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离长安,二月返乡社。衔泥双燕儿,依旧帘拢下。
八月离长安,二月返乡社。衔泥双燕儿,依旧帘拢下。

zhōngkǒuzhàn--yuánhóngdào

yuèzhǎngānèryuèfǎnxiāngshèxiánshuāngyànérjiùliánlǒngxià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12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匹马驱驱,摇征辔、溪边谷畔。望斜日西照,渐沈山半。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匹马驱驱,摇征辔¹、溪边谷畔(pàn)。望斜日西照,渐沈(chén)²山半³。两两栖(qī)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译文:我骑着马,牵着缰绳,在小溪边山谷畔独自前行。放眼望去,只见西下的夕阳渐渐沉到了半山腰。成双成对的飞鸟急匆匆飞走,在人前互相呼唤着。它们好似在嘲笑我,这个时候还独自走在漫长的路途中,而我离家在外,心里惶惑不安。
注释:¹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²沈: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³山半:半山腰。⁴栖禽: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中心事,多伤感。人是宿,前村馆。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中心事,多伤感。人是¹宿,前村馆。想鸳(yuān)(qīn)²今夜,共他谁暖。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³。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译文:心里想的事,大多是伤感的。我在前面村庄的驿馆里住宿。想今夜那鸳鸯被,不知道谁会与她一起睡。唯有在枕前默默流泪,背对着灯,擦掉眼泪,又立刻涌了出来。怎么能忘记,与你一起在芳香的闺阁里,还嫌夜晚太短。
注释:¹是:在。²鸳衾:绣有鸳鸯的被子。³满:满眼泪水。⁴更:夜晚。

mǎnjiānghóngzhī··xiāndiào--liǔyǒng

yáozhēngpèibiānpànwàngxié西zhàojiànshěnshānbànliǎngliǎngqínguīduìrénxiāngbìngshēngxiānghuànshìxiàoxiàngzhǎnghúnluànzhōngxīnshìduōshānggǎnrénshì宿qiáncūnguǎnxiǎngyuānqīnjīngòngshuínuǎnwéiyǒuzhěnqiánxiānglèibèidēngdànleqiánmǎnzěnwàngxiānggòngshíxiángèngduǎn

妒韶华风雨潇潇,管月犯南箕,水漏天瓢。湿金缕莺裳,红膏燕嘴,黄粉蜂腰。梨花梦龙绡泪今春瘦了,海棠魂羯鼓声昨夜惊着。极目江皋,锦涩行云,香暗归潮。
妒韶华¹风雨潇潇,管月犯南箕(jī)²,水漏天瓢(piáo)³。湿金缕(lǚ)莺裳,红膏燕嘴,黄粉蜂腰。梨花梦龙绡(xiāo)泪今春瘦了,海棠魂(jié)鼓声昨夜惊着。极目江皋(gāo),锦涩行云,香暗归潮。
译文:老天妒嫉人世韶华才洒下潇潇风雨,星宿们相互争斗闹得大雨像瓢泼盆倾,这大雨可否淋湿了你饰着金饰的舞衣?想着你红艳迷人的小水,黄粉蜂一般的细腰,想着你离别时鲛人般的泪珠如梨花带雨。你离开我让我身体憔悴消瘦,风雨打海棠声声如战鼓让我难以入睡,极目远望江畔小路,行云重重可否阻碍你回来?你满身香气可否也被雨水冲淡?
注释:侑尊:劝酒,陪侍。云:语助词。¹韶华:美好时光。²南箕:箕星,二十八宿之一。月到此处,天多风雨。³水漏天瓢:喻雨水如瓢泼从天而下。⁴金缕莺裳:指用金线织的舞衣。⁵龙绡:即鲛绡。⁶海棠魂:暗用唐玄宗比喻杨贵妃酒酣未醒为昨海棠典故。⁷羯鼓声:暗用唐玄宗击羯鼓催花典故。⁸江皋:江边。

zhéguìlìng··chuāngliúmèngluányànyòuzūnyún--qiáo

sháohuáfēngxiāoxiāoguǎnyuèfànnánshuǐlòutiānpiáo湿shījīnyīngshanghónggāoyànzuǐhuángfěnfēngyāohuāmènglóngxiāolèijīnchūnshòulehǎitánghúnjiéshēngzuójīngzhejiānggāojǐnxíngyúnxiāngànguīcháo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¹绝人,工文章。未冠²,谒(yè)³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zhuó)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zhōu)(zhì)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juān),振除灾沴(lì)。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jí),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wén)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zhí)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jiàng)鲠,帝未谕,辄(zhé)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chù)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译文: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章。未成年时,谒见顾况。顾况,是吴人,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见了白居易的文章,脱口而出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灭绝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你!”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为乙等,调任盩厔尉,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说:“魏徵任宰相,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也应当因他是贤者的子孙赎回并赐还给他。李师道作为臣下,不应当掠取美名。”皇帝同意。度支司有囚犯拘禁在閺乡狱中,经过三次大赦没有得到宽免。白居易又上奏说:“父亲死去,拘禁他的儿子,丈夫长久拘禁,妻子改嫁,债务没有偿还的日期,囚禁没有休止的日子,请求完全赦免他。”白居易一共上奏十余次奏章,更加知名。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皇帝不高兴,答对结束后,皇帝对李绛说:“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却敢这样,我不堪忍受他这样做,一定赶走他(贬逐)!”李绛说:“陛下开启进言之路,所以群臣敢于议论得失。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皇帝领悟,对待白居易如同当初。白居易任职期满应当升官,皇帝认为他资历浅,而且家庭一向贫困,允许他自己选择官职。白居易请求如同姜公辅以学士兼任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奉养(家人),下诏许可。第二年,白居易因母亲去世解官,守丧期满还朝,授任左赞善大夫。河朔再次出现叛乱,叛贼攻取弓高,断绝粮道。在这时候,天子迷乱放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不当,坐视贼兵,无能为力。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请调任外官。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开始修筑堤坝保护钱塘湖,用钱塘湖蓄洪和放水,灌溉千顷农田。又治理疏通李泌六井,民众依赖它饮用。又授任苏州刺史,因病官。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悼念他。白居易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请求谥号。白居易写文章精细确切,但最擅长作诗。达到数千篇,当时士人争相传诵。
注释:¹敏悟:聪明、觉悟。²未冠:年龄未满二十岁。³谒:拜见。⁴盩厔:县名,在陕西省,现作周至。⁵蠲贷: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⁶流瘠:逃荒的饥民。⁷论执强鲠:对自己的观点论辩执著,坦率耿介。论:言论。这里指白居易在殿中回答皇帝咨询时的言论。执:坚持,固执。强:倔强。鲠:刚直。⁸箝:同“钳”。紧闭。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激石¹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译文:水浪拍打着石滩,声音犹如战鼓般响亮,铺天盖地而来的海浪就像一座银色的拔地而起的山。
注释:鹭鸶:一种水鸟,羽毛洁白,又叫白鹭。¹激石:水浪拍打石头。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¹亭亭²意愈闲。
译文:天空中还刮着风下着雨,但鹭鸶却依然悠闲的独自站立着。
注释:¹独立:单独站立。²亭亭:高标独立、姿态美好的样子。

  《鹭鸶》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这首诗将鹭鸶拟人化,借咏这一在喧闹环境中仍保持高洁的鸟,抒发作者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清高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此诗刻意营造出一个江滩之上风吹浪打的喧闹环境,鲜明地勾画出鹭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形象,堪称宋代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诗句首联将水浪拍打石头的声音比喻为战鼓雷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激”字体现出水浪拍打石头的激扬动态。颔联将翻滚的海浪比喻为银色的山,突出鹭鸶栖息环境的美丽,从侧面衬托出鹭鸶的高洁。这两联构成对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鹭鸶所生存的环境。颈联仍是对环境的描写,体现出海浪和风雨的汹涌。在尾联中鹭鸶的形象终于出现:高标独立、姿态美好。“亭亭”这一叠词生动表现出鹭鸶伫立时的高雅轻盈的体态。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庚溪诗话》说:“众禽中惟鹤标志高逸,其次鹭亦闲野不俗。”又引佚名《振鹭赋》赞扬鹭鸶的高洁不俗:“翛然其容,立以不倚,皓乎其羽,涅而不缁。”欧阳修的这首咏鹭鸶之作,便是将此鸟拟人化,来具体描写其高洁娴雅品格的。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 编选.欧阳修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5-66
2、 刘扬忠 选注.欧阳修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98-99

ōuyángxiū sòngdài 

shítānshēngzhàn fāntiānlàngyínshān 
tānjīnglàngfēngjiān tíngtíngxián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玉楼¹明月长相忆,柳丝袅(niǎo)²春无力³。门外草萋(qī),送君闻马嘶(sī)
译文: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
注释:¹玉楼:楼的美称。²袅娜:细长柔美貌。³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⁴萋萋:草茂盛貌。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画罗¹金翡(fěi)²,香烛³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译文: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注释:¹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灯罩。²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³香烛:加有香料的烛,亦是对烛的美称。⁴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⁵子规:即杜鹃鸟,常夜鸣,声音似“不如归去”。

  这是温庭筠组词《菩萨蛮》十四首的第六首,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的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并且在明月朗照之下,景象非常清幽。春风沉醉,这应是春情生发的大好辰光,此景是思妇所见,却教她顿生悔恨之情。“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反衬了主人公相思之久且深,暗示思妇的痛苦不堪、心神恍惚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春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春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过片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这是一个环境幽美.陈设富丽的地方,可“泪”字却已暗示出了女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幸,而一个“销”字尤见漫漫长夜思妇难眠之孤寂。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

  全词描绘了远离人的悠悠行远,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无论是“玉楼明月”的幽寂,“柳丝袅娜”的清柔,“画罗金翡翠”的凄迷,还是“花落子规啼”的哀艳,皆是闲闲流转,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6-47 .
2、 钱仲联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09 :22-23 .
3、 聂安福导读 .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11 .
4、 傅德岷,卢晋 .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图文本 原文·注释·鉴赏 :长江出版社 ,2010.11 :21页 .
5、 王兆鹏编选 .婉约词选 :凤凰出版社 ,2012.04. :17页 .
6、 艾治平 .花间词品读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12 :7-9 .
7、 黄墨谷 .唐宋词选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1 :32页 .

mán ·lóumíngyuèchángxiāng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lóumíngyuèchángxiāng liǔniǎonuóchūn ménwàicǎo sòngjūnwén 
huàluójīnfěicuì xiāngzhúxiāochénglèi huāluòguī 绿chuāngcánmè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