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dào西fēngjiànméngsuǒsēngshī--chénzhe

便biànyúnshānxiāngfénghuàwǎnniánguànyínmáoxiàshíténgqián

yīngshìwèiyuánjuérénshíshèngdiāntāotāoérjìngyóubàoyǐngshīxián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chóu)(chàng)¹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²窗纱。小楼高阁谢娘³家。
译文:梦醒了还留着梦中的惆怅,看到一轮山月低斜。孤灯将她的背影映在墙上,也投在窗上的碧纱。这里原本是小楼高阁,情人的家啊。
注释:¹惆怅:失意伤感。²背:暗,即灯光暗淡。³谢娘:唐代有名的妓女,本名谢秋娘,唐朝李德裕的小妾。谢娘家泛指青楼或恋人的居处。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暗背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cù)朝霞¹
译文:我心里暗暗寻找美妙章华来形容她那白皙的身体,是一枝春雪中凝冻的洁白梅花,她满身的香气就像是那天边簇拥的朝霞。
注释:¹簇朝霞:被灿烂的朝霞所笼罩。

  这是一首“寄兴深微”的艳词。

  上片写眼中所见的景象,是在梦醒后睡眼惺忪时见到的。它给人一种迷离恍惚、依稀隐约的审美感受。是现实中的生活,也是幻想中的追求;像是别有寄托,又像是纯粹抒情。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浮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座高高的小楼,有个蒙着碧纱的小窗,反射出照在壁上的一线灯光,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个惆怅自怜的青年,正凝望着那反射出灯光的窗口,原来这就是绝代佳人“谢娘”的住房。“谢娘”,在韦庄的诗词中常用来指意中人,不过这首词中的“谢娘”,完全是词人心造的幻影,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佳人。只是词中抒情主人公看到那碧纱窗下,孤灯荧荧,便驰骋着丰富的想象,幻想出一个背灯斜坐、含情脉脉的深闺丽人来,反映了词人一种朦胧的理想和追求。寄托在若有若无之间,情趣在若隐若显之际。乍看起来,似乎只是寻常的艳语;细味之后,又觉得语言之外,还有一些值得咀嚼的东西。与词人同时期的张泌也有一首《浣溪沙》,跟这首词的意境很相似。词云:“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画面同样出现了楼和月,人和灯,梦和花,皆景中含情,深得风人之旨。然而一个是对往事的回忆,一个是对未来的追求;一个是写曾经热恋过的对象,一个是写素未谋面的佳人;一个把重温旧好,寄托在梦魂的访问,一个是把朦胧的追求,付诸驰骋的想象。两相对照,张词写的只是爱情的纠葛,别离的愁绪;而韦词却在男女之外,别有兴寄,更加耐人寻味,更加富有深意。

  下片抒情主人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背灯坐在碧纱窗下的美人进行浪漫主义的描绘。把花的精神赋予美人,把美人的“玉容”写成花,使花成为美人的倩影,美人成为花的化身。一支生花的妙笔,出神入化,为花锡宠,为人争春,在艳语之中,寓比兴之意,确是大家笔墨。“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可见他理想中的美人,容貌像雪一样的洁白,梅一样的疏淡。衣裳像雾一般的飘逸,霞一般的鲜艳。词人把自己朦胧中的追求,写得如此高洁,如此淡雅,使人自然联想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自画像,其言外自有寄托,自有高致,绝不同于寻常的艳词。张炎说得好:“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词源》)。读者若试拿韦庄这首词的下片,跟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被艳露凝香”(《清平调》),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对照来看,既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又可以寻绎出它们之间的“新变”轨迹。太白和乐天是以花柳来喻其貌,用“朝露凝香”和“梨花带雨”传其神,自然是千秋妙笔。然其意止于“以形写神”,“以景传情”,把杨妃的“天生丽质”形容得形神俱肖而已。至于韦词所描写的那个美人,则是雪里梅花,具有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霞中仙子,具有超凡绝俗的潇洒风韵,象外有象,景外有景,作为物化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诱发力,既能给人们以真实的感知,又能给人们以丰富的联想。以朦胧的美,含无穷的趣,正是它的艺术生命和灵魂之所在。月下观景,雨中看山,雾里赏花,隔帘望美人,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更好的审美情趣,其奥秘就在于它以有限表无限,以实境带虚境,以朦胧代显露,能使人以丰富的想象补充具体的情景,从而取得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艺术效果。这也就是韦庄这首词所追求的审美趣味,所发出的艺术光辉。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 :149页

huànshā··chóuchàngmèngshānyuèxié--wéizhuāng

chóuchàngmèngshānyuèxiédēngzhàobèichuāngshāxiǎolóugāoxièniángjiā

ànxiǎngróngsuǒshìzhīchūnxuědòngméihuāmǎnshēnxiāngcháoxiá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
长檠(qíng)¹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²
译文:长长的灯架长达八尺也没什么用,短的灯架虽然只有二尺长,却使用方便又灯光明亮。
注释:¹灯檠:古代照明用油灯,上有灯盘,盛油并放置灯芯,下有立柱,叫做灯檠,俗称灯架。²便且光:使用方便而又灯光明亮。
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黄帘绿幕朱户¹闭,风露气入秋堂凉。
译文:夜晚到来,黄色的窗帘、绿色的帷幕、朱红的大门都已紧闭,秋风冷露进人堂屋,带来阵阵凉气。
注释:¹朱户:红色的大门。古代王侯贵族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所以“朱门”又是贵族邸宅的代称。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¹频挑移近床。
译文:少妇为远方的丈夫制衣,泪眼昏暗,不断地用玉簪挑亮灯芯并靠近床前。
注释:¹搔头:即玉响,古时女子首饰。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太学儒生东鲁¹客,二十辞家来射策²
译文:她的丈夫是在太学里读书的儒生,二十岁就离开家乡东鲁到京城来应试。
注释:¹东鲁:山东。²射策:汉代取士方法之一。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分为甲乙科,应试者任取其中的题目进行解答,按题目的难易及回答结果而分优劣。此指科举考试。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夜书细字缀(zhuì)语言¹,两目眵(chī)²昏头雪白。
译文:每天读书到深夜,用很小的字来撰写文章,两只眼睛累得昏花,头上也是白发丛生。
注释:¹缀语言:缀,联缀。缀语言,即写文章。²眵:即俗语所谓“眼屎”。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译文:那时候他也举着二尺的灯檠在案前,一直看书到天亮也不睡觉。
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一朝富贵还自恣¹,长檠高张照珠翠²
译文:一旦功名富贵到手,他就恣情享乐,家中灯架高高地架着,照亮了满身珠翠的美人。
注释:¹还自恣:还,立即,马上。自恣,放纵自娱,任情享乐。²珠翠:指美人。珠翠为女子佩带的饰物,所以用之代指美人。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yù)(jiē)¹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译文:令人感叹的是人间的事情无不如此,请你看看那丢弃在墙角的短灯檠吧!
注释:¹吁嗟 :叹词,表示感叹。

  这首诗首句先写长檠,以宾写主,以长檠无用托短檠有用;接四句逐步深入,写短檠可以近床裁衣,寄远怀人;又接六句,写短檠可以提置案前,攻书习文,射策取第;最后以长檠高张,短檠被弃为慨,惊叹世态炎凉。此诗全用比兴,构思巧妙,结制缜密;是立意好,兴趣深,写法奇,一脉贯通的好诗。

  诗中“八尺长檠”(豪华高灯)与二尺短檠”(太学生所用小灯)的对比,诗首尾俱咏此。开首就道“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联系诗“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句,可知“空自长”指富贵人家恣纵淫乐的空虚生活。诗人否定这种生活,“吁嗟世事无不然”!可叹世上苦心追求这种生活的人还有的是。所以诗人觉得有必要对学生来一番剖析,应以“短檠二尺便且光”自豪,傲对“长檠八尺空自长”。自甘淡泊勤奋,而且非仅一时,而是一世。长短灯檠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对比象征。

  中间部分自“黄帘绿幕朱户闭”至“看书到晓哪能眠”共十句,写太学生挑灯苦读彻夜不眠。已是深秋季节,因为路途遥远,家中寄来的冬衣尚未到,只好忍耐这严寒。诗中特写一位“东鲁儒生”,可能是韩愈所赏识的勤奋好学而多才的年轻人,来国子监就读准备应礼部会试。他与短灯檠为伴,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二十岁就已经白了头发。

  “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将短灯移近,又是写又是读,奋战不已。看着这有为的青年,韩愈赞赏同情,又不免有点隐忧,怕青年一旦飞黄腾达便抛弃了艰苦勤奋的好作风。所以末四句便特别提醒青年人:永远别忘了墙角的二尺短灯檠。

  韩愈这个时候已经年逾不惑,已走了人生的大半路程。此次由职方员外郎重调国子博士,乃是降低职位,但他心无怨尤烦躁之情,读此《短灯檠歌》可知。一位忠诚职守的老师、甘为学生照明路途的“短灯檠”的形容跃然纸上。大言之,“短灯檠”精神可说是韩的一种人生志向,非仅为对青年的期望。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主编. 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七卷 (重排版)[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1378-1380.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秋在水清山暮(mù)¹蝉,洛阳树色鸣皋(gāo)²烟。
译文:秋水清澈蝉鸣不歇,远望暮色苍茫洛阳树色依稀可辨。
注释:¹暮:傍晚。²鸣皋:山名。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译文:送君离去后心中愁绪无穷尽,只能空度这凉风飒飒的秋天。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

  “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永王¹正月²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³
译文: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
注释:¹永王:唐玄宗第十六子,名李璘。²正月:指农历十一月。这里用的是“王正月”。周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³龙虎旗:绘有龙虎的旗帜,为天子仪仗。这里借指节度使的重任。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楼船一举风波¹静,江汉翻为雁鹜(wù)²
译文: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的风平浪静。
注释:¹风波:指乱象。²“江汉”句: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地域。翻为,反而成为。雁鹜池: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三川北虏(lǔ)乱如麻¹,四海南奔似永嘉(jiā)
译文: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注释:¹“三川”句: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但用东山¹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²
译文: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注释:¹东山:谢安隐居处。²静胡沙:平定叛乱,使北方安定。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雷鼓¹(cáo)嘈喧武昌,云旗猎猎²过寻阳³
译文: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寻阳。
注释:¹雷鼓:如雷的鼓声。²猎猎:风声。³寻阳:即浔阳。晋浔阳郡,隋为九江,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秋毫不犯三吴¹悦,春日遥看五色光²
译文: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注释:¹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²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龙盘虎踞(jù)¹帝王州²,帝子金陵访故丘³
译文: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
注释:¹龙盘虎踞:钟山龙蟠,石头虎踞。²帝王州:南朝谢脁《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为其所本。³故丘:故墟。谓金陵曾为六朝故都。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春风试暖昭阳殿¹,明月还过鳷(zhī)鹊楼²
译文: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
注释:¹昭阳殿:王琦注:《一统志》:昭阳殿乃太后所居,在台城(宫殿名)内。²鳷鹊楼:南朝楼阁名,在金陵。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¹松柏使人哀。
译文: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
注释:¹五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诸侯不救河南¹地,更喜贤王²远道来。
译文: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注释:¹河南:指洛阳。²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丹阳北固¹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译文: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
注释:¹丹阳北固:谓丹阳的北固山,是吴地的险要关隘。唐时丹阳,即今之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在镇江北,下临长江。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jīng)旗绕碧山。
译文: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¹²扬都³
译文: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
注释:¹跨海:是夸张之辞。²次:驻守。³扬都:指扬州。此句的正常语序是“楼船次扬都而跨海”。现在这样排列语序,是为了押韵和调整平仄格律。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战舰(jiàn)森森¹罗虎士²,征帆³一一引龙驹(jū)
译文: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
注释:¹森森:威严可畏貌。²虎士:勇武之士。³征帆:战舰的借代。⁴龙驹:喻指豪杰之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长风¹挂席²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³
译文:长风吹着船帆,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
注释:¹长风:大风。²挂席:船上张起的帆。³古月摧:谓战胜胡兵。摧,挫败。古月,胡字的隐语,指胡兵。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xiāng)出峡来¹
译文: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
注释:¹“何似”句:谓永王的战舰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多么像晋朝王濬伐吴的楼船。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译文: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译文: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帝宠贤王入楚关¹,扫清江汉始应还。
译文: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
注释:¹楚关:楚地关塞。泛指楚地。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初从云梦¹开朱邸²,更取金陵(líng)作小山。
译文: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
注释:¹云梦:古湖泊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湖南与湖北之间。这里泛指楚地。²朱邸:汉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这里指行军中的临时住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试借君王¹玉马鞭(biān)²,指挥³(róng)坐琼(qióng)(yán)
译文: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
注释:¹君王:指永王李璘。²玉马鞭:指军事指挥权。³指挥:发令调遣。⁴戎虏:古代对西北少数名族的蔑称。⁵琼筵:盛宴;美宴。这里泛指室内办公地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¹
译文: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
注释:¹“西入”句:诗人自谓平息叛乱后,西归长安,向唐天子汇报战况。日:喻指皇帝。

  李白到永王李璘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组诗里,诗人在歌颂永王东巡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首章发端。言永王奉天子命,建节东巡,义师到处,呈现和平景象。

  二章诗人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三章写军容威武,声势浩大。军纪严明,有战胜征兆。从武昌至九江,再至三吴,一路东进,势如破竹。

  四章想象、或者说希望永王璘进兵金陵,给金陵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首句言金陵形胜,自古为帝王之地。次句叙事,言永王兵到金陵。三四句,以昭阳殿、鳷鹊楼借指金陵,以春风象征温暖,以明月象征光明。

  五章言社稷临危,君臣束手,唯有永王挥师东来。前两句撷取京师陷落后的一是一景,突出表现当时唐王朝所面临的严重局势,表达自己和广大人民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痛心疾首,对叛军所作所为的憎恶痛恨。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抨击在叛军进攻面前,为保存实力,节节败退,听任东都沦于敌手的各路将领,高度赞扬永王远道而来,收复国土的英雄行为。

  六章言丹阳地形险要,风景如画。永王军队驻屯长江两岸,一直延伸至海边。这些都是想象或鼓励之辞,实际上李璘的军事势力最东只到丹阳。

  七章写永王麾下的威武的水师。上二句言水师广布,下二句言勇士威武。

  八章写永王水师以长风破浪之势,动海倾山,如同晋代王濬楼船东下破吴。

  九章把永王比成唐太宗,而且超过了秦皇、汉武,比拟得不伦不类,和其他十首也不协调,可能是永王幕府中人所增益,为永王提供了一个有意争夺帝位的罪状。因此前人认为是伪作。

  十章写永王奉天子之命,保卫疆土,涉及地域之广。入楚关,扫清江汉,从云梦到金陵。这是夸张之辞。实际李璘的军事势力未到金陵。

  末章写诗人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自信自己能像张良、诸葛亮或谢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得反叛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彻底肃清叛乱,然后向朝廷作出一个完美的交代。此诗运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

  诗人在组诗中表现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他对永王璘的政治走向不了解,是客观的,以他的身份和阅历,对此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组诗第二首及最后一首表现出他想作谢安、诸葛亮那样的儒将,运筹帷幄,从容应敌,决胜千里,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幼稚的。这种思想在他的很多诗篇里都有表现。他一直希望能像范蠡一样功成不居,泛舟五湖;像鲁仲连那样功成不取,意轻千金。这些抱负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却成就了他豪迈的浪漫主义诗风和撼山动地、脍炙人口的诗篇。组诗中某些地方的夸张和想象不符合史实,一则是属于鼓励性质,一则是属于夸张手法,是符合文学创作原则的。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30-233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97-303 .
3、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72-274 .

yǒngwángdōngxúnshíshǒu

bái tángdài 

yǒngwángzhēngyuèdōngchūshī tiānyáofēnlóng 
lóuchuánfēngjìng jiānghànfānwéiyànchí 

sānchuānběiluàn hǎinánbēnyǒngjiā 
dànyòngdōngshānxièānshí wéijūntánxiàojìngshā 

léicáocáoxuānchāng yúnlièlièguòxúnyáng 
qiūháofànsānyuè chūnyáokànguāng 

lóngpánwángzhōu jīnlíngfǎng访qiū 
chūnfēngshìnuǎnzhāoyángdiàn殿 míngyuèhuánguòzhīquèlóu 

èrxúnyóuwèihuí língsōngbǎishǐ使rénāi 
zhūhóujiùnán gèngxiánwángyuǎndàolái 

dānyángběishìguān huàchūlóutáiyúnshuǐjiān 
qiānyánfēnghuǒliáncānghǎi liǎngànjīngràoshān 

wángchūsānjiāngàn lóuchuánkuàhǎiyáng 
zhànjiànsēnsēnluóshì zhēngfānyǐnlóng 

chángfēngguàshìnánhuí hǎidòngshānqīngyuècuī 
jūnkànjiāng lóngxiāngchūxiálái 

lónghǎichéngqiáo hànxúnyángkōngshèjiāo 
wánglóujiànqīngqínhàn quèwénhuángliáo 

chǒngxiánwángchǔguān sǎoqīngjiānghànshǐyīnghuán 
chūcóngyúnmèngkāizhū gèngjīnlíngzuòxiǎoshān 

shìjièjūnwángbiān zhǐhuīróngzuòqióngyán 
nánfēngsǎochénjìng 西chángāndàobiān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酒杯深¹,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²时我慢斟(zhēn),屈原清死由他恁(nèn)³。醉和醒争甚?
译文:端起满满的酒杯开怀畅饮,难忘那故人的一片真心,今日相逢请别推,尽情地喝吧。你要唱歌时让我慢慢把酒斟,屈原为了坚持清白节操而自殉由他云吧。醉了的人和清醒的人还争什么?
注释:¹酒杯深:把酒杯斟得很满。²歌:这里指即席吟诗或放声歌唱。³由他恁:由他去。恁,如此。

duàn··jiǔbēishēn--zhìyuǎn

jiǔbēishēnrénxīnxiāngféngqiětuīyǐnjūnruòshímànzhēnyuánqīngyóunènzuìxǐngzhēngs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