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节从人笑,端居拙自谋。奸邪频得志,忠信动成仇。
苦节从人笑,端居拙自谋。奸邪频得志,忠信动成仇。
世故只如此,吾生行已休。少来不解饮,老去付乾愁。
世故只如此,吾生行已休。少来不解饮,老去付乾愁。

shūmènèrshǒu--lánrén

jiécóngrénxiàoduānzhuōmóujiānxiépínzhìzhōngxìndòngchéngchóu

shìzhǐshēngxíngxiūshǎoláijiěyǐnlǎogānchóu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4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旋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苍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星,降于桑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旋宫而夜织,或乘桴(fú)¹而昼游,经历穷桑苍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星,降于桑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
译文:少昊以金德而统治天下,他的母亲叫皇娥,原是天上的织女,在美玉建造的宫殿里经常彻夜织布,疲倦时常常轻摇木筏到银河里徜祥。有一次,当她来到穷桑的旷远而迷茫的水域时,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的神童,自称是白帝之子,就是太白星,降到穷桑之地。这位太白星化身成的英俊少年在穷桑与皇娥相遇,彼此一见钟情,常在一起游戏玩耍,演奏美好的音乐,在漾水游玩而忘记回家。
注释:¹桴木:木筏。
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
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
译文:白帝之子与皇娥泛舟海上,用桂枝做船桅用熏茅做旌旗,将玉刻成鸠的样子,放在船桅的顶端,认为鸠知道四时的变化。所以《春秋传》说,管理节气的官到了。现在仍保留的这种风俗,正是从这里遗留下来的。
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
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zǐ)(sè)¹。皇娥倚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
译文:白帝之子与皇城并肩坐着,抚桐峰梓瑟。皇娥依靠着瑟而唱歌,白帝之子对歌。
注释:¹梓瑟:梓木制的瑟。
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译文:(经过一段浪漫的恋爱,皇娥便怀孕了。) 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叫穷桑氏,又叫金天氏。当时有五只凤凰,随着不同方位变换不同的颜色,集合在白帝的宫廷,因此又叫作凤鸟氏。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世人个个学长年¹,不悟长年在目前。
译文:世间的人都想学得长寿之道,却不曾领悟到长寿的秘方就在自己的眼前。
注释:¹长年:长寿。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我得宛丘平易法¹,只将食粥致神仙。
译文:我得到了住在宛邱的诗人张耒的平和简易的养生方法,只需要食用粥就可以帮助延年益寿像神仙一样。
注释:¹宛丘平易法:张耒喝粥的方法。
诗前有小序:"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北宋诗人张耒,字文潜。从此诗的小序可知,陆游的《食粥》是秉承北宋诗人张耒的食粥说的。全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肯定食粥是一种长寿之道,这颇有见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米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陆游还不可能通晓粥所具有的这些营养价值,但其食粥可以延年的经验之谈与科学道理暗合,这颇值得称道。

shízhōu--yóu

shìrénxuézhǎngniánzhǎngniánzàiqián

wǎnqiūpíngzhǐjiāngshízhōuzhìshénxiān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门横皱碧¹,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南斜清浅。飞霙(yīng)²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³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译文:碧水荡漾横于门前,苍烟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边春光溶溶。夜来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浅的水中斜浮。雪花故意在晚上飞闲自得,梅花的幽香亦随之向千里外飘去。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三枝多有风度。
注释:解语花:词牌名,此体双调一百字,上片九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¹皱碧:形容碧水有波纹。²飞霙:飞雪。霙,雪花。³端正:容貌姣美、整齐。⁴兰昌:宫名。在唐福昌县西十七里,属河南府河南郡。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酥莹(yíng)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qī)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南面¹。料准拟、何郎²词卷。欢未阑(lán),烟雨青黄³,宜昼阴庭馆。
译文: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给人送来温情香暖。它插戴在头上与刘兰翘一样清瘦,又如萧凤台那般柔婉。它久栖于枯寒荒冷的幽涧,春来了它默默无语独自抱怨。东风吹过只留半面,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人们观赏它的兴致未尽,天空又布满了青黄的烟雨,应让它安放于白天阴凉的庭馆。
注释:¹南面:词中喻花之凋零。²何郎:何逊,南朝梁诗人,写有《咏早梅》一诗,后世咏梅时多用此事。³烟雨青黄:指梅雨季节。青黄,指梅子熟时。

  上片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之出场烘托气势。“门横皱碧”三句是倒写,从逻辑上说,应是先“春近江南岸”,然后词人循路而去,一路烟水苍茫,春景迷离,最后来到梅之所在。“皱碧”“苍烟”“江南岸”,处处有水,可见梅在水边。“暮寒如翦”写时当日暮,春寒料峭,“翦”暗含春风之意,“翦翦轻风阵阵寒”,呼应开头“门横皱碧”,有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意,落实“春近江南岸”。“临溪影”两句,梅花出场,然而出场的只是影子。梅影映在溪中,枝枝疏影横斜,临水照花清浅。此写梅花之态与韵。其态横斜,其韵清幽。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二首》诗之一)诗意。“飞霙弄晚”三句,宕开一笔,写素雪飘零,飞舞暮色,把浮动的暗香吹散千里。此写梅花之香与色。其香悠远,其色衬雪。暗用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诗意。词人善用侧笔,写梅花姿态,从临水照花写起,写梅花香色,从飞雪飘梅写起,化用前人诗句以熔铸意境。词人先写梅花所处之环境气氛,再写梅花之香色态韵,写梅影、梅香、梅色、梅雪,为梅花之正式出场蓄势。“端正看”三句仿佛欲正面写梅花,却依然不写梅花之花蕊枝萼如何,而是陡然一转,将梅花比作当年薛昭在兰昌宫中所见之艳鬼。词人在此地见到梅花,就和当年薛昭在兰昌宫见到三姝一样,“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总似”二字,写其惊喜不定,徘徊叹赏之情,如此美景,岂是人间当有。前有“飞霙”二字,为此处“琼树”做伏笔。

  过片承接“琼树三枝”而来,分写三姝之美,以譬喻梅花。“酥莹云容夜暖”,以“酥莹”形容云容肌肤之细腻温润、晶莹无瑕,如暖玉温香。因薛昭曾与张云容同衾共枕,因而此语甚是恰当。“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薛昭并未与二女同衾,故此着一“伴”字。兰翘取其消瘦之态,箫凤取其柔婉之情。云容酥莹,写梅花晶莹玉润之色泽,兰翘清瘦,写梅花疏影横斜之姿态。箫凤柔婉,写梅花幽婉娴雅之品性。“夜暖”二字,反衬上片之“暮寒”,大有柔情骀荡之意。梅花之美,直令人忘却春寒,神魂飘荡。“冷云荒翠”三句半实半虚,写三姝身处荒官古墓,只有冷云流离,荒烟蔓草,孤栖百年,幽恨从生,无语中暗含春怨。“春怨”既写三姝远离人间春情,亦写梅花开在暮雪飘零之时,不为东君所赏。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幽怨之情、春恨之意,兼人兼花。“东风半面”三句,从三姝而来,比喻花瓣凋落,用李洪《念奴娇·晓起观落梅》词意:“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料准拟、何郎词卷。”写即使梅花在春风中飘零,也依然能为何逊这样的才子所赏,写出优美的诗篇。何逊《咏早梅》:“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梅花知道自己飘落的早,因此不待春浓便开,而即使飘零,也已在飘零之前占尽春光。”欢未阑”三句,写梅花落尽,然而欢乐不尽,待到梅子熟时,正好当庭院昼阴,日日相对,供人倚靠。“烟雨青黄”化用贺铸《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想象梅花将来之景,亦暗用张云容还阳故事。

  此词咏梅,词笔幽艳,颇多波折。铺垫梅花之背景气氛,梅花久久不出,为第一波折;梅花既出,而从梅影、梅香、梅色、梅雪写起,并不正写梅花,为第二波折;正写梅花而以张云容故事为喻,兼及兰翘、箫凤,密丽质实,雕缋满眼,为第三波折;从“暮寒如翦”写至“酥莹夜暖”,又写至“冷云荒累”,最后至“烟雨青黄,昼阴庭馆”,时空错综,忽而实景,忽而幻觉,忽而想象,忽而展望,令人目眩神迷,悲喜不定,为第四波折。有此几段波折,使得词境更为丰富,颇堪玩赏。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吴文英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40-43

jiěhuā··méihuā--wényīng

ménhéngzhòucāngyānchūnjìnjiāngnánànhánjiǎnlínyǐngbànxiéqīngqiǎnfēiyīngnòngwǎndàngqiānànxiāngpíngyuǎnduānzhèngkànqióngshùsānzhīzǒngshìlánchāngjiàn

yíngyúnróngnuǎnbànlánqiàoqīngshòuxiāofèngróuwǎnlěngyúnhuāngcuìyōujiǔànshēnchūnyuàndōngfēngbànmiànliàozhǔnlángjuǎnhuānwèilányānqīnghuángzhòuyīntíngguǎn

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任,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
历危乘险,匪¹杖不行;年耆(qí)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²,颠(diān)³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zhè)虽甘,殆(dài)不可杖。佞(nìng)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任,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
译文:经历危险的地方,没有手杖就不能行走。年老力衰,没有手杖就不能康强。有手杖不用,跌倒了怨谁?有士不用,害处怎能说完。甘蔗虽然甜,恐怕不可以做手杖。善于谄媚的人讨好自己,也不可靠他来辅助自己。手杖必定取其方便,不必用它的滋味。对士必任用贤者,何必取其地位尊贵?
注释:¹匪:通“非”。²任:任用。³颠:仆倒。⁴都蔗:甘蔗。⁵相:辅助。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¹有二翁,同邑(yì)而居。甲翁之妻子²去乡,唯叟(sǒu)³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zhuó),不亦乐乎!乙翁曰:“向远游¹⁰冀﹑雍(yōng)¹¹,然¹²未尝登泰山,君有意¹³同行¹⁴乎?”甲翁曰:“是¹⁵山余¹⁶¹⁷¹⁸登,然¹⁹老矣,恐²⁰力不胜²¹。”乙翁曰:“差矣,汝之言²²!曩(nǎng)²³者愚公年²⁴²⁵九十而移山,今吾辈²⁶²⁷²⁸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²⁹!”翌日³⁰,二翁偕³¹往,越³²钱塘,绝³³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³⁴扶。”自³⁵日出至³⁶薄暮³⁷,已至半山矣。
译文: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爬到半山腰了。
注释:¹昔:以前从前。²妻子:妻子和孩子。³叟:老头。⁴而已:罢了。⁵携:携带。⁶第:房屋、宅子、家。⁷酌:饮(酒)。⁸向:以前。⁹吾:我。¹⁰远游:到远处游玩。¹¹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¹²然:但是。¹³意:意愿。¹⁴同行:一同出行。¹⁵是:这。¹⁶余:我。¹⁷亦:也。¹⁸未:没有。¹⁹然:然而。²⁰恐:担心。²¹胜:能承受,承担。²²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²³曩:以往过去。²⁴年:年龄。²⁵且:将近。²⁶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²⁷方:才。²⁸逾:超过。²⁹甚善:太好了。³⁰翌日:第二天。³¹偕:一起,一同。³²越:经过。³³绝:横渡。³⁴相:互相,此指代“我”。³⁵自:从。³⁶至:到,达。³⁷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的精神。

èrwēngdēngtàishān

míng wèizhī 

    yǒuèrwēng tóngér jiǎwēngzhīxiāng wéisǒurénér  sǒuxiéjiǔzhìwēng èrrénduìzhuó  wēngyuē  xiàngyuǎnyóu yōng rán dàn wèichángdēngtàishān jūnyǒutóngxíng  jiǎwēngyuē  shìshānwèidēng ránlǎo kǒngshèng  wēngyuē  chà zhīyán nǎngzhěgōngniánqiějiǔshíérshān jīnbèifāngliùxún lǎozhīyǒu  jiǎwēngyuē  shènshàn   èrwēngxiéwǎng yuèqiántáng juéchángjiāng érzhìtàiyīn 宿 língchénshàngshān wēngzhī jiǎwēngyuē  shàng xiāng  chūzhì zhìbànsh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