢?如果抛弃我所爱好的,用什么送老?”因而自己吟唱《咏怀诗》道:
注释:¹鲜得中:很少小偏倚。²货殖:经商。³多藏润屋:钱财多而居室华丽。语本《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⁴贾祸:招惹灾祸。⁵炼铅烧汞:占代道教炼丹,用炉火烧炼丹、铅等矿物。⁶放:颓放。⁷庸:乃。⁸不犹愈十好彼三者乎:不比喜爱那三种事情好得多吗?⁹此刘伯伦所以闻妇言而不听:刘伶字伯伦,晋竹林七贤之一;嗜酒,著有《酒德颂》。其妻曾谏阻他饮酒,他跪祝曰:“妇儿之言,慎不可听。”¹⁰王无功所以游醉乡而不还也:唐诗人王绩,耽酒,有《醉乡记》。¹¹箕踞:坐时两脚伸直岔开,形似簸箕。一说是屈膝张足而坐,是一种轻慢态度。¹²不逮:不及。¹³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家中甚贫,死时衣不蔽体。¹⁴颜回:字予渊,有德行,不幸早卒,孔子极为悲恸。¹⁵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因反对周武王,不食周粟,饿死。¹⁶荣启期:春秋时人。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他为什么那么快乐,他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我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九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白居易以为自己比荣启期更乐,是因为他除了具备荣启期以为乐的条件外,还比荣启期富有,如传中所说的享优游山水,声色醉饮之乐。¹⁷卫叔宝:晋卫玢,字叔宝,二十七岁早死。
抱琴荣启乐,纵酒刘伶达。
抱琴荣启乐,纵酒刘伶达。
译文:荣启期抱琴而乐,刘伯伦纵酒放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译文:放开眼量看青山,任凭头上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译文:我不知天地之间,更能有几年可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译文:从今到寿终正寝,全是悠闲的岁月。
吟罢自晒,揭瓮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于时开成三年,先生之齿六十有七,须尽白,发半秃,齿双缺,而觞咏之兴犹未衰。顾谓妻子云:“今之前,吾适矣,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如?”
吟罢自晒,揭瓮拨醅(pēi)¹,又饮数杯,兀(wù)²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³,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于时开成三年,先生之齿六十有七,须尽白,发半秃,齿双缺,而觞咏之兴犹未衰。顾谓妻子云:“今之前,吾适矣,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如?”
译文:吟罢自己苦笑,打开酒瓮盖,舀出酒来,又饮数杯,昏昏沉沉地大醉。不久醉了又醒,醒了又吟诗,吟完诗又饮酒,饮了酒又醉,醉酒与吟诗相反复,如同循环一样。因此能够把身世梦幻,富贵如浮云,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百年为一转眼之间。快快乐乐地,昏昏沉沉地,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古人所说的“沉醉于酒中能保全”,所以自号为醉吟先生。到唐文宗开成三年,六十七岁,胡子花白,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白居易的觞咏之心还没有减弱。所以他对妻子和孩子说:“今日以前的日子,我是很舒适了,今日之后,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致将会怎样了?”
注释:¹拨醅:醅是未过滤的酒,拨醅是拨开浮糟而打酒。²兀:茫然无知的样子。³云富贵:以富贵为浮云。⁴幕席天地:把天地作为篷顶坐席。瞬息百年:意思是把人生看得很短促。⁵瞬息,极短时间。⁶百年,一生。⁷陶陶然:欢喜的样子。⁸开成三年:公元八三八年。开成,唐文宗年号。

  这篇自传的开头一段,先概括地介绍自己的退居生活。自传的第二段,具体描述他的半隐居生活,而最突出的是赋诗与酿酒。自传的第三段,作者为自己的放情诗酒的生活作辩护。他认为自己对诗酒的爱好,比那种经商、赌博、炼丹服药都要好,不会招祸、破产或为药所误。这篇自传如他的诗歌一样,语言平易清新,多处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读来极为流畅。

  开头一段,先概括地介绍自己的退居生活。传记一般要在开头交代传主的姓字籍贯,而这篇自传开头却说:“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这是模仿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体例,表示自己既过半隐居的生活,自己的姓名之类无所谓了,同时也透露自己因酒醉之深而忘记而糊涂了。接着写他在洛阳住处的环境及爱好。他“家虽贫,不至寒馁”,这是半隐居生活的生活条件。从五十八岁到六十七岁十年中,白居易先后在洛阳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官职,其中除河南尹两年外,另外两个官职都是一种加官,并非实职,可以领到薪俸但不用于实事,很清闲。这种既当官又无实职的生活,白居易称为“中隐”。他在《中隐》一诗中说过,不做官便要有冻馁之苦,做高官便要有忧患,“不如做‘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实际上这是一种半隐居的生活,陶醉于饮酒、作诗,这就点出了“醉吟先生”的题意。

  第二段,具体描述他的半隐居生活:研究佛学,与佛教朋友、诗友、酒友交官,听歌吟诗,饮酒、官山水,而最突出的是赋诗与酿酒。

  第三段,作者为自己的放情诗酒的生活作辩护。他认为自己对诗酒的爱好,比那种经商、赌博、炼丹服药都要好,不会招祸、破产或为药所误。因此表面上“自适于杯觞讽咏之间”,认为沉迷在醉吟之中是“幸甚,幸甚”,其实内心并非真的一味快乐“自适”。他的“吟罢自哂”是一种苦笑。因为传主“醉复醒,醒复吟”,“醉吟相仍”,整日在昏昏沉沉之中。这种状态决非是正常的生活,也决非是真正的内心快乐。他醉吟的目的,是为了“得全于酒”,借酒麻醉自己,避开政治斗争,免祸求全。所以传主纵情诗酒,在表面的闲适中还隐藏着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悲哀、沉重的失落感和内心苦闷。白居易在早年曾写过许多讽谕诗,为民叫苦,干预现实;作为一个左拾遗的谏官,也曾尽过职责。而到了晚年,思想消沉,竟成了“醉吟先生”。究其原因,首先不能不归结到封建社会对一个正直知识分子造成的精神上政治上的压抑;其次是白居易自己信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晚年几乎完全倾向“独善其身”。另外,他还受佛道的影响,使自己的晚年既在佛道中找寄托,又使自己的思想更趋于消极。

  这篇自传如他的诗歌一样,语言平易清新,多处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读来极为流畅。全文从头至尾能紧扣题目中“醉吟”二字,围绕传主别号展开描写与议论,塑造了晚年白居易的自我形象。

参考资料:
1、 陈兰村编.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07月:112-118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玉楼¹风迕(wǔ)²杏花衫,娇怯(qiè)春寒赚³。酒病十朝九朝嵌(qiàn)。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译文: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单薄消瘦。深深愁怨酒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注释:¹玉楼:华贵的楼阁。²迕:风吹动。³春寒赚:为春寒所侵袭。⁴酒病:饮酒过多而病。⁵嵌:深陷。⁶岩岩:消瘦的样子。⁷眉儿淡:指懒梳妆,没有画眉。

xiǎotáohóng··chūnguīyuàn--qiáo

lóufēngxìnghuāshānjiāoqièchūnhánzhuànjiǔbìngshícháojiǔcháoqiànshòuyányánchóunóngnánméiérdànxiāngxiāocuìjiǎnhūnyānànfāngcǎobiànjiāngn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