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好,好处是三春。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锦绣底园林。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挈_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赢得个天真。
家山好,好处是三春。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锦绣底园林。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挈_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赢得个天真。
吴潜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5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
杀气昏昏横塞(sài)¹,东并(bàng)²黄河开玉帐³
译文:军队士气高涨,陈兵塞上,在东边靠近黄河的地方设下主帅的军帐。
注释:河外:指黄河以北。¹塞上:指边塞。²并:同“傍”。“东并”就是东边依傍着。³玉帐:古代主帅的军帐。
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
昼飞羽檄(xí)¹下列城²,夜脱貂玉(qiú)³抚降将。
译文:白天向敌方羽书传檄发出招降书,晚上脱下貂皮军装安抚降敌。
注释:¹羽檄:檄是古代战争专用的文书。古代紧急文书上插羽毛,称为羽书。²列城:众多城堡。³貂玉:古代战将所穿的貂皮军装。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将军枥(lì)¹上汗血马²,猛士腰间虎文韔(chàng)³
译文:将军的马厩里养着汗血宝马,猛士的腰间插着画着虎头的弓箭袋。
注释:¹枥:马厩。²汗血马:中亚出产的一种良种马,这种马身上有很多寄生虫,马的皮肤因虫咬而经常出血,所以称为汗血马。³韔:装弓的袋子。虎文韔就是画有虎形图纹的弓袋。
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
阶前白刃¹明如霜,门外长戟(jǐ)²³相向。
译文:台阶前立着明晃晃的大刀,门外竖着威严的画戟。
注释:¹白刃:指刀剑。²长戟:一种武器。³森:森然,整齐排列。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
朔风¹卷地吹急雪,转盼²玉花深一丈。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转眼之间积雪就有一丈多了。
注释:¹朔风:北风。²转盼:转眼之间。玉花:雪花。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谁言铁衣¹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kuàng)²
译文:谁说战士的铁甲冰冷彻骨,招降安抚的仁义就像披着棉衣一样。
注释:¹铁衣:战士身穿的铁甲。²纩:丝棉。挟纩就是披着棉衣。《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王在冬天巡视三军,以示关怀,士兵心中感到温暖,好象身上穿了棉衣,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
腥臊(sāo)¹(kū)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²
译文:金人占据的土地尽数收复,太行北岳一带都平安无事。
注释:¹腥臊:古代南方人嫌北方人,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吃生牛羊肉,身上有一般腥臊味。这里用“腥臊窟穴”代指北方敌人的大本营。太行即太行山,北岳即恒山,此时已被金人占领。²无恙:平安无事。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译文:国家版图尽数恢复,作歌给天山下的青年健儿们歌唱。

jiǔyuèshíliùmèngzhùjūnwàiqiǎn使shǐzhāojiàngzhūchéngjuééryǒu--yóu

shāhūnhūnhéngsāishàngdōngbìnghuángkāizhàng

zhòufēixiàlièchéngtuōdiāoqiújiàngjiāng

jiāngjūnshànghànxuèměngshìyāojiānwénchàng

jiēqiánbáirènmíngshuāngménwàizhǎngsēnxiāngxiàng

shuòfēngjuǎnchuīxuězhuǎnpànhuāshēnzhàng

shuíyántiělěngchègǎn怀huáiēnxiékuàng

xīngsāoxuékōngtàixíngběiyuèyuányàng

gèngdòujiǔzuòzhǎngyàoqiǎntiānshānjiànérchàng

短更长更愁絮絮,三点两点雨星星。
短更(gēng)¹长更愁絮(xù)絮²,三点两点雨星星。
译文:心中愁绪连绵不绝,只听见报时的更声由短渐长,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越来越疏。
注释:¹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此谓“短更长更”乃人之主观感受。²愁絮絮:形容愁思不断。絮絮:连绵不绝貌。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月入棂。
雨声不似愁难断,颠倒匡床¹月入棂(líng)²
译文: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正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不眠人。
注释:¹颠倒匡床:指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入眠。匡床:亦作“筐床”,原指方正而舒适的床。《淮南子·主术训》:“匡床蒻席,非不宁也。”高诱注:“匡,安也;蒻(ruò),细也。”诗中指一般的床。²棂:此指窗棂,窗户上的格子。

  这首诗紧扣夜中小雨,以愁情贯穿全诗,它以夜长喻愁长,以小雨反衬愁浓,以雨停反衬愁深,结尾以“颠倒匡床嚣作结,把诗人的愁情推到高潮。诗不仅构思精巧,抒情亦有独特之处,情境交织,情随境移,寓情于朴实的语盲之中。

  开头两句,点明雨夜,顿入愁境。短更长更,愁絮绵绵,更由短渐长,表明诗人孤愁萦怀,难以入眠已经多时了。三点两点,雨声零落,雨点由三到两,可见雨声愈来愈疏。三点两点的雨声,只有在更深夜静之时,不眠之人,才能听得见。入夜容易使人思绪万端,牵动愁肠,淅淅沥沥的雨声更使人愁上添愁,不堪其苦。第三句则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说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正面说雨声,其实意落反面,侧写了愁思比雨声细密绵长,这比直接描写更富有表现力,使愁思具体可感,更深刻生动,此所谓“诗有正写不出,须用反击始透者”。如此绵密不绝的愁思,直教诗人无计可除,辗转反侧,不能安席。这时,月入窗棂,清冷幽绝的月光照着不眠的诗人,结语余音袅袅,回味不尽。

参考资料:
1、 黄洽.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048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这是一首咏物诗。张说较少咏物诗,但这一首《咏瓢》很有趣,将初唐的文字游戏与陈子昂一类诗人的哲理意义结合了起来。

yǒngpiáo--zhāngshuō

měijiǔzhuóxuánpiáozhēnchúnhǎoxiāngyìngfángjuǎnduòshǒujǐngchōuzhǎngbǐng

érhuángxīnqīngqiějìndiāozhěguìchéngtiānxìng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¹,独醒其旁。坐客²欲得小词,援笔³为赋(fù)
译文: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喝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我一个人在看。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词,我就提笔来写。
注释:¹宴集:宴饮集会。²坐客:座上的客人。坐,通“座”。³援笔:执笔,提笔。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断送¹一生惟有,破除²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zhàn)³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译文:我这一生都是在酒中度过,但消磨万事也没有什么过错。现在身边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们就笑话我。
注释:¹断送:犹言度过。²破除:亦指度过、消磨之意。³远山横黛,指眉毛。蘸,原意为物体沾染液体。⁴秋波:眼波,此写敬酒女子的眉眼神情。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花病等闲¹瘦弱,春愁无处遮拦²。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³月斜人散。
译文:花像病了一样那么瘦弱,春天这么多忧愁无法排遣。干脆吧,酒杯都送到手里,还是别留着它了,喝吧。管什么月斜人散呢!
注释:¹等闲:无端。²遮拦:排遣。³不道:犹不思,不想。此为反辞,谓“何不思”。

  此词以作者戒酒后重又开戒饮酒之事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企图借酒浇愁的意念和及时行乐的狂放旷达胸怀。

  开头两句“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破空而来。以议论破题,一扫传统词的绸缪婉转调。这一对仗句浓缩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是他阅历过人世沧桑以后产生的深沉感慨,但它又以“歇后”的形式出之,颇有出奇制胜之妙与诙谐玩世之趣。它们分别化用了韩愈的两句诗——韩愈《遣兴》云:“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又《赠郑兵曹》云:“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韩愈的两句诗经过他的组织,竟成为一联工整的对偶,足见点化之妙。

  “远山横黛蘸秋波”句是指酒席宴上,侑酒歌女的情态。“《西京杂记》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又,汉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见伶玄《赵飞燕外传》。“秋波”则指眼波。此句“蘸”字下得奇巧,它描绘出一幅黛色远山傍水而卧的美景,引起人们对女子眉眼盈盈的联想。“远山”与“秋波”文人的笔下已被用得烂熟,而着一“蘸”字则光彩顿生,境界全出。尽管有宾客、歌女劝酒,但作者因戒酒不饮,而见笑于人,故上片以“不饮旁人笑我”作结。

  下片由“不饮”转为“劝饮”,起因为对花伤春。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前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一个病躯瘦弱之人,“等闲”,意谓“无端”,显然这写的是暮春花残之时。后句写春愁撩人,无处排遣,“遮拦”即“排遣”之意。所谓“春愁”不光是指伤春意绪,而有着更深的意蕴,它是作者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经历中所积淀下的牢骚抑郁、愁闷不平的总和。所以接下来说:“杯行到手莫留残。”还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吧!这一句也是化用韩愈《赠郑兵曹》中的诗句,而“留残”则又本于庾信六言诗《舞媚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末句“不道月斜人散”,“不道”意为“不思”“不想”,多用为反辞,犹云“何不思”“何不想”,此句是说何不思月斜人散后,无复会饮之乐乎。

  这首词感慨世事人生,带有诙谐玩世的情趣,但又使人触摸到作者内心的愁闷抑郁,颇堪玩味。字面上明白如话,但词意却颇多转折,且处处显示出巧用成语典故的功力,故而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隐痛。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88-789

西jiāngyuè··duànsòngshēngwéiyǒu--huángtíngjiān

lǎojièjiǔyǐnyànxǐngpángzuòxiǎoyuánwèi

duànsòngshēngwéiyǒuchúwànshìguòyuǎnshānhéngdàizhànqiūyǐnpángrénxiào

huābìngděngxiánshòuruòchūnchóuchùzhēlánbēixíngdàoshǒuliúcándàoyuèxiérénsàn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秦楼¹不见吹箫女²,空余上苑³风光。粉英金蕊(ruǐ)自低昂(áng)。东风风我,才发一衿(jīn)
译文:没有像秦穆公女那样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开得如此美,瓣是粉红的,蕊是金黄的,可是只有它们自己或低或昂,没人能和我去欣赏。也许东风不高兴我,所以才使那些花开了一半。
注释:谢新恩:词牌名。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校勘记:此首实系《临江仙》调。¹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风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²吹箫女:指秦弄玉。³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⁴粉英金蕊:粉红的鲜花,金嗽,此泛指各种颜色的花卉。⁵低昂:起伏不定,时高时低。⁶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说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状的事物。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qióng)¹梦醒²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lán)³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liáng)
译文:我长日思念,百无聊赖,倚窗独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觉醒来夕阳已西下。在梦中梦见了当年的欢爱之情,而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这恨该是何等长久啊!往年两人曾一起在垂杨处依恋相爱,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处只是暂时的,真是很短,和梦一样,还是懒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释:¹琼窗:华美精致的窗子。²梦醒:一本无“醒”字。³碧阑干:绿色栏杆。⁴垂杨: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⁵思量:想念,相思。

  这首词抒写怀人的心情,忧思绵长,充满无奈的惆怅。

  首句以“秦楼女”代指所怀之人,不仅写其容貌,更写其才艺,加强思念的感情。因为是独自面对,不得与所爱者共享,一切的美好就只是徒然。那么即使是“上苑风光”,也只是“空”有,只是多“余”,风中花木不过是“自低昂”而已,尽写其无奈之感。“东风恼我”,其实是说“我恼东风”。“恼”字写人的烦恼,不言自己,却去怪罪于东风,很是生动。说这东风是如此地不理解人的心情,偏偏要在这孤独寂寞之时,吹开这满苑的春花,让人染上一身的花香,撩拨心情,不能自已。“东风恼我,才发一矜香”,与李商隐的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李商隐是由自己的经验而提出的劝告,因此言语沉痛;李煜则是一时的心情不能排解而去责难东风,言得无理,也就言得无奈。上阕是就眼前之景而抒情。

  下阕掉转笔头去写回忆与心情。“琼窗”写美好,“梦笛”是虚幻,“残日”是留恋,尽写出当时情景虽然美好,却已经存在着不能如愿的遗憾,因此说是“当年得恨何长”。此句可作两解,一者可以解释为还在沉浸于爱情的甜蜜之中时就已经预见了分别的痛苦,重点在“当年”;一者可以解释为当时爱情是越短暂,就越深刻,以至于“长恨”到今天,重点在“何长”。无论何解,都只是一个“恨”。而这“恨”是如此的深刻与悠长,相聚时的碧栏杆,绿纱窗,分手时的杨柳树,长丝绦,不曾有一刻的忘却,历历如在眼前。而越是思量,越是难忘,越是叫人痛苦难当。结句言:“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既是说当时已经是短暂如梦,也是说即使今天相见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暂如梦啊。总归是相思也无奈,回忆也无奈,这份感情始终就是一个无奈,虽然美好,却令人心痛,倒不如不思量的好。这种心情,也是李商隐曾经写过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下两阕以转折相对,没有过渡,似乎在情绪上有一隔断。但是,下片中的“碧阑干外映垂杨”,以记忆中的景物对照眼前的“上苑风光”;结句中的“如梦”又回应着首句的“不见”,两阕之间仍有着若明若暗的感情线索,使通篇的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1-152
2、 蒋 方.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41

línjiāngxiān ·qínlóujiànchuīxiāo

 dài 

qínlóujiànchuīxiāo kōngshàngyuànfēngguāng fěnyīngjīnruǐáng dōngfēngnǎo cáijīnxiāng 
qióngchuāngmèngxǐngliúcán dāngniánhèncháng lángānwàiyìngchuíyáng zànshíxiāngjiàn mènglǎnli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